2001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社会多棱镜

  外出打工去挣钱
学龄青年辍学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地处贫困山区的湖南省新化县田坪镇联盟村,近几年,外出打工的村民多了,生活富裕了,考上大学的人却少了,有的年份没有一个人考取。大多数年轻人初中没毕业就随着民工潮南下打工了。在湖南省的一些乡村,流失最严重的是初中生。一些家长认为,花数万元钱送子女读书,还不如拿这笔钱给他盖房子、娶媳妇。据统计,受这种思想观念影响而辍学的已占失学总数的30.7%。
  点评: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彻底挖掉穷根。如果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们弄懂了治贫先治愚的理儿,他们就会解决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社会多棱镜

“120”急救未救急
  性命攸关谁负责
  据文汇报报道,家住上海的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夜里突发急病,老伴忙打“120”求救。不久,一辆急救车赶到,驾驶员和一名随车医生来到患者家中,由于所带设备不够,病人需送院治疗。这时救护人员找出种种理由表明自己无法将病人抬上急救车,并提示老人打“110”叫警察来。在警方人员协助下,老人被送到医院。但终因病情较重和救护不及时而去世。
  点评:虽然有人手不够等种种理由,但救死扶伤者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漠然态度,让人难以容忍。现阶段的办法是,有关部门应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千万不要让类似的情形再发生了。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社会多棱镜

盲目引种未致富
  无奈砍倒刺梨树
  据河南日报报道,被营养学界十分看好的野刺梨,河南省10多年前即开始引进并将其作为扶贫项目进行开发。南召县发展速度特别快,几乎所有乡镇都可见到野刺梨的“倩影”,全县种植面积一度发展到2万余亩。但由于这种表面密生细小芒刺的果实不能够鲜食,加工能力又没有跟上,“规模效益”在这里成了一种“悖论”。家庭小作坊式的榨汁、晒片,因质量原因,销路渺茫。老百姓借此致富的愿望逐渐破灭,终于忍痛向刺梨树举起了镢头。
  点评: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好的农产品品种必然会层出不穷,但千万不要忽视了加工转化。原本可能“火”一把的野刺梨落到现在的地步,就是吃了这个亏。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垃圾处理
  据1993年的遥感调查,散布在北京三环路以内,占地超过50平方米的垃圾堆就有4500个。针对垃圾围城的窘境,几年来北京狠抓垃圾处理和相关管理。最新遥感图像显示,目前北京市城区内已经没有垃圾堆。不久前,本报记者跟踪采访北京垃圾处理的全过程,请看——
  目击北京垃圾处理
本报记者 于燕文
北京,3月14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个有风的日子。走出家门,汇入匆匆赶路的人流中,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了解这座城市如何消纳人们每天制造出的垃圾。
  垃圾分类在北京部分小区、企事业单位及高校进行试点,宣武区就有一个这样的“试验田”——
每户有两个垃圾桶
家住城南宣武区建功南里1号楼的张大妈起得很早,今天她和其他七位退休的大爷、大妈担任小区的义务治安巡逻员。出门前她从厨房的两个垃圾桶里将垃圾取出,装剩菜的袋子有些漏汤儿,大妈对于要不要再加一个塑料袋有些犹豫,“塑料袋终究不是好东西,什么时候能不用它呢?”她一边自语一边走出了家门。
  7点钟,张大妈从楼里走了出来,将装剩菜的袋子放进了楼门口左侧写着“废弃物”的黑色垃圾桶,装着罐头瓶、醋瓶的袋子扔进了绿色垃圾桶,那上面写着“废塑料、废玻璃”。此时,这个有5栋塔楼500多户居民的小区显得很热闹,上班和上学的人们陆续出门,不时有人将手中不同种类的垃圾,放入写着废弃物、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的黑、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桶中。
  张大妈说,这里的居民多是危旧平房改造的回迁户,小区在1999年4月开始搞垃圾分类时难度还是挺大的,区环卫局的同志下了不少功夫,在小区办了环保知识展览,还带着大伙参观了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居委会、环卫局还有好几家单位一块出钱,给每家发了两个垃圾桶。现在,居民在家分垃圾都成习惯了。
  9点钟,一辆收集垃圾的卡车开进小区。司机李敬东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表格,上面记录着区内已搞垃圾分类的居民区和单位的地址。李师傅说,他们这一组今天要去35个点,无法回收的垃圾将被送往卫生填埋场,可回收的垃圾要去的地方是宣武区再生资源分选站。
  环保产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也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的产业,在相关优惠政策还没有细化的今天,有的人已经成为先行者——
两个“淘金”人
  11时,在宣武区再生资源分选站,一处位于丰台区三路居凤凰嘴的百十来平方米的小院里,我见到了两个在垃圾里“淘金”的人。
  一位叫陈龙才,四川巴中人,1989年来京,以拣废品为业。10年后,宣武区环卫局主动找他合作。于是,他拉来了不少老乡在宣武区的各个密闭式清洁站对还没有分类或分类不细的垃圾进行细分。如今,已被喊作陈老板的他,得意地指着满院子分类码放的各种废弃物介绍说,这些废纸会去北京造纸七厂,河北固安人来拉废塑料,邯郸人要玻璃,它们都会有个好去处。
  另一位老板叫金磊,北京人,1999年与环卫局合作。他有一项用泡沫塑料生产各种建筑用胶的专利。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仅仅经过几个简单的步骤,泡沫塑料的体积迅速变小、溶解,继而转化成种种可牢固粘贴的建筑用胶。
  据环卫局的同志介绍,就是在这个小院工作的人,去年处理了2000多吨可回收的垃圾。
  垃圾无害化处理意味着,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对人及环境无害。垃圾的转运就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北京东部有一个——
繁忙的转运站
下午2时,我来到了小武基垃圾转运站。这里是那些在京城占大多数、还未被分类的垃圾的临时“居所”,像这样的转运站,北京共有四处。
  34岁的站长董黎是学汽车制造的本科毕业生,1996年至今他已在这个中德共同投资的转运站干了近5年。他带我参观了转运站的整个流程。首先是称重和成份分析。董黎说,这主要是为了掌握垃圾的增长速度和垃圾成份的变化,从而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走上一条长长的引桥,进入一间满是各种仪表的小房间——中央控制室。透过屋内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倒进输送带的垃圾经过滚筒筛选,根据以毫米为单位的粒径的大小被分成不同的种类,有机物被送去堆肥,无机物只能填埋了。另外还有一台磁选机,将可回收的金属物吸出。从中央控制室出来,几辆漂亮的奔驰牌密闭运输车正在自动吊装垃圾集装箱。这一辆辆装得满满的车即将开出转运站走完垃圾处理整个过程的最后十几公里,目的地是京城的东南方通州区次渠镇的北神树卫生填埋场。
  世界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堆肥和焚烧,以填埋最普遍。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污染降到最低——
清洁的填埋场
在次渠镇,我几次向当地人问路,可人们似乎从来不知道在他们的生活区附近有一个埋垃圾的地方。一位路边卖香烟的中年妇女满脸疑惑:我就是北神树村的,我们这儿很干净的,不会有填埋场吧?
  下午4点钟,当我走在填埋场连废纸片都没有的宽敞的甬路上时,才理解周边居民为什么不知填埋场的存在。场门口的对面,有一座高高的“土山”,山的一侧长着厚厚的一层草,人们在上面剪出“北神树卫生填埋场”几个字。
  接待我的工程师何亮带我登上“土山”,这时占据视野的只有垃圾。何亮说,这个厂是中德合作的产物,目前垃圾山高9米,设计最终可高达54米。底层用膨润土垫了50厘米,相当于国家一级公路的标准,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害物质渗漏污染水源和土质。每埋一层垃圾上面都须用黄土结结实实地盖上。在垃圾山的表面每隔一段距离还安置了排放沼气的铁管。
  站在垃圾山上,正在清华大学固体废料处理专业读研究生的何亮谈到他的理想,在不远的将来找到一种更为先进的方式处理垃圾,让人类的生存空间更广阔。
  走上回家的路,已是掌灯时分,气温好像又低了些,风依旧很大。从错落的楼宇里映出的暖暖的光亮使这座城市令人感到亲切。真希望通过今天我所见到的以及更多的未曾谋面的人的共同努力,后辈们可以安然地享受生活,可以在四季看到各种花草次第开放。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期待人人参与
  朱竞若
  北京越来越干净了!在这真实的感受后面,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试行——垃圾分类!
  这将是一场深入千家万户的革命,垃圾送出居室前进行分类处理,废品供循环回收,作为伴随生活每一天的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将逐渐改变都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有人说,我国曾是最早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国家之一。在年长者的记忆中,橘子皮、鸡鸭胗、瓶子、牙膏皮、旧报纸等,都曾被各家细心收集,卖给中药店或回收站后,就成了孩子们的零花钱或家用贴补。据北京史料记载,1965年时,二环路以内,可收购废品的店铺多达2000多个。80年代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居整洁度的提高,人们大多把各种废弃物一倒了之。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废物利用的传统生活习惯有待重新养成。
  如果说,过去的废物利用,作为勤俭持家的一种习惯,带有利己性,那么,今天将推行的垃圾分类,则带有明确的公益性。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且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推行垃圾分类,正是把环境保护的责任,分解到了每一位市民身上。它将帮助我们改变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垃圾产生者随意排放垃圾,不承担治理义务,却怀着较高的环境期待;另一方面政府治理垃圾的资金短缺,效率低下,垃圾越积越多。在首都北京,生活垃圾数量庞大,仅垃圾运费每年就消耗市财政支出的6.8亿元。据建设部统计,全国668座城市,全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25亿吨。垃圾分类处理,正是帮助城市摆脱这一沉重包袱的有效途径。
  垃圾分类处理,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一位环保专家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城市生活垃圾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有专家计算: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如果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每年可创造2500亿元的财富。它将给现代社会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虽是分步推进,但已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然措施。从本报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市民对这一举措的热情回应。
  21世纪的环保是大众参与的环保,每个人从我做起,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基础。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国外债余额减少61亿美元
  截至去年底登记外债余额1457.3亿美元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田俊荣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今天说,截至2000年12月底,我国登记外债余额折合美元1457.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减少61.0亿美元,同比下降4.0%。
  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326.5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40.0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30.8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21.0亿美元。2000年1至12月新借入外债为249.2亿美元,偿还外债本金291.1亿美元。
  在1457.3亿美元外债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489.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5%;国内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355.6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3.1%;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465.3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6%;国内企业债务余额为135.2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8.1%;其它债务余额为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28.4%。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三峡工程设立建设质量特别奖
  奖金总额达2亿元 今年兑现6000万元
  据新华社宜昌4月2日电(记者施勇峰)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获悉,为鼓励三峡工程建设者创造一流的施工质量,三峡工程从2001年起设立“三峡工程建设质量特别奖”。据了解,该项特别奖的总额达2亿元,有关方面决定今年内兑现质量奖6000万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三峡大坝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强对三峡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把关,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派出了三峡工程质量专家检查组,每年对工程质量检查评价。
  为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立了质量总监办公室,从国内外聘请了一流的专家担任三峡工程专业质量总监。“建设质量奖”将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和专业质量总监的意见,每季度评定兑现一次。据悉,今年一季度的评审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外专家将联手考察广西乐业天坑群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一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美国洞穴基金会、英国牛津大学洞穴俱乐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科学家、探险家和新闻记者组成的国际科考探险队,将于4月5日赴广西乐业天坑群考察,以揭开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天坑群的秘密。科考探险座谈会暨授旗仪式日前在京举行。
  据专家介绍,“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形独有的地质景观——喀斯特溶洞,约形成于6500万年前,状如巨型漏斗,具有极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和观光价值。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发现过天坑,近年在我国重庆也有发现。广西乐业天坑群是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专家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家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发现的,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占地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20多个天坑,且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和溶洞的景观,底部有大片原始森林,拥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具有极高的科考、探险价值,被专家誉为“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这次科考探险队约有15名队员,由北京松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资助,考察的成果将为乐业天坑群申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作准备。(丁文)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力争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过半
北京五一起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赵永新今天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市将从5月1日起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空气质量预报将由市环保局所属的环境监测中心与气象局所属的气象台合作,在双方交换数据、分别运用预报模型预测并完成预报会商后,在北京市媒体上联合发布。
  从今年4月1日到10月底,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进入第六阶段。有关部门将采取综合措施继续降低颗粒污染物,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削减燃煤量,力争使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50%以上。
  据介绍,从2000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看,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降低它们的排放总量成为今年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今年将采取新的措施,控制工业污染;继续治理机动车污染,力争市区内的上路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到90%以上;增加天然气使用量,改造燃煤锅炉,控制煤烟型污染;加强生态保护,控制扬尘污染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权威发布

  教育部宣布
普通高校招生实施新规定
  ●取消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
●中等职校毕业生当年可高考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为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增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教育部近日就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宣布,对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
  在今年招生工作中,教育部还规定,未经批准,高等学校在招生中不得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高等学校在安排定向招生计划时,要首先落实定向就业协议,不得在国家规定的定向范围外安排定向招生计划,不得把定向招生变成从指定的单位、部门或行业系统招生,定向招生生源范围应面向有关省区市全体考生。
  针对去年发生的高考违纪舞弊案件及保送生弄虚作假等问题,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提高认识,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增强紧迫感,对目前招生考试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开展一次逐项、认真的清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完善管理的新办法,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使高校招生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维护高校招生工作的良好秩序和声誉。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背景资料
  ▲去年6月开始,建设部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厦门、深圳、桂林8个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试点。
  ▲200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96万吨,平均日产垃圾8000余吨。
  ▲2000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81.5%。北京市的目标是:2002年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2005年前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8%。
  ▲北京现有4个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4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垃圾转运站,2个垃圾堆肥厂。
  ▲“十五”期间,北京要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大垃圾的源头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倡导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包装;开放环卫行业市场;兴建全市第一家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国证监会出台两项新规定
依法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检查工作
  必要时可直接约见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刘韬报道:为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宣布,《上市公司检查办法》和《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制度实施办法》今起施行。依据两个办法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检查工作和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工作均由证监会在各辖区的派出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检查办法》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检查方式分为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两种。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等方面的分开情况;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合规性;募集资金使用与招股说明书的一致性及变更的程序,资金管理的安全性等。专项核查是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查核实。
  《谈话办法》规定,证监会认为必要时可直接约见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当上市公司发生严重资不抵债或主要资产被查封、冻结、拍卖导致公司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控制权重大变动;未履行招股说明书承诺事项;以及公司或其董事会成员存在不当行为,但尚未违反国家证券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等情况时,其上市公司董事长将被约见谈话。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黄河之水“天上”来 科学调度缓旱情
入春以来,黄河下游地区持续干旱。为确保小麦春灌,小浪底建设管理局科学调度,使水库下泄流量达到每秒一千五百立方米,缓解了下游旱情。图为水库开闸放水时的情景。王爱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