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李富荣赞不绝口
刘国正,中国队的骄傲
  本报记者 刘小明
  扣人心弦的中韩男团半决赛刚一结束,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李富荣激动地对记者说:“我经历了国际乒坛40年风云,第一次目睹中国队在斯韦思林杯比赛中打得如此艰苦,这样激动人心。刘国正在决胜盘三局都落后的情况下,特别是后两局在20平之后打了六七个盘点,终于反败为胜。这是罕见的,刘国正真是中国队的骄傲。”
  李富荣加重语气说:“今天与其说中国队技术上获胜,不如说是意志和顽强作风的胜利,尤其是刘国正、马琳两位新手的表现十分出色。”他说:“昨天韩国队死里逃生,在落后情况下赢了法国队,今天士气必然格外旺盛。我在昨晚的准备会上提出,要向韩国队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学习,我们每个队员决不能有依赖、侥幸思想,人人要守好自己这条线。我问刘国正等几位新手,万一孔令辉输了,你们有没有打硬仗、逆风球的准备,没有做好准备就别上场。”“今天果然出现了困难,比我们自己预想的还要艰难,可喜的是我们的小将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说明平时他们的训练是高水平的,思想技术是过硬的”。李富荣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对手韩国队在赛后也对中国选手的顽强作风表示了钦佩,金泽洙和教练安宰亨都说,在团体赛中战胜中国队是韩国队多年的愿望,今天眼看就要获胜了,想不到煮熟的鸭子又飞跑了,真是遗憾。刘国正非常年轻,今天打得很好,他前途无量。
  李富荣在夸奖了中国队之后,又指出了中国队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孔令辉今天打得不够理想,是技术发挥失常影响了情绪,他在发球接发球环节处理的不好,打法缺少创新。我们男队在相持球方面也不如欧洲队队员和韩国的金泽洙。中国队今天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胜利固然令人高兴,但也提醒我们的教练和队员,在改用大球后,我们男队没有优势,欧亚强队技术水平基本上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只要我们稍稍疏忽,胜利就会从手边跑走。因此,明天同比利时队的决战一点不能麻痹大意,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力争重夺斯韦思林杯。(本报大阪4月28日电)(附图片)
刘国正在比赛中为自己加油。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力挽狂澜一小将
本报记者 刘小明
个子敦敦实实、模样十分憨厚的中国小将刘国正,在28日的世乒赛中韩之战中,挽狂澜于既倒,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刘国正1980年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人家,刚上小学不久,他的一位亲戚见他迷上乒乓球,就把小国正引荐到业余体校乒乓球班。在当地训练了几年之后,他被汕头一个乒乓球俱乐部选走,成了马琳、谭瑞午等乒坛后起之秀的队友。他们这一批新人在全国青年比赛中战绩突出,几乎同时被选入国家青年队。
  在队里,刘国正起初并不显眼,平时话语不多,性格较内向。渐渐地,队友和教练发现他特能练,不怕吃苦,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穿坏的运动鞋数他最多,有点像当年的邓亚萍。而看他内向、又痴迷练球的样子和韩国“棋痴”李昌镐有点类似,队友们亲昵地称他乒乓球“石佛”。
  中韩之战,队里将他列为第二主力,他与首场对手吴尚垠交手不多,是场遭遇战,刘国正一上场就在气势上压住对手,猛冲猛打,使对手打不出节奏,乱了阵脚。然而,对刘国正更严峻的考验是在第五盘决胜盘。韩国队把大比分追成2∶2之后,又是经验老到的金泽洙把守最后一关,他们觉得胜券在握。刘国正第一局就想主动进攻打在前面,可惜心态有点急,失误增多,以16∶21丢掉第一局。场内不少韩国记者见己队要爆冷门,急忙跑回新闻中心发好消息。谁料年轻的刘国正比年长自己10岁的金泽洙更沉得住气,他第二局和第三局最后时刻都落后对手,一分一分地追到20平,此后他又多次落后一分,但都顽强地追平。终于金泽洙顶不住了,先后以22∶24、23∶25被刘国正打败。
  赛后,孔令辉等队友激动地冲进场拥抱刘国正,小孔说:我打得不好,差点成了“罪人”,谢谢你救了我。刘国正开完新闻发布会后悄悄说,别那么讲,咱们队离了谁都不行,我们是团结的集体。(本报大阪4月28日电)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男团半决赛爆冷
瑞典负于比利时
本报大阪4月28日电 记者刘小明报道:比利时男队今天在第四十六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中大爆冷门,以3∶1击败上届冠军瑞典队,历史上第一次打入决赛。
  第一盘,比利时队小塞弗以2∶1险胜佩尔森。第二盘,瑞典队名将瓦尔德内尔也是以2∶1胜大塞弗。第三盘,比利时队的布拉塔诺夫2∶1胜瑞典队哈坎松。大塞弗在第四盘以21∶12、21∶18连胜两局,拿下佩尔森,终于杀入决赛。
  比利时队教练王大勇表示,比利时队队员对打败瑞典队信心十足,能够进入决赛不是偶然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绝境反击
  ——中韩男团半决赛侧记
  本报记者刘小明
  这是一场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比赛,当小将刘国正最终举起球拍,大吼一声仰面倒地时,教练席上的蔡振华忘情地一跃而起,压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男队今天在半决赛同韩国队的比赛中,数次在绝境中反击成功,小将刘国正挽狂澜于既倒,帮助中国队杀进决赛。
  韩国队今天有好几次机会将中国队挤出决赛。中国队总教练蔡振华说,当前四盘打成2∶2平,小将刘国正再度出场对阵韩国队老将金泽洙时,他脑海里已经闪出“也许要输球”的念头。但在奥运会冠军孔令辉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两位21岁的小将刘国正、马琳硬生生地将中国队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第一盘,刘国正直落两局以21∶12、21∶18胜吴尚垠。第二盘,孔令辉在老对手金泽洙凶猛的抢攻面前,有点缩手缩脚,没能在不利局势下放手一搏,以16∶21、17∶21连失两局。马琳第三盘上场后对死拼烂缠的柳承敏,第二局打得也不是很顺利,但他咬紧牙关顶住,以21∶12、21∶19取胜。第四盘,孔令辉仍然没能摆脱低迷状态,以24∶26、18∶21又输给吴尚垠。中国队形势顿时严峻起来。决胜盘,初出茅庐的刘国正对久经沙场的金泽洙。去年金泽洙在中国曾战胜过刘国正。好一个刘国正,心不慌手不软,在16∶21先输一局的极端不利局势下越战越勇,落后不气馁,关键球敢起板,以24∶22、25∶23连扳两局。其中决胜局,他是在15∶19落后,最后五个发球权在对方手中的情况下,敢打敢拼,击败金泽洙,夺得最后胜利的。
  当人们看着刘国正一次次从金泽洙手中将胜利的希望抢回来时,他自己却没想太多。赛后刘国正说,平时,教练经常有意识地让他们练习15∶20、16∶19等落后情况下的记分赛,这种严格要求对他帮助很大。今天他第一局打得有些急躁,失误较多,从第二局起他渐渐镇定下来,按照教练部署的战术打,不管比分落后多少,心里不想其它,只想技战术。20平后,他心里一直对自己暗暗说,回球硬一点,不能软,接发球一定攻起来。
  大阪中央体育馆内近万名观众,包括不少希望中国队意外落马的国际乒乓球界人士,都被刘国正顽强的精神所折服,赛后对中国队竖起大拇指表示钦佩。
  (本报大阪4月28日电)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宜昌国际龙舟拉力赛开幕
  本报宜昌4月28日电 记者王霞光、陈昭报道:4月的宜昌繁花似锦,4月的峡江春潮涌动。4月28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宜昌三峡潮“稻花香杯”国际龙舟拉力赛在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下的三江两岸隆重开幕。
  来自世界各地的18支参赛队的504名运动员和逾10万名观众一起出席了盛大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领导还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少阶、宜昌市委书记孙志刚、宜昌市市长王振有等。
  9时15分,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宣布拉力赛开幕。开幕式后,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及精彩的龙舟1000米竞速赛和惊险刺激的水上摩托艇表演。
  29日,拉力赛将正式举行。赛程为秭归屈原祠至葛洲坝黄柏河港,全赛程76公里,这将是一个创吉尼斯纪录的距离。龙舟赛期间,还将开展“巴山舞之夜”广场文艺活动及经贸洽谈活动,推出8条体育健身线路、8条宜昌“一日游”线路和宜昌周边九大风景区,让中外游客充分领略三峡、宜昌的神奇魅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世界杯外围赛
中国小胜马尔代夫
  据新华社马累4月28日电(记者刘广)在一周前以1∶10惨败于中国足球队的马尔代夫队,今天在主场再次迎战对手时仅以0∶1的微小差距输给中国队。
  在今天的世界杯预选赛第二场小组比赛中,上半场有几次有威胁的射门,但都未能把握住机会,只是在上半场进行到第四十四分钟时,前锋谢晖接队友的传中球,头球破门,攻进了本场比赛的唯一进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银球妙语录
中国乒乓球男队二十八日与韩国队的半决赛结束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一些成员在谈到刘国正与金泽洙之战时,妙语如珠。
团长李富荣:
一、这场比赛在斯韦思林杯赛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
二、这场球打得非常精彩,体现了乒乓球的魅力。
三、这场球金泽洙会后悔一辈子。
顾问张燮林:
一、绝对精彩!绝对高水平!
二、金泽洙最后紧张了,有一个半高球过去时他呆住了!
总教练蔡振华:
一、这场比赛用语言难以形容,这是我在十一年执教经历中比分最接近、压力最大的一次。
二、胜利来之不易,我为有这样的队员感到骄傲!
三、韩国队也是胜利者!
(新华社记者 王俊璞 张焕利)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写在清华大学校庆9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李新彦 温红彦
  21世纪第一个春天,清华大学迎来校庆90周年庆典。
  紫荆盛开的季节,正是回母校寻梦的日子,几代清华校友济济一堂,追忆、畅谈、展望。
  走过似水流年,历经世事变迁,清华大学依靠几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的风雨中成长起来,在人民的养育和呵护中壮大起来。她无疑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高等教育成功的见证,是莘莘学子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象征。
  爱国奉献,雨雪风霜九十年情怀不变
  一个诞生于民族耻辱中的学堂,恰恰是华夏学子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
  清华大学的前身即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是创建这所“赔款学校”的本意,是早年美国政府的初衷,而校址偏设在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近春园和清华园。面对断壁颓垣,师生们怎能不怒发冲冠、仰天长啸?闻一多先生在校园中贴出岳飞的《满江红》,警示清华学子勿忘国耻,壮怀明志。尽管清华大学的初期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没有什么能改变清华人的中国心。真正优秀的清华人,无论留学什么国家,无论身处什么境地,他们都有着深重的民族使命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清华人曾经为抗击日寇投笔从戎,为推翻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拍案而起,为捍卫真理流血牺牲,为新中国建设奔赴边疆,为改革开放贡献青春和力量:闻一多求和平争民主壮烈献身,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新中国成立后,校友王淦昌在上级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隐姓埋名从事“两弹一星”研究工作时,他回答:“我愿以身许国!”改革开放初,清华学子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肺腑之言,得到全国青年的响应。今天,“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在成为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口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以《周易》中的这两句话勉励学生,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
  90年来,清华师生始终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老校训自励自勉,演绎出“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
  清华的传承有日月作证。在学校中心区大草坪南端的花木丛中,矗立着1920级毕业生献给母校的日晷,在这尊朴素的古代计时器的底座上,深深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大字。早在30年代,朱自清教授就曾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在离开母校67年后的今天,季羡林教授这样评价他的母校kk“清新俊逸”,他说:“这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而更重要的指的是清华精神。什么叫‘清华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是的,90年的风雨历程,清华人始终与祖国共荣辱、与人民同甘苦,用青春、热血和才华铸就了不朽的清华精神——爱国、奉献、敬业、自强。
  敬业自强,水木清华孕育出英才大师
  正是在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清华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治学、兴业和治国之才,成为学术之园,大师之园。
  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正式定名,1929年清华建立研究院,在国内大学中开创科学研究之先河,文、理、法、工兼有的学科结构逐步形成。从30年代起,在梅贻琦校长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广延名师。1938年清华迁往昆明,与北大、南开一起定名为西南联大。自1938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共有毕业生2522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名扬中外,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就是当时清华研究院物理学部毕业的研究生。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原址。当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时,清华大学已是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农5个学院,共有26个学系,23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大规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理、法等学院调出,剩下工学院的几个系。在蒋南翔校长的带领下,清华大学为建国初期大规模工业建设、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所实力强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了学科的调整和建设,学校结构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日清华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清华的治学历史“是反映中国近代学术逐渐走向独立的历史”,著名校友冯友兰一语道出清华学术发展的脉络。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老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话,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治校名言。在90年的历史中,清华培养、造就、凝聚了一大批大师级的科学家、工程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以及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骨干。在我国历来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分别有近30%和近20%的人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
  翻开《清华校友录》,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人们耳熟能详的建国英才、大师级人物,多数出自清华。
  早期从清华毕业、在科技界的著名学者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化学和化学工程家侯德榜,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教育家和物理学家叶企孙,建筑学家“南杨北梁”的杨廷宝和梁思成,天文学家张钰哲,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等等;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有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经济学家陈岱孙,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哲学家贺麟,语言学家王力。
  1928年正式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以后,不同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校友:
——在航天航空领域:华凤翔有“中国近代航空先行者”之称;梁守槃是中国火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海防导弹的总设计师;中科院的第一任院长赵九章,被誉为“中国卫星的头号功臣”,他领导进行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一号”的研制工作;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长二捆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澳星发射总顾问屠守锷等清华校友,都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奉献智慧和心血。
  ——在原子能科学领域: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是新中国原子科学技术的先驱;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汪德熙、朱光亚、周光召、唐孝威、王承书、曹本熹、胡仁宇以及吕应中、王大中等都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99年9月,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勋23位,清华人自豪地发现,这里面有14位清华校友。
  ——在工程技术领域:葛洲坝、小浪底、二滩、三峡,哪里有水利枢纽大工程,哪里就有清华人;我国第一座万吨水压机的诞生,总设计师是清华校友林宗棠;江欢成设计了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吕彦直是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胡兢铭是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总工程师。从一汽、二汽到鞍钢、宝钢,从打石油翻身仗到建造先进的原子能电站,清华校友奉献着聪明智慧和青春年华。
  1986年3月,著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4位清华校友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经过各方论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由此诞生。
  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化学家唐敖庆,哲学家张岱年,语言学家季羡林,历史学家吴晗,考古学家夏鼐……要列出知名校友的名单肯定会挂一漏万。
  清华的声誉是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校友实干出来的,清华的博大精深是10余万校友以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无悔人生叠加起来的。
  争创一流,继往开来新世纪再挂云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几代人的梦想。1993年,清华大学明确提出,把争取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定在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际。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人爱国奉献精神的又一升华。
  几年来,清华大学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通过“211工程”、“九五”计划和“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实施,“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得以实现,清华大学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医学综合性学科布局初步完成,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也在加紧构建,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几年来,清华大学按照“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努力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实施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在全校18个工科系实施了本科—研究生统筹培养方案,同时本科学制由5年调整为4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效益。这些年来,在校本科生人数稳中有升,由1995年的10857人增加到2000年的12625人。
  ——加速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当扩大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从1999年起,清华每年入学的研究生人数超过了本科生人数。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已从1995年的4280人增加到2000年的9063人,其中博士生2851人,硕士生6212人,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于0.8∶1,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形成。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增强继续教育活力:1995年,清华率先在国内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已建成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数字广播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近百个教学站点,在读学生9600人。
  ——加强教学基地与环境建设:通过“211工程”及“九五”期间的各项投入和建设,围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学校形成了4个基地、10个中心和5个环境,同时改善了一部分专业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加强了教材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
  “顶天立地”是清华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本要求。“顶天”,是指完成国家重大项目攻关、高新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在世界科技前沿拼搏;“立地”,是指面向企业、面向地区,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使科研和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有一组数字表明了学校对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79项,居全国高校第一;清华大学累计申请专利1929项,授权专利1116项,居全国高校第一;清华大学承担的“863”项目(民口)占全国的1/10;设立在清华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1/10;SCI收录的论文数由1993年的全国高校第五名上升到1999年的第二名,EI和ISTP收录的论文数多年保持高校第一。
  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卓有成就:作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的高温气冷反应堆已建成并实现临界;由清华牵头建成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运行良好;设在清华的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设立的CIMS应用与开发“大学领先奖”。最近几年,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合成、电磁式生物芯片的研制、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发射成功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得到社会公认。
  以同方和紫光为骨干的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无论在产值和利税方面都保持着每年几乎50%以上的增长速度,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这些年来在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力度之大令人振奋。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使清华在基础性学科和一些新建学科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学校现有46位院士,34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7位教授担任“973”首席科学家。
  在新世纪的元年,在“十五”计划的开年,清华大学将逐步落实以下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为重点,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先进水平和特色的新型教学体系;以优秀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加强校内年青骨干教师的培养相结合为原则,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学术水平;以完善学分制、建立和健全各种学习激励机制为主线,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现代化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以加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开创性工作为基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贺美英深感重任在肩:“以发展为主题的‘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今后5年教育将适度超前发展。对于清华来说,从中看到的是机遇也是责任,要努力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校长王大中说得好:“清华之所以要纪念90周年校庆,是为了要在未来的10年里做得更好。在2011年建校100周年时,清华大学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了这个目标,清华人已经埋头苦干了许多年。以90年校庆为起点,清华人将继续埋头苦干!”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我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当唱了七八十个寒暑的校歌今天重又回荡在清华园的上空时,仍是句句隽永,字字铿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