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科普宣传更要讲科学
  2001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的《东方儿童》栏目中的“机灵宝宝”节目,提出的“飞机为什么飞不到月球上去”,原本是向少儿宣传科普知识的。殊不知却出现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说成是三万八千四百公里。为此,笔者翻阅了有关的资料。据1998年修订版的《新华词典》解释:月球和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点四四万公里。两者相差十倍!我想,节目制作人员除了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外,还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少儿节目更来不得半点马虎,以免误人子弟。 山东博兴县交通局 梁绍章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邓伟:一个当代的传奇
陈 墨
日前,“邓伟眼中的世界名人摄影展”在北京成为了一个热点。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一无背景、二无头衔、三无资助,甚至连英语也说不利索的中国青年摄影家,居然能飞越五大洲,拍摄了包括美国前总统福特、里根、布什以及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以色列总理拉宾、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内的数十位曾经或正在影响世界历史的当代政要与宗教领袖,包括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文学巨匠戈尔丁在内的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数学大师陈省身、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帕金森定律的作者诺思科特·帕金森、《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人类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英雄埃蒙德·希拉里、人像摄影大师尤素福·卡什在内的数十位世界名人,这种事是可能的吗?
  假如没有见到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本精美华贵的《邓伟眼中的世界名人》摄影画册;假如《邓伟眼中的世界名人摄影展》开幕期间,没有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不断涌动的人潮缝隙中直接面对那一张张实实在在的世界名人的摄影肖像,大约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邓伟,少年时就有幸拜在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门下学习书法和绘画,又师从学术大师朱光潜教授学习西方美学和哲学。“文革”结束,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与张艺谋、顾长卫等一代俊彦同窗攻读,然后留校任教。其后与穆德远合作,担任影片《青春祭》的摄影,以创造性的影像观念和过硬的摄影技巧,赢得社会好评。然而邓伟却偏偏别有钟情,迷上了人像摄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注定要让他在名人肖像摄影中另辟蹊径。
  邓伟的名人肖像摄影创作,起因纯系偶然。为了报答恩师兼汇报学业,他为李可染、朱光潜先生拍摄了艺术肖像,没想到那摄神绘影的创作不仅得到了美术界、摄影界行家的好评,而且在学术界、文化界也一纸风行,一张底片印了又印,还是供不应求。进而使他产生了拍摄更多的中国文化名人肖像的念头。于是学术泰斗钱钟书、国画大师石鲁等相继出现在邓伟的摄影镜头中,最终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名人影录》。1990年6月,邓伟应邀赴英国访问讲学,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由此开始。整整十年过后,邓伟终于成功归来,不仅带来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的头衔,带来了百余幅世界名人肖像摄影作品,也带来了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丰富人生启示。
  邓伟的摄影作品和他的传奇人生故事,感动着人们。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邓伟世界名人肖像摄影艺术研讨会”上,摄影、美术、外交、文化、新闻等各界精英云集,对邓伟及其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讨。正如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所说:他就是财富——这不仅是指名声、头衔和身价,而是指一种执著不移、上下求索的坚忍精神。
  (附图片)
杨振宁
邓伟与拉宾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电影频道明星荟萃 “五一”尽显青春风采
“五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尽显劳动激情和青春风采。
  “五一”、“五四”期间首次在荧屏亮相的反映劳动者情感与生活的影片有《开着火车上北京》、《幸福时光》,以青春爱情为题材的影片有《青春作伴》、《千万里追寻着你》、《签约季节》等。“五一”晚黄金时段播出的《开着火车上北京》,反映了以李秀凤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内燃机车女司机的工作和生活,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正直和善良,该片由香港影星彭丹领衔主演。张艺谋执导,赵本山、董洁主演的《幸福时光》5月2日播出。5月3日晚播出的《青春作伴》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电视电影,该片描述了四对性格各异充满青春活力的男女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的大学生活。
  “五一”长假期间播出的影片题材多样,类型丰富。其中有国产惊险大片《紧急迫降》,得到好莱坞同行称赞的电脑特技,使这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大片惊心动魄,而穿插其间的邵兵和徐帆演绎的爱情故事又锦上添花;有金庸作品《天龙八部》和《东邪西毒》;有曾被广泛关注的冯小刚导演的《一声叹息》,该片曾获开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字塔金奖”;还有《五福临门》、《秋天里的童话》、《会唱歌的土豆》等首播影片。
  “五一”期间喜剧片五光十色。都市喜剧有《现世活宝》、《给太太打工》、《爱情命运号》、《飞来的女婿》、《求爱别动队》、《父子婚事》、《要想甜加点盐》等;乡土喜剧有《桃源镇》、《太阳的眼睛》、《太阳的味道》、《来的都是客》;古装爱情喜剧有《奇缘巧配》、《三笑》;体育喜剧有《球迷》;幻想喜剧有《十兄弟》等。
  今年时逢戏曲大师马连良诞辰一百周年,电影频道特别安排了马连良的代表作品香港版《借东风》和北影版《借东风》,以及马连良的另外一部作品《梅龙镇》。
  “五一”期间,“流金岁月”特别节目《足迹》将寻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电影做出卓越贡献的老电影人和对电影无比痴迷的观众,讲述一个又一个平淡却感人的故事,并展现老艺术家汤晓丹、王为一、刘士龙、印质明、石羽今日的风采。
  “五一”期间播出的外国故事片也是佳片荟萃。有《101真狗》、《恐怖地带》、《为你疯狂》、《沙发上的心理医生》、《阳光下的罪恶》、《情深意浓》、《夏日物语》、《原始交易》等。(章 文)(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铁血忠魂”
——一个生动的课堂
清明节前后,一个别开生面的革命英烈文物展——“铁血忠魂”在北京西郊百望山森林公园展出,因而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极大关注。
该展览一改传统教育模式,着重展示了二百多位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年间牺牲的革命烈士的绝笔、家书、诗抄等,有广为人知的毛泽东为之题词的刘胡兰、“刑场婚礼”的周文雍、陈铁军夫妇,以及鲜为人知的李硕勋、江上青,藏族党员、活佛胁巴佛,蒙古族共产党员多松年等,不少烈士的遗物属首次展出。展览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每位烈士都详列出了牺牲的年龄。并有两个惊人的数字:平均年龄三十一岁,最小的十三岁。且这些绝笔、家书、诗抄等文采飞扬,有些堪称上佳的书法作品,读后感人肺腑,让人感动不已。整个展览用生动的实例和卓越的人生轨迹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先烈奋斗历程和感人情怀。
展览的主办者官阳深情地说:“我虽然是个商人,但四十多万元对我来讲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我之所以坚持要搞这个展览,就是因为我相信这些震撼了我的东西同样可以感召他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牺牲精神和对事业追求的敬业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缺少的。”
百望山位于北京西郊颐和园北三公里处的黑山扈,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半个世纪以来,百望山始终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遗留着不少革命和文化遗迹,如黑山扈抗日纪念碑、望京楼以及首都绿色文化碑林等。“铁血忠魂”展之所以选在此,主要是与这里的人文环境相适应,并给人以追溯历史、思考未来的空间。据了解,这个“红色课堂”将常年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后人。(闻 阳)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大梦敦煌》第三次进京
  由兰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四幕舞剧《大梦敦煌》近日第三次在北京中国剧院上演。这部作品已在全国巡回演出六十多场,观众达十万人,票房收入六百万元。经过一年多的舞台经验,此次来京的《大梦敦煌》与前两次进京的版本有所不同,显得更为精美,更为连贯。在北京演出五场之后,《大梦敦煌》又赴香港等地演出。(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流行金曲走进音乐厅
日前,《再回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请跟我来》、《绿岛小夜曲》、《在水一方》、《不见不散》等流行金曲走进北京音乐厅,给老乐迷带来了新感觉。由中国电影乐团演奏的这些名作已经过重新编配,加入民乐、电声和萨克斯、小提琴、大提琴等,并以交响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元)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布莱与爱乐乐团联袂
刚刚与指挥大师克劳斯·韦瑟成功合作的中国爱乐乐团前不久又在北京音乐厅和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热拉尔·布莱联袂,演奏了爱德华·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受到观众、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演奏和谐悦耳,纯净严谨,他们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小提琴家和乐队的称赞。法国小提琴家热拉尔·布莱少年成名,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享有盛誉。音乐会由爱乐乐团年轻的助理指挥杨洋执棒,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梨园春”晋京献艺
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创办5年来,尤其是1999年改版后,节目质量稳步提高,收视率不断攀升。4月29日至5月6日,河南电视台在北京中国剧院举办“梨园春”北京戏曲周活动,将“梨园春”栏目原汁原味搬上首都舞台,并通过卫星现场直播4月29日和5月6日两晚“梨园春”北京专题节目。戏曲周在京演出的所有节目都将以“梨园春”栏目为框架,包括戏曲小品、嘉宾参与、戏迷擂台赛等,荟萃河南戏曲名家名段之外,兼容京剧、黄梅戏、越剧等北方观众能够接受的其他剧种。
  戏曲周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河南电视台和中国剧院承办。(南 易)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开心辞典》关注助残日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央电视台将共同推出以“我们共同关注”为主题的《开心辞典》公益特别节目,将邀请四名残疾人选手参赛,他们是中国聋哑人协会副主席杨洋、残疾人歌手李琛、残疾人演员王峥和残奥会举重冠军张海东。残疾人作家张海迪和台湾残疾人歌手郑智化将在场外接受现场求助,为选手们助阵。节目确认了内蒙古、宁夏、安徽和广西的四所特教学校作为捐助对象,四名选手将分别代表不同学校,回答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生活知识问题,凭借智慧实现由四家知名企业提供的一对一资助,让更多贫困地区的残疾人接受教育。
  本期特别节目将于5月18日晚10时播出。 (琼)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以观众投票为主 观众专家评选相结合
  电视金鹰奖评选在即
  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具体时间是:4月15日至5月15日为提名阶段;5、6月间由评委会筛选并提出推荐给观众投票的各奖项名单;观众投票将从7月初开始,为期一个月。整个活动结束后,还将在长沙举行“金鹰节”。据悉,本次金鹰奖更加重视观众的参与,在全部九十九个奖项中,由观众投票产生的增加到六十七个。为了更加广泛地听取观众的意见,从提名阶段起,广大观众便可以通过“中国互动电视网”(http://www.citv.com.cn)推荐参评作品和电视剧演员,并了解金鹰奖的有关情况。 (阿 童)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大学生办 大学生看 大学生评
  大学生电影节拉开帷幕
  4月15日,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隆重开幕。本次电影节将在北师大、清华、北大三个主会场和其他二十一所高校的分会场,共同举办2000年度优秀国产影片的展映与评奖活动。由全国多家制片单位选送的包括《卧虎藏龙》、《刮痧》、《一声叹息》在内的二十九部影片,参与本届电影节各个奖项的竞争,其中有十七部尚未公演。本次电影节是由北师大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九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将评出年度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电影节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体现大学生对国产电影的关注。 (小 蒙)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新作快递

  并非要和《大宅门》较劲
  时下北京的屏幕真是热闹,中央电视台的《笑傲江湖》在一片议论声中落幕,“全明星阵容”的《大宅门》又接踵而至。此时,曾拍过《渴望》、《共和国往事》的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推出了新剧《白色陷阱》,该剧在北京有线台悄无声息地开播,几天下来已有人发话:当心《大宅门》对面的《白色陷阱》,酒香不怕巷子深,红彤彤的玫瑰正静悄悄地开。
  《白色陷阱》此前已在天津、杭州、山东、山西等八省市取得了雄踞同期收视率榜首的佳绩。以天津为例,播出时收视调查为百分之二十三点二,竟高过在京收视很热的《吕不韦传奇》七个百分点。从播出的几集来看,这部都市惊险悬疑剧,题材独特,故事离奇,节奏快捷。开局就叫人耳目一新,它没有国产电视剧那种令人着急的铺垫交代、慢慢道来,而是单刀直入地揭开了盛德医院里那令人心悸的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和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让观众看到此剧立即会陷入其中,难以舍弃。
  据说,这部戏是在超常规状态下完成的。在剧组演员到位,制作启动之时,为使剧本的可视性更强,中心断然决定不惜投资,另邀著名编剧李晓明重起炉灶。导演陶玲玲拿到一集拍一集,剧情推进节奏准确明快,人物塑造性格鲜明。杨童舒、廖京生、何琳、王亚楠、刘欣等实力派演员,潜心创作,把源源送来的剧本,吃透挖深,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可见,此剧今天在八省市取得佳绩决非偶然。
  中心负责人认为《白》剧使“中北”的作品在可视性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戈 正)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创作手记

  拍一部京味的《大宅门》
  导演 郭宝昌
  我从十六岁起开始创作《大宅门》,写了四十年。《大宅门》是我毕生的心血,是我的生命。
  作为编剧,我写了人、写了人性、人权、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张扬、个性的泯灭,人的生与死。我要告诉观众,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些人,曾经有这样一些人这样的活着。一部《大宅门》折射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
  作为导演,我要创作出一部纯京味儿的作品。京味儿,就是《大宅门》的形式和风格。
  目前拍摄的四十集,表现的是光绪初年到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从抗战到现在将是另四十集的故事。这次与演员的合作与以往不同,以往是与演员一起探索形象,此次几乎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型,我按照原型去要求演员,这就很细微、很具体。我要求演员突破原型、有所创造,忠于原型、不囿于原型。把这些人物贡献给观众是我从艺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希望演员打破过去对角色理解和认识的模式,从“鲜活”入手,多维的、立体的(空间),而非概念的、线性的(平面)去塑造人物。
  摄影要充分体现宅门文化的特色,无论光效、构图、运动、视角都要营造“宅门”氛围,要有“宅门气”。那应该是神秘的、幽深的、层次丰富的、色彩凝重的,既有皇家的气派又有市井的风俗的一种特殊氛围,强调空间,写实与写意并用,油画与水墨结合,统一在突出宅门文化的总的意图之中。不讲究光源,以营造氛围的需要为主,要大胆突破过去四平八稳的光效,难度很大,一万多个镜头被限制在一个四合院中,光和氛围的变化便成了成败的关键。
  无锡基地为这部剧搭建了两万平方米的景。同样要求美工师突破昔日创作模式,不必按现实物理空间设计,当简则简,当繁则繁。我提供的图纸,是《大宅门》的原型,在北京的四合院中,这是一个极有特色的院落,现在保存完好,可去参照,体现了“宅门文化”独有的韵味。
  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一百四十余个角色),场景复杂,条件有限,给化装、服装、道具出了大难题,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每个发型、每件道具、每件服装都要注意时代的变化、京味儿的特色,设计出老北京常见而又未被人表现过的典型的细节,别用常规的东西滥竽充数。
  同期录音同样要营造出宅门的空间氛围,声音要参与到戏剧矛盾冲突之中,要有内涵,切忌纯自然的平面效果。作曲以京味儿的京剧音乐为主线,大胆运用戏曲舞台的音响效果,独创一格,发前人所未发,才会有惊世骇俗之作。京剧源泉,取之不竭,这也是我一生的愿望。
  让我们把一个精彩的故事留给观众,把一个严峻的思考留给世人。
(附图片)郭宝昌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宦官片歇会儿吧
  只要您留意,就不难发现,银幕荧屏的“宦官族”纷纷粉墨登场。随便打开一个电视频道,挤进耳鼓、闯入眼帘的尽是公公之腔,非男非女的扭捏态,如何讨主子欢心的教诲声,实在让人受不了。
  诚然,宦官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也有人生的辛辣苦酸,也有可说可评之处。时下,若这些人如此“大规模向影视进攻”,未免有些过了。暂且不说对我们成人的影响如何,单听听街头巷尾做游戏的儿童左一句“奴才参见格格”、右一句“奴才给老佛爷请安了”的稚语,笔者想,这足以让我们大人感慨万千了。
  笔者不明白,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不去演,影视“名导”们非翻来覆去“塑造”几个宦官干什么?
  山东蓬莱某部队 张 震 季大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影视复古,悠着点
  时下古装片过多,观众打开电视机,满是长衫大褂的“先人”,不知今夕是何年。《笑傲江湖》刚刚公映,《侠客行》已投入拍摄。《鹿鼎记》刚刚和观众说完拜拜,《少年包青天》又和观众见面。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纵观近期上映的一些节目,我们不难看到,影视复古风一阵紧似一阵,从名著的古装剧到编造的古装剧,一部接着一部,大有泛滥之势。
  《生死抉择》虽然播完有段时间了,然而为什么它在如今仍然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好片呢?最重要的就是它揭露了社会腐败现象,较好地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古装戏不是不可有,但不宜过多。观众真正欢迎的还是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影片。
大连金州某部队 向 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希望多播一些揭露伪科学的节目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连续播出了两期揭露伪气功、伪科学的节目,在我们这里引起了强烈反响。节目中司马南用让人信服的当场实验,揭露了耳朵听字、手断钢勺、钢针穿玻璃、意念治病等许多人信以为真的骗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骗子骗人的要害之处,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可惜这个节目只办了两期,希望电视台能办个揭露伪科学的系列节目,让人们提高辨别能力。
  河南安阳司法局 杜献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少年咋翻“老皇历”?
  中央电视台第八套3月初“少儿剧苑”中播出的一部反映当代城市少儿生活的电视剧《同学你好》中,不断出现小主人公翻日历的特写镜头。我注意到,该日历是三十二开本,每页下半部分都印着诸如“忌出行”、“宜动土”之类封建迷信内容,显然是本“老皇历”。充斥封建迷信内容的日历的确不鲜见,但绝对有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再让一个少先队员去翻,还反反复复给予特写,则更不恰当。
  也许编导无意宣扬封建迷信,然而为少儿打造精神食粮时,不加考虑顺手就让不健康的东西占有一席之地,实在不应该。 河南唐河城郊谢岗小学 马长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