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1-04-02

2001-04-02新闻联播 文字版

我国攻克网络影像压缩传输难题 网上电视直播图像清晰流畅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我国攻克网络影像压缩传输难题<br/> 网上电视直播图像清晰流畅<br/> 本报北京4月1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一项名为3N的国产新技术令国内网络、电信和广电界精神为之一振。<br/>  这一由深圳亿特公司研发的技术和设备,是中国人自己独立开发的高科技项目。专家认为,该技术解决了我国网络上信息、影像传输的重大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在直播压缩和流媒体服务器技术上的垄断。<br/>  据专家介绍,在网络电视方面,国内电视行业迫切希望能够利用网上直播或点播手段来扩大其宣传范围,但国际上现有的成熟技术并不能使直播或点播达到很好的效果。目前的主流网络广播与宽带业务技术,最多只能达到单机同时支持9000个独立的窄带流(22kb/s)或2000个宽带流(100kb/s)。同时,在亿特公司研发出此项技术之前,全世界只有苹果、微软等4家公司有运动影像压缩技术及相关服务器,核心的压缩技术均被国外垄断。而利用亿特公司的这项新技术,可以在高运动图像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输出,单机支持的访问带宽整整提高了10倍,从而达到与电视画面一样的效果,远远高于国外产品的技术先进性。

今年地球日主题确定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今年地球日主题确定<br/>  本报北京4月1日讯 记者夏珺报道:国土资源部日前在京发布,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是:地质遗产保护。地质遗产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地质遗迹,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br/>  为搞好“地质遗产保护”宣传工作,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宣传、普及地质遗产保护科普知识;二是广泛宣传矿产资源保护、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地球发展史、古生物化石、生物进化知识和有关的政策及法规;三是认真组织好地球日的街头宣传、咨询活动。

西部大开发中,恶劣的生态环境呼唤新的经济方程式 生态农业 让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教科文聚焦<br/><br/>  西部大开发中,恶劣的生态环境呼唤新的经济方程式<br/> 生态农业 让经济可持续发展<br/>  本报记者 蒋建科<br/>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章力建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br/>  章力建博士1983年留学比利时布鲁农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便在世界上首次利用超声波实现了植物基因转移。1994年冬天,他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并于次年到贵州担任省长助理职务。近5年的任职期间,章力建博士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去年,随着中国农科院的西部万里行,他又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奔赴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进行了实地考察。他深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br/>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西部农业的发展<br/>  章力建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现为:第一,水土流失严重。目前,西部地区40%以上的土地已经出现水土流失,其中黄土高原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大约占1/3,其中贵州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37%;水土流失使得土地蓄水保水能力减弱,长江也面临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并出现特大洪水。<br/>  第二,土地荒漠化。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我国西部7省区,其中新疆最多,其次是内蒙古,再次为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和宁夏。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产生的主要根源。在我国西南地区,因水土流失,出现了“石漠化”,极大地限制了开发利用。<br/> 第三,草地退化。全国草地退化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草地退化比例最高的是宁夏、陕西、甘肃,退化面积达80%以上,其次是新疆、内蒙古、青海,退化面积占50%左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等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及其伴生的自然资源灾害,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加剧了当地人民生活的贫困程度,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br/> 章力建说,农业是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和人类的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农业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力和技术的贡献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再生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下降,最终结果是农业经济增长率下降。<br/> 西部地区存在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要以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br/> 发展生态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保证<br/> 具体说来,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利用西部的各种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坡、荒地等),大规模植树种草,增加多年生植被面积,减少裸地面积,有效削减水和风对地表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通过人工草地建设和退化草地的围育与改良,以及舍饲、半舍饲与限制放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草地退化。<br/> 章力建认为,要发展西部农业,有效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与恢复,其重点是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草地建设。在水土流失较轻的地区,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植被重建。西南多雨地区以造林为主,林又以经济林为主,并结合灌草实施综合治理;在西北干旱区,植被重建以草为主。在沙化时间短的地区,实施封育保护,禁止放牧和开垦。在沙化严重的地区,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植被重建,灌草结合。<br/> 章力建提出,发展西部农业,有效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就要实现农林牧复合生产经营,这是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复合生产系统通过植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配置,结合动物的转化,具有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劳动就业率高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退耕还林还草仅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手段,其深层的问题是如何把种植的树和草转化为农产品,如何根据当地的条件进行复合生产经营。<br/> 此外,西部干旱缺水问题比较突出,要高效地利用水资源。西北旱地地区要通过各种工程措施,聚集有限雨量,发展高效的旱作技术;西南地区存在季节性干旱问题,因此要推广和加强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如蓄水池、沉沙池),雨季聚集雨水旱季利用。

确认地球发展史重大断代标志 浙江“金钉子”科学意义重大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确认地球发展史重大断代标志<br/> 浙江“金钉子”科学意义重大<br/> 本报北京4月1日讯 记者贾西平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日前在此间对记者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最近宣布,承认中国科学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确认地球发展史上的重大断代标志“金钉子”位于我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处。这是一项世界级的科学荣誉,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br/> 殷鸿福院士是在近日举行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古—中生代之交泛大陆聚散、古全球变化与生物演化”项目验收及“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成果鉴定会上,作上述表示的。<br/> 殷鸿福介绍说,“金钉子”是“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俗称。“金钉子”标志的地球发展阶段距今约2.5亿年,这一时期是地球上生物大灭绝的时期。造成这一时期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地内火山、海水进退以及相伴生的缺氧,海水酸化、毒化,盐度、温度和生态域的变化等“灾害事件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地球信息,对于调整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br/> 科学家认识地球历史主要的依据是化石,根据化石的特征区分地球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区分标志是菊石,已经沿用了100多年,但这一标志不能充分解释全球范围内的地质现象。我国学者殷鸿福院士创造性地提出用牙形石取代菊石作为断代标志,并与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一起,进行了20余年的艰苦探索,获取了大量科学依据,终于得到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公认。

莘莘学子撒播生命绿 首都大学生争创“绿色大运”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莘莘学子撒播生命绿<br/> 首都大学生争创“绿色大运”<br/> 本报北京4月1日讯 在我国全民义务植树二十周年、北京第十七个义务植树日到来之际,北京林业大学校园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环保志愿者服务中心”今天在这里成立,首都大学生“创绿色大运,盼绿色奥运”行动的序幕也由此拉开。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全国绿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和首都40余所高校的志愿者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br/> 仪式结束后,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分赴服务现场,开展绿色志愿服务工作。“长安街绿色咨询服务队”对市民和游人进行绿色宣传和提供环保咨询,植树服务分队奔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种植“创绿色大运,盼绿色奥运”纪念林,在密云水库上游种植“保护母亲河”林,在莽山开展“莽山环保行”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海淀区推行绿色社区服务,开辟绿色课堂,宣传环保,与小区居民共植纪念树。<br/> 这一行动是为迎接今年8月在京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配合北京绿色奥运计划,由共青团北京市委、首都绿化委员会、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行动启动后,将开展“绿色大运”创建、服务、首都大学生环境意识状况调研、“绿色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志愿者表示要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参与大运服务和首都环境建设,以实际行动书写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中的绿色篇章。(赵永新 潘开亮)

从美丽到富饶——天津大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从美丽到富饶<br/> ——天津大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br/> 本报记者 傲腾<br/> 造物的安排是这样的神奇——渤海被三省三市围绕着,而渤海也形成三个分头,每一个头偎依在一个省一个市的怀里。探向天津的这头,以一条宽宽的绿色镶边,整个海湾显得分外妖娆,这个镶嵌在渤海头冠上的翡翠般的区域就是天津大港区。<br/> 20多年前,头戴铝盔的石油工人踏上这块海滩时,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花花的盐碱地,处处龟裂的泥淖和一片一片的咸水,当时的石油工人把这里形象地比作一张历经沧桑的老人脸:花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一滴滴的眼泪。1979年建大港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仅用20年的时间这个海滩的区域从盐碱化工区变为石油化工区,从石油化工区变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通过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br/> 美丽的大港在盐碱滩营建生态乐土<br/> 现在大港区处处即景,满眼绿意盎然,一个美丽的城区显现在渤海之滨,走进大港区花卉草坪、大道绿地、音乐喷泉、天上的飞禽与城里人神奇般地在这里形成和谐的乐章。大港区的人们在官港湖中驾驶着快艇尽情地冲浪,在大港水库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摇橹撒网,还可在岸边绿浪翻滚的芦苇丛观测鸟类生活……这些地方原本就是久远年代留下的古泻湖遗址,是大港区在城市建设中保留原貌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让其更加美丽并与其它景点形成完美生物链,因而在这个城区,美丽的白天鹅在水面栖息,一群群的白鸽在高楼大厦的顶端翱翔;艳丽的花草甘愿在盐碱滩上扎根,形成一块生态环境完好的乐土。<br/> 然而这美好的环境绝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是大港人近几年不懈努力和大量的投入换来的。<br/> 5年间,大港区投资56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和改造,群众生活环境大变样,新建绿地面积27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到2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11.4平方米。全区文化活动场所18万平方米,建成11个城市广场,供人们休闲、消遣。彻底治理各类污染源,在生活区和企业厂区之间,建成面积达1500亩的城市生态林,成为阻隔城市污染的牢固屏障,从而保障大港区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2级标准。<br/> 为了体现北方滨海新城的特色,大港区在城市建设中精雕细刻,力求与自然的和谐。对城区沿街主要建筑进行“红顶、白墙、绿地”城市主色调工程,让人们在靓丽清新的颜色中感受大自然的风情。营造绿色艺术景观,为城市平添自然的韵味。城市广场采用波浪式造型,配以绿色草坪,周围大面积种植高低错落的树木和花草,广场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和动感,世纪大道的路灯采用风帆造型,北环路的灯采用植物叶造型,迎宾街的路灯采用庭院式造型,这里是平原,挖人工湖,给平原中生活的人们一个起伏跌宕的景观。营造了一个大港人回归自然的良好空间,让大港区在现代化进程中融于自然之中,融于花园之中,与万物共享一片蓝天。<br/> 富饶的大港酝酿经济增长的亮点<br/> 大港的美丽也给大港带来了富饶。首先大港的农业在生态城区建设中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过去不是盲目地围海造田就是向盐碱滩“夺”高产,“以粮为纲,全面砍光”,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开荒种粮。越要粮,越无粮,越要大面积垦荒,农业走向恶性循环之路,后来虽然乡镇企业有了发展,但那时“饥不择食”只要挣上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上马,围绕大化工上了许多小化工,造成环境污染和水域污染,医得眼前疮,挖去心头肉。在这一次的生态城区建设中,大港区确立“退耕还草,还林,发展畜牧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发展“两高”农业,全区种草5万亩,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冬枣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种植、养殖;农业生产重新走向生态大农业的发展之路,2000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4900多元,农民着实尝到了优美环境带来的“甜头”。<br/> 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仅2000年一年大港区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2380万美元,利用内资1.23亿元,随着大港越来越美丽,这里成为投资热土,一批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这个优美环境来落户,因而这里成为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br/> 有了梧桐树凤凰必然飞至。2000年开始,天津市及华北地区各大专院校纷至沓来,要求在大港建校。聪明的大港人辟出一块最好、最完全的大区域,拟建设新世纪的大学城。这项工程其进度出人预料,当年策划当年动工建设,其进展既快又好。不久的将来,在这个美丽的城区必将出现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城。<br/> 美丽给大港带来了富饶。<br/> 大港以绿化、美化为主的生态区建设实践,向人们讲述着美丽与富饶的辩证关系。

辽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辽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br/> 本报沈阳4月1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辽宁省环保部门日前宣布,全省12943家工业企业中,已有12697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其中1106家重点限期治理企业已有1072家步入环保企业行列。<br/>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一控双达标”是辽宁省工业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的重点。为了确保这项任务的完成,辽宁省省长与各市市长签订了专门的目标责任状。在实际操作中,坚持“一控双达标”工作与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九五”期间,辽宁省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的资金达32.53亿元。

“希望工程”开办“希望网校”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希望工程”开办“希望网校”<br/> 本报讯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合作,于3月26日起,通过中央教育电视台开通卫星IP广播频道,开展中小学教学和科普知识方面的远程教育。该频道的开通,预示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希望工程”踏上信息高速公路。“<br/> 希望工程”迄今已为贫困地区捐建8500多所“希望小学”。为了缩短中西部与东部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使落后地区的孩子也能接触到发达地区的孩子所享受的现代教育资源,中国青基会推出“希望工程”远程教育计划。新开设的卫星IP广播频道将把青基会所属“三辰影库”丰富的影视和多媒体节目资源源源不断地推送到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在空中架起一座跨越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桥梁。首批播出的节目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全动画教材》、《蓝猫淘气3000问》等。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全动画教材》在一个以小学教学为主的独立IP频道滚动播出;《蓝猫淘气3000问》和《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在以科普知识为主的综合IP广播频道播出。(张胜利)

成都拟办西部高新技术洽谈会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成都拟办西部高新技术洽谈会<br/> 本报讯 由北京市科委、四川省科技厅和国内部分省市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的“2001中国西部国际高新技术与成果展示洽谈会”,将于2001年7月3日至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br/> 此届展示洽谈会主要活动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高新技术与成果展示交易,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会上将充分展示中国及国际电子通讯及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现状与成就。同时,将有众多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学界精英、业内资深人士就高新技术与成果在西部大开发的应用及新世纪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展会通过韩国五星WEBWORLD株式会社等国外相关机构组织海外展团,通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委组织当地展团参展、参观。(世钟)

寻找市场切入点——西安新竹公司技术创新小记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寻找市场切入点<br/> ——西安新竹公司技术创新小记<br/> 於复玉<br/> 西安高新区高科集团两年前看中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并一举控股51%。此事在开发区内引起轰动。而熟悉它的人知道,这几年新竹公司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蹿,从50万元的小厂子很快变成资产4000多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得益于他们矢志不渝的技术创新,并由此找到了进入大市场的切入点。<br/> 公司创始人王虎儒1992年创立公司时就拥有18项专利。这些独占性技术奠定了公司腾飞的基础。依靠这些专利,他们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占有比较有利的位置,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国有控股之后,企业不仅规模扩大了,而且管理运作更加规范。<br/> 企业要靠创新开拓市场,人才是关键。公司为科技人员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上放手,生活上优待,科技人员的薪水是一般职工的6到8倍。科技骨干入股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企业创新进一步趋向活跃。<br/> 目前他们已拥有专利技术30多项,能开发5大类近百个品种的产品。昔日的小作坊,今日成了规模化生产的大企业。企业赚钱了,王虎儒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他们把前两年的利润全部用于科技开发和再生产,在开发区内投资1900万元建设国内一流的消防救灾实验室,为产品升级进而挺进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图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3月31日,北京崇文区前门街道办事处在街区内开展“绿色生活实践”活动,街区内的学生纷纷参加活动,用废报纸换取再生纸练习本。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摄

中日合作治理黄土高原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中日合作治理黄土高原<br/> 本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技术合作项目——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国专家日前在北京林业大学进行总结和交流。据介绍,由北京林业大学具体负责的此项目共历时10年,分两段进行,日方通过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无偿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等援助,我国也给予相应的投入。<br/> 至今,日方派出了森林水文、土壤科学、治山施工、农地防灾等方面的专家33名,其中两位获得了我国政府对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友谊奖,两国专家相关的科研成果已汇编成《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研究》等专著、教材5部。项目举办了10期培训班,培训了350名基层技术骨干。在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山西省吉县建立的研究实验和培训基地,已成为国家级林业生态工程功能监测站。

广西开通教师教育网站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广西开通教师教育网站<br/> 本报南宁4月1日电 记者罗昌爱报道:一个旨在培训贫困地区教师的“广西教师”教育网站近日开通。目前,广西全区中等师范学校中的相当部分已启动网络教育。近日开通的“广西教师”网站信息资源分为资讯阅览区、学习进修区、讨论交流区、管理服务区、内部教育区等5大版块。<br/> 广西现有43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其中1/4工作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教师收入不高,加上交通不便,继续教育难度很大。教育网站的开通,为这些教师提供了一所不用出门便能接受教育的“空中学校”。

图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br/>专栏:<br/><br/> 由杭州好好摄影器材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高科技节能型、仿真太阳新光源——好好TY太阳灯,被专业摄影者誉为“新世纪室内摄影新光源”。本报记者 杨文道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