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长篇小说《大法官》出版
青年作家张宏森的长篇新著《大法官》近期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山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研讨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同名电视剧已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同时开拍。(艺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佳作推荐

  三年“一剑”谱华章
  ——论科普影片《宇宙与人》
  史博公
  《宇宙与人》作为一部目前中国电影中“高科技”含量最高、发行量最大的作品,不仅在今天的电影市场上散射着独树一帜的光芒,而且有可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颇具光彩的一页。该片的创作集体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他们以青春的锐气探索了视听表现的多种可能,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目前该片的拷贝发行量可望突破四百个,并且已连续在国内外五个电影节上获奖。
  由于这部影片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和艺术手段,生动地阐释了宇宙诞生、生命繁衍和人类起源等奥秘,形象地展现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探索过程和智慧,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唤醒人们珍爱生命、抵制邪教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中央有关部委联合下文,要求各地宣传、放映好这部影片。政府的倡导无疑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沐浴到这股启人心智的春风,其实早在一个月前该片刚刚上映的时候就受到了广泛欢迎。如上海市曹扬二中就把开学典礼搬到了电影院,他们把观看该片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还向全市师生发出了积极的倡议并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有关放映单位的同志这样评价说:“这部影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独到之处,是它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根本原因。即便没有市场以外的有利因素,它也会有不俗的票房。”近一个月来,各地求购该片的数量一直在飙升,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多外地客户索性直接赶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坐等提货。据电影发行部门的权威人士透露,《宇宙与人》这部影片的盛况是空前的,它再次提示我们,真正优秀的国产影片观众是不会拒绝的。
  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在短短的六十多分钟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勾画出了包容万物的宇宙和万物之灵的人的演变历程及其互动关系。如此庞杂深奥的大道之理,通常只讲其一就已十分艰深,两者叠加之后还能教人兴味盎然的欣赏下去,足见编导的功力。尤为可贵的是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题材,该片还能够适时有机地注入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如三星堆文物、乐山大佛等,并使之成为颇具华彩的“乐段”,从而表现出中国人对“宇宙与人”的独特理解和想象力,由此这个原本生涩的科学题材便不时跃动出鲜活温煦的人文情怀。据了解,目前国际上能够把如此庞杂的科学知识,这般巧妙地缝合在一起的影片这还是第一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0年国际科教影视展评会”的洋评委们一定要把大奖授予该片了。
  异彩纷呈的视听奇观是该片的又一大奇绝之处。高科技电影的魅力即在于其“致广大尽精微”、无所不能的视听冲击力。该片近百分之七十的影像由三维动画构成,并首次在我国科教片中使用了原创立体声音乐。全片出神入化般地不仅让我们饱览了生命之奇妙、宇宙之广袤,而且使我们目睹了太阳系的构成、核聚变的威力和臭氧层的珍贵,真可谓“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无须赖灵仙之力”。
  在《宇宙与人》中,多处都洋溢着编导的才气学识和敬业精神,画面的诡谲绚烂自不待言,即便解说词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如“光在太阳的肚子里走得比蜗牛还慢,这样,这个能量的亿万富翁才能细腻地使用自己的‘存款’坐吃而不山空”。该片的撰稿就是导演忻迎一本人,三年前他就已开始创作相关题材的电视片,并有多部作品问世,从本片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编导扎实而丰富的科学知识,这在“短、平、快”颇为时尚的影视圈儿里实属难能可贵。在创作《宇宙与人》的过程中,忻导和他的同事们在遍览群书,并从网上查询最新资讯的同时,还邀请了六位天体物理及古生物学等方面的院士和专家,刨根问底般地积累了翔实丰厚的资料,从而使他的银幕言说具备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宇宙与人》所享有的赞誉真可谓是实至名归。
  探索从来与失误相伴,创新难免和遗憾为伍。在这部上乘之作中,解说词过满可以说是其中的白璧微瑕。在听觉构成上,如果解说词像决堤之水一样涌向观众的耳鼓,使人几无思索回味的片刻空闲,这无论从生理学还是从心理学上讲都会有损于影片的传播效果。眼前是变化万千的“宇宙”,耳中是不绝如缕的“科学”,信息量固然可观到了极致,但片中分明告诉我们,连恒星旋转得太快了,其中心都会出现空洞。试想,当观众的大脑也出现“空洞”时,编导的良苦用心岂不大打折扣?当然,面对“米多锅小”又要一次出笼的事实,纵然“巧妇”恐亦“难为”,就当笔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姑妄言之吧。
  回想电影刚传入我国时,曾被时人带上“开古今未有之奇,泄造物无穷之秘”的桂冠,其实当时的“影戏”只不过是对生活实况的简单再现而已。客观地讲,近百年来的中国电影,若论真正从科学的角度试图让观众宏观地耳闻目睹“古今之奇、造物之秘”,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精神的电影作品,《宇宙与人》可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部。(附图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抒情与哲理的融合
——读《世纪老人的话——臧克家卷》
翟泰丰
克家老在中国诗坛几十年,为人为文,感我至深,已有颇多教益。近读《世纪老人的话——臧克家卷》,更觉感人肺腑,受益匪浅。此书用对话形式,展示了一个诗坛老人的心路历程和学术生涯。展卷而思,我耳边似是传来了克家老真诚、直率、铿锵有力的谈话;我面前仿佛闪现出一位清癯且有神韵,刚毅而富温情,年迈而步履稳健,含着真诚而可亲的笑容,迎客而来的克家老人。
  新颖、丰富、生动是这本书的显著特点。用这种对话形式写世纪诗坛老人,既不同于文学论著,又有许多渊博的论述;不是学术论文却谈及了许多深邃的学术论点;既不同于师生、诗友、学术界朋友的通讯录,又收入许多亲朋至友往来的条幅、谈话、通讯,其中不乏闻一多、郭沫若、老舍诸多名人的条幅;既不是论述诗歌发展史的专著,又深刻生动地论述了我国诗歌发展史及其前景……真可谓题材体裁新颖,内容丰富多彩,谈话生动感人,文字妙笔生辉。
  历史历程与心灵情感相交融是该书的又一特点。用这种对话形式写世纪诗坛老人,宜于多视角地观照一个世纪的民族苦难与抗争的历史历程,又宜于通过老人的谈话,发掘其书写世纪史诗的情感轨迹,集中笔墨描绘一个世纪诗坛老人的心路历程,使诗人的情感历程与民族奋争历史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从而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时代的风雨和民族发展的曲折历程。克家老正是历经外在世纪沧桑,锤炼内在崇高品格,而成为一位时代诗人、人民诗人的。在《世纪老人的话——臧克家卷》中,通篇都能读到诗人一生追求光明,反抗黑暗的崇高品格和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高尚人格。诗人的笔不仅在“尽力揭破现实社会黑暗的一方面”,而且还要写“人生永久性的真理”。在《烙印》里,他道出了心灵中不尽的苦涩:“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把个心提在半空/连呼吸都觉得沉重。”诗人在为苦难的同胞呐喊的时候,是用颤栗的心和着泪水,痛苦地写着,他为贩鱼郎“本想在苦碗底捞顿饱饭”而愁怨,而渔夫则只能是“暗中潮起一阵腥气/银元讥笑在他的手里/双手拾起了空筐/当他想到:家里挨着饿的希望”,道出了贩鱼郎在饥饿面前的无奈。他又为《炭鬼》呼唤:“没有日头和月亮/昼夜连成了一条线/是几时结下了不解的仇怨?”然而诗人在为苦难的人们呼号的同时,也在敏锐观照“人生永久性真理”,对时代之发展前景提出“暗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警告那些吸吮“炭鬼”之血的魔鬼们,“别看现在他们比猪还蠢/有那一天,心上迸出个突然的勇敢/捣碎这黑暗的囚牢/头顶落下一个光天。”
  克家作为时代的、民族的、人民的诗人,他的全部历史都是同时代的、民族的、人民的历史相随的。他不但写诗,而且投身于历史的奋斗之中,以诗人的锐利的眼光观照历史,从投身大革命从戎,到大革命失败“缴械”,以诗为枪,“抒发我的不平之气,表现我对封建剥削阶级、新军阀反动统治的控诉”。在抗日战争中,以诗为枪,高呼“我在民族革命战争的战场上歌唱”。当津浦北线正展开空前的血战时,他以一个诗人的高昂激情,抒发真切的情感,“我这样愿望着:把自己的身子永远放在前方,叫眼睛,叫这颗心被一些真切的血肉的现实,牵动着。这样,或者可以使得诗句逐着行动向前跨进一步。”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
  让历史告诉今天,诗人的情感历程要与民族命运相随。
  时代风雨铸诗魂!
时代情感著史诗!
用这种对话形式写世纪诗坛老人,宜于阐发诗人深邃学识和展示他观照世纪生活的深度和观察人生真谛的睿智,以师后人。贯穿于克家老全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抒情与哲理融为一体。而在以往的一些评论、传记中,似乎对克家诗作的这一特点论及不够,而在这本对话中诗人自己却强调了这一点,采访者也尽力阐发了这一点,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的诗是酝于抒情之中的诗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观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结论。《有的人》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这首诗把人生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诗文又是那么潇潇洒洒,句句都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人生真谛。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论述,应该倡导所有的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好好读一读这首诗,用以陶冶自己的人生情操,提高思想境界。
  在这本书中,克家老对他的诗歌独特的风格,作了十分精炼、准确的概括,值得当代诗人特别是青年诗人们认真一读。这概括共十二个字:“严谨质朴,凝炼含蓄,沉郁顿挫。”对这个诗风的形成,克家十分珍视闻一多的影响,“他的《死水》中的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和‘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极富感染力的诗篇是学习的榜样。”“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习着怎样想象,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个字。我不甘心于艺术上的平庸”,他在此后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为了一个字的推敲,一个人踱尽一个黄昏”。他那严谨质朴的诗风是贯穿诗人全部诗作的,尤其是《泥土的歌》这本唱了多半个世纪的歌,真可谓是中国农村一幅真实、纯朴素描的画卷。克家老谈到这本诗的时候,至今依然激情满怀:“这是一本关于我心爱的乡村的歌,一本关于我亲爱的农民兄弟的歌,一本从我心底流出的真诚的、热情的、纯朴的歌。”
  我在今年春节致克家的拜年信中曾讲到我对其人格的敬仰之情:“您的为人和您的诗一样,像清澈见底的涓涓流水那样清纯,像春天和煦的阳光那样明快,像林中美丽候鸟那样爽朗,像一团火那样灼热、那样别有风韵,像一幅古朴的油画那样质朴、真诚。”正是克家老那可亲可敬、质朴、真诚,因而朋友遍天下。
  《世纪老人的话——臧克家卷》一书,正是描绘这位世纪诗人剑胆琴心的诗文生涯与品格的生动画卷。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长篇小说《大房子》出版
李汉平的长篇小说《大房子》进入新世纪女作家小说系列,由北方文艺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书中有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赞颂,有对深重的人性暗流的批判。故事曲折生动,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朴实而有深意,有较强的可读性。(哈木子)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长篇传记《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新作一瞥
  叶文玲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生江南、留学法国并赢得世界声誉的著名画家常书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祖国,在大漠深处,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执着和良知,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敦煌,对敦煌古迹的保护和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赵朴初先生誉为“敦煌守护神”。
  女作家叶文玲正是从常书鸿先生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卓尔不群的艺术人格出发,以饱含激情的笔触,详实可靠的史料,充满诗意的语言,写就了四十余万字的长篇新著《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常书鸿先生的历史贡献和人生价值,展示了“千年之美,毕集于斯”的敦煌艺术瑰宝的神奇魅力,而且还以特有的艺术视角,描绘了常书鸿和敦煌的血肉关系,展示了他一生沧桑的心路历程。作家还不断地渗透到主人公的精神深处,在叙写他的艺术追求的同时,真切地写出了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以及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种种独特个性。作品中的敦煌,在作家的笔下已经不只是一个文化具象的存在,而是一种艺术灵魂的象征,一种艺术信念的象征,它带着某种神圣的力量,吸引着常书鸿以朝圣的步履扑入它的怀抱。常书鸿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把自己的青春和理想全部奉献给敦煌,它所折射出来的,正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独有的优秀品质。
  (木土)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春雨江南 王淳杰(安徽)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与困难搏战中的力量和美
  ——电视剧《活出个样儿》观后
  杜高
  电视剧《活出个样儿》让我们从一个普通妇女身上看到了与困难搏战中的力量和美,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顽强精神,看到了中国人的无私的品德,助人的热情和创造生活的志气。这部电视剧既没有高楼大厦,也不见灯红酒绿,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小城市底层下岗工人们愁苦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奋争。豪华的生活场面有可能引起观众的惊异与好奇,但决不能感动观众的心灵。而这部电视剧里下岗工人们的真诚的情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怀和无私援助,却这样使我们激动不已,并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一种情感力量的鼓舞,使我们从南英的动人事迹中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湖北省黄石市出了一个著名人物潘兰英,她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为下岗的兄弟姐妹们谋福利,用自己的心温暖了处境艰难的下岗工人们,在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燃起了精神的灿烂火花,创造了惊人的事迹。潘兰英1994年下岗后,深知下岗工人的困难,不辞辛苦跑遍全市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热诚地走访了三百四十个家庭,为一百七十多名职工找到了工作,使二百多特困职工缓解了生活困难。她的事迹在黄石市、在全国广为传播,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赞扬和尊敬。
  但是人们过去只是从报纸和广播的报道中了解她的事迹,从理性上认识她的价值和她的思想行为的社会意义。电视剧则为我们塑造了她的活生生的血肉化的艺术形象,使人们从感情上走近她,超越了对她的事迹的一般了解,而深入到了她的精神世界,看到了她的性格特点,了解了她的心理和情怀,在观众面前出现了一个性格开朗,心灵明净,待人诚恳,活泼、乐观、单纯的南英,一个朴素平凡而可亲的艺术形象,使观众懂得了为什么只有她,才会这样舍己为人,关心别人远远超过关心自己。
  为突出地表现南英的个性,电视剧选择了她对陆昌来一家的关怀,对林红的帮助和主动到工厂要求当工会主席,这些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情节不但丰富了南英形象的思想内涵,也强化了这个短剧的戏剧性。
  围绕着南英性格的刻画,电视剧还塑造了方华和陆昌来这两个纯朴的下岗工人形象。方华为了支援南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省下钱来为她安装电话,以便那些遇到了“难办”的事情的人好来找“南办”。后来他自己也下岗了,瞒着南英在码头上扛沙包养活一家。南英有一次对他说:“下了岗就有难处,需要有人帮一把。鸡呀鸭呀冷的时候还往一块儿挤一挤靠一靠,何况人呢?”南英的热诚使善良的老方热泪滚滚。
  陆昌来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工人,只因有点口吃,下岗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为了供养母亲和送儿子上大学,他上街擦皮鞋,卖馒头,真是吃尽了苦头尝尽了辛酸。多亏南英的援救,使他坚韧不拔地与生活搏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既有胡长清那样的身居高位的贪官和腐败分子,更有像南英、方华、陆昌来这样毫无怨言的在贫困中奋争着和舍己为人的好人。我希望这部电视剧不但感动善良正直的人们,也能多少触动一下那些还未被揭发出来的胡长清们的灵魂。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金台短论

  送小说到乡下去
董大中
在现代作家中,始终想着为农民写作,把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赵树理是最突出的一个。早在青年时代,赵树理就把为农民写作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赵树理成名以后多次对人说过,他在1934年“就发下宏誓大愿,要为百分之九十的群众写点东西”,“为了使多数的读者直接接受内容起见”,他在大众化上做了许多努力。正是这一年,赵树理写出了他第一部描写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盘龙峪》。参加革命以后,他把为农民写作和为革命写作统一起来。一直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他仍在大声疾呼,不要忘了农民,要千方百计把小说、把文学作品送到农民中间去。在那一时期,赵树理是拥有最多农村读者的一位作家。1963年他把建国以后所写八个短篇小说编成一个集子出版,书名就叫《下乡集》。可以说,送小说下乡乃是赵树理提出的一个口号。
  新时期我国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的活动,已有多年,不时掀起高潮。其中文化下乡,主要是送戏、送歌、送舞、送电影、送小品,独独缺了送小说、送文学。也有送书的,但偏于科普读物,是科技下乡的一个部分,真正属于文学的,很少见于报道。当然这跟农民的文化需求有关—在四五十年代,一直到“文革”之前,农民的主要文化活动是读(或听)小说,而现在的文化活动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异常丰富。但是农民找不到好的小说看,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诸种文化形式之中,文学自有其独具的特点。只要有书在手,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即使在工休期间,甚或行车路上,要想读(或听)一段小说,也是十分方便的。同时,一本书,一传十,十传百,几本书就顶演一场大戏。这里不存在“争夺”文化消费者的问题,而是要利用,是补缺。要把农村青年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发展集体性文化活动形式是需要的,“随时随地”都可利用的这种间接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更应该重视起来。
  近年来我们的文学似乎离读者越来越远了。从八十年代中期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开始分道扬镳以来,纯文学已经走上了一条贵族化的不归路,结果它的读者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到不了广大读者手中。有的甚至仅仅在文学爱好者中间流传,或者你写了我看,我写了你看,成为赵树理曾经批评过的“交换文学”。即使是通俗文学,现在的发行情况也并不怎么好,远远不能跟五六十年代文学读物的发行情况相比较。这种现象,虽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可是也不应当任其继续下去。文学毕竟是在跟读者群众的相结合中,或者说在被消费中,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送小说下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送小说下乡,不应该在题材上予以限定。不在于小说写什么,而在于如何写,在于小说的审美形态是否跟农民的审美需要相适合。农民的审美需要,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而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要使小说受到欢迎,恐怕最重要的一条,还是加强小说的文学性,使小说具有跟电影、电视剧甚至戏剧很不相同的特点。文学中应该充满智慧和幽默。当年赵树理小说受农民喜爱的一个原因,是生动幽默,富有风趣,使人听之不厌。
  送小说下乡,是实现文学和普通读者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把小说送到读者中进行检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不知道出版部门有没有兴趣编一套“新时期小说下乡丛书”?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北京作协召开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
北京市作家协会近年来十分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在签约的合同制作家中,青年作家约占半数,特别是对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作家,在出书和研讨方面给以优先。近日北京市作协为徐坤、赵凝、王芫、丁天四位青年作家召开作品讨论会。与会者认为,这几位青年作家正值创作的旺盛期,他们个性化的创作,对丰富当前都市题材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白青)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二十一世纪美学的新视角
郁沅的学术新著《感应美学》,最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十年研究审美感应学说的一个系统理论总结。该书以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感应”范畴为核心,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对感应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建构与现代阐释,打破了当前文艺学与美学的思维定势,为新世纪的新美学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晓展)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出版
侗族女作家刘芝的《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侗族第一部从民俗学的角度来探讨稻作文化的专著,它以极其丰富的侗族文化资料,广泛地展示了宏大的社会文化画面,为进一步了解侗族、研究侗族提供了新的角度。(梁怀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