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采编手记

  新世纪的强音
  赵彦龙
  “西部大开发”、“消费贷款”、“再就业服务中心”、“长期建设国债”……这些5年前还很陌生的新名词,如今大多数中国人已耳熟能详。其实,每个新名词的背后,都蕴涵着惊心动魄的改革攻坚。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我们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以一个怎样的“十五”计划,让中华民族在新世纪里实现腾飞的梦想,这,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朱镕基总理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记者进行粗略统计,发现报告中有3个词最响亮:129次提到“发展”,32次提到“调整”,13次提到“创新”,“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更是不胜枚举。这不正是“十五”规划的精髓吗?党中央指出,“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促创新,以体制创新促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以发展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改革的过程中攻坚,攻坚的同时深化改革。发展,将为中华民族增添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弹指一挥间,5年后,我们必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名词,将有更多的经验贡献给人类。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京沪高速铁路争取五年内开工
本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王政、严冰、王斌来、李忱报道: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透露,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争取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曾培炎说,上海到北京的铁路客运能力目前已经饱和,有必要修建一条高速客运专线。现在,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一是磁悬浮方案,二是轮轨方案。鉴于磁悬浮技术在世界上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国务院已决定修建一条上海浦东机场至市中心的磁悬浮铁路,实验运行后,再决定选用哪种方案。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我国今年将保持经济增长的好势头
曾培炎就“十五”计划特点、当前经济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等问题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王政、严冰、王斌来、李忱报道: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就“十五”计划的特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十五”计划与前九个五年计划相比有什么新特点?曾培炎回答说,“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内容、形式、指标都有新特点。首先,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已进入到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十五”计划纲要草案提出“六大战略”,即在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人才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其次,突出“两个创新”,即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第三,强调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包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消费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尚未脱贫人口的温饱问题等。
  在谈到今年经济形势时,曾培炎说,从速度和效益看,去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重要转机,扭转了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势头,社会需求出现回升,物价止跌回稳,经济增长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今年我们有信心把这个好势头保持下去。
  有记者问,当前社会上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议论较多,如何把握宏观调控的政策?曾培炎说,抑制通货紧缩和防止通货膨胀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商品仍然供过于求。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有限。社会投资需求正常增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加之国际经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等,会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还要采取措施继续遏制通缩的趋势。当然也要注意防止出现通胀,解决结构性物价上涨问题。
  有记者问,在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的情况下,为什么今年还要发1500亿国债。曾培炎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我们有效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当前经济发展虽然出现重要转机,但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几年利用国债资金开工建设的一批重大项目,到2000年底已完成了60%多,为使在建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发挥效益,还需要继续发行一部分长期建设国债。实施西部大开发,也需要政府增加投入。从可能看,当前物资丰富、资金充裕,物价水平比较低,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等指标都在国际安全警戒线以内,财政可以承受。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增发国债主要用于建设,不是用于吃饭。相当一部分国债建设项目是有效益的,到期可以偿还。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对去年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回答有关西部大开发的问题时,曾培炎说,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从去年开始付诸实施,我们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在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去年以来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了机构。二是颁布了优惠政策。三是编制了总体规划。四是加快建设重大工程。计划开工的10大项目,已全部开工,目前进展顺利;在建项目完成投资760多亿元,其中40%的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稳步展开。在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今年西部开发工作将做四件事: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二是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三是再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退耕还林还草、教育工程等,总投资达3000亿元;四是加快西部改革开放,开展西部开发的立法工作。西部大开发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曾培炎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其它问题。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来自新疆的女人大代表在分组发言中特别活跃。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南北调配 东西互济 利国利民
5位委员就南水北调问题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丁伟、赵彦龙、孙海涛报道: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南水北调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5位委员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会长陈邦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张春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教授王光谦,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三峡总公司高级咨询袁国林,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谭庆琏。
在谈到南水北调的意义时,陈邦柱说,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危及群众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这是一项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规划的问题时,张春园委员说,水利部门经过50年论证,形成了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调水方案,总调水量380亿至48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三条线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的精神,抓紧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和建设。
有记者问,南水北调工程会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袁国林委员说,据我们调研了解,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会有一些影响,但规划设计部门会采取措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最大年调水量是180亿立方米。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9560亿立方米,在枯水年也有6000亿立方米,调水量只占2%—3%,不会对长江口的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基础上的扩大和延伸,是按照对江苏用水“不挤不占,略有改善”的原则设计。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取水,对汉江下游航运、供水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设计部门已经采取必要的工程补救措施:一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13米,增加调蓄水量100多亿;二是对下游河道进行渠化,改善航道;三是实施引江济汉的调水补偿工程。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把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在回答北方地区如何节水的问题时,王光谦委员说,南水北调节水问题十分重要。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是,严重短缺与大量浪费现象并存。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同时,还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很低,水资源开发程度很高,达60%以上,海河流域达90%。节水有潜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南水北调能有效缓解这一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通过全面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决不会造成“大调水、大浪费”的局面。
有记者问,南水北调如何避免水质污染实现清水北调?袁国林说,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是Ⅱ类水质,可以直接饮水,今后的任务是加强污染防治,建立汉江上中游水源保护区,并在1200多公里长距离输水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水进入输水渠道,使丹江口的优质水原质原味送到北方。东线工程输水线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城市化率高,经过近几年来治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些河段的水域仍达不到Ⅲ类水的调水标准。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主要污染源是城市污水和草浆造纸厂污水,只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小造纸厂的关停力度,全线达到Ⅲ类水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如何处理好移民问题时,谭庆琏委员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输水总干渠建设涉及移民问题。移民问题面大量广、政策性强,历来是困难的问题。南水北调移民工作虽有困难的一面,但有利因素也很多。首先,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汉江中下游的防洪、用水等方面有诸多好处。为此有关地方政府对大坝加高,移民安置工作态度积极。其次,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相关地区工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带来地方经济的繁荣,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能为移民安置创造宽松的环境。第三,三峡库区移民的好经验可以借鉴。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发达地区要有紧迫感
本报记者 刘霄
发展是“十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发展要有紧迫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十五”期间的发展更要有紧迫感,不能小富即安吃老本,这是广东代表团的一致心声。
总理报告起点高,水平高,要求也很高。结合总理报告来看广东的实际,代表们的心情很不平静。梁伟发代表疾呼,广东经济要在“十五”期间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乃至危机感。以广东外经贸为例:“九五”期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9%,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也占全国的三成左右,可以说份额很大,基数很大,成就很大。但是按总理报告所提出的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7%的增长目标落到广东外经贸的实处,难度还是不小的。我们一定要拿出新举措、新思路,争取广东经济再上台阶。位列全国工业50强的“茂石化”老总何德先代表说,作为南方最大的石化企业,我们的发展面临着三大挑战:加入WTO后市场争夺更为激烈;国际原油价格急剧动荡;随着石化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石化企业的边际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他说,国企现在很有紧迫感。面对“狼来了”的历史性挑战,我们正在分秒必争,加紧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加紧占领国内终端销售市场,加紧苦练内功,减员增效。
来自广东山区的廖耀宪代表说,广东农民收入增幅减慢是个大问题。农民增收靠农民自身不现实,靠政府什么都管也不现实,还是要靠龙头企业带,希望政府尽快拿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好办法。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委员争说城镇化
本报记者 刘伯饶
农民增收缓慢牵动着政协委员的心。3月7日上午,致公党界的政协委员就发展小城镇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委员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可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吸引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可缓解大城市压力,同时可拉长农业产业链,扩大就业空间和收入空间。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刘惠君委员说,重庆市是一个农村人口、农村土地分别占80%的直辖市。重庆市正在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由于大城市难以直接辐射到农村,在这过程中,小城镇可起到很好的传导作用。小城镇在大城市边缘,又靠近农村,可发挥科技、产品加工、市场集散等作用,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实践证明,小城镇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农村也发展得比较好。
那么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呢?叶文虎委员说,小城镇的建设,首先是功能的建设,而不是硬件的建设。大家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是先要把基础设施建起来,才是城镇化。其实不然,小城镇体现在功能的辐射上,它须调动市场力量来发展,而不是靠政府财力来建设。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培养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本报记者 李欣玉
在政协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说,迎对“入世”挑战,必须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韦委员说,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对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划,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懂英语,还要懂经济、科技和法律。
韦钰说,加入WTO在即,贸易规则的变化不仅涉及宏观方面,也有许多微观方面的内容。韦钰特别强调说,在这方面,我们不是缺几百人,而是几千人!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祖国统一两岸共盼
本报记者 张静宇
3月5日下午,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台湾代表团在驻地召开全团会议,审议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报告,代表们重点就报告中对台湾问题的阐述进行了审议。代表们表示,报告中台湾问题所占的篇幅不长,但言简意赅,立意深远。短短4句话,将对台工作的任务、政策、原则与展望表达得非常清楚。
代表团副团长、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指出,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把实现祖国统一列为新世纪初的三大任务之一,在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方针得以成功实践的今天,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其紧迫性日益凸现。代表们对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表示坚决拥护,认为报告在重申实现祖国统一的原则绝不动摇的前提下,也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
张永钧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当前要特别警惕“台独文化”的渗透,同时,也要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阻挠中华民族实现统一的阴谋。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完全统一。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又是紫荆绽放时
本报记者 徐运平
“我们要积极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十五”计划的实施建言献策。”香港代表团团长吴康民在北京饭店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吴康民代表认为,发展是今年“两会”的主题,将要实施的“十五”计划不仅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对香港的发展也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加入WTO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香港提供庞大的市场和机遇。代表们都在积极思考,在祖国的新的发展阶段中,香港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抓住机遇和怎样做出贡献。因为,推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香港同胞义不容辞的责任。香港与祖国唇齿相依,香港要继续发挥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如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两地的交流与合作。香港人大代表在发挥这种特殊作用方面,大有作为。
吴康民代表说,香港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值得向祖国汇报。一年来,香港经济稳定增长并已走向全面复苏。全年经济增幅超过10%,是13年来香港的最高增长率,也是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最大增幅,增速位列亚洲“四小龙”第一;外汇储备达107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货柜吞吐量比上年增长9.8%,以1780万标准箱的新纪录,再次摘取全球第一货柜港桂冠。香港的成就主要是有祖国做强大的后盾。我们对香港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映日莲花沐春风
本报记者 徐运平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澳门特区的人大代表们满怀喜悦,带着澳门同胞的重托,再次向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议政殿堂走来。
谈及今年的人大会议,代表团团长、唐星樵代表说,这是新世纪的首次会议,也是我们国家达到小康水平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次会议,非常重要。大会将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个计划的实施将为国家在新世纪的长远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扎实基础,对澳门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并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环境。
唐星樵代表说,澳门回归后一年多来,“一国两制”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在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政府运作、公务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去年以来,澳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经济开始复苏,从前几年的负增长变成4%的增长率,非常不简单。贺一诚代表说,来自澳门的人大代表都是各界知名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们对特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代表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行使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尽一份心力。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我国企业有信心迎接WTO挑战
本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王政、严冰、王斌来、李忱报道:在今天下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面对加入WTO后可能出现的冲击,我国国内企业有信心迎接挑战。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培炎说,中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总体来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确实不太强。加入WTO以后,市场开放加快,企业受到的竞争压力和冲击会更大,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可能会被淘汰。但我们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优胜劣汰不可避免,有利于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潜力。80年代,我们在家电、信息设备领域较早实行了对外开放,也曾垮掉了一批企业,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以海尔、TCL、长虹、康佳、春兰、联想、长城、华为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起来,不仅夺回了相当一部分国内市场,而且正在走向世界。所以,应当相信我们的企业面对外部压力能够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曾培炎说,“十五”计划的五年正是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内部有活力、外部有监督的市场经济主体,成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清理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政企分开,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完善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努力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只要政策对头,体制理顺了,过去十几年家电、信息设备等行业的企业能够做到的,其他行业的企业也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网上提案人
本报记者 王比学
邱国义、杨性恺没想到因提案最早上了互联网而成了政协委员中的名人,被称为“网上提案第一人”。
64岁的邱国义是致公党中央秘书长、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连续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这次他牵头代表致公党中央提了一份提案《关于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案》。3月7日中午,记者拨通了他的驻地电话。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致公党中央为了加强参政议政,组织了许多课题。曾组织致公党在天津的专家对城市作了很多调查,其中一项就是城市道路问题。“当前,特别是大城市发展较快,由此引发的城市污染也越来越多。怎样既要发展交通,又要保持城市环境不受污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于是,我就牵头代表致公党中央向大会提了出来。”“昨天政协组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提案已经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也通过秘书告诉了我。这说明我的这份提案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作为提案委员会的委员,他深知这次大会为了在网上公布提案,做了大量工作,这样可以更早、更广泛地了解提案信息。
记者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另一个提案人杨性恺。他是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副主任委员、内蒙古农大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