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扶贫专版)
专栏:

  以解决温饱为中心打好扶贫攻坚战
  刘方仁 钱运录
  贵州是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多田土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贫困面大,农民贫困程度深。1993年有48个国定贫困县,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35%。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贫困地区要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的指示精神,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奋起向贫困宣战,从1997年起实现了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580元增加到2000年的1260元,先后有44个国定贫困县和684.8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2000年底所剩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9%左右。
  发扬“三动”精神,深入开展“学大关”活动,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扶贫攻坚,是实践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光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的“三动”精神,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层层建立了领导负责、部门挂钩、干部驻村、定点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先后抽调17.8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不脱贫不脱钩,不解决温饱不离点。
  全省上下还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向贫困地区群众捐助了数亿元的资金和上千万件衣物,形成了全社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解困的良好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贵州农村有着许多反贫困的典型。罗甸县大关村生态环境恶劣,在村党支部书记何元亮的带领下,连续10多年劈石造田,退耕还林,走上恢复生态、摆脱贫困的道路。省委、省政府总结了这个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大关”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上下向贫困宣战的斗志。
  把政府扶持、社会援助与贫困地区的艰苦创业结合起来,形成了贵州全省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始终以解决温饱为中心,积极发展种养业,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贵州农村粮食长期不能自给,解决温饱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抓好粮食生产。全省每年组织实施100万亩“坡改梯工程”、800万亩“高产示范田工程”、600万亩“温饱工程”,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使农业连续7年丰收,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吃饭”问题。
  在此基础上,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油菜籽、烤烟、茶叶、干鲜果品、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劳务输出,努力解决贫困群众的“用钱”问题。
  与此同时,全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增强贫困地区稳定解决温饱和农业结合生产能力。1994年以来,全省共完成“坡改梯”594万亩;兴修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4万多处,新增面积86万亩;改造和新修筑公路33879公里,使通公路的乡达到98.2%;铺设输电线路2.32万公里,架设通讯干线光缆914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电、通电话。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无论是工作思路的确定,或是资金、项目的投向,我们都始终坚持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着力增强“造血”功能,重点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兴建了南昆、内昆、株六铁路复线和贵阳至遵义、贵阳至新寨、毕节至贵阳等一批“通江达海”重点工程,增强了贫困地区开发资源、摆脱贫困的能力。
  二是在贫困县乡先后兴办了2万多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帮助贫困地区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48个国定贫困县的地方败政收入由1993年的8.25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6.4亿元,年均增长12.1%,翻一番。
  三是在乡村建起了5万多个科技示范点,培养了60多万科技带头人,使许多贫困农户掌握了一至二门农业适用技术,一大批贫困农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下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劳动者素质低,是我省农村贫困的根源之一。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智力开发作为根本性的环节来抓:
一抓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抓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先后新建村学校1200多所,改造学校危房110多万平方米,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93年的93.7%提高到1999年的98.2%;
  三抓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科普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
四抓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先后在200多个乡镇建起了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建设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站4076座,完善了3000多个乡村医疗卫生网点。
  走开放式扶贫道路,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
  走出大山,打破封闭,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我省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扶贫协作工作。中央统战部、新华社、农业部、水利部、文化部、国家林业局、中国农科院等国家有关部委在我省定点挂钩扶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央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在我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智力支边活动。
  我省贫困地区抓住这些机遇,加强省内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先后与四个市兴办经济协作项目245个,合作资金4亿元。每年选派上千名干部到四个市挂职锻炼,组织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到沿海“打工”学习。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
  * * *
  我省扶贫攻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省还有300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由于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已经越过温饱线的部分群众遇到自然灾害也会出现返贫现象。扶贫开发仍然是贵州工作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扶持极贫农户越过温饱线。
  与此同时,继续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落脚点,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加快奔小康的步伐,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附图片)
  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贵州省,从1992年起开展旅游扶贫计划,到2000年年底,全省已有上百万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当前该省正进一步加大旅游扶贫力度,为农民开辟更多的增收途径。图为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排卡村妇女在制作水族工艺品,仅此一项就可为该村年人均收入增加200多元。新华社记者 杨俊江摄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贵州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经过七年苦战,2000年,当地大部分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进入新的世纪,州委、州政府把建造好兴义机场作为当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为此,州领导分赴周边各大机场实地取经。图为副州长李月成(中)在贵阳龙洞堡机场考察。成海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