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强化土地宏观控制 促进用地观念转
变国务院批准一百一十二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夏珺报道:国务院日前批准了拉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此,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需国务院批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1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全部批准实施。
  据国土资源部介绍,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1999年1月,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国务院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23个部门,加强对需国务院批准的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从1999年6月至今,仅用1年零9个月,国务院就完成了全部112个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工作。
  据了解,与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相比,这一轮规划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按照供应制约和统筹兼顾的原则编制规划,促进了各类建设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有利于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二是各级规划修编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强化了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有利于全国规划目标的落实;三是依法加强了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保证了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上与总体规划衔接一致,体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乡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作用;四是县级和乡级年规划通过土地利用分区,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便于社会监督。
  从1997年至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用地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据统计,1997年—2000年,全国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106万亩,比计划指标少74万亩;年均占用耕地276万亩,比1991年—1996年年均数下降了37%。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泰国外长
  指出发展与泰国睦邻互信全方位合作关系是中国政府既定政策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钱彤、李明江)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会见泰国外交部长素拉革·沙提拉泰时指出,发展与泰国睦邻互信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推动中泰关系在2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江泽民指出,世纪之交,中泰关系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发展顺利,中泰关系是睦邻互信的典范。我们愿同泰方一道,为两国的共同繁荣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继续努力。
  江泽民愉快地回忆起1999年他对泰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情景,高度评价去年10月泰国诗丽吉王后代表普密蓬国王首次访华取得圆满成功。诗琳通公主来北大学习也是增进两国友好的活动。他说,我们赞赏泰国王室长期重视并积极推动中泰友好,欢迎泰王室成员经常访华。
  江泽民对不久前泰国新政府顺利组成再次表示祝贺,赞赏泰国政府继续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积极姿态,支持泰方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以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的立场,相信泰国将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江泽民还介绍了中国国内的情况。他指出,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贡献就越大,为此,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稳定。国际上有眼光的政治家应能看到,中国发展了,从潜在的大市场转化为现实的大市场,这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将是很大的贡献。
  素拉革对江泽民主席拨冗会见表示感谢。他说,泰国历来重视与中国这个相邻大国的友好关系。以他信为首的泰国新政府将更加积极致力于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友好合作,进一步加强亚洲各国的协调与团结。素拉革完全赞同江泽民主席对中泰关系的评价。他认为,泰中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也希望泰国的北部地区能与中国的西南地区建立产品相互交换的关系。素拉革还表示,泰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并愿与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与合作。
  素拉革一行是应唐家璇外长的邀请来访的。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宋庆龄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举行首次会议
  李岚清会见全体理事并对基金会工作提出希望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唐维红、董洪亮报道:宋庆龄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会议开幕前会见出席会议的全体理事并讲话。他希望基金会的理事和工作人员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同志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努力做好基金会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党和国家新世纪各项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李岚清在讲话中说,宋庆龄同志是20世纪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也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崇高声誉的社会活动家。她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宋庆龄同志逝世之后,党和国家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既体现了对宋庆龄同志的纪念,也体现了对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同志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的倡导和支持。基金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海内外友好团体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致力于发展少年儿童文教、科技和福利事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岚清指出,在新的世纪,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这既为宋庆龄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对做好基金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金会要加强和完善管理,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应时代要求,扩大基金的社会影响。各位理事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为宋庆龄基金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何鲁丽、王兆国、胡启立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刘延东、周强等参加了会见。
  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于1982年5月。当时正值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一周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经中共中央批准,宋庆龄基金会成立,邓小平任名誉主席。该会宗旨是继承和发展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少年儿童文教、科技和福利事业,推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会上,宋庆龄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黄华致词。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被推选为宋庆龄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主席。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华盛顿邮报》执行总编辑
回答有关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提问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吴绮敏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华盛顿邮报》执行总编辑史蒂夫·科尔、评论版主编弗莱德·希亚特和国际新闻助理执行主编菲利普·贝内特,并回答了客人有关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提问。
  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等参加了会见。
  科尔一行是应人民日报社的邀请来华访问的。他们此次还采访了中国外经贸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官员,并将赴重庆就国有企业改革、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等问题进行实地采访。(附图片)
三月二十三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华盛顿邮报》执行总编辑史蒂夫·科尔(左二)一行。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紧结构调整 提高质量效益
  ——二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评论员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部分农产品在数量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全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从农民增收的角度看,单纯靠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已很难奏效,而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因此,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下功夫。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这已为各地的实践所证明。各地、各级政府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重点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带动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够增加农民收入,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各地应抓紧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稳步推进,要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既要依据市场规律,又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不能以任何借口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调整什么,怎么调整,种什么,不种什么,应当由农民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策,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瞎指挥。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搞好市场信息、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服务是篇大文章,需要花大气力搞好。“十五”期间,要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条件,结构调整能不能搞好,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体系尤其是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如何。各地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应当同时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战略性调整。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扎扎实实工作,使我国农业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知民情 解民忧 帮民富
  ——九论在农村深入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本报评论员
  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广大基层干部就应当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努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
  要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基层干部进村庄、住农家、听真话、办实事,群众满意,干部受益,使学习教育活动成了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次生动实践。但是,也要看到,有一些同志以种种理由或借口不深入下去,或者身入而心未入;有的只愿到条件好、矛盾少的地方去,不愿到条件差、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这种状况,要切实加以改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基础性环节,也是对基层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不深入下去,就不可能知民情,更不能有的放矢地解民忧、帮民富。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利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好机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群众中去。既要到富裕的、先进的地方去,又要到贫困的、落后的地方去;既要访富问计,又要访贫问苦;既要听多数人的意见,又要尊重和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既要听得进顺耳的话,又要听得进逆耳之言,真正和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要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就要解决好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经济结构怎样调整,如何更快地富裕起来,科技、信息、资金怎么解决,干部的作风怎样改进,农民都非常关心。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是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以实现农民富裕幸福为己任的农村基层干部,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记在心里。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要对农民群众所反映的诸如从农产品生产到流通、从农民的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从社会治安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突出问题尤其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件一件地帮助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好落实。需要强调的是,解决突出问题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在求实效、群众得实惠上下真功夫。检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好坏要看群众的反映,由群众来评定。只有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来了,群众才会更加信赖我们。
  要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就要着力于提高干部素质。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既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世界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干部既要有党性觉悟,有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农村基层干部既要有为民之德、爱民之心,又要有富民之才、安民之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地增加收入,工作难度更大,这就势必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基层干部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增强党性,转变作风,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本领,才能把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走上富裕幸福之路,使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


第1版(要闻)
专栏:

  布什总统会见钱其琛副总理
强调美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会对世界产生长期的影响,必须
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来处理两国关系,以造福我们的后代
本报华盛顿3月22日电 记者任毓骏、王如君报道: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今天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布什总统在会见时强调,美中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会对世界产生长期的影响,必须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来处理两国关系,以造福我们的后代。
  布什总统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发展潜力巨大。美中之间在许多问题上有共同点,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双方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坦诚相见,妥善处理分歧。他表示深信,美中关系应是“建设性的”。
  布什总统欢迎钱副总理的来访,并表示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美中关系在新世纪得到良好发展。
  钱其琛转达了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对布什总统的问候。他说,江主席期待着今秋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及以后在北京与总统阁下会晤。
  布什总统请钱副总理转达他对江主席和朱总理的问候。布什表示,他非常荣幸地接受江主席对他的访华邀请,他期待着今年秋天在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江主席会晤并去北京访问。届时他将有机会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最重要的是结识中国领导人,与他们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面对面的晤谈。这对发展两国关系十分重要。
  钱其琛说,他这次访美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已达成的关于共同推进双边关系的重要和积极共识。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一贯重视中美关系,坚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十分有利。相信只要双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两国间的分歧就不会阻碍我们之间的合作。
  双方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布什表示美国支持中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钱其琛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见时在座的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驻华大使普理赫以及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等。
  同日,钱副总理会见了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当晚,杨洁篪大使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为钱副总理举行晚宴,美国务卿鲍威尔、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普理赫大使以及前国务卿黑格和奥尔布赖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应邀出席。
  此外,钱副总理还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网的采访。


第1版(要闻)
专栏:

  十五年寒暑 永远的记忆
“和平”号成功坠毁
  据新华社科罗廖夫卫星城(莫斯科)3月23日电 (记者栾海)莫斯科时间今天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所有残片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坠毁“和平”号的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北京时间13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在与大气猛烈摩擦的过程中,“和平”号燃起熊熊大火。莫斯科时间8时59分49秒(北京时间13时59分49秒),“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该海域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23秒后,“和平”号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和平”号的坠毁过程是按预定计划进行的。从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第一次制动信号到“和平”号坠毁,前后不到6个小时。
  “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九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在太空飞行的15年间,“和平”号共接纳了28个长期基本考察组和30个国际考察组,共108名来自12个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这些宇航员共完成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通过这些计划和实验,人类掌握了太空舱建造、发射和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太空生命保障技术,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医学、生物工程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月二十三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华盛顿邮报》执行总编辑史蒂夫·科尔(左二)一行。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