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可再生能源潜力大
黄泽全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亦称替代能源)越来越受青睐,一些国家和公司,尤其是一些西方投资公司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再生能源泛指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产生的电能。这些能源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取之不尽,而且开发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中,风能的利用已有成熟的技术,其成本要比传统的发电方式低得多。据经济学家预测,随着风力涡轮机行业的发展,传动装置、变速器和发动机等零部件工艺的日新月异,风力发电的成本将会持续降低。太阳能的利用目前有利可图。太阳能电池的单位发电成本已经从1980年的200美元下降到当前的3.5美元便能说明问题。另外一种获取能源的方式是,将天然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而高效产生电能,其设备投资额不算巨大,但经济效益则十分可观。
  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许多国家得到政府的支持,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大约有300多家,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不少公司得到了政府的特殊补贴资金,帮助他们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
  分析家估计,在未来的50年内,全球将有一半的电力可能来自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还不及世界发电能力的1%,可见其发展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过去的一年中,德国投入20亿欧元从事风能开发,风能发电站遍布各地,为全国创造了3.5万个就业机会。去年秋天,美林公司为投资风能和太阳能而派员到英国伦敦、瑞士等国和地区游说,大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前景和效益,结果在很短时间内便筹集到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令许多金融家刮目相看。投资家看好可再生能源,因为这些是“绿色”能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法估量的市场潜力。德国波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太阳能公司去年一年的销售额达到4900万美元,让许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动心。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但怎么样才能抓住机遇、得到发展却大有学问,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则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的思路。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外部环境对亚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银行研究所副研究员袁跃东、殷小茵访谈录
本报记者 吴迎春
亚洲经济在2000年取得了令人惊异的强劲增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6.7%,然而,进入新的一年后情况在发生变化,亚洲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减缓。左右亚洲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亚洲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中国银行研究所副研究员袁跃东、殷小茵对记者谈了他们的看法。
  记者:2000年亚洲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袁跃东:除了同亚洲国家和地区内部需求恢复有关之外,重要原因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去年国际市场上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电子产品的出口占一些东南亚国家出口额的约60%,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了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使其成为亚洲国家出口增加的主要动力。去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5%,欧洲经济稳步复苏,日本经济也开始缓慢复苏,都促进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其主力产品如电子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出口在2000年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事实证明,对于对外贸依赖比较严重的亚洲国家来说,外部环境往往是决定其经济好坏的重要因素。
  记者: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动荡,是去年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能否就此作一介绍?
  殷小茵:亚洲金融市场去年出现剧烈波动,一些国家的货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印尼盾的贬值幅度之大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仅见。去年底,印尼盾猛跌到9600多盾兑1美元,泰铢的汇率也跌破43铢兑换1美元的关口,创近一年以来的新低。菲律宾比索去年底跌破49比索兑1美元,比年初下跌了大约10%。除汇市告急之外,亚洲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了30%—50%,其中,科技股受重创。
  亚洲金融市场动荡,一方面显示亚洲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完成,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债务居高不下,国家财政赤字庞大,令投资者对亚洲经济发展前景仍存疑虑;另一方面,股市下跌有助于减少亚洲地区金融市场的泡沫、减少投机资金对亚洲市场的冲击及减缓经济震荡。
  记者:一些权威的国际金融机构预测,2001年亚洲经济增速放慢,低于去年,增速放慢的原因是什么?
  袁跃东: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将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猛降到2.2%,而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4%,为近5年来的最低增长率。几乎与此同时,一些最易受外部影响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开始了步入下滑之途。亚洲经济发展与美国关系十分密切。亚洲1/4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其中电子产品占30%—40%。在美国市场需求因经济增长趋缓而缩小的情况下,亚洲许多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特别是电子工业将受到不利影响。
  美国经济放慢将增大亚洲国家的债务负担。去年亚洲国家外债总额略为减少,但仍然维持在6000亿美元水平,而且一些国家的短期外债占GDP的比率有所上升,其中一个原因是亚洲经济去年快速回升吸引大量的外资。另外,美国股市下跌及金融市场不稳定将使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证券市场出现波动,这影响亚洲国家吸引外资。其三,日本经济迟迟难以摆脱困境,也将对亚洲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记者:2001年,亚洲经济的增速减慢不可避免,但有无再度陷入衰退的危险?
  殷小茵:尽管亚洲经济在2001年将受到美国经济增速下降、日本经济低迷不振以及石油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将不如去年,但由于全球新经济将继续发展、欧洲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以及亚洲国家经济抗风险能力的提高等原因,预计亚洲经济2001年的平均增长率将从去年的6.7%下降到4%左右,但仍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长水平,不会出现大的经济衰退。据香港汇丰银行的估计,今年韩国经济增长年率从8%降至4%、新加坡从9%降至5%、印尼从约4%降至2.5%、菲律宾从3.3%降至2%。
  亚洲经济不会出现大的衰退主要原因有: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今年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大幅衰退,从而减轻对亚洲经济的不利影响;欧洲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的增长率可达2.5%—3%,将有助稳定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经济。从亚洲地区本身说,一些国家继续推进经济金融改革,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此外,中国改革势头依然强劲,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望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外部因素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说,亚洲地区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还需要继续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甚至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实现健康的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拉美经济改革中求发展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管彦忠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最近发表一份报告,回顾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取得进展的大趋势之下,拉美国家经济演变的脉络。
  这份报告认为,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改革促进了贸易的更加开放,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带动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本地区,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进展,私人部门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加强。
  世界经济在过去的10年年均增长2.4%,是战后以来最低的。这个时期拉美国家经济年均增长3.2%,高于世界的平均数,比20世纪80年代高出2个百分点,但远远低于本地区1950—1980年间5.5%的高增长率。其中智利、圭亚那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高于5%,15国在3%—5%之间,13国低于3%,古巴和海地是负增长。
  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主要靠增加投资。20世纪90年代本地区固定投资平均年增4.9%,这主要靠外来投资,占到投资总额的二成。20世纪90年代流入拉美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从1990年的9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860亿美元,增加了8倍多,与20世纪80年代这一地区资本大量外逃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投资大部分用于购买拉美国家私有化的公共企业的资产,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有六成的外资用于创造新的资产。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是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
  拉美国家将本地区具有活力的发展与西半球的一体化运动结合起来。10年中拉美国家的出口量增加了8.5%,出口值增加7.9%。同期进口量增加11.1%,进口值增加12.1%。墨西哥因邻近美国市场,得益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出口增长率比其他国家高近一倍,1998年占地区出口额的48%,而巴西只占17%。本地区出口商品中工业品增加了,初级产品所占的比例下降。地区内的贸易额1997年占出口总额的二成,但以后开始下降。
  从财政金融状况来说,20世纪90年代拉美地区也有明显改观。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因税收增加,国有企业私有化获得了大笔收入,使公共收入增加,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但从1997年起财政收入开始下降,后来爆发金融危机,财政出现困难,1999年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面对公共收入的不稳定,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部门的和整体的宏观经济稳定基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财政危机。目前多数拉美国家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少数国家采用固定汇率或实行美元化。
  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使年通胀率从1990年超过1000%降到近几年来的一位数。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后,私人贷款增加了,1995年以来占到贷款总额的85%。但是国内贷款利率过高(实际年息超过15%),使大批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大企业到国外借债,增加了兑换的风险,也对调整本国汇率不利。拉美国家的外债从1990年的435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560亿美元,外债负担仍然很重。
  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仍然不足。从1990年到1998年,12个国家的就业机会每年只增加0.2%,是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的1/10,这意味着失业率增加了。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济危机,拉美国家的贫困人口增加了2000万人,要使现有的拉美贫困人口减少一半至少需要25年的时间。在就业方面,妇女参加工作的人数8年中增加了4个百分点。各国公共财政用于社会计划的支出10年间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增加到12.4%,尤其是在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增加了投入,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条件。(本报加拉加斯电)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法国肥胖症患者激增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
  社会进步了,生活变好了,人们的“富贵病”随之冒出来。目前,法国9.6%的人患有肥胖症,涉及所有年龄层。肥胖症虽不是什么致命疾病,可一旦得上,去之很难。
  据法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学院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肥胖症患者呈激增之势,其比例由3年前占总人口的8.2%上升到2000年的9.6%,这意味着肥胖症患者达到500多万人。调查显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分地区、年龄和职业,肥胖症已相当普遍。其中,手工业者、中间职业者和退休人员患病比例最高,达到近14%。值得注意的是:4—5岁肥胖症儿童,已由原来的1.8%上升到目前的5%。医务人员说,在10年前,一个肥胖病人的体重达到200千克就令人感到很可怕了。今天,一些人体重超过300千克也不足为怪。
  肥胖症被认为是一种复合的和多因素的疾病,它的形成原因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在看电视时,不停地吃东西;爱玩儿童游戏机;喜欢乘电梯而不是爬楼梯;去面包店买面包时,尽管距离很近,也不走着去,而是开车去,等等。如此动得少、坐得多的行为,都有可能使体重增加。因为能量的提供高于支出,多余的部分会被变成脂肪储备起来。
  肥胖症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它不仅使人行动不便,还会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据调查,全法肥胖症患者当中,有130万人患有高血压,86万人患有血脂异常,34万人患有糖尿病。这些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
  肥胖症大国美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对亚利桑那州印第安人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印第安人在离开他们的保留地后,由于生活习惯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而开始发胖。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肥胖症不光与饮食有关,且与每个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研究人员认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肥胖症患者已达1.5亿人,但人们还没有找到对付肥胖症的真正有效的办法。对肥胖症患者而言,最为现实的做法不是只求吃得少,而应是吃得合适。要求一个肥胖症患者每天都去游泳或许不明智,然而要求病人做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每天闲逛半小时,有规律地坚持,这可能是有效的。(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我艺术家向泰国王赠观音像
  向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敬赠我国艺术家设计制作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坐像仪式19日在泰国班巴茵行宫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泰国公主朱拉蓬奉泰国王御旨主持了赠送仪式和观音菩萨像开光典礼。这座观音菩萨像是由我国上海著名艺术家屠杰用4年多时间设计制作的。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基辅举行汉语奥林匹克赛
乌克兰基辅东方语言学校汉语专业3月16日至18日举行首届汉语奥林匹克竞赛。竞赛包括听力、笔试和口语3项内容,共有390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7名同学荣获一等奖。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沈杰向获奖同学颁发了汉语教学光盘和毛笔等中国精致小工艺品。(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俄罗斯确定退休金制度改革构想
俄国家退休金改革委员会决定,将企业和单位上缴的退休基金(工资的28%)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基本退休金,按照国家制定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向所有工龄不低于20年的退休人员发放数额相等的基本退休金;另一部分为累积退休金,每个退休者领取的数额取决于他向退休基金上缴了多少。由于工龄和工资的不同,每个人上缴的退休基金数额也不同。这部分退休金将划拨到退休者的个人专用账户上。
(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的“大巴扎”市场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终点,现在它依然是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在迷宫般的街道间分布着4000余家各色店铺,成群的外国游客和当地人在这里选购手工艺品、香料、食品和日用百货。
  图为两名女游客在选购皮制面具。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