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天地一瞬

  灵韵(江西) 钟小春摄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金华为青年学子国画新作设奖
  为弘扬民族艺术,扶植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人才,中国画研究院、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和黄宾虹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黄宾虹奖”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近日开始征稿。此次活动面向全国美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内容包括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作品。“黄宾虹奖”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是国内首次为艺术院校国画新秀设奖,获奖作品将于二 一年十一月在北京、上海、浙江巡展。展览期间将举办“中国画教学问题研讨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中国画如何创新等问题。(志忠)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观艺一得

  《远山》的思考
  刘玉琴
  群山逶迤、岚雾缥缈、苍茫一片,浑厚、深邃而幽远。
  采茶戏《远山》清新质朴,且又意蕴深厚。
  《远山》的故事其实并不遥远。山村口袋坳的村长猫牯仔感到山区的落后,力排众议,打开山门,“骗”来一位被口袋坳人称为“东江佬”的种植师傅—姜浙生。姜师傅的到来,很快打破了山村的平静,随着香菇、木耳的丰收,随着山村的脱贫致富,姜浙生受到了口袋坳大多数人的拥戴,赢得了山民的尊敬,而这尊敬的结果是使猫牯仔村长的威信下降,那把红木椅的掌门人有可能成为外乡人姜浙生。这突如其来的改变令猫牯仔意外而又害怕,因而当初请进来,如今要想办法赶出去……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但它的立意却并不简单。它让我们领略到偏远村落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也听到了山民们迈向致富之路时艰难的脚步声。
  猫牯仔是《远山》着力刻画的人物,是全剧主题展示的支点。走进《远山》,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也是今天经济变革时期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猫牯仔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农民,但时代的变异却使他在思想上、精神上起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村长,他想尽办法发展经济,感觉敏锐地引进人才。可遗憾的是,他能积极地让乡亲们扔掉落后的“垫肩撑棍”,却不能自觉地卸掉身上因袭着的“极权观念”。因为他煞费苦心甚至“不择手段”引进的人才不仅带来了知识、技术,也带来了民主、文明的新鲜空气,但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他“统治”的基础。从原先的“说了算”到“说了不算”,从“有面子”到“没面子”,村长猫牯仔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失落。在远山深处,天高皇帝远,也许他们从没见过金銮宝殿上的龙椅,可在这小山村里,一把楠木座椅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亘古不变的老传统、老观念的巨大威慑。原为致富却先尝到了苦果,一心招贤反殃及自身。村长猫牯仔在带领乡亲奔小康的道路上发现了自己的生存危机并最终抽回了自己迈出大山的脚步。
  从一个民族整体的心路历程来看,某种心态的获得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嫉贤妒能”这种心理古已有之,猫牯仔的心态正是这种心灵积垢复制出的现代版本。猫牯仔为什么要赶走姜浙生,为什么又能赶走姜浙生?这里既有山民闭锁的小农心态,也有他难以超越自我的人性弱点,这是横在猫牯仔,也是横在许多人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
  人类的进步是在不断克服自身弱点中前行的。如何构建自我,超越自我,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一道永恒的课题。《远山》的结尾意味深长,凤妹子和村民们在大山中奔走呼唤着姜师傅,猫牯仔在山石上抱头独坐……给人们留下沉重的思考。
  这出戏艺术上也颇具匠心。舞台气势恢宏,剧情跌宕起伏,音乐舞美极富特色,具有审美的愉悦。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

  周军宁,天津,军人——
奖励岂能搞平均
  “奖”,作为一种手段,是某单位对某个人在某项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而“励”则是“奖”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就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可是在一些单位,巧立名目增设奖项,导致各种各样的奖励泛滥,不仅失去了奖励本身的意义,也给单位的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这种奖励方法不仅达不到实施奖励的目的,更使真正的先进者少了光荣感,让那些表现平平的同志感觉不到压力和自己面临的危机。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没有摆正思想,在实施奖励时也讲平均主义,想方设法设立这样那样的奖项,生怕因为奖励了这个同志而影响了那个同志的情绪,这种做法只能是适得其反,肯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共和国的脊梁》征文启动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东方英才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多家大型文学期刊协办的《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征文活动,近日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反映各级领导、企业家和各条战线先进人物的艰辛历程和成就,颂扬其改革进取、勇于拼搏、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等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征文寄往北京宣武区马连道南街头十二号写字楼下八八二八室。(付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舞台需要滑稽戏
  刘渔
  戏剧舞台素来是严肃面孔居多,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为首都观众带来了开心的笑声。
  苏州滑稽剧团创作演出的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已在国内十多个省市巡演五百多场,收获许多赞誉和一系列殊荣。日前,北京市教委赴苏州观摩之后,又将此戏引进北京巡演。3月至6月,剧团将在工人俱乐部、朝阳剧场等地演出一百五十多场。
  这出戏从《小城故事多》脱胎而来,《小》剧在全国演了一千多场,文化部给予了各种奖励。后剧团经过多次座谈讨论,反复征求观众意见,以此为基础又重新创作了一台以孩子为中心的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轻松活泼,诙谐幽默,寓教于乐,许多观众说,没想到滑稽戏还有这么强的震撼力。
  苏州滑稽剧团很会“磨戏”。从《小城故事多》磨出《一二三起步走》,又将新戏磨成戏剧节、艺术节、儿童剧展演场上的精品,一进北京之后,又二次进京,难得的是每次演出都有良好的市场效益,这在目前的戏剧市场上还属少有的现象。
  这出戏的特点十分鲜明。苏州市文化局领导介绍说,这出戏的创演及运作都是冲着市场来的,努力做到既要让人哭又要让人笑,通俗但决不媚俗。
  滑稽戏很少有正面人物立于舞台中央,而此剧精心设计,用进城求学的山村女孩安小花做主角,同样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此剧的演员都已年届五十,却将戏演得轻松自如,从大俗走向大雅,雅俗相谐,几位主演都是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小花的扮演者顾芗因此戏荣膺“二度梅”奖,其间所付出的代价也可想而知。这出戏的受欢迎还在于它善于入乡随俗。滑稽戏本身就是南腔北调、各地方言的大荟萃。《一》剧此次在北京演出时,以北方方言为主,俗语俚语的运用容易为观众接受。演员会说四川、东北、山东、广东等方言,在不同的地区演出选择不同的方言,演员的表演功力也可见一斑。
  这出戏已被国内十余个剧团移植搬演,形成了“品牌效应”,打开了市场大门,在戏剧舞台营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

  不要滥评奖
  “评奖为何多且滥”这一话题,我们收到了三百多封来信来稿,其中以教师为多,可见,教师深受其害。
  评奖本来没什么不好,褒扬优秀成果,奖掖新人新作,可以推动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发展,但是一多一滥,就适得其反了。据读者来信反映,有这样一些严重后果:
  丧失了公正性。主办者把评奖当作牟利的手段,参与者凭关系和金钱加以左右,少数评委既无权威又无道德,使评奖活动“暗箱操作”,钱权至上,拉帮结派。这样的评奖结果,社会不认可,获奖者没荣誉,只不过给众人平添了许多烦恼,徒费了时光和资金,还让别的获奖者和奖项跟着一起背黑锅。
  降低了水平。评奖是从多数中选拔少数甚至极少数,如果人手一奖,或者多数人都有奖,势必水降船低,削弱了评奖的威信,变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闹市,成了平庸的俱乐部。
  欺骗了社会。获奖者往往从获奖的多少和等级来检验自己的水平和反响,而大众会根据评奖去品评一个人社会贡献的大小。奖项的随意和泛滥,可以模糊人们的视线,形成错觉,颠倒混淆了是非标准,纵容了庸才,埋没了英才。
  刹一刹评奖泛滥之风,这是许多读者来信的急切呼吁。我们也期望全社会都关注这一问题,把评奖活动纳入正轨,让奖励成为神圣的举措,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也许我们的一期讨论,对这个已引起众人唾弃、影响深远的问题,起不了多少作用,但愿给那些热衷于此道的人们一个警示,别弄些华而不实、劳民又伤财的评奖。——编者
  下期话题预告:我说“名人词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编纂名人词典成了一窝蜂,有单位的,有个人的,有国内的,有境外的,动机也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但凡是一方人物,就可能被这样的邀请函所扰,可谓苦不堪言。所以,我们下期的话题,想就此请各方读者发言,把大家遭遇到的有关事情告诉我们,进行点评,要求言简意明。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电影市场打破垄断初现生机
  毛羽
  近些年来,尤其是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电影界推出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这些影片的集中展映,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
  但是电影市场的状况并不乐观,即使是优秀影片迭出的1999年,其电影票房也只有九亿多元。分析这种状况,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比如精品影片太少、电影市场不规范等,但最重要的一条还是中国电影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电影向现代电影发展的转轨过程中,旧的、不适宜的机制和思维习惯正在被艰难地打破,而新的机制和观念还在探索中,并没有形成电影全行业的共识。
  两个倔强的“外行”人
  重塑着电影行业理念
  2000年电影行业的观念之争,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成都赵国庆五元票价和罗广生《下辈子还做母子》的官司。11月开始的成都“五元票价”风波使我们清醒地看到,拯救中国电影市场绝不是仅仅靠降低电影票价就能奏效。随着12月底《下辈子还做母子》的投资人起诉江苏长江影业公司瞒报票房案判决下来,现有发行放映体制的弊端也更加显露出来。有意味的是,赵国庆和罗广生之所以敢于站出来,是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完全属于电影的体制内。赵国庆的关系在成都市教委,他靠一所学校礼堂起家;罗广生是广州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总,拍电影是他的爱好。这两个性格倔强的汉子,一旦认准一个理,就都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他们用经营电影的切身感受,坦诚地描述着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种种弊端,呼吁加大改革力度,兴利除弊。
  2000年,是中国电影的改革年。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在提出了跨世纪中国电影改革的种种措施的同时,对改革的目标定位相当明确: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形成一批以影视产业为龙头的、有竞争力的大型电影集团和现代电影企业,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壮大。
  地方割据的篱笆
  钳制了制片方的热情
  上世纪50年代模仿前苏联建立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经过了计划经济年代在全国实行普及放映的辉煌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电影发行放映行业的条块分割局面至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每级电影公司依附于每级政府,形成行政性壁垒。各公司各守一方,并且等级分明,缺乏横向联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张礼兰是电影界开发农村电影市场赫赫有名的一位经理。几年前,当她带领的河南省中牟县电影公司的发展几乎到了顶峰的时候,她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困惑:全县六十多万人口,三百多个放映队,农民看电影的次数最多的达到全年一百多场,“2131”放映目标早已实现,市场已经达到饱和,难道以后的发展就是死守固有的成绩吗?尽管中牟周围有一些县电影公司已经名存实亡,农民几乎看不到电影,但她硬是不能破除篱笆跨出本县区域,到更大的市场上去闯荡。
  这种处处设立的围墙和篱笆不仅仅在农村电影市场。由于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电影公司,本应是统一开放的市场,现在零碎成无数个势力范围,相互之间等级分明,省级电影公司理所当然就成了一个省的龙头老大,只有它拥有全省发行权,其他公司都没有购买影片的经营自主权。当生产者辛辛苦苦生产的产品只能卖给一个用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格。五元票价争论如火如荼的时候,制片厂的销售人员发出了这样的悲叹:当种粮食的人连种子都买不起的时候,粮店争论粮价的高低还有什么意义?!当这家制片厂投资一千多万元拍出的影片在某省的发行权只卖了一万元,而这个省却因这部影片获得了数十、上百万元票房收入的时候,制片厂的情绪如何激动都可以理解了。有人说,你可以不卖给他呀!制片厂说,我要是不卖给他,连一万元都不会有,因为除了他,我别无选择。
  不同院线的竞争
  激发市场的活力
  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使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认识到,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是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运作起来更加具有专业化性质,而不是互相参与。因此,利用现有的发行放映资源,建立多条区域性院线和跨省院线,鼓励有条件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进行院线制改造,是不能回避的改革方向。
  院线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院线制的经营理念已经成为各国市场营销的惯例。它是制片商或者发行商将分散的影院以资产相联或者签约等方式组成一个放映网络,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首先突出重围建立两条院线的地方是四川省。从四川省电影公司脱胎而出的四川西南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方向从单纯的发行向放映延伸,如今,以“太平洋”为品牌的电影院,在四川的发展已达到了黄金时期。而这些年四川西南影业公司和峨眉公司在影院质量和银幕数量上的竞争,也使得四川省电影公司最早完成了电影经营由单纯发行向院线管理的革命性转变。
  两条院线的竞争带来了市场的活力。春节期间,太平洋影城的观众人次达到每天一万左右,而四川王府井影城,同样也因高品质的环境、以高出其他影院的票价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因此,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而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制定的突破行政壁垒,打破地区垄断,形成跨区域、多渠道、院线制发行格局的有关政策,正是中国电影走出低谷的重要步骤。(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举办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二○○一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展汇集了约七十名中外女艺术家的以雕塑、绘画为主的作品,反映出参展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习俗,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木土)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世纪平安夜”群星献艺
  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世纪平安夜”晚会,以众多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喜爱。晚会以近年来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为主要内容,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倡导新世纪的文化新风。晚会汇集了歌舞、相声、小品、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知名艺术家和各界演艺明星姜昆、马玉涛、胡松华、宋祖英、侯耀华、蔡国庆、苏小明、张暴默等数十位艺术家先后登台献艺。
  晚会在“两会”期间向代表委员汇报演出时,受到广泛称赞。3月12日起中央电视台及全国三十五家省级电视台已陆续播出这台晚会。(闻芳)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曲剧走过五十年历程
  值魏喜奎创办北京曲剧五十周年之际,魏喜奎曲剧艺术发展促进会,将于三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行第三届魏喜奎杯鼓曲大赛颁奖演出。获奖者房桂萍、赵秀茹、孙寿清、马兰贞等分别演唱单弦、乐亭、京东大鼓、弦子书、北京琴书。戏曲名家温淑萍等同台献艺。北京曲剧问世于五十年代,之前,北京一直没有自己的地方戏。老舍先生说,魏喜奎等人用北京土生土长的曲艺演的戏,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地方戏,故起名曲剧。多年来,已拥有了广泛的观众群。(周桓)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二月》受好评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二月》研讨会暨首映式近日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举行。这部六集黄梅戏电视剧改编自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与安徽电视台联合制作。
  与电影《早春二月》相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二月》进一步扩展了容量,它把原作中潜藏而又未爆开的戏充分展现了出来,使人物形象与性格更加丰满。这部戏的唱词,比原先拍摄的黄梅戏电视剧都有所增加,形式也更多变,音乐具有浓郁的黄梅戏风韵。
  (周玮)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