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版)
专栏:

  刮目相看新泰州
——组建地级泰州市五年回眸
顾兆农 龚永泉
  江苏泰州很老,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泰州很新,到今年8月12日,作为地级市的泰州,刚满5岁。泰州很远,过去从上海到这里要五六个小时;泰州很近,现在沪泰之间单程只要2小时15分。
5年,要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泰州!地级新泰州市组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拉开框架,五年面貌大变”的建设总目标。
  日前,我们在泰州走街串巷,看泰州,侃泰州,听泰州,更在细细地品味和感受泰州。新与旧、近与远、亲切与陌生、记忆与现实,不断撞击。以往到泰州,满耳都是浓重的泰州腔;这次到泰州,遇到的却多半是操苏中口音或外地口音的普通话。新区宽阔的马路、一幢幢现代化的大厦,让人觉得有点陌生;在莲花居住区沁莲花园,看到这里漂亮、整洁的居民区,宽敞的住房,令生活在特大城市的人都羡慕不已……
有人说,近5年,泰州经历的是一场裂变,完成的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这是不是有些夸张?
  新泰州概念
  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使我们蹦出了一个词儿:新泰州概念。你看,这里的城市形象是新的,城市的尺度和内涵是新的,经济的数量、质量和增长的速度是新的,发展的目标和参照系是新的,上下内外的要求是新的,时空观念是新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是新的,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新的……
新泰州概念确立的前提是,1996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泰州市,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二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原来的县级泰州市,改设为今天新泰州的海陵区。
  地级泰州市建市以后,市区面积从地级市组建之前的120平方公里扩大到428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已从过去的2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60万人。
  空间由“小”而“大”,人口从少到多,相对过去而言,也称得上是一种“新”,但这还只是一种外延的、简单的“新”。
  “外延出新”是条件,“内涵出新”才是根本,也是目的。
  新泰州,百事待兴。从何着手?突出加快发展经济,突出中心城市建设,突出提高人的素质,是新泰州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中共新泰州市委的首任书记陈宝田说:共产党人必须始终自觉地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始终自觉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富民强市,既是新泰州的战略决策,也是市委、市政府的根本任务。
  建市之初,泰州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围绕饮水、道路和住房这些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事情集中投入,重点建设,先后完成了一、二水厂水源水质整治和东城河等7条城市河道的疏浚和环境综合整治。与此同时,按区域性供水的发展思路,投资2.4亿元建设长江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已于1999年建成,日供水规模可达40万吨,彻底解决了市区的供水问题。新市刚刚组建,泰州就着手建设连接宁通公路和泰州城的泰高一级公路,打开了市区通往苏南和上海的快速通道。建市近5年来,兴建和拓宽改造了26条城市骨干道路,新建28座城市桥梁,市区人均道路面积净增6平方米以上。目前,已初步实施新老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四纵五横”大贯通,它们把新泰州分成风格迥异的六大功能板块:“行政中心区”、“金融商务区”、“春兰工业区”、“东城教育区”、“高港新区”和“居民住宅区”。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新(区)旧(区)结合,各有侧重,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路子,坚持实行建设新区与改造旧城并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新区建设以拉开框架、扩大载体、拓展空间、树立新形象为主要目标,依托老城,滚动开发,集中建设,形成规模。旧城改造以内涵发展为主,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住房、饮水、生活环境等问题入手,市区联动,相互配合,加快危旧房成片改造、内城河道环境整治和骨干道路的拓宽改造,着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
几年下来,不经意间,泰州老百姓喝的水(直接从长江引入)变新了,走的路也变新了,坐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是新的,不少人的住房也是新的。一位老家在泰州的南京朋友告诉我们,他在泰州老家的亲戚大多是在近二三年内换新房的。
  作为现代人,特别是投资者,人们常常问起的不是距离有多远,而是问车程要多少时间,有没有高速公路等等,因为,这才是有实质意义的事情。
  现在,上海人说泰州很近。这不,走沪宁高速、经锡澄高速、过江阴长江大桥、接宁通高速公路,从上海到泰州城区只需135分钟。于是,上海人把泰州划入了上海经济圈之内,两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新泰州经济
  近5年来,泰州城市面貌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丁解民市长说,城市建设本身就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的过程,也是资本运作和经营城市的过程。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经营城市当作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市场化运作,共盘活土地40多万平方米,置换城建资金4亿多元。1999年底以来,市区国有土地有偿竞价出让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总面积7038.3平方米,收取土地净出让金5627万元。近3年市区城市建设投入总额达33亿元,90%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的。
  新泰州的城市面貌变了,经济发展的数量、质量和速度也变了。
  近年来,泰州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由1996年的6.4%,发展到去年的11%,连续3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96年增长31.6%和54.3%;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增长122%。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好转。去年,全市列入统计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3亿元,比1996年增长近一倍,其中利润总额达22亿元,比1996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5.23%。年实现利税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规模企业不断涌现,春兰集团已成为集科研、生产、贸易、投资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国际化特大型企业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去年实现利税4.8亿元,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全市有50多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的“单打冠军”。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96年的21.11亿元,增长到去年的30.8亿元,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比1996年增长近2倍,年均增长20%;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88%,比1996年提高8.3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改财务发生数47.2亿元,比1996年增长近2倍,年均增长20%。
  外资、外贸、外经等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春兰集团近年来分别到阿根廷、俄罗斯、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设点办厂,输出技术和资本,其产品出口82个国家和地区。江苏汇丰集团已在阿联酋办厂,产品销往欧美、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以来,该市共组织了7次国内外招商活动。去年底赴上海招商,签订正式合资合作项目100多个,其中与荷兰阿克苏公司签订的氯乙酸外商独资项目,投资总额达2500万美元。泰州公交公司在经营不错的情况下,主动让上海大众公交公司控股,在引进资金和设备的同时,还引进了新的管理和新的机制。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我所用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姿态。
  新泰州精神
  市委书记陈宝田经常提醒泰州的各级干部:“作为新泰州的创业者,从上到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建市之初的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精神状态。”
  从新泰州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就立下规矩:每年的建市纪念日,全市都要召开一次大会,回顾总结一下工作,理一理思路,鼓一鼓干劲,为的是永葆建市之初激发出来的那股激情。
  我们在泰州采访期间,正值该市软环境建设评选“十佳”与“三差”。去年下半年,该市集中用5个月的时间,全面系统地开展软环境建设的集中整治,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两个方面,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泰州市的领导同志说,软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但其作用是有形的。因此,软环境建设也是生产力。
  新泰州从建市之初,就立足于政府机构的精干、高效,切实做到“小政府,大社会”——与同等规模城市相比,新泰州的公务员只有别处的50%,政府机构减少20%。今年,泰州在江苏省率先实施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和核准事项分别减少35%和56%。
  建市之初,新泰州开展过一场关于新泰州精神的大讨论,最后把新泰州的精神概括为16个字:“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务实高效,自强争先”。
  通过在泰州的采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种新泰州精神的成果和力量。
  毫无疑问,新泰州所以能在这几年内产生裂变,是新泰州首届党委、政府奋发向上、务实求新精神的必然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必然结果。
  * * *
  做大做强新泰州,使之成为苏中地区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这是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组建地级泰州市的战略意图。
  泰州已经做大了,泰州一定会做得更强!(附图片)
泰州居民小区


第12版(专版)
专栏:

  让世界聆听扬子江的涛声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三十周年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徐镜人
  从生命的源头奔涌而下,滔滔地,淌过亘古的辉煌,那是气势恢宏的扬子江。
日月经天,潮起波涌,将“护佑众生”的爱心洒遍天涯,那是扬子江人抒写的壮丽篇章。
走过风霜雨露,淌过坎坷艰难,不变的理想和不灭的精神在浪涛里闪光,铸就一个“求索进取”的希望,那就是扬子江药业永恒的脉搏和力量。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矢志拼搏,“扬子江”搭上了中国经济的“新干线”。但我们清醒地知道,这里溶入了社会各界朋友给予的多方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记录着你们的辛劳和关爱,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并化为激励我们不断创业的巨大动力!
  江水披上霞光,浪花缀满遐想。时光的年轮刻下创业者的足迹,盈盈的波光定格弄潮人的英姿。蓦然回首,三十年光阴弹指而过,扬子江之舟已穿过岁月之河,迎来三十而立的成功与喜悦。
  与浪花对话,粼粼的波光载着对大海的渴望与向往,使未来明亮。聆听,在星光下,在阳光中,在涛声里,都是一种声音:
“让中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过去,我们用沉甸甸的责任感,夯实中国制药人理想大厦的根基;今天,我们要用科技之光,点亮21世纪中药现代化的曙光。
  我们用无悔的青春和炽热的生命,续写中国制药人的壮丽交响;我们用喷涌的热血,浇灌“中药”这朵绚丽的奇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编织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世纪之梦。
  我们从来就摒弃落后,创新是我们血液中奔腾的主题。我们崇尚以人为本,科技兴企,只有站在科技的最前沿,才能涉取挑战知识经济和WTO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坚持把最先进的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新药作为我们回报社会的一份厚礼。
  我们从来就懂得,磅礴的浪腾有赖于点点浪花的积蓄。于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朝着既定的目标攀登。我们深深知道,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于是,我们千方百计构造“扬子江”的人才高地,抢占科技、市场制高点。
  逆势凌霄,方显龙腾雄姿;惊涛骇浪,更衬弄潮本色。浪奔、浪流,注定我们把拼搏当成我们生命飞扬的激情。面对中药现代化这个炎黄子孙千年的期盼,面对WTO咄咄逼人的挑战,我们没有退路,我们愿以“扬子江人”炽热的情怀,续写扬子江药业新世纪的华彩乐章。
  雄风万里,助我壮志凌云;披星踏浪,照我扬帆远航。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致力于生物、海洋药物及靶向、缓释、控释、皮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作为中药国际化联合团队的主力队员,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不懈努力!
  新世纪的梦想,将从我们手中放飞……
值此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扬子江人”谨向三十年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扬子江药业的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各位专家、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附图片)
  扬子江药业集团厂区一角
扬子江药业集团厂区一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