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生命为理想而存在
  ——记广州军区株洲弹药修配站站长、优秀共产党员唐东成
  新华社记者 刘建新 新华社通讯员 谢少举 本报记者 贾昭全
  维修和销毁弹药,无异于踏上生死场。16年来,被人们称为“拆弹大王”的广州军区株洲弹药修配站站长唐东成,在这一特殊的“战场”上铸造了人生的辉煌:他带领全站人员修理各种枪炮弹100多万发,销毁3万多吨,处理重大险情16起;他是全军从事专业时间最长、修配销毁弹药量最大、科研成果最多的“处废专家”,荣立5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近日,唐东成被广州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12月的一天,刚配发部队不久的某型号炮弹引信在装卸中发生爆炸。了解弹药的人都清楚,炮弹无故发生爆炸,说明引信已处于待发状态,而重新更换引信无异于虎口拔牙。不久唐东成接到任务:为确保官兵安全,立即将部队近10万发炮弹的引信全部拆下更换。
  接到任务的第二天,唐东成开始了生命中的又一次历险。他五下海南、四进广西、三到广东,深入现场仔细观察炮弹的内部结构,反复分析炮弹爆炸的原因,经过数十次破坏性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分解引信的办法和专用工具。酷暑夏日,他穿着裤衩,在密不透风、40多摄氏度高温的工作间,亲手将173发处于待发状态的引信一个个分解。4个月的时间里,唐东成带领拆弹组人员安全更换引信9万多发,为国家节约资金67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军队拆弹专家们评价说:“唐东成创造了我军拆卸引信的奇迹。”
  唐东成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面对最大的敌人——死神,除了不怕,还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智慧战胜它,共产党人要做科技强军的尖兵。”
  早些年,炮弹发射退膛时,气体烧伤射手的事故时有发生。唐东成经过反复调查分析,发现是因为炮弹质量不过关,导致弹体内产生裂纹造成的,而这种裂纹肉眼和一般仪器难以观察到。唐东成从医生用超声波检查病人的五脏六腑中受到启发,花了一年中的节假日到全国十多家兵工厂,把30多种型号的炮弹里外摸了个透,又经过4年的研究探索,终于研制出了“83型黄铜药超声波探伤仪”。这种仪器能准确地探测出炮弹裂纹的部位,被专家誉为“炮弹CT”,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接着,他又成功地推出了“SG—85弹药修理机”,对腐蚀生锈的炮弹有“机”到“病”除的效能,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国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定,使得弹药销毁量逐年增加。弹药处废亟待实现自动化。这样不仅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确保人员的安全,这是从事弹药处废工作30多年的唐东成梦寐以求的愿望。
  手榴弹自动化处废是第一难。资料表明,处理手榴弹引起的伤亡事故占弹药处废事故的20%。唐东成决心攻克这一难关。
  没有图纸,没有样机,没有资料,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唐东成整天泡在车间里分解一枚枚手榴弹,构思工艺流程,埋在书堆里了解机械制造奥秘。180多个日日夜夜,一种完全可以替代手工作业的全自动手榴弹拔弹机问世了。经过检测,这种机器比手工操作提高效能45倍以上,而且彻底避免了因爆炸而导致的事故,被誉为“弹药处废行业走向机械化、自动化的一个标志”。这项成果被评为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10多年来,唐东成带领站里的科技攻关组创造发明18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一项填补全军空白。他用科技和知识的力量扼住了死神的魔掌,近年来,全站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并有效地提高了弹药处废工作的效益,为国家节约了大笔资金。
  唐东成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用3年时间进行了上百种弹药处废工序的操作实验,积累了上千组数据,终于搞出了新的弹药处废程序,并得到专家们的认同。这套程序后来成为全军安全规范的蓝本。
  唐东成身为正师职干部,高级工程师,至今还住着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天天摆玩弹药,与“死神”捉迷藏,妻子常常是揪心挂肚,彻夜难眠。唐东成的妻子是上海知青,按规定可以回上海安排工作。这些年来,唐东成和妻子有两次调回上海工作的机会都被他谢绝了。
  1996年,湖南株洲市公安局的领导找到唐东成,希望他转业到局里工作。正在这时,他接到一个老战友的电话,说另一个老战友、一位与火药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专家在排哑炮时牺牲了。握着话筒,唐东成半天没有说出话。
  不久,广州军区机关领导找他谈话,表明了不好意思留他,又一时难找到接班人的复杂心情。
  传说老唐要走,全站68名官兵和职工围着领导:老唐千万不能走啊,老唐是我们的福星,他就是大伙儿的“110”……
目睹此景,唐东成流泪了。他激动地对领导说:我还图个啥呢?党组织的安排,群众的信任就是我人生的最大追求,组织上继续要我拆弹,我就不会钻出这大山沟!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由“隆平高科”谈开去
  王乾荣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已有两个多月。当时很多媒体说,“我们真正看到了知识经济的魅力”,是“时代理念的一大进步”。这主要是指公司冠上了袁隆平的名字,袁隆平还可以从中获得姓名使用费,并且成为公司的股东。
  这在中国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我对袁隆平院士十分敬佩。最近读了鲁迅的一篇文章,联想起来,更觉得袁隆平除了具有科技成就和科学精神,其思想观念也大有值得称道之处。人们经常听到“衣食父母”这个词,我以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请问哪个人不吃饭?袁隆平几十年做的事,就是要很好地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隆平高科”的上市更使我觉得,袁隆平院士是一个真正的时代英雄。他献出自己名字为一个商业公司命名,并不是要获得什么个人利益。他的名字已经够响了。袁隆平这样做,正如他自己所说,一是可以使公司“更容易筹集资金,独立地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二是他退休以后的研究不至于因为缺乏经费而停顿。
  鲁迅在《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一文里说,一九二六年刘半农校点的《何典》一书在《语丝》杂志上做了个广告,就有“文士之徒在什么报上骂半农了,说《何典》广告怎样不高尚,不料大学教授而竟堕落至于斯……做一个广告何足为奇?”又说:“即使我是怎样的十足上等人,也不能反对他印卖书。既要印卖,自然想多销,既想多销,自然要做广告,既做广告,自然要说好。难道有自己印了书,却发广告说这书很无聊,请列位不必看的么?”当然,鲁迅“有时也觉得教授最相宜的也还是上讲台”,然而“必须有够活的薪水”。
  袁隆平说:“我本来是坚决不同意以我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字的。”因为他最适宜的也还是在实验室和实验田里专心搞研究。但是既然要向世界“推销”他的“作品”,就要使这个作品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袁隆平”三个字,实际上也等于一个广告,其效果也在于使人们产生信任感而使自己“多销”。袁隆平现在大约不存在生活困难问题,他只是想把科研一直搞下去。为了这,袁院士以姓名为公司冠名,是不怕失了“身份”的。
  前些日子,上海一些企业给了三十六位优秀教授以品牌“冠名权”,如“昂立教授”、“一卡通教授”等等。而教授们则分别获得企业的奖励三至十万元。有人说,教授冠名存在一定商业性,有伤大雅。其实教授也不见得就与“商业性”那么水火不相容。一个人所为,重要的是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益。不想冠名,未可厚非;从发展和生计考虑,冠名也无可厚非。一个人的品行和业绩,世人自有公论。
  写毕此文,看到电视报道袁隆平荣获二○○○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五百万元奖金的消息。为袁院士高兴之余,特加一句:我为袁隆平这个“品牌”的崇高荣誉祝福。


第4版(要闻)
专栏:

  部分人大代表座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决心抓好学习教育活动,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 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今天邀请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就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最近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关于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搞好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座谈。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决心按照中央要求,把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
  几位担任市县领导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从学习教育活动组织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赵学凤说,把学习教育与促进农村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是学习教育活动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农村工作全局,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农村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县长赵荣说,要搞好学习教育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结合,就要坚持一手抓学习教育,一手抓当前工作,把学习提高、自我教育贯穿活动始终,把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基本任务贯穿始终,把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贯穿始终。
  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对象,一些乡镇和县(市)部门的负责同志谈到,乡镇和县(市)部门的干部是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搞好这些干部的学习教育,既可以为下面作出榜样,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教育活动创造条件。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贯彻落实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就要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解决好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干部受到教育,使群众得到实惠。(讲话摘要见第六版)(刘立刚)


第4版(要闻)
专栏:

  郑万通向政协常委会汇报时说
  委员高度评价“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及纲要草案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今天在政协九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作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时说,政协委员对朱镕基总理所作的关于“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和“十五”计划纲要草案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完全赞同,普遍认为报告和纲要充分体现了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思想明确,时代特点突出,目标切实可行,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是一个体察民情、顺乎民意、鼓舞民心的报告。
  郑万通说,委员们普遍认为,“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和纲要草案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刻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发展领域,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二是具体数字少了,实物指标从“九五”计划的100多个减到30多个,淡化了指令性色彩,增加了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体现了计划纲要的宏观性和超前性;三是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强调市场机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行为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努力实现由直接干预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四是纲要草案和报告贴近群众、贴近民心,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置于优先位置,把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人民政府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责任感,体现了国计与民生的统一;五是突出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调以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保证“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六是增加了实施的内容,不仅着眼于计划本身,阐述了工作思路,而且有落到实处、落到基层的相应措施。
  郑万通说,委员们还注意到,在起草“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和纲要草案的过程中,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并充分吸纳了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使计划制定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有关各方充分协商、达成共识的过程,大大增强了社会参与度、决策透明度和全民认同感,为顺利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委员们感到,这是计划工作者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个传统的领域里,勇于改革和创新的一次有益实践。委员们认为,纲要草案和纲要报告所规划的未来5年的宏伟蓝图和过去5年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充分显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
  郑万通说,在讨论中,委员们还对报告和纲要草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大会秘书处已将这些修改意见汇总报送国务院办公厅。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人大新闻网站开通一周年座谈会举行
  “我当人大代表”征文颁奖姜春云出席并讲话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今天下午,“我当人大代表”征文颁奖暨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站开通一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推动人大代表工作的开展,从去年12月8日开始,人民网的《中国人大新闻》开办了《我当人大代表》征文。马顺利等同志的12篇作品获奖。
  《中国人大新闻》网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信息中心和人民日报人民网共同主办,于去年3月1日正式开通。李鹏委员长为网站亲笔题名。
  姜春云在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做好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意义重大,非常必要。《中国人大新闻》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站的优势,积极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宣传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把全国人大的重要信息及时传播给各级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使网站成为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热线,成为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沟通渠道。《中国人大新闻》应当为各级人大代表开辟一个学政治、学法律、学科技、学市场经济知识的栏目。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许中田到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姜云宝、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杨正泉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获奖作者出席了座谈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民进中央召开十届中常委11次扩大会议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今天,民进中央在京召开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主持会议并就如何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讲了话。
  许嘉璐在讲话中指出,全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通过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和“十五”计划纲要精神,鼓舞全会士气,凝聚全会力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会议还通过了《民进中央关于学习、贯彻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精神的通知》。参加会议的有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梅向明、陈难先、冯骥才、邓伟志、张怀西、潘贵玉、蔡睿贤、王立平,秘书长陈益群,部分民进中央常委及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50多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张掖地区以人才战略促发展
  本报讯 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必须有一大批实干科技人才。甘肃省张掖地委书记黄植培带领科技干部深入辖区县(市)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调查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如今的张掖地区,科技人才受尊重,人人争相学技术,数万名科技人员活跃在生产第一线,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把学教活动落到农村、企业工作的实际中,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张掖地区已有各级各类人才3.9万人,其中294名被选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有143人的科研成果达到省内、国内先进水平。
  张掖地区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近年来,他们坚持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对各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进行培训。全区先后用于人才培训和基地建设的资金达6200万元,培训、轮训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使中青年科技骨干得到了进修深造;全区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共获科技进步奖、成果奖、推广奖398项,50%的县市建成全国科技先进县,85%的乡镇科技达标,科技在经济中的贡献率达50%。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地县党校办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处级干部、科研骨干;他们大量引进省内外人才,特邀中科院兰州分院的科技人员挂职。目前,各类职校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0万多人(次),全区有8000多农民技术员取得绿色证书。
  坚实的人才基础,使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启动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粮经比达52∶48,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
(刘兴年 陈文宝)


第4版(要闻)
专栏:

  “电视眼”紧盯 “保证书”卡实
  宜昌长江大桥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本报武汉3月11日电 记者杜若原报道:施工单位在国家“九五”交通重点工程——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中承包工程,业主只给它一种选择:要么达到优良工程质量目标获重奖,达不到目标则受重罚。也就是说,施工质量好才能赚钱,否则必然亏本。这是记者最近在这里采访所知的情况。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公路网主骨架沪蓉国道主干线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也是在全国交通行业较早采用业主负责制建设的工程。工程业主宜昌长江大桥建设开发公司在严格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同每一家施工单位签订与施工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质量保证书”,凡是达到质量目标的承包商,在合同款之外另给奖励,并给予适当的工程承包价格补偿。对达不到质量目标的承包商则处以罚款。这种“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管理办法出台,受到了交通部的高度评价。目前已有数家施工单位先后获得了共计近千万元的奖励金额。
  为了加大质量监控力度,1999年初,业主投资数十万元在施工现场建立电视监控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对关键工程施工过程全程监控,开创了国家重点工程质量管理的新形式。
  全新的质量管理为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赢得多项骄人业绩:南北锚碇8万立方米混凝土无一条裂缝,创全国施工先例;上、下主缆相对高差仅4毫米,居世界同类大桥线型控制的领先水平;钢箱梁制造及现场焊接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05亿元,占总投资的90%,已完工程经质量监督部门认定,优良率达到95%以上。


第4版(要闻)
专栏:

  3月11日,解放军代表团的代表们兴奋地聚在一起翻看解放军报上刊登的会议新闻照片,在场的记者们见到这一场景,纷纷抢拍镜头。
本报记者 李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