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里氏7.9级地震●财产损失高达约45亿美元●共有8个主要城镇和1016个村庄受灾●至少造成16403人死亡、55863人受伤
  目击印度地震灾区
  本报驻印度记者 李文云
  2月6日上午,从艾哈迈达巴德起飞的航班平稳降落在“1·26”大地震重灾区普杰城的机场上。记者搭乘机场提供的大巴出来后,便租车直奔普杰行政长官办公室。
  共同的信念——重建家园
  普杰是座有百年左右历史、15万人口的小城。望着那些已被震坏的古老城门,望着城内一座座漆成淡蓝色、淡绿色的平房或小楼,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是安逸、繁荣的家园。而如今,小城的许多建筑已被震毁,数十秒钟内变成了一堆堆断壁残垣,到处裸露着狰狞的钢筋。
  行政长官办公室就是普杰城政府所在地,这是一处很大的院落。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顶棚缺角,有的外墙倒塌。在一间被震开大裂痕的办公室里,普杰政府新闻专员帕马斯对记者说,目前在普杰,重建家园是人们共同的信念。但同时这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眼下,整个普杰城重建都在分三步走:一、清理废墟中的遇难者尸体;二、运走大量的瓦砾乱石;三、对所有危险建筑进行技术勘测,以决定是维修加固,还是推倒重建。情绪镇定、自信的帕马斯说,普杰城的重建将得到邦政府全力财政资助。对灾民个人的住房损失,在进行必要的估算后,政府也将提供建房贷款等不同形式的重建援助。
  在院子里露天办公的普杰政府道路与建筑部门的一位总工程师帕拉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一群围着办公桌的人们有的是在报告道路清理情况;有的是向政府要求增派清理人员。目前在普杰城各处,约有210多位工程师、170多位技术员、450多位劳工,在640多台重型机械的帮助下,全面清理着被废墟堵塞的大街小巷。仅在2月5日一天,就运走了7000多吨瓦砾。在普杰老城受到严重损毁的地区,沿着推土机刚刚清理出的一条小路,走进废墟深处,记者看到许多印度士兵在正午的骄阳下,挥汗如雨,执行着最繁重的清理任务。在许多最艰难的现场,都停着军车,都活跃着印度士兵年轻的身影。
  在古吉拉特邦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市,楼房倒塌损毁严重的是在新城区的卫星大道等处。有的高层建筑完全倒塌,有的出现严重倾斜与断裂。这里的废墟清理工作已基本就绪,城市生活也基本恢复了往日的气氛。
  赈济灾民有条不紊
  在从机场进城的路上,记者看到了一处处飘扬着红十字小旗的救灾点。许多妇女儿童手拿着各种塑料器皿排队等候领取政府发放的饮用水。有的卡车停在路边,向灾民发放救灾衣物。在普杰政府露天办公大院的另一侧,一位名叫沙克拉的政府官员在仔细核对了数字之后,认真地告诉记者:自1月27日以来,邦政府已向灾民发放了两轮救灾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第一轮给每个家庭发放了50千克面粉、3千克大米及土豆、洋葱、食盐等副食品。近日又给每个灾民发放了粮食、燃料等物资。
  普杰雷兰学院的校园现在是主要救灾物资集散地。这里堆满了陆续运抵普杰的毛毯、帐篷、医疗器材、通信设备等各类物资。在一个很大的帐篷内,从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总部来的协调员在忙碌着为来自各国的救援队及物资进行协调安排。55岁的挪威救援人员麦路德在震后第二天就到了现场。一个多星期下来,他的脸上已被晒脱了皮。
  据有关官员介绍,在震后头几天,每天大约有1万灾民到学院来领取救济品,近日领取救灾物资的灾民多达2万人次。普杰城生活秩序及民众情绪已基本稳定。
  医疗救援重点转向防疫
  记者在普杰城采访时注意到,在几乎所有大街小巷的马路两侧,废墟的瓦砾堆上,以及许多居民住房的周围都已撒下了消毒漂白粉。还有工作人员继续在沿街撒药。据法国医疗队一位医生介绍,目前,搜寻幸存者行动已基本结束。
  救治伤者的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对灾区的医疗救援的重点已转向防疫病流行。由于及时进行了消毒处理,目前尚未出现疫情苗头,但到4月雨季到来之后,形势将更为严峻,防疫将是首要任务。对此,灾区所有医务人员与部门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在城里的金庆广场上,由印度辛泰克斯实业公司捐助的临时医院内,17岁的女孩子瓦莎莉在地震中被砸伤,整个左腿打着石膏,但她情绪平静乐观,微笑着接受了记者的问候。
  临时医院里那些从古吉拉特邦各地来的青年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们在三天之内就建立起了这所医院。每天平均接待五六百位病人就医,每天要做数例手术。但与他们交谈却感觉不到疲惫与倦怠,他们仍然热情洋溢,充满信心。也许这正预示着普杰小城的未来。(附图片)
在古吉拉特邦第一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新城区,这座两栋相连的12层综合楼中的一栋在地震中顷刻间倒塌,至少140人遇难,幸存的一半也摇摇欲坠。 李文云摄
  图为重灾区普杰城被震毁的一座城门。 李文云摄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痛定思痛
本报驻印度记者 钱峰
在印度人民和包括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印度地震灾区的生活已逐渐恢复正常,赈灾工作重点也转向防疫和重建家园。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严肃话题开始浮现报端。许多媒体质问,此次地震震级尽管强烈,但从地理位置看,印度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结合部,属于地震活动的重点高发区乃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政府就没有事先采取抗震措施避免如此重大的伤亡呢?
  媒体的质问不是凭空的。专家普遍认为,此次众多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是大量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在地震来临时犹如纸糊的一样瞬间倾塌。这种情况在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普杰、安贾尔等地表现得最为明显。据称,普杰有10%以上的房屋建筑被夷为平地,另外近90%的房屋严重受损。安贾尔约有40至50栋建筑整个坍塌,大批房屋就像“被原子弹炸过”似的,惨不忍睹。据统计,许多坍塌的房屋都是近几年才平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甚至还有人在地震前一天才刚刚搬进新居,只住了一夜,新房就被震塌了。听来的确不可思议。
  舆论尖锐地指出,近年来古吉拉特邦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政府和民间纷纷大兴土木,掀起了一阵建房热。尽管印度政府为严格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早在1983年就颁布过相关法律,但长期以来,很多建筑商见利忘义,为了牟取暴利,在施工过程中不惜偷工减料,甚至使用劣质材料鱼目混珠,欺骗百姓,对建筑物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抗震、减震的有效措施,导致“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而当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些官员腐败成风,置法律于不顾,与建筑商暗中勾结,对建筑工程质量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外,许多居民在建房时也一味图方便便宜,对房屋的抗震质量漠不关心,导致大难来临之时,终于自尝苦果。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违背法律法规办事终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目前,印度政府和民间都在对血的教训进行沉痛的深思。为避免悲剧重演,3日,瓦杰帕伊总理召集各政党领导人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由专家参加的国家灾害处置常设委员会,负责制定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开始派出建筑官员和技术人员,对重要地区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大检查,还将进一步对全国拥有建筑执照和资质验证证书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检查,规定今后无证人员均不得涉足建筑行业。警方已开始对地震中房屋坍塌的原因进行立案侦查,涉嫌的建筑商和城市规划人员都可能因谋杀、欺骗、刑事以及偷工减料等多项罪名受到起诉,以告慰罹难者在天之灵。地震无法预料,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将损失降至最小,其中关键在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印度时报》2月4日的评论文章具有讽刺意味地质问:“为什么能造原子弹的印度,却造不出安全的抗震房屋?”文章称,政府每年将大量的预算投入到国防领域,甚至要开发登月计划。但与此同时,投入到其他国计民生项目的资金却微乎其微,导致百姓关心的许多社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话虽尖刻,但颇值得人们深思。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备灾方能减灾
  ——访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
本报记者 马小宁
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惨不忍睹的断壁残垣、穿梭忙碌的救援人员、瘟疫等疾病流行的恐慌……关于印度大地震的各种文字和电视报道让世人再一次体会到了灾害的残酷性和灾害管理的迫切性。面对灾害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防灾减灾成为一项国际课题。
  在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记者采访了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王昂生教授。曾于1998年荣获世界防灾减灾最高奖——联合国灾害防御奖的王教授认为,全球防灾减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战略行动。1984年,联合国接受了当时美国总统科技顾问提出的建议,确定1990年—2000年为“国际减灾十年”,首次开展国际减灾联合行动,各国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各种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相继开展,人们的减灾防灾意识明显加强。尽管如此,人类对于重大灾害的预警、预报、防灾和抗灾能力仍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十年减灾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联合国在第五十四届大会上决定21世纪在全球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战略”行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采访中,王教授谈得最多的是建立现代化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他认为,防灾减灾领域里的国际合作固然必不可少,但国家则是防灾减灾行动的基础,建立现代化的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对所有国家都十分重要。7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将灾害分类划归不同的部门管理。由于一种灾害造成的后果往往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单独解决的,加上信息不畅、协调不力,国家往往无法对灾害实施有效管理。美国是最早对这一条块分割体制进行改革的国家。70年代末,美国成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简称FE-MA),负责灾害的评估、救援及指挥。灾害发生时,该局首先进行评估,一旦确定为国家级重大灾害,即直接上报总统,并由总统授权,全权负责救灾事务,并有权调动各部门的资源。该局是一个实体,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常设机构,有充足的政府拨款,有专门的培训学院,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专家,训练有素的工程兵团、消防、救护人员,还有先进的机器设备,这些都确保了该局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灾害现场进行及时的救灾工作。现在,世界上一些灾害频发的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管理部门。
  王教授几度赴美国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同行交流,对该局所拥有的财力、权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十分推崇,但也意识到了该局预警能力薄弱的一面。他认为,准确预报各类灾害目前还不现实,但灾害发生前还是有各种预警信息的。因此,现代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应有三个重要含义:一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卫星、飞机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科技手段,尽可能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水平,为国家决策机构提供调度和控制依据。
  在这方面,王教授主持建立的中国第一个综合减灾科学系统对多灾种的预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引起了国际关注。二是建立实体性的执行机构,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利用,提高应急能力。三是加强高科技投入,加快科研成果在减灾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减灾的科技效益和综合减灾能力,改变救灾时的人海战术。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防灾减灾任重道远。中国减灾中心将于今年夏天建成并投入运行。王教授认为,这是建立中国现代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一步,它的建立将使中国防灾减灾工作走向更加规范和高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地震到底怎么回事
  本报记者 张建华
  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强烈地震后,记者走访了中国地震局,就读者关心的一些话题采访了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主任张晓东和副主任郑大林、张永仙。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不久前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的地震属于何种地震?
  答:按地震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两大类型,为天然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天然地震是指受地球内部运动影响而发生的地震,包括板间地震、板内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构造和板块内部的岩石构造中,所以又称构造地震。受人为因素影响,如水库大范围蓄水、油井高压注水等引起的地震称为人工诱发地震;按地震的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中深源地震的震源最深可达650公里左右;按地震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分为小地震、中等地震和大地震。中等以上地震可以被人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大地震可以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按地震在序列中所处的地位可以把地震分为前震、主震和余震。
  印度此次地震属板块内部的浅源地震,地震深度约22公里,发生地震的地区人口密度也较大,震发时间是当地时间上午8点多,又是印度的国庆日,所以这次印度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
  此外,该区1819年6月16日曾发生8.3级地震,位置为北纬23.3度、东经71.0度,死亡1500至2000人,距今182年,位置相差约80公里,8级地震的震源区长度超过100公里。初看起来,很可能是182年后的同一震源区重复活动,有可能是板内大地震长期平静后又在同一震源区重复活动。
  问:今年年初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与以往相比,这种情况是否异常?
  答:今年1月份世界各地共发生了5次7级以上地震,引起人们关注。1月1日菲律宾7级,11日美国阿拉斯加7.4级,14日萨尔瓦多8级,16日印尼苏门达腊发生7.2级地震,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7.8级。实际上,地震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都是很不均匀的,但往往会呈现“成丛性”,即从整体上来看,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会“扎堆儿”。如中国大陆地区的强震20世纪以来存在5个相对活跃的时期,称为中国大陆的5个地震活跃期。20世纪前50年国际、国内地震活动水平比后50年高。地震在时间上的“扎堆儿”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另外,地震在地域上的“扎堆儿”,往往称为地震带或地震区。因此,仅根据1月份全球7级地震发生了5次,就认为这种情况是异常的,其依据是不充分的。
  问:现在世界各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预测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在世界处于什么地位?
  答:人们对地震发生的规律性目前认识的还很不够,所以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较低。目前我国对地震预测的水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有利的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能作出一定程度的乃至成功的短临预报。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工作。如: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震灾后,对地震的研究经费提高了,而不是减少了。
  我国的地震预测水平目前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地震工作,通过“七五”、“八五”和“九五”计划的完成,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的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之我国拥有较完备从事地震工作的政府机构和研究体系以及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可以预计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研究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地震预测的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九五”期间的地震预报水平比“八五”期间的地震预报水平还是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地震孕育的复杂性、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地球的不可入性和观测的局限性,人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目前仍然十分有限。
  问:现行地震预测研究主要采取哪些方法?
答: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报的根本是要找到地震前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即地震前兆。根据30余年来中国地震监测和预报实践活动,我国地震科学家观测到一些地震前兆现象,并通过震例总结发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地震前兆异常,如大地震前的小地震活动会出现平静、密集、加速、有序分布等异常现象;再如大地震前会出现断层运动速率异常、地下介质的电性异常、地下流体的组成和温度异常以及地下水变浑、冒泡等宏观异常。这些异常与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有一定的经验关系,可以对未来地震的时、空、强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通过“八五”、“九五”的科学攻关,发现地震异常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反映的是地震孕育过程中各种观测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并建立了一些经验性的综合预报方法,使地震预测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一些专家还发现地震的发生与天文环境有关,并探索与此相关的地震预测方法。
  高精度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现在也已开始进入我国地震预测研究领域。1997年开始启动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将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为我国地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有了它,地震预测方法中又增加了一种高科技手段,而且许多人类难以涉足的地方将不再是地震预测的盲区了。
  问:地震预报是如何发出的?
  答:地震预报的发出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要经过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和地震预报意见的发布三个阶段。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组织召开地震震情会商会,对各种地震预测意见和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地震预报意见等。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地震震情会商会形成的地震预报意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震情会商会形成的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预报意见进行评审等。地震预报意见的发布:根据我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和地震短期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因此,发布地震预报的主体是政府,其它任何部门和机构以及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问:我国应对突发灾难性地震的能力如何?
  答:应对突发灾难性地震的工作一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相关部门都有各自的成套应对措施,突发灾难性地震后,政府能够很快调动各种力量协同进行救灾工作。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单位都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重大灾难性地震,救灾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就更加快速、高效、有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