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春节联欢晚会差强人意
  都说春节联欢晚会是咱老百姓年三十必尝的“水饺”,可水饺好吃馅儿难拌。就拿今年的晚会来说,主办方用尽心思,换导演,换演员,换……以求新意。然而守在电视机前不到半小时,我就闻到了熟悉的白菜味:不是歌伴舞,就是相声加小品。虽然白菜含量有了增减,但白菜馅还是白菜馅。再好吃的馅吃多了都会腻味,茄子、西红柿、韭菜拌的饺子馅也非常好吃,何不让老百姓年三十的餐桌更丰盛点儿、新鲜点儿?既然要办春节晚会,就一定要办出水平,办出新意,让老百姓食之有味。期望编导们能够跳出综艺晚会的习惯模式,在明年年三十的餐桌上,端上一盘风味别致的水饺。 黑龙江齐齐哈尔 张大鹏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切勿张扬黑吃黑
  在近期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一些以恶治恶的镜头。电视剧《口红》里,江晓歌开出租车撞了人,那人的老婆硬讹着晓歌为那人花大把的钱看医生。江的前夫赵有根得知此事,带着几个哥们,大拳头一挥,恶妇吓得慌忙走人。电视剧《傻阿甘》里也有类似情节:一弱女子被恶少欺辱,一位比恶少拳头更硬、势力更大的款爷三脚两拳打翻恶少,眨眼间便把这事给“摆平”了。以恶治恶,又叫作“黑吃黑”。你凶,我比你更凶,你狠,我比你更狠。黑吃黑,制造了血腥与罪恶。今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里,惩治坏人和丑恶行为,应该靠庄严的法律而不是靠凶狠的拳头,然而许多影视作品却以欣赏和认同的态度不断地表现“黑吃黑”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受到伤害,不是去寻求法律保护,而是求助于拳头和恶势力,这固然与法制观念淡薄有关,但不能不承认,某些文艺作品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湖北武汉 赵功清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东方时空》再加把劲
  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在可视性上有了较大改观,节目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形式上,组织略显凌乱,众多主持人“各自为政”,配合不够默契;二是内容上,信息渠道结构单一,缺少个性化、风格化的东西,尤其是每天早晨播放的“读报新闻”及主持人“隔靴搔痒”的评论,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三是人员上,虽有众多名家担纲,但其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尤其是“金话筒”白岩松,与悉尼奥运会直播间那个反应敏捷、风趣幽默的主持判若两人;四是时间上,《东方时空》早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跨度很难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东方时空》应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反映“民间疾苦声”,努力拿出老百姓想要看的东西,这样才能打动观众。吉林长春 李幸华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向《曲苑杂坛》进一言
  《曲苑杂坛》自1990年开播以来,已走过十多个年头了。节目最火时,每周一期,且收视率高居曲艺节目榜首。如今,《曲苑杂坛》已减至半月一期,尽管制片人兼主持人汪文华一脸真诚的微笑,依然未能挽留住观众的视线。《曲苑杂坛》之所以风光不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栏目设置过于固定化,一些栏目“期期不落”。观众看第一遍时“新鲜”,第二遍时“凑合”,第×遍时,干脆换台。《曲苑杂坛》节目媚俗化倾向十分明显,栏目的个性化日趋淡薄,《曲苑杂坛》的优势也荡然无存。说句不客气的话,除了杂技类尚可外,魔术已变得“太假”,相声“太闷”,小品“太滑”,由此种种也就不难理解观众为什么对《曲苑杂坛》不感兴趣了。《曲苑杂坛》想再度火爆并非不可能的事。前提是改变现有“讨好”观众的招数,“不拘一格选人才”,朝栏目个性化、风格化努力,保留并发扬精品栏目,坚决剔除类似“笑一笑”这样无趣的栏目。
  河北邢台 王永改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欣赏经典本身
  傅谨
  为了纪念曹禺九十诞辰,北京人艺相继上演了曹禺三部名剧——《雷雨》、《日出》和《原野》。很少有人会非议纪念曹禺诞辰的活动,然而这三出戏的演出,却引起戏剧界诸多责难,其中最尖锐的批评针对人艺对《日出》与《原野》,尤其是后者的改编。假如不是剧院告诉我们舞台上演的是曹禺的旧作,假如不是对曹禺作品有非常专业化的了解,没有人会相信台上演的这两出戏与曹禺有什么关系。
  近年北京舞台上演出了不少经典名剧,包括中央实验话剧院1998年新排的易卜生《玩偶之家》,北京人艺以契诃夫与贝克特的两部经典改编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的布莱希特《三毛钱歌剧》等。虽然这些剧目都是在西方久负盛名的经典作品,但是在中国,这些作品都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遭遇如此命运的远不止于西方的经典剧目,也不限于话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直到晚近的《红楼梦》和《梁山泊与祝英台》,以及上海昆剧院新排的全本《牡丹亭》,它们被重新搬上舞台,编导无不大删改,加进许多具有所谓“现代性”的内容和当代符码。
  经典剧目重新上演时,以重新演绎的名义对它加以大幅度的改编,似乎已是司空见惯的当然之举。我们却越来越少看到经典剧目原汁原味的上演。毫无疑问,艺术可以创新,对经典作品也可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现代改编,经过这种改编的作品,虽然多数都很难与经典作品本身相媲美,却也未必一定没有它特殊的价值。但我仍然要说,在改编经典作品的同时,我们实在应该同样注重,甚至更注意对经典的承继。只有同时存在经典作品的不断重现与重新改编这两翼,我们对经典的态度才是理性与全面的。
  具体说到曹禺,假如我们在纪念曹禺时所欣赏的曹禺作品,至少是多数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与触摸到一个本真的、原装正版的曹禺,为什么就不是对曹禺最好的纪念呢?
  缺少了对经典必要的尊重,艺术也就必然变成无根的浮萍。只有继承与创新的价值同时得到首肯,戏剧才有可能在文化承传与创造两翼之间,构建有理性的美学规则。(附图片)
京剧《骆驼祥子》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红灯高挂庆新春 徐鹏飞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经典走下神坛
  王珏
  编者按:是原汁原味,还是大删大改?关于名著改编的分歧一直很大,本报在此刊登两篇见解不同的文章,以示百家争鸣之意。
  有的时候我们认知经典解读经典的过程有点像小女孩儿切苹果,按部就班绝对保险却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换个角度一不留神便可能切着手指并且还有可能被父母老师训斥一顿,然而往往就在不按部就班之时能够有所发现。
  近年,由于原创优秀剧本的匮乏和市场对高质量剧作的呼唤,人们的目光纷纷转向经典名剧名著,一些经典名著跳出字里行间,在被编剧导演加减乘除一番之后成为舞台艺术形象,一些改编及再创作剧目也纷纷出台,名著经典的改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争论最多的是经典名剧的上演是应该原汁原味地再现,还是对其进行改编后再以不同以往的样式呈现,焦点便集中在北京人艺于2000年8月间推出的曹禺先生的三部名剧《雷雨》、《日出》、《原野》。
  我们常听说“原汁原味”一词,其实,“原汁原味”是最不科学也最不唯物的一种主观想象和良好愿望。如果一锅汤真的煮上百年,肯定那锅早烧干了,说句插科打诨的话,那得多大的锅多少水多少柴呀,肯定得在百年当中不断地有人往里续水加柴添料,而这个续加添的过程其实就是汤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原汁原味基本上是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我们几乎是吮吸着经典的营养长大的,从小就接触学习品味着各种各样的经典。于是,从认识经典那一刻起,我们便约定俗成地仰视着经典,敬畏着经典,膜拜着经典,按照“经典的”对经典的诠释说法去记忆理解接受着经典。
  而当我们走进《原野》走进《日出》甚至走进在这之前推出的林(兆华)版的《茶馆》时,我们会感到一些不同以往,感到一些不那么“经典”——无论是《茶馆》结尾开到台上的吉普车还是《日出》开头的劲舞抑或充斥在《原野》上的电视机马桶以及马桶里的可乐,都是将原本已经被供奉在神坛上的经典请下神坛或者是换了个角度给大家看。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接受约定俗成的对经典的阐释,我们已经习惯了看戏的时候去看看这个戏讲的是什么故事,看看这个戏有没有曲折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看一看这部戏揭露了什么又反映了什么,看一看这部戏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等等。而一旦出现一种新的打破常规的对经典的解读我们都会不适应。
  而当我们不再跪伏在地上透过善男信女的烟火去看经典而是走近前去,从另一个或几个角度去看时,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就好像小女孩把苹果横着切开了。其实即使走下神坛,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经典都不会改变其已经有的经典地位,就像苹果无论怎么切,即使打碎了,也不会变成西红柿或者茄子,相反,换个切法换个角度也许会发现里面有N个星星。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打破常规中前进的,打破传统的约定俗成的爬行而改为直立行走,于是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分支变成了我们人类的祖先,而它们的其他分支却留在了人类的自然保护区或者动物园里继续爬行;打破爬行蠕动的传统和习俗,破茧而出,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附图片)
  话剧《日出》
  话剧《原野》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向世界打开《中国之窗》
  西文
  《中国之窗》是北京电视台创立的第一个海外播出栏目。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改版后的《中国之窗》将在北京电视台的卫星频道(BTV—1)每周三晚播出。
  《中国之窗》的节目除通过北京电视台卫星频道覆盖全国以及亚洲其它地区以外,还通过欧洲卫视中文台覆盖欧洲25个国家,并且在美国华盛顿56台、纽约中文台、斯克拉电视网(黄河电视台)、加拿大温哥华罗杰斯电视网多元文化台等境外媒体播出。
  多年来,《中国之窗》栏目制作了《中国母亲》、《京城百姓家》、《新中国外交》、《这里是澳门》、《新西行漫记》、《海峡风云》等电视系列片。这些作品题材涉及中国各行各业,将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尽收镜头之中。节目播出后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彩虹奖”。改版后的《中国之窗》将继续保持以往的优势,通过《社会报道》、《投资报道》、《人物报道》、《文化报道》四个版块,以广阔的世界视野密切关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北京电视台倡导的“深内涵、重分量、活神韵、高品位”为节目创作原则,深入报道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探索中国西部历史发展规律的二十集专题片《西部的发现》,为迎接建党八十周年,表现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的二十集系列片《潮涌东方》,将由该栏目在今年上半年推出。(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图文双解小学生字词典》
  一个字一幅画 一幅画一批词
  电脑、英语、汉语拼音、看图识字、九宫格学书法,这些似乎不搭界的因素有机地组合成一本字词典。这就是刚刚出版的《图文双解小学生字词典》。专家们认为,这本字词典对于我国《新华字典》为代表的几十年一贯制的字典类的图书,是一个改革和挑战。它符合当今强调的素质教育,符合现代人强调的工具书的功能齐全、实用美观、格调高雅、趣味横生和图文并茂这些要素,因此它不仅在学生字词典领域,而且在外国人学中文和成人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这本字词典依托我国现行小学语文课本而编。它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每一个字都有一幅幽默的画,每一幅画又可引出一批词。有中文、英文,有汉语拼音、释义、九宫格、笔顺、笔画、结构、部首、举例词组(或成语)以及电脑五笔字型和图画等两个语种十种功能。
  该书一出版,就被新华书店总店抢先争得了独家发行权。
 (明之时)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上议程
  由文化部主持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工作会议年前在海南省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工作主要负责人、图书馆馆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参与单位参加了会议。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和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与会代表对今后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及有关技术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大大开阔了眼界和思路。 (朱天策)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久违了,厂甸庙会
  本报记者 吴坤胜
  逛庙会在北京有悠久历史,诸多庙会中厂甸庙会最负盛名。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衰于民国,复苏于新中国成立后,消失于“文革”初期。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灯市,转而书市渐成贸易集市的演变过程,时有学者誉之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
  厂甸原是北京南城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元代设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厂甸。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据乾隆年《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1918年,北平市政当局正式认定,“厂甸”为京都唯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
  与京城其他几个庙会不同,厂甸庙会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当然,厂甸庙会的传统小吃很有名,传统工艺品、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有盛名。逛庙会的游客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都能在逛庙会时各得其乐,各有所获。
  也许是迎合京都人的怀旧情结,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厂甸庙会。今年春节厂甸庙会从正月初一到初六共六天,地址依然以琉璃厂为中轴线,北起和平门路口南至虎坊桥十字路口,全长一千零五十米。庙会改变现存庙会“封闭型游园”形式,实行“开放型步行旅游商业街”模式。内容有老北京传统花会、旧京民俗老照片展和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天桥绝活表演、京剧等传统剧目演出、特价书市等,异彩纷呈。香味诱人的糖葫芦、风格各异的风筝和风车等厂甸传统特色商品风采再现,来自南方北方的能人巧匠也在一横一纵两条大街上摆擂台展露手艺。当然,琉璃厂文化街上的众多老字号也不“自甘寂寞”。荣宝斋率先而动,木版水印尽显百年功底,而汲古阁的文物复制、李福寿的制笔工艺、中国书店的古旧图书修复技艺,足令游客大开眼界。坐花轿、跳火盆、掀盖头……老北京的传统婚礼仪式也首次亮相庙会现场。
  久违了,厂甸,与京城百姓阔别了近四十年的北京标志性庙会。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情迷”“美女”之类
  成志伟
  近日以“情迷”、“美女”为卖点的电视剧在不同电视频道重播。
  情迷者,讲富商之怨妇被情所迷,与戏子厮混。富商杀戏子,戏子侥幸未死,于是设计陷阱,一步一步向富商复仇。通篇恩恩怨怨,打打杀杀。最后,以“谁也不欠谁”作结。
  美女者,讲一现代小姐因漂亮而引得众多俊男追逐,闹出一连串的纠葛与误会。最后,小姐谁也不爱,飞到国外去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了。当然,她不会飞到贫穷、落后、混乱的国家,十有八九是去了西方国家。
  情迷、美女,固然在言情剧中不可缺少,但大凡优秀的言情作品,于谈情说爱之外,必另有深意在,且与社会民众息息相通。《红楼梦》中不乏靓女俊男、卿卿我我的场面。但曹雪芹对情与美的描写,与当时的社会重大问题紧紧连在一起。《红楼梦》因此成为经典,曹雪芹也成了巨匠。
  如今荧屏上的“情迷”、“美女”之作,一味宣扬仇杀,以女人的漂亮作招牌,刻意制造虚假误会与悬念,缺乏起码的现实生活合理性,令人“不忍卒睹”。
  对于那些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制作粗糙、会在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节目,务请电视台不要“慷慨放行”。因为,作为大众媒体,电视台播出的任何节目都会产生社会影响。
  消灭电视剧垃圾,电视台责无旁贷。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王燕:歌声属于新世纪
  本报记者 袁晞
  在冰雪覆盖的莫斯科,在各国音乐名家组成的评委面前,中国姑娘王燕在歌唱家云集的首届世界德尔菲艺术大赛上夺得声乐比赛学院派唱法女声部第一名。王燕演唱的是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我心中有个声音》和中国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美丽》,从声音和音乐两方面完美地表现了风格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在自幼受美声唱法熏陶的几十位欧洲高手中脱颖而出。
  王燕在胶东半岛的大海之滨步入音乐之门,从家乡莱阳考上烟台艺术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声乐学习。1992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王燕在郭淑珍等老师的严格教育和精心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以女次高音成为新一代演唱技巧和舞台形象兼备的歌唱演员。
  过去的一年,是王燕紧张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较大的一年。初春,她跟随中国歌剧舞剧院到陕北为老乡们演出,乘汽车奔波了半个月;夏天,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她获得专业组美声唱法银奖;秋天,她赴日本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音乐的现场录音被日本世界唱片资料库灌制了唱片并收藏,这是日本唱片资料库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歌唱家的唱片。
  进入2001年,王燕参加春节晚会的演出,接下来的演出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正在筹备的一部大型音乐剧邀她担任主角……
  王燕,她的歌声属于新世纪。(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