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教育)
专栏:

百年育才争天下先
  本报记者 钱江
  上海育才中学走过百年岁月了。这是一座不断探索着教学改革的中学,临近新世纪的1998年,“育才”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整所学校从市区迁到上海市西部,成为一所寄宿制高级中学。目前,它是上海市教委管理的4所重点中学之一。
  美观的教学大楼是今日“育才”的外在形象,重要的是这所学校建成了基于千兆技术的学校网络,有1345个信息点,体现出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的三大特点,师生可以在网络上充分交流。
  搬迁前的“育才”,面积不过10亩,虽名声在外,毕竟有着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拘束。现在的“育才”,占地面积269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塑胶跑道和绿草如茵的足球场。
  校长童永歙回答记者的提问,百年老校如何进入21世纪?“育才”的口号是:“继承育才的改革传统,融入时代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今天的“育才”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准免修规定课程,现在已有140余位同学免修某一门学科,其中突出的免修了3门课程。这是因为“育才”的老师经过测试,认定这些学生具有该门功课的特长,可以自由地调度这个时间段进行更深的钻研,或者转向新的学习领域。
  育才学校的老校长段力佩年事已高,90年代初从学校管理的第一线退下来了。然而由他提倡的教育改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还在今天的“育才”焕发神采。现任校长童永歙原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分别担任过上海闸北区、静安区的区长。1998年,他从区长岗位上退下来,又将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首选。
  今天的“育才”已经拥有36个班级。学校规模大了,如何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成为“育才”校长、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现在,“育才”正在全面实施既定的“1999—2002年办学规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师资水平,整体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办学社会化,使师生经常和广泛地接触社会,又利用社会化单位的专业优势提高学校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是今天的“育才”人教学相长的重点。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走过,记者发现正在授课的教师中多数人很年轻。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育才”实施的“名师工程”使他们走进“育才”的。目前“育才”的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和“自主发展”三大板块。童永歙校长对记者说,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他的设想是,经过5—8年,使“育才”的课程设置以今天为起点,达到进一步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第10版(教育)
专栏:

与改革的祖国一起成长
陈胜伟
  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入学的大学生,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501专业77级2班的同学于1981年毕业。当年,他们中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也不乏拖儿带女的父母级学生,班集体曾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先进集体”。
  这批改革开放初期毕业的大学生参与了那个时代的变革。如今全班41位同学中,当年的班长黄宏生已是创维集团董事长;还有“德生”收音机的老总梁伟;京信通信公司老总霍东宁,总工程师张跃军;福建电视台副台长陈若凡……11月1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庆49周年之际,世纪重逢,老同学又相聚母校。
  1、当年他们学习生活的照片。(李瑞淦摄)
  2、20年后的合影。(童学摄)


第10版(教育)
专栏:

伴我成长的旋律
徐沛东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度过的。那时,没有电视,看一场电影犹如过年,也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读物。于是,中国少年报便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了,每一期报纸我都是从头翻个遍。虽说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课余活动和丰富的生活空间,但我仍然可以在中国少年报里获得好多好多知识与乐趣。“小虎子”、“小灵通”、“知心姐姐”、“动脑筋爷爷”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报纸里的那些小故事、小知识、小乐趣,每时每刻都激励着我去努力学习。所以,每周盼望下一期的中国少年报的到来,便是我心中最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
  后来我长大了,从事了音乐创作工作,我多么留恋那份少年报啊……作为一个作曲者,必须不断地深入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从而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我后来写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篱笆墙的影子》、《种太阳》等作品,不就是我平时生活的积累吗?
  如今中国少年报也长大了,她已然走过了50个春秋,但在我眼里,她永远那么年轻,永远那么童真。(作者系作曲家)


第10版(教育)
专栏:

宏教泽而系侨情
——写在暨南大学95周年校庆之际
曾庆香
  虽入初冬,南国气候依旧宜人。在美丽的暨南园,来自海内外的嘉宾、校友正聚首欢庆暨南95华诞。这是一所历经三个时代,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侨校。
  侨校特色名校水平
  1906年,暨南学堂开启了我国华侨教育之帷幕,其宗旨为“宏教泽而系侨情”。1927年,暨南学校改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49年,暨大并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1958年,暨南园在广州重建。但1970年春再一次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复办暨南大学。从此,暨大真正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方针,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好地为侨服务是她的主要任务。如今学校已深具侨校特色。为适应境外学生需求,华文、中旅、国际等学院应运而生。国际学院实行全英文教学,中旅学院则实行三学期制。
  侨校是特色,名校是目标,是水平。只有特色没有水平的学校难以留住境外学生求学的脚步。学校在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100所重点大学之一。全校有科研机构47个,包括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连续承担过国家“六五”到“九五”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963”项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暨南大学一向广揽人才,可谓精英荟萃,如李瑞清、马寅初、梁实秋、潘光旦、郑振铎、夏衍、李健吾、钱钟书等。现全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977人,博士生导师48人。
  名师名校孕育英才。暨大不仅为海外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国内培养了一批英才和大师。其培养的学生中已有8位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如病毒学家、科学院院士曾毅,著名光学专家、科学院院士邓锡铭。
  情系暨南根在中华
  在校庆活动中,有一位坐着轮椅、满头银丝的老先生引人注目。他就是暨大的董事张中先生。在他的影响下,其家人对暨大情有独钟,包括他的儿孙辈,已有15人在暨大就读就职过。“因为暨南大学是华侨及港澳同胞子弟求学的理想所在。”老先生说。
  在暨大95年的历史中,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7万余名华侨华人来到暨南园求学。目前,暨大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4893人,居全国第一。“可谓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暨大校长刘人怀院士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华侨不再受到歧视和欺凌,求学的步履也不再艰难。共有黄色皮肤,同为龙的传人,海外3000万华人华侨都有一颗中国心。他们不远千里回国求学是为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习俗。
  不论是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对他们不实行分开教学,而是混合管理。为满足海外学子的心愿,学校每年组织华侨华人学生到祖国各地旅游考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举办华侨华裔学生夏(冬)令营,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和组织他们寻根问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爱国爱校,团结奋进”,是对暨南精神的概括。矗立于鲜花绿草之上的巨大钢造地球仪,镌刻着积淀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的暨大校训“忠信笃敬”,象征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五洲英才”。


第10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中等职教面对困境
  本报记者 王淑军
  武汉市今年96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竟有30多所无人问津;计划招生1.6万人,到9月中旬实际招生数却不足一半。近几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招生数、在校生数不断下降,幅度之大为建国以来所未有。
  据悉,1999年中等职业学校比上一年就少招46万人,在校学生减少13万人;而到2000年比上一年少招的数量就猛增至61万人,在校生骤然减少110万人,与“九五”之初比,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下降了1..4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同时生源质量有所降低。今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依然严峻。
  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生源数量和质量的连年下滑,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困境。
  遭遇困境的原因何在
  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市场中人才高消费的不正常现象开始出现。
  高等教育持续扩招。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高教的扩容势必带来普通高中的增长,从而在生源和就业上给中等职业学校以压力。
  职业教育自身缺少吸引力。近些年来,普教与职教的差别倾向日益突出,如求学取向的一热一冷、招生录取的一先一后、生源质量的一好一差、升学机会的一多一少、毕业出路的一宽一窄、学生感觉的一喜一悲、社会评价的一褒一贬等,再加上职教经费投入的不足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总体上职教落后于普教,造成两者在地位和声誉上的不小差距。
  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
  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若干行业的调查,我国各类企业的劳动力主体及相当部分的中级技术人才,仍然来自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出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当前的困境下,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政府务必发挥好导向作用。
  正规学校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训并重。一方面,从经济发展对高、中、低人力结构的需求看,今后很长时期对正规学历教育的中职毕业生仍有较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初中毕业生基数很大,使得未来几年不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数量,每年将保持在500万—1000万人左右;此外在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形下,面向就业市场的短期培训将有极大潜力,因此广泛进行初中后非正规学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样意义重大。
  不同地区不同侧重。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要在继续办一定数量中职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包括高职在内的高中后职业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和广大农村,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中职教育,同时面向初中阶段普通教育辍学生和未能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开展有效的生产、生活实用技术的培训。
  面对经济发展需要职教和个人期望青睐普教的两难矛盾,北京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原校长邱宝善认为,关键是要采取措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第一,在就业机会和形式等方面,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第二,推进招生和就学制度改革。招生范围和规模、专业设置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实行开放、弹性的学习制度,推行学分制,允许中职生报考大学,创造普职沟通、协调发展和平等竞争的条件。第三,政府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增大投入;整合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三类学校,建立以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
  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
  以什么为出发点,是职教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认为,理论上我们会说“为经济建设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这里有“所需”与“合格”两个要求,前者是市场目标,即就业之需,后者是技术目标,即岗位之需。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忽视就业需求而片面追求“受训人才是否合格”的技术目标,而这正是今天职教发展产生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国际上一般认为,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职后的发展前景,是职教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当受训者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才称得上成功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培养出的合格人才达到某个技术等级,若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说是失败。对职教来说,就业需求是第一位,技术目标是第二位。
  职教发展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政府宏观管理和引导要这样,职业学校微观具体办学也应如此。北京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办学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保证了就业“出口”畅通,使多年来毕业生的被录用率在98%以上。“一步棋全局活”,在此基础上,该校的学分制试验、特色专业建设等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并相继与山东、贵州、沈阳等地合作办学、广开生源,同时面向就业市场,与太阳岛宾馆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展短期培训。在近年来中等职教滑坡、许多学校生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该校今年生源反而有较大幅度回升。


第10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点燃头脑火炬
晨星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目前,一个以点燃头脑火炬为目标的教学和学习改革,正在我国普通高中展开。这是笔者前些日子在江苏常熟和上海参加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第二届会议上,了解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进展情况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这届论坛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常熟中学、梁丰中学等学校的校长,以及与会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交流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经验,提供了不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生动素材和典型案例。从中可以感觉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校长、老师、教务研究人员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方式正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而进行巨大的变革,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正在萌动。
  今天在普通中学进行的研究性教学和学习,建立在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之上。这是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既重视知识学习、技能和方法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
  如果把研究性学习同传统的学习作一番比较,不难看出,前者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性学习,面对问题的质疑性学习,勇于探索的创新性学习。河南油田一中高一的一位学生在完成了《飞碟的物理学研究》课程后,深有体会地这样写道:一要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二要重视平时自身知识的积累;三要敢于大胆设想,发挥想象,但要严格论证。这位学生的体会,概括了大部分同龄人的认识。学生从周围的现实课题入手,综合调动自己各种知识和能力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展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报告和专题总结。在这个系列中,使接受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思”、“做”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为造就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大家对研究性学习达成的共识之一。
  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不拘泥于一种思维,鼓励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这是大家对研究性学习形成的又一个共识。研究性教学和学习发端于一批重点中学,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已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较好的切入点、结合点。这是大家对研究性教学和学习形成的第三点共识。
  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是一个“扬弃”的过程,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大家的共同愿望。?


第10版(教育)
专栏:

体验激情之美
——记英语教学专家江博
  本报记者 白剑峰
  无论在哪里,江博的英语课都能引起轰动。他上课时激情奔放,充分燃烧,但又处在每个音符、音律的严格要求之中,缜密而完美。
  江博,著名英语教学专家,现为新东方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教育管理总监、北京新东方学校综合能力培训部主任。他首创了激情联想阶梯式教学法。其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可能地进行有效的单词联想与扩展(同义词、反义词辨析)、语法联想与扩展(用法类似比较)、句型联想与扩展(实用精美句型的扩展、联想与超级模仿)、用法联想与扩展(重要的英语习惯用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科学而有效。他最成功的课程是《新概念英语》。
  一位学员这样描述发自内心的感受:“上了‘新概念’,我才猛然发现,原来10多年来感觉万分枯燥的英文竟有如此魔力,我懂得了如何去琢磨和享受每一句充满美感的经典语言。”
  为什么“新东方”的“新概念”培训能独树一帜,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培训基地?短短两年多时间,“新东方”缘何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
  谜底有两个:一个是书,一个是人。书就是由英语语言学家亚历山大编著、朗文外研社出版的《新概念英语》,这部经典教材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它并没有像那些昙花一现的书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新概念英语》是那种绝对让你受益一辈子的好书。因为它有不可比拟的四大特点:严密的体系性、严谨的科学性、精湛的实用性与浓郁的趣味性。
  说到人,就不能不说“新东方新概念”创始人江博。一位学员这样道出自己的心声:“江老师的课太精彩了,总有种感觉,他是在用广博的知识、全部的激情和他的生命在给我们上课。”
  江博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横溢的文学才华。对于诗,对于美学,江博都曾有过广泛的涉猎。正是如此厚积薄发,他才能运用智慧,巧妙地将语言与文化、教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出神入化地挥洒着激情“新概念”。江博就是这样,精心挖掘语言与文化的精髓,把知识先转化成一种美,再传授给他的学生。难怪“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要如此评价说:江博是用他的智慧和激情锻造英语语言之美!
  在“新东方”,人们总是把“激情江博”与“激情新概念”连在一起。一秒钟,对人的一生来说,微乎其微。可在江博的课堂上,它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有一次,江博的课上到中途突然停电了,教室顿时漆黑一片,怎么办?学生学习的时间岂容耽误!没有片刻停歇,江博在黑暗中继续用他嘹亮而略带磁性的声音为学生讲解着“新概念”的精华。下面的学生,没有一点躁动,安静地坐着、听着,看不见表情,但分明可以感受到100多双眼睛里闪烁着什么,是尊敬,是感动,是钦佩。
  当问及激情从何而来?江博微微一笑:“对于我来说,讲授英语和教学管理就是在挥洒人生最为精彩的章节。这是我的事业,它需要激情,需要理性的奔放。如果你带着火山般激情去讲课,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
  “新东方新概念”就像一个大熔炉,炼就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年轻而不轻率;上课奔放而有节制;富有激情而不浮躁;知识渊博且善于表达。这就是“新东方新概念”的魅力!


第10版(教育)
专栏:
当知心姐姐真好
卢勤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少年报创刊50周年。半个世纪来,它以“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为孩子说话”为宗旨,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为少年儿童的好朋友。我们特编发这两篇文章,以示祝贺。
  我从小是读着中国少年报长大的。1960年,报上出现了知心姐姐信箱。我第一次给知心姐姐写信就收到了回信,从此,我迷上了知心姐姐,并立下一个志向:长大要到中国少年报当记者,当知心姐姐!那年我12岁。
  我梦想大学毕业到中国少年报社去,但是“文革”开始了,我和千万知青到东北插队。10年后的1978年11月,我从广播中收听到中国少年报复刊的消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给报社写信,表达我童年的心愿。
  1979年我的愿望实现了,在踏入中国少年报社大门的那一天,我流泪了。我没想到一个孩子的梦想真的能够实现。我下决心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在千千万万孩子心中播种太阳。
  我是1986年起担任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的。我和同事们一起,让知心姐姐从报纸上走下来,开展咨询活动,开办知心电话,创办知心家庭学校。每当我走进孩子的世界,听他们倾诉心中的秘密时,我想到孩子是多么需要知心姐姐;每当我走进家长的世界,看到他们对知心姐姐的信任时,我深切感受到报纸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作者系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


第10版(教育)
专栏:

走进大山去讲学
  10月下旬,北京东城艺美小学20余名教师驱车200多公里,来到“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烈士的家乡——河北蔚县马宝玉小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交流活动。图为艺美小学的老师们走访在“一人岗”上教书的青年女教师杨美芳和她的复式班的学生。(周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