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睹物思人一段歌
张虎生
  前年圣诞节前夕,我正在芬兰著名的“北极村”访问。行色倥偬间,不慎失落了一条织有黑白纹饰的驼色围巾。事过境迁,这桩小事早已忘却。孰料整整两年之后,这条极为普通的围巾竟然几经辗转,近日由芬航的地区经理不远万里带到北京,郑重地交给报社的一位同事,还再三叮咛:待失主收到后,务请按所留号码,给远在“北极村”等待回音的帕沃蒂克宁先生去个电话。
  得到这意想不到的消息,心潮久久难平静,默默伫立窗前,一任思绪在冬日的寒风中飞扬,引领我再度遨游那个多彩的冰雪世界。这世界是静谧的,然而,被纷飞大雪拥抱的每座古朴、别致的木屋里,都充盈着令人心动的活力和温馨;这世界是洁白的,然而,每当夜幕过早地降临大地,在各种色调的灯光辉映下,连那漫天雪花都是晶莹的、五彩的,在光雾里随心所欲地翻飞、飘游,变幻着绝无二致的斑斓画面。
  受难以分身的友人之托,矮壮敦实、年过半百的帕沃蒂克宁先生须臾不离地陪伴着我们。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他,却是当地颇有影响的《普米人报》总编辑。当他很快察觉我们称呼他总有点磕巴时,就爽快地说:“干脆叫我‘驯鹿人’吧,我们芬兰人都以自己是‘驯鹿民族’的一员而自豪。这里,北纬66度以北的冰雪地带,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摇篮,是‘驯鹿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参观一个又一个景点的途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他一遍又一遍地用汉语低声读着自己的名字。
  下午4时,天已经擦黑。皑皑冰雪中,双层木质结构的“圣诞老人作坊”的尖顶上放射出鹅黄色的耀眼光芒,一条直指北方的橙红色发光电缆标示出子午线的准确位置。在塔楼前恍若梦境般的雪地里,穿着各种动物造型防水套服的孩子们,尽情演绎着他们熟悉的神话故事。当“驯鹿人”大声告诉他们,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客人时,孩子们蜂拥而上同我们合影留念,还在他的带领下用芬语齐声呼喊着“中国”,簇拥着我们进“作坊”去看望圣诞老人。头戴白毛边红筒尖帽、挂一副金丝眼镜、卷曲白髯过腰的圣诞老人,向我们亲切致意,并当众宣布了一个秘密:他已收到芬兰驻华使馆的邀请,下周将飞往中国,向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朋友带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沉稳的话语刚落,阁楼里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告别时,我握着圣诞老人宽厚的手说“北京见”,站在身旁的“驯鹿人”轻声对我耳语说:“这事由我来办。”返京不久,果然收到芬兰使馆的请柬,可惜因公务缠身,未能再次与圣诞老人聚叙。
  随后,我们换上厚实的鸭绒套服,去体验古老“驯鹿雪橇游”的刺激与浪漫。驯鹿是北极地区土著居民普米族人的传统主业,每户人家现今养鹿的头数都在200头上下。当我们走近长着两只漂亮长角的驯鹿时,身着红蓝两色相间民族服装的鹿场主人只交待了一句:“每人坐一辆,拉紧缰绳,准备出发。”我拙笨地滚进雪橇,发现帕沃蒂克宁已经坐在自己身后,还来不及打招呼,他便发出高亢的“嗷——嗷”的命令,驯鹿即刻在极夜的林间小路上飞奔起来,后蹄扬起雪泥噼噼啪啪地溅到脸上。我只好屏气敛息,闭住双目,紧紧拉住缰绳。一大圈跑下来,主人问大伙要不要再跑一圈,一行人争先恐后回答“要”,帕沃蒂克宁有力地拍拍我的肩头,又发出“嗷——嗷”的吆喝声。第二圈结束,我们跨进生着很旺篝火的帐篷,按手印,写姓名,然后由主人签字,发给人手一份印有驯鹿图案的精美证书。“驯鹿人”再次有力地拍拍我的肩头,笑着说:“普米人喜欢同勇敢、诚实的人交朋友。”
  就在离开鹿场更衣时,手忙脚乱的我忘记来时脱在硕大衣袋里的围巾。走出户外,顿觉寒气顺着脖颈往里灌。尽管没有声张,还是被细心的“驯鹿人”查出问题,他催我们上车后,又独自朝更衣处走去。会合时,他拍着我的肩头说:“放心,一定能找到,一定送到你去的地方,无论在哪里!”
  此刻,面对这条失而复得的围巾,我怎能不百感交集。在长年银装素裹的“北极村”里,不仅寻觅到一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元点及其演进轨迹;更感受到优秀精神遗产对一个伟大民族持久发展所产生的无形的、巨大的推力。质朴、友善、严谨、诚信,无疑是帕沃蒂克宁先生说的芬兰“精神家园”中的瑰宝。访芬归来时,曾写下一段文字:“被同事们戏称‘不合时令’的芬兰之旅,却让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老记’获得了一份喜出望外的特殊感觉。”现在要修正为:在帕沃蒂克宁等朋友的真诚帮助下,仍在进行中的芬兰之旅,让我们已经并将继续获得喜出望外的特殊收获。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迪斯尼的追求
江建国
  今年12月5日是动画片泰斗沃尔特·迪斯尼的百年诞辰。当他在22岁那年口袋里仅仅装着40美元前往好莱坞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他决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迪斯尼公司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娱乐业公司之一;他可能也没有想到,他创作出来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牢牢地占领着数不清的各国儿童的心。
  作为艺术大师,迪斯尼的地位是无庸赘言的。仅列举下面的事实就足以雄辩地证明这一点了:他一生获得了51个奥斯卡金像奖,他摄制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维利》),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第一部长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自从《花与树》在1932年为他带来第一个奥斯卡奖之后,在以后的13年中仅有两年迪斯尼公司与这个奖项无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部片子就获得1个特别奖和7个单项奖。
  这些耀眼的成就当然不是迪斯尼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创造出来的,他本人其实从1926年起,亦即创办迪斯尼电影公司那一年起就不再操持画笔了。但正是作为企业家的迪斯尼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以杰出的经营才能创建了今天庞大的迪斯尼王国。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世界舆论以极其崇敬的态度回忆起的首先是他的经营才能,一些大块文章的作者是经济学教授,而非娱乐圈中人。
  迪斯尼毕生对质量和创新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早在1923年10月16日他与温克勒电影发行公司签第一个合同时,他就坚持在合同上写下“每一集动画片的收益必须全部用于下一集的投资,以保证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比上一集更好”的条款。当时他绘制的动画片主要是在正片前加映的短片。他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当时影片的彩色技术并不完善,他却毅然斥资收购了这项技术直至1935年在动画领域的独家使用权。仅此一举,就使迪斯尼动画片比其竞争对手们领先了10年。诸如立体电影、宽银幕技术、新型洗印技术、摄影技术等,迪斯尼无不捷足先登,这就难怪在他的51项奥斯卡金奖中,以特技和技术革新而获得的就占13项。1932年彩色技术诞生时,他的《花与树》已用黑白片摄制了一半,迪斯尼果断决定用彩色技术从头拍起,他知道其费用之高足可使他濒于破产边缘,但他却在所不惜。为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他耗时3年,成本是当初预算的6倍。迪斯尼追求质量达到狂热地步的品质使他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故事片《飘》问世之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电影史上票房价值最高的影片,收入了800万美元,是投资的5倍。此后的《幻想曲》和《匹诺曹》都成为经典之作,质量上都达到了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度。
  在经营手段上,迪斯尼的嗅觉决不亚于他对动画艺术的感觉。有的论者这样评论他:“他比最机敏的人还机敏,比最强硬的人还强硬。”他在管理迪斯尼这个企业的实践中,从不墨守成规。例如米老鼠声誉鹊起之后,是迪斯尼发明了开发系列产品的营销战略。1933年米老鼠手表问世,仅两个月就售出了200万只。此后诸如米老鼠图案的糊墙纸、麦片包装盒,米老鼠造型的电影机等相继问世。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成功而令人意外的决策是兴建迪斯尼乐园。当时没有一个人赞同他的主意,更无人愿意投资。他押上了个人的人寿保险,在洛杉矶以南40公里的安那海姆购买了六七十公顷的土地,兴建了第一个迪斯尼乐园。迪斯尼这一次又显示了他的战略家眼光:开园短短10年,游客就达到每年700万。如今,美国本土的、日本东京的以及法国巴黎的迪斯尼乐园的收益占迪斯尼公司全部收益的1/4。
  迪斯尼非常可贵的一点是知人善任。他手下最好的画家是他的座上宾,可以骑他的马打马球。创业之初,他给合作伙伴伊维尔克斯开的工资比给自己的高。迪斯尼不给公司里的画家们规定每日任务定额,也不要求他们像当时通行的那样准时上班打计时卡,但他经常在半夜里独自一人在画室里检查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他鼓励画家们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改正。迪斯尼成功地在公司内部创造了一种无拘无束、敢于提建议而不怕被驳回的气氛,当然最后的控制权在他本人手中。当时迪斯尼公司内部的凝聚力是出名的,虽然迪斯尼不无怪僻,但员工们却很少辞职。据经济学家们说,迪斯尼的领导风格如今可称为“合作式的独裁”。
  迪斯尼1996年12月1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死于肺癌。如今的迪斯尼公司还奉行着他的信条,他对动画艺术的哲学。每年迪斯尼都有一部长动画片问世,今年的是《大西洋城》。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色彩与生活

款式风格——自然型
刘芳
  自然型是一种轻松的风格,它追求行动的随意和乐趣,在几种款式风格中,它的穿着最不具时尚感,但这并非意味着这类风格的女性不喜欢美丽。
  自然型风格的人属典型的准直线型人。与古典型人一样有着平直的肩线。美国著名歌星惠特尼·休斯顿就是这种类型的人。
  自然型人由于腰与髋部尺寸相差较大,所以可在裙腰、裤腰上(在腹部)适当加些暗裥和柔和皱褶,喇叭袖、中式袖、筒袖等款式的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自然型人的衣服不要贴身,裙子以不妨碍迈步为原则,暗褶裙、长筒裙、蓬松裙等都适宜穿着。裤子以着裙裤、锥形裤、直线肥腿裤、运动裤、柔软休闲裤等为主。自然型人即使比较苗条,也喜好宽松一些的腰线。此外,自然型人可以着剪裁合身的茄克衫。如果喜欢更宽松、更轻松的款式,还可以穿着简洁、轻便的不定型的束腰式茄克或者索性敞开衣扣。出游时,可以着样式简单大方的大号衬衫与牛仔裤搭配。
  自然型人的服装不宜古怪,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西服套装以及时尚感强的服装。应选用浓重而拙朴的首饰,如手工皮革制品和粗糙的石珠、各类骨头制品及各类编织长项链、耳饰等和谐搭配。太亮或太精巧的首饰最好不用。
  麻织品、粗华达呢、各类粗细条绒、针织布料等是自然型风格可选用的面料,图案应选择条纹、棋盘格、苏格兰格子等,回避过度的修饰或太过花哨的图案。回避镶饰边的衣物、真丝服装和夸张的设计款式。
  自然型风格的人适合留短发,也可用一枚发夹将长长的头发绾在脑后。
  最佳搭配方案:高领毛衣+宽松裤+长款的骨质项链+一条长羊绒披肩=洒脱、帅气、休闲,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最理想的投资为一条编织皮带、一对仿古耳环、一枚装饰在翻领上的老式别针。(七)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韩国的饮食文化
灯草
  就我的感觉,韩国的食品以辣为一大特色。
  它的辣和中国四川的麻辣不同,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且常多“冷辣”。即使是冬天,饭店里冷面的生意也还是相当好。
  韩国食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少油。韩国人的日常伙食很简单,一般就是米饭、泡菜再加一碗汤。
  韩国米饭白而且香软,很有黏性,吃的时候如果包上一张撒盐的紫菜,饭本身的黏性会把紫菜包紧,吃起来又香又糯,十分可口。
  韩国人生活崇尚简朴,吃的方面并不讲究,惟独对泡菜情有独钟。饭桌上如果没有泡菜,韩国人是吃不下饭的。泡菜的种类很多。在我读书的学校有人收集韩国各地的泡菜做法当作作业,集了厚厚的一大本。做泡菜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一种是白菜,红艳、辛香,保持了原有的水分,吃起来辛辣却没有苦涩的感觉。另外也有用萝卜块茎及各种植物叶,比如芝麻叶、豆叶等制作的泡菜。
  韩国人家一般都有腌菜器皿,自己腌制各种泡菜,随时取用。
  韩国的汤有两种。一种是汤饭,是将米饭、肉和葱放在一起水煮而成的,味道鲜美。这是我吃到的油水最足的韩国食品。常见的用来下饭的汤有两种。一种是用豆叶、豆芽菜、豆腐、肉末等混合加水制成的,色泽淡褐,吃的时候加一种非常辛辣的粉状调料,也可以把饭泡在里面一起吃。另一种汤称为清酱,和前面一种材料差不多,但是红色的,水很少,介于我们观念中的汤和酱之间。
  韩国人非常喜欢吃清酱,在韩国古代文献里甚至记载着某官夫人用自制的美味清酱帮丈夫与上司拉拢关系的故事,可见清酱魅力之大。
  韩国人对烤肉非常喜爱。烤肉的种类很多,如烤牛肉、烤牛排、烤五花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烤牛肉。吃烤肉时,生菜、芝麻叶、生蒜及小青椒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用芝麻叶包烤肉,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想从烤肉里补补油水是很困难的,因为韩国烤肉是要把油都沥掉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不朽的卓娅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孙勇军
  今年11月29日,是苏联著名女英雄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牺牲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年仅18岁的卓娅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国法西斯手中,在惨遭蹂躏后被处以绞刑。卓娅的事迹通过文学作品广为传播,《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曾在中国引起强烈轰动,激励千万热血青年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从莫斯科沿明斯克公路向西,我们来到了当年女英雄就义的地方——莫斯科郊外的佩得里谢沃村。村口竖有卓娅高大的雕像。她目光深邃,显得成熟、自信,使人们一下子想起女英雄站在绞刑架前的临终遗言:“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两万万人是绞不尽的!”村里建有卓娅纪念馆,据说馆门口的卓娅雕像更接近卓娅本人——一个体内蕴含着不平凡力量的恬静女孩儿。走进纪念馆,卓娅牺牲后的档案照片给人以巨大的震撼:蓬乱的秀发难掩满面伤痕,纤长的脖颈上仍留有一段绞索。据说照片是战后从被俘的德军官兵手中缴获的,照片上卓娅的左乳已被残忍地割掉,纪念馆在处理照片时艺术地添加了彩色朦胧光环。卓娅生命里最后一个晚上住过的房子正在维修,四周摆满了木料和建筑工具。
  卓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中学期间,她深受《丹娘·索罗玛哈传略》一书的鼓舞。那位十月革命期间的乡村女教师、女布尔什维克的英雄事迹,深深地烙在了卓娅年轻的心中。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4个月后,正在读高中的卓娅自愿加入游击队,和她的战友们一起爬冰卧雪,顽强地坚持斗争。1941年11月26日深夜,在执行焚烧德寇后勤基地的战斗任务时,卓娅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卓娅想起了那位英勇就义的乡村女教师,于是自称“丹娘”,拒绝回答德寇的问题,没有泄露游击队的任何秘密。德寇使出了令人难以启齿的酷刑,也没有让这位年轻的女游击队员开口。最新资料记载,卓娅被扒下衣衫,被迫赤着双脚在雪地上跑来跑去,还惨遭纳粹匪徒发泄兽欲……
  29日,德国法西斯架起了绞刑架。无所畏惧的女英雄站在架前大声疾呼:同志们!你们为什么愁苦地看着呀?你们壮起胆子来,奋斗吧,打击法西斯,放火烧他们,用毒药毒他们吧!”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卓娅用尽全力呼喊:“永别了,同志们!奋斗吧,不要怕……”
  德国法西斯对卓娅的残酷迫害,激起苏联人民的无比愤恨和更大的斗争热情。有这样一种无从考证的说法:二战后期,斯大林曾签署过命令,拒绝参加绞死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有关分队任何官兵的投降,他们的下场只有被枪毙一种选择。
  1942年1月27日,即卓娅牺牲地佩得里谢沃村解放的当天,苏联《真理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刊登题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丹娘!》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卓娅的英勇事迹。1942年2月16日,苏联政府追授她苏联英雄光荣称号,卓娅成为获得这一称号的首位苏联女性。广大苏联青年在卓娅英勇事迹的鼓舞下拿起武器奔向前线,其中包括卓娅的胞弟舒拉。舒拉在即将取得战争胜利的前夕,牺牲在自己的指挥岗位上。1945年5月5日,即卫国战争胜利前四天,舒拉与卓娅一起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60年过去了,卓娅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纪念馆馆长介绍说,“苏联时期,每年平均有16万人前来凭吊英雄,如今虽然只有大约1万人来,但大部分都是自愿来的。”
  在卓娅牺牲60周年的当天,莫斯科市、莫斯科州政府和各界代表分别在佩得里谢沃村和莫斯科新圣女公墓隆重集会,深切缅怀这位民族英雄。数百名卫国战争老战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向卓娅纪念碑敬献花圈,军乐队高奏俄罗斯国歌,俄罗斯武装力量官兵在雄壮的进行曲伴奏下列队从卓娅广场走过,向她致以最高的敬意。许多老百姓不顾严寒前来凭吊。他们给卓娅带来了鲜花和香烟——女士专用的那种柔和型香烟。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自己的方式祭奠这位女英雄。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外剪影

艺术的乞丐
冯雁军
  乞丐,辞书上这样诠释:生活没有着落而专靠向人要饭要钱过活的人。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经济落后的还是发达的城市,人们都可以见到乞丐的身影。他们衣衫不整,形容枯槁,一副卑微、猥琐的样子。这些人沿街游荡和乞讨,渴望得到路人的施舍,更有些行乞者汇聚成丐帮,成为社会中不安定的因素。
  然而,在美国和不少欧洲国家却还有另一类乞丐。在这些国家的繁华都市街头,在人群集中的广场,一些行乞者用特制的服装、面具或道具把自己打扮起来,将自己的身体行为凝固成一尊有生命的雕塑,如不细看,你不会知道他是个大活人。我在伦敦街头曾看到一名乞丐,他一动不动地站在一只银灰色铝箱上,箱前放着一只相同颜色供别人施舍的铝盆,他身着银灰色风衣,头戴毡帽,穿的裤子、鞋子、手套也是银灰色的,脸上也涂着银灰色油彩,一副墨镜架在脸上,颇有一副气宇轩昂、旁若无人的气度。维也纳街头的一名乞丐,则像是一尊金色的雕塑,面容慈善,手拿一枝花,不时地在施舍者的头顶上轻轻一点,好像在说,“善哉、善哉”,俨然是佛门大师的风度。布鲁塞尔街头的一尊活雕塑,则对施舍者握手致谢,他的举手投足恰到好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引得众多游人兴致勃勃地同他合影留念。伦敦温莎堡街头的一个女乞丐,以绛红色连衣裙、罩白纱裙缦裹身,手提白色果篮,像是身着盛装的新娘,若不是看到篮底的几枚硬币,你怎么也不会将她与乞丐联系在一起。
  这类乞丐,实在令人感叹。他们虽然穷困潦倒、生活无着,却不失人格、不弃自尊,甚至风度翩翩,以美的形象愉悦路人;尽管囊中如洗、饥肠辘辘,却安之若素、日复一日地在街头度过人生的时光。路人投去的目光大多是同情、友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乞丐是另类艺术的群体,将人的乞讨行为艺术化了,成为城市的景观、风情的组成。这种艺术化的乞讨行为可以说是高明的,毕竟他们在行乞的同时,也在为路人提供某种精神享受。乞丐本是让人怜悯并被轻视的弱势群体,而当他们将行乞与艺术结合起来时,就不能不让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里约热内卢大教堂
  里约热内卢大教堂一反传统,为桶式外形建筑,下大上小,别具一格。
  本报记者于宁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别致的诺贝尔大宴
本报记者章念生
  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活动可谓举世瞩目。这一天,还有一场重要活动也让媒体非常热衷,那便是晚7时左右举行的诺贝尔大宴。这几乎是瑞典最考究的晚宴。
  麦拉伦湖边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一座有70多年历史的塔形建筑,是斯市的一个象征。12月10日,正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地处北半球高纬度的瑞典,下午3点多钟天色已暗。麦拉伦湖畔,桔红色的灯光洒落水面,浮冰轻拍石岸,轻柔的声、光、色,衬得冬夜格外安宁与静谧。市政大厅里烛光摇曳,数千支蜡烛一齐点燃,别有一番雅致的情调。大厅中间有一张长25米的主桌,是诺奖得主与王室成员、政府要员们就座的地方。其余桌子与主桌呈直角排列。
  1300位宾客的位置早早就已布置停当。每个位置上都有一张卡。纸卡虽小,但非常个性化。这是基金会秘书处的人在掌握客人的爱好以后精心设计的。宴会上的座次安排很有意思。诺贝尔基金会在向贵宾发出邀请的同时,附了一张回执,上面有“特别要求”一栏。客人们在这一栏上填的基本都是关于座位的要求。有人要求很高,比如说“能否挨着王后?”“不能紧挨着,最好也能看得见”。大多数客人比较识相:“坐在同事中间”、“远离同事”、“坐在好人旁边”……这些对基金会来说还不难满足。
  这场晚会是个难得的交友场所,所有被邀的人都非等闲之辈,相互之间有可能成为人生难得的朋友,有的甚至成为红颜知己。秘书处人员不经意而点中“鸳鸯谱”的还真不少。曾有一对素昧平生的学者,男宾来自美国,女宾来自瑞典,在晚会上相邻而坐,结果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至今仍长相厮守。不过,基金会对排座位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诺奖得主带自己的现任、前任妻子一起来,这前任与现任妻子可千万不能靠得太近,而是离得越远越好,最好远得看不见。
  晚6时左右,诺奖得主和其他贵宾们先在市政厅的休息大厅里等候,然后鱼贯而入,与王室成员们一一握手。从6点半开始,宾客们纷纷就座。临近晚7时,大号吹响了。随着号声的响起,瑞典王室成员从二层台阶上缓步而下,走向大厅中央的主桌。所有宾客起立,迎接王室成员的到来。待瑞典国王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大家才纷纷落座。
  诺贝尔大宴,与正式的西餐一样,由汤、冷盘、主菜和甜点组成。主要原料以蔬菜、北极虾、三文鱼、鳕鱼、鹿肉、羊肉等为主。要为1300名宾客做出这顿隆重的大餐,从原料的筛选、运输到加工,直到最后被端上餐桌,数百名厨师要忙乎好几个星期。晚宴的菜单需要经过严格筛选。负责这顿超级大餐的是全国厨师协会。到了每年的10月份,诺贝尔基金会要组织一次规模不小的品餐会,品点当年大餐的菜点和酒水,品餐成员包括全国最负盛名餐馆的老板、诺贝尔基金会特邀的美食家等。菜单绝对保密,直到每年12月10日晚7时才能正式揭晓。
  这晚宴是个展示艺术的场所。宴会的音乐以前一直以管弦乐和合唱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舞蹈成了保留节目,这大大活跃了宴会气氛。据称,这是斯德哥尔摩学生们的功劳。有一次,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大学生在宴会上精心演出了自己编导的节目,虽然不是专业水平,却演得非常用心,结果大受欢迎。
  如今,市政厅内蓝色大厅宽敞的台阶成了很好的舞台。借助现代科技,舞台灯光多姿多彩,每年的风格都不一样。在1992年的宴会上,一场别致的金字塔舞让贵宾们大饱眼福。美貌舞女身着袖宽身肥、薄如羽翼的大袍,在奇妙灯光的衬托下,飘然而出,又飘然隐去,恰似“天女下凡”。在行家眼中,这百年历史的宴会上最成功的一场演出是在1996年,台阶上演出了一场小型歌剧,牵动了台下无数贵宾们的心。
  瑞典人说,参加一个非常正式的宴会很是乏味,唯独诺贝尔大宴不是如此,它集皇家宴会、家庭聚会和学生庆祝会等特色于一身。说是皇家宴会,因为王室成员出席。说是家庭聚会,因为获诺奖桂冠者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在一起。说是学生的庆祝会,因为每年宴会的200个座位是留给各大专院校学生的,他们可能是未来的诺奖得主。这200人中,约有50人被挑来引导诺奖得主就座,另有30名男女学生临时担任宴会的侍者。瑞典各地的大学生们每年都要向瑞典全国学联提出申请,学联最后通过抽签来分配这供不应求的座位票。
  在北欧有个习惯,主人请了客,客人最后要说几句话。短短的几句感谢词,对这些获得殊荣的教授来说,也是显示口才的好机会。有讲幽默故事的,有谈感受的,也有抒发对社会不满的。有一回,有位教授讲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笑话。某日,他与妻子开车出行,在一个加油站短暂歇息时,妻子飞速跳下车,与一位穿蓝色工装、加油站负责人模样的男士热烈拥抱。那忘我的热情相拥,很像久别的情人。待妻子回到车上,他问这男士是谁。得知那是她以前的男友时,这位教授说道:“你应该感到高兴没有选择与他结婚,因为你现在是诺贝尔奖得主的妻子。”妻子立即回答:“要是我和他结婚了,他也将成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话音刚落,整个蓝色大厅里一片哄堂大笑,笑得那大厅都快要塌下来了。
  宴会结束后,诺奖得主们再沿着蓝色大厅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二楼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那儿乐队已开始演奏华尔兹,舞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