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热线

瞩望多哈
本报特派记者吴绮敏
  编者按:今天,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第四届部长会议,其重要议程之一便是正式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如一则外电所言,“一旦世贸组织在多哈欢迎中国加入他们的行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将史无前例地展现在外部世界面前。”
  一踏上卡塔尔的国土,第一感觉就是“不一样”。机场不见世贸组织(WTO)第四次部长会议的标志,也没设接待处,只见一个胖胖的穿制服者手持印有“Welcome(欢迎)”的小牌子,一眼看去也说不清他是不是会议组委会派来的。一些身穿阿拉伯民族服装的男士手里拿着对讲机,不时地联络,其中有警察,也有会议工作人员,只是你无法从外表区分。很多记者,甚至是参会的外交官都未能在动身前获得住宿安排的通知,因此,不得不在机场出口找人询问。
  也许是“9·11”事件的缘故,这次对与会代表和记者的安全检查堪称严格之极。很多抵达多哈的中国记者下榻的旅店实际上是些尚未投入市场的公寓,他们面对的共同问题是在下榻处暂时不能上因特网、无法打国际长途电话,旅店中也无商务中心。当然,卡塔尔政府是尽力了,他们为筹备会议投入了3000万美元。设在喜来登饭店的会场和新闻中心还是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在会场门外的大厅里装有液晶显示电脑,那里都能支持中文网站的显示。(见下图)其实,真正的“不一样”,还是在于会议内容本身。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它将塑造21世纪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而且,在这次会议上,世界贸易组织将吸纳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4000余名来自世贸组织各成员的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已陆续抵达多哈,其中颇引人注目的当属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他们将在此见证中国实现加入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多年夙愿。历史将在11月10日定格,记录下与会代表审议并表决批准中国加入WTO决议的场面。在中国能否入世的问题上,尽管自9月17日第十八次中国工作组会议后就几乎结束了所有悬念,但作为中国入世进程中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中国人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已经等待了15年时间。“11·10”,将是继中国今年申奥成功、中国男足冲出亚洲之后又一个令中国万众关切、感慨万千的日子。
  多哈会议的特殊,还在于两年前失败的西雅图会议仍然令人记忆犹新。1999年12月,在美国西雅图,WTO第三次部长会议在场内的争吵和场外的喧嚣声中不欢而散,人们曾期待的“千年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未能启动。实际上,那次会议的失败是对WTO的沉重打击。因此,在西雅图会议过后不久,WTO总干事穆尔等负责人就着手采取措施,重建人们对世贸组织的信心。
  重建信心的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其二是建设特殊的机制来讨论和谈判WTO决议的实施问题;其三是全面审核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行动;其四是推动WTO所有成员的政府积极、有效地参与多边贸易事务。应当说,这四项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已有29个国家承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进一步放开市场。
  前几个月,穆尔与100多个国家的贸易部长进行了面对面谈话,敦促他们致力于超越分歧,架设沟通的桥梁,鼓励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并且强调指出会议成功的重要性。迄今,此次多哈会议的三个文件草案已准备就绪,其中包括部长声明,有关决议实施问题的决定以及关于知识产权、药品及公共健康的部长声明。
  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旗舰,世界贸易组织正经受着来自反全球化组织的压力。但迄今为止,多哈喜来登饭店尚未受到任何干扰。虽然卡塔尔一空军基地发生了袭击事件,但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说这并不影响多哈会议的正常召开。
  当前,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都出现衰退前景,世贸组织对今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率的预测也从去年的12%降至2%;发展中国家未能从乌拉圭回合的决议中获得预期的全部利益。这一切,都使人们迫切需要WTO迈出有益于全球经济的一步。很多人对本次会议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寄予期待,但愿多哈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起点。(本报多哈11月8日电)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吴绮敏摄)(附图片)
  此次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所在地多哈喜来登饭店。
  此次世贸组织会议礼宾接待处之一。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中国入世大事记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以下简称GATT)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非法窃据中国席位。1984年11月,中国获得了GATT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了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1987年3月,GATT成立中国工作组,并于同年10月举行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1992年10月第十一次会议时,中国工作组基本结束了对中国经贸体制的审议,进入有关中国复关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
  1994年4月中国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签署这两个文件是中国复关的必备条件之一。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正式成立。同年7月11日,中国成为该组织观察员。11月,中国政府照会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把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
  1997年5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四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关于非歧视原则和司法审议两项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同年8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中国达成双边协议的国家。同年,中国还与韩国、匈牙利、捷克等国签署了入世双边协议。同年11月,中日两国关于中国“入世”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宣告基本结束。
  1998年4月7日,中国在第七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上提出了一揽子降低关税的方案。1998年6月,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了中国“入世”三原则:世贸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是不完整的;中国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入世”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此前,中国已先后4次大幅度降低关税,并已签署了世贸组织的《信息技术协议》。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0年5月19日,中国与欧盟代表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1年6月9日和21日,美国和欧盟先后与中国就中国入世多边谈判的遗留问题达成全面共识。6月28日—7月4日,第十六次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就多边谈判中遗留的12个主要问题达成全面共识。7月16日—20日,第十七次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及其附件和工作组报告书进行了磋商,并最终完成了这些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1年9月13日,中国和墨西哥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至此,中国完成了与世贸组织成员的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这意味着中国工作组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部结束。从1986年7月中国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到谈判结束,中国争取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可谓风雨兼程。
  (升平)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此次多哈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启动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然而,与两年前相比,目前启动新一轮谈判的难度有增无减——
多边贸易谈判的困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宿景祥
  此次多哈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就全面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做出决议。两年前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WTO部长级会议,已经在这一议题上经历过一次失败。与两年前相比,目前启动新一轮谈判的难度显然有增无减。
  自“9·11”事件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WTO最近发表的报告估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2%锐减至2%。世界经济沉闷和贸易成本增加,是贸易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9·11”事件后,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保险、运输和安全费用明显提高,海关检查更为严格,这些都将导致贸易成本进一步增加。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减慢,国际金融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正逐渐显露出来,风险程度提高。此外,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的“反恐怖战争”激战犹酣,前景不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许多国家对重开贸易谈判的意愿不大。
  当然,多边贸易谈判所面临的最根本性的障碍,还是各国对谈判方式、议题及其目标都存有严重分歧。譬如,在谈判方式上,美国一直主张严格限制谈判的范围,所有领域的谈判均应与市场准入挂钩,谈判启动后在3年内结束。日本和欧盟则主张全面谈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强调审议既定协议的执行情况。在谈判议题和目标方面,各方也不愿从原有立场让步,分歧甚至比两年前还有所扩大:
  ——在农业问题上,尽管WTO各成员普遍认为应在农产品贸易体制方面进一步改革,并于去年3月就开始进行谈判。但美国强调的是取消农产品生产补贴,并尽快制定时间表。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关税,确定关税的上限,并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出口补贴上享受差别待遇。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受到特殊对待,日本和欧盟基本上也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这一立场。但美国则倾向于不给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主张取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保障条款。
  ——在出口补贴问题上,美国坚决要求取消出口补贴,而欧盟各国农产品出口长期以来主要靠政府补贴,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在服务贸易方面,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有必要对国内服务市场给予适当保护,不能无条件地对外开放。发达国家强调限制劳动力市场,降低金融、通讯和运输等领域的保护程度,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进一步放宽对人员流动的限制。
  ——在强化WTO的执行机制方面,各成员都承认,目前违反WTO规则的现象很严重,加强规则的执行与开始新的谈判同等重要。美国方面认为,应加强对各国贸易政策进行审查,并建议更多地从非政府组织等私人部门取证。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对此持反对意见。
  ——在改善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美国认为目前的争端解决方式效率低,强调加强“争端解决程序”的透明度,并同“贸易政策审查机制”结合起来,以便使争端仲裁委员会能够利用更多的信息。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目前争端解决方式的不合理性,因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可以制裁他国,而一些小国即使胜诉,也无力去制裁大国。
  ——在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问题上,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制造业通过低工资战略取得成本优势,应被视为不公平的贸易措施,建议WTO应将实现公平和对等的劳工待遇作为一项基本目标。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的这种观点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产物,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的原则。
  多边贸易谈判所处的这种困局,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体系中存在的矛盾与现实。20世纪90年代,各国纷纷拆除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世界贸易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从1990年的18%增加到去年的26%。人们也都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展开,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却日趋恶化,金融危机频频发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荡不安。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民权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生态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纷纷抬头,“全球化论”与“反全球化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争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全球化论者持“市场导向”的立场,强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认为世界正在步入一个没有政治边界的、相互高度依赖的全球经济,市场正在变成决定各国国内及国际事务的最重要的机制,将促进繁荣、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在组织国际生产和增加全球财富方面,全球性的公司将起领导作用,而民族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将显著下降,甚至变成了“时代性的错误”。反全球化论者则认为,一个不受控制的市场和开放的世界经济,势必会导致各个国家之间、各个经济阶层之间和各种重要的团体或势力之间产生严重的斗争。在这一系列斗争中所产生出的输家,也势必会多于赢家。因而,必须实行必要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指出,按照一些全球化论者的观点来推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将很自然地成为世界模式。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辩证的进程,而不是一种线性的进程。不少国家认为,单纯从“贸易谈判”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几无可能解开全球贸易谈判的困局。10月23日,代表着130多个国家的“77国集团”与中国共同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指出发达国家必须将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作为此次多边谈判的中心议题,使其成为“发展回合”的谈判。可以认为,若想使新一轮贸易谈判能够启动,发达国家必须采取灵活的态度,正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WTO来龙去脉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WTO中心主任梁艳芬
  GATT:世贸组织的前身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GATT)。关贸总协定自1948年开始临时实施至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拥有47年的历史,其制定的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章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并在WTO中继续有效。关贸总协定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积极推行自由贸易的产物,即针对战后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试图通过互减关税,扭转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1947年4月—10月,23个国家同意接受国际贸易宪章草案中有关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内容而签订临时性议定书。这23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缅甸、加拿大、锡兰(现斯里兰卡)、智利、中国、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印度、黎巴嫩、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巴基斯坦、南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叙利亚、南非、英国、美国。
  关贸总协定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活动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协调成员国的贸易事宜。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从1947年—1995年,关贸总协定共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乌拉圭回合是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也是关贸总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从1986年10月谈判的启动到1994年4月最终协议的签署历时8年。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103个,增加到1995年初的128个。此次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一是强化了管理国际贸易的多边纪律框架,将农产品和纺织品重新纳入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轨道。二是进一步改善了货物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并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三是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这轮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1/3,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税率降为3.5%左右。四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全面的贸易战发生,美、欧、日等共同倡导发起了此次多边贸易谈判,决心制止和扭转保护主义,消除贸易扭曲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1986年9月,部长们相聚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同意发起乌拉圭回合谈判。谈判议程包括所有突出的贸易政策问题,其中包括贸易体制向几个新的领域拓展,特别是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问题。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当1986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开始时,其中的15个议题并没有建立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只是设立了一个关于修改和完善关贸总协定体制职能的谈判小组,但是在新议题中已涉及到货物贸易以外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投资措施等。因此,面对这些非货物贸易的重要议题,很难在关贸总协定的旧框架内谈判,而有必要创立一个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来分别谈判解决。因此,在1990年初,当时担任欧共体主席的意大利首先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这个倡议后来以12个成员国名义正式提出。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
  世贸组织的宗旨及组织
  WTO的宗旨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同时使世界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WTO又增加了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目的,同时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既保护和维护环境,又以与它们各自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加强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作为一个国际组织,WTO拥有自己完善的组织结构,这在GATT时期是没有的。WTO组织结构的最高层是部长级会议,由WTO的所有成员组成,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部长级会议全权履行WTO的职能,并为此采取必要的行动,且有权对多边贸易协定下的所有事项作出决定。在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总理事会也由WTO的全体成员组成。总理事会实际上负责对这一组织的经常性管理。它监督WTO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处理最重要的紧急事务。总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一般每年大约召开6次会议。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和贸易政策审议的安排也是由总理事会完成的。
  WTO还拥有三个单独的附属机构,即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这些机构向总理事会报告。它们负责监督与所有成员根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协定所承担的义务有关的工作。
  货物贸易理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市场准入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动植物卫生检疫委员会、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反倾销措施委员会、海关估价委员会、原产地规则委员会、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保障措施委员会以及纺织品监督机构等。服务贸易理事会负责《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运作,下设金融服务贸易委员会和具体承诺委员会。知识产权理事会负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运作,目前没有建立附属机构。
  WTO还根据签署方有限的诸边贸易协定建立了几个诸边机构,包括民用航空器贸易委员会和政府采购委员会。除了上述常设机构外,WTO还建立了一些临时性的机构,通常被称作工作组。工作组的任务是研究和报告有关事项,并最终提交理事会做出决定。这些工作组包括货物贸易理事会下的国营贸易企业工作组和装船前检验工作组;服务贸易理事会下的专业服务工作组和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工作组;向总理事会报告的委员会下的加入WTO工作组、贸易与投资关系工作组、贸易与竞争相互关系工作组及政府采购透明度工作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