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对口支援重庆库区近80亿元
 促进移民搬迁安置改善三峡库区经济结构
 扩大库区对外开放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本报重庆11月28日电自1992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对口支援重庆市的各类资金累计达到79.27亿元,其中经济合作类资金72.9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库区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
  对口支援的初始阶段,各地对库区的援助主要是以“输血”为主,大多数是送钱送物以帮助库区同行业搬迁。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名优企业进军三峡库区,对口支援也由“输血”转为“造血”,不少参与对口支援的省区市到库区投资办企业。10年对口支援重庆库区,呈现出“四大业绩”。
  扩大了库区移民安置容量,促进了移民搬迁安置。全国各省区市通过在库区实施合作项目,解决了搬迁企业18016人的就业,其中为2942名城镇移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安置农村移民3334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区是移民大区,对口支援合作企业直接安置移民就多达6740人,其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与涪陵区政府各出资4000万元,对该区淹没迁建特困企业进行改造,安置移民1200人。
  改善了库区经济结构,加快了库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促进了库区经济的发展。上海白猫公司投资4100万元与万州五一日化公司合资组建的白猫(重庆)有限公司,在万州区率先打破了企业“大锅饭”:改革用工制度,实行聘用合同制和效益工资制,从而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成为万州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目前该企业已累计上缴税金近4000万元。
  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了库区投资环境,扩大了库区对外开放。对口支援不但为库区带来了资金、技术、品牌,而且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库区人民的意识也同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要钱要物,不如要个好项目”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加快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库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截至今年10月底,重庆库区引入社会公益性资金6.29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包括援建290所希望学校及医院、敬老院、图书馆等项目。辽宁省对口支援奉节县资金和物资折款达4480万元,其中无偿支援2000万元,在奉节新县城修建了“辽宁大道”,无偿支援650万元,帮助完成了奉节电信升级换代。(崔佳张国勇)


第1版(要闻)
专栏:

前10月全国税收同比增长二成
 完成12515亿元,增收2183亿元
  本报北京11月27日讯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今天在此间向记者透露,1—10月,全国税收收入(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累计完成12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183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年计划的93.3%。与近几年同期比,增收最多,进度最快。
  据介绍,前10个月税收收入呈现4个特点,一是各月收入均在千亿元以上,收入规模与征收质量同步提高。二是各税种增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三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税收增幅差距缩小。四是增值税增幅较高。


第1版(要闻)
专栏:

乌鲁木齐迎来迟到的冬雪
  11月27日晚至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降下今冬第一场雪,比去年第一次降雪推迟了40多天。这场姗姗来迟的大雪让边城的孩子们欣喜不已。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澳门四商会访京团
  本报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以贺一诚为团长的澳门四商会访京团。
  在谈到内地经济发展情况时,李鹏说,今年以来,国家积极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鹏高度评价澳门回归一年多来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他说,在以何厚铧先生为首的特区政府领导下,澳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稳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这与澳门人民爱国爱澳,充分发扬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是分不开的,也充分说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
  李鹏对澳门四商会来京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四商会一贯具有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澳门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做了许多工作。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商会能继续为维护澳门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他还祝愿澳门工商界抓住机遇,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在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贺一诚说,澳门厂商联合会、澳门出入口商会、澳门毛织毛纺厂商会、澳门付货人协会此次联合组团来京访问,目的是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和沟通,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的前景及其为澳门工商界提供的商机,访问获得很大的成功。
  他说,广大澳门同胞亲身感受到回归后澳门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更加拥护“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他代表四商会再次感谢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关心和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吕聪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廷翰、李鹏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吴文昌、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柯小刚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在纪念中国金融工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
  发挥金融职工积极性创造性
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本报北京11月28日讯记者崔士鑫报道:中国金融工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会见与会代表时指出,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金融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金融工委书记温家宝参加了会见。
  尉健行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金融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尉健行希望中国金融系统的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工会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金融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中央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阎海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表彰了全国金融系统的优秀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职工之友。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党政负责同志和全国金融系统的工会干部、工会会员代表7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金融工会成立于1951年10月。50年来,在金融系统党组织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中国金融工会团结和带领金融系统广大工会会员和工会干部,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时期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党密切联系金融系统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第1版(要闻)
专栏:

落实中央“收支两条线”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邯郸全面推行“票款分离”模式
  本报讯记者李建兴报道:为了落实中央“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从1999年开始,河北省邯郸市全面推行“票款分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今年1至9月,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征收预算外资金入财政专户达到100%,入财政专户(票款分离)22153万元,征收政府调控资金1179.5万元,实行“票款分离”的单位达到95%。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邯郸市从1999年开始,采取有力措施,实行“票款分离”,有效地遏制了乱收费、乱罚款、逃避财政监督现象,强化了财政分配的主导地位,为增强市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化财政分配职能和经济建设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确保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工作的实施,邯郸市政府1999年4月出台了暂行办法,明确市直首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91项,执收部门23个,执收单位48个,完成了“票款分离”管理。市财政局制定了暂行办法、稽查和票据管理等三个配套规范性细则。主要做法有:取消执收部门(单位)收入账户,由财政征管机构在代收、付款业务的各商业代收银行开设财政过渡账户,并设立代收银行网点;收费、罚款使用的票(收)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刷和管理;实行执收部门(单位)执法与收款相分离;执收部门(单位)的所有收支活动,全部纳入本部门(单位)财务机构统一管理,非独立法人机构不得在银行开设账户等。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东营机场正式通航
  本报济南11月28日电记者宋光茂报道:今天,随着一架波音737客机昂首起飞,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第一座机场———东营机场建成并正式通航。
  东营机场一年内可起降飞机1578架次,旅客吞吐量可达7.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00吨。先期安排了东营至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和新疆库尔勒等5条航线。胜利油田为机场的主要出资方。东营机场的正式通航,将大大改变鲁北地区交通相对落后的状况,优化山东的航空布局,改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投资环境。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汕汾高速公路通车
  本报汕头11月28日电记者侯伟生报道: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汕(头)汾(水关)高速公路今天正式通车。
  汕汾高速公路是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广东境段的一部分。该高速公路起于汕头海湾大桥北桥头,止于粤闽两省交界的汾水关,是深圳、汕头、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的陆路交通主要干道,同时也是广东东部地区公路的一条主骨架。
  汕汾高速公路全长67.62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3.17亿元。汕汾高速公路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是广东省首条主体工程与房建、机电配套服务设施一体化同步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南加大公路建设投资
  本报郑州11月28日电记者李杰、戴鹏、陈一鸣报道:记者从河南省交通厅获悉,截至11月20日,今年河南省公路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提前40天超额完成了原定年度投资120亿元的建设任务,这是河南省继去年公路建设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后再创的历史新高。到今年底,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075公里,在全国名列第六,比上年前移7位。
  今年初,河南省交通厅党组自我加压,将全省年度公路建设投资计划从100亿元目标调整到120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一倍。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英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李诗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英国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波腾一行。宾主双方就进一步促进中英关系,发展两国在财政金融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波腾是应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邀请访华的。金立群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学习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的体会
陈群苗长发孙业礼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江泽民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他根据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论党的建设》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稿,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探索和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和提出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党在新的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和党的状况,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围绕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建设了一支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了探索,强调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的意见,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聚精会神、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建设。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但是党的性质不能变,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能变。同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党建理论研究班上发表了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的长篇讲话,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党的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是新时期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党的建设的中央全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经过党的十五大,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江泽民同志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对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5月,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要“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的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邓小平同志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并强调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此后,在讲到党的建设问题时,江泽民同志总是把这一任务摆在首位。他认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学习邓小平理论,既要坚持它的基本观点,又要通过实践使它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他要求全党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抓党的建设,首先要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因为解决思想政治问题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能否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首先要看党委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及其运用能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江泽民同志认为,全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江泽民同志早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就曾说过十分明确的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的总结。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做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他强调指出:“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这种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辩证统一的制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上的体现,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运用。
  我们这样一个有六千多万党员的大党,靠什么组织起来并具有强大力量呢?江泽民同志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他多次强调指出:我们面临复杂的情况,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很不够的,要靠集体智慧、集体领导,靠全党同志群策群力。
  江泽民同志认为,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四句话,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他要求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江泽民同志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他还强调,加强团结,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稳固才能保证党的整体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江泽民同志早就提出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他希望党的基层组织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对于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国有企业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江泽民同志有着许多重要论述。与此同时,他还敏锐地注意到了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
  他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认为,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需要。他要求,“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社区党的建设也是一个新课题。江泽民同志认为,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实质就是打牢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他要求,社区党建工作要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在发挥作用。要从城市社区的特点出发,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来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党的领导要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就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江泽民同志认为,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极为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应该提出哪些方面的基本要求呢?江泽民同志认为,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当是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组成的宏大队伍。这支干部队伍,由于分工和职责不同,对他们应当有适应本职工作特点的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是,不论做什么工作,作为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刻苦学习,勤奋敬业,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江泽民同志还特别强调,党的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他指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和基础。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并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者是紧密相连和相互统一的,核心是讲政治,讲政治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必须体现在讲正气上。从1998年底开始,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全国县以上领导干部深入进行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我们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的探索。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他提出,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能力,特别要注意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他还提出了选拔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三条原则:一要不拘一格,二要加强磨练,三要人才辈出。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险会更大,如果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也会更严重。
  江泽民同志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在1993年的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正确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明确了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他指出:反腐败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保证。此后,每年的中纪委全会江泽民同志都要到会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指导这场斗争的深入开展。
  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政风廉洁,从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这是对兴亡规律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就决定了反腐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治标和治本,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把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遏制下去,才能为反腐败治本创造前提条件。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已经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前些年,由于腐败现象呈现蔓延趋势,我们在抓治本的同时,采取治标方面的措施更多一些。这是完全必要的。江泽民同志认为,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他强调指出,要通过体制创新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来推进体制创新工作,特别要搞好人事、财政、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认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他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江泽民同志认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越是改革攻坚,越是面临困难,越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着办事,做到群策群力。这是做好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群众最反感的是不说实话,不办实事。因此,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第一位的。江泽民同志认为,能不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能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大问题。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