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越位”到“退位”变“指令”为“服务”
  青岛创新政府管理体系
  精简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完善城市管理、推行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效能评估监督整体推进
  本报青岛11月22日电记者宋学春报道:“过去跑审批项目和缴纳各种费用,要跑15个部门,现在一个大厅就解决所有问题。过去办理一个工程项目有40多个审批环节,现在简化为12个。方便多了,改得好。”这是记者在青岛市工程建设服务大厅听到的评价。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说,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府环境问题,已经成了青岛增强吸引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我们必须由过去的“政策决定发展,区位创造优势”,迅速转变到“环境决定发展、政府创造优势”上来。
  青岛市委、市政府认为,“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由此,市委、市政府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他们用“兵临城下”、“四面楚歌”和“众目睽睽”来形容。今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五项工程”,即精简机构,明确职责,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理体系,实施集中统一行政处罚权;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并将“五项工程”整体推进。同时配有举报电话,让老百姓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为。
  青岛实施“五项工程”是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入手的,市政府各部门承担的1263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已取消、降格655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52%。青岛市经委行政审批由123项减少到29项,对剩余项目还要再清理和试行登记备案制,同时探索网上审批或网上备案。市建委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18项精简为8项,幅度达93%。其中,把属于建筑管理的23项审批事项划归建筑工程管理局,把属于企业的有关权限还权于企业。他们还将群众和基层最为关心的办事机构的管理权限、管理依据、办理时限、办事条件、工作纪律、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公开。对企业关注的资质评审、评标结果、优质工程评选等进行公示。
  为了理顺部门的职能,青岛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总数由改革前的51个减少到43个,3年没增加人,500多人离开政府机关。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对33条交叉职能逐条进行了理顺,原则上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确需多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职能,明确分工,分清主次。
  政务公开在各职能部门已产生有效运作,开始变“指令”为“服务”。市经委公平对待各种企业,不仅在政策上和服务上平等,在资源配置上也平等,谁有优势谁投资,谁实力强就支持谁。前5批国债项目,市经委推荐了8户集体和股份制企业争取国家贴息。今年又促成了温州人本集团对青岛轴承厂的兼并,开了民营企业重组国有资产的先河。


第1版(要闻)
专栏:知难而上求发展

抠出来的岗位——看辽宁怎样促进就业
本报记者白天亮原国锋皮树义
  辽宁有道名菜,叫“小菠萝”,二百多个极小的蛤蜊,一个个用针挑出来,做成一盘菜。省长薄熙来说:“这是道功夫菜。我们现在搞就业,也是个功夫活,就得这么一点一点抠。”
  承受着巨大就业压力的辽宁省,正以这种一点一点抠的精神,千方百计挖掘就业潜力,创造就业岗位,在增加就业这张艰难的答卷上书写无限希望。
  天大困难压在肩满怀深情抓就业
  辽宁目前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全省八百二十六万职工,各种类型的下岗人员共有二百三十二万,相当于四个职工中就有一个下岗。
  今年仅七、八、九这三个月,就有十四万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进入失业行列。
  抚顺、阜新、本溪,这些被昔日称为煤都、煤城的老工业基地,如今资源枯竭,大批工人下岗。在阜新,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没工作,实在找不着活,就去拉三轮,满大街都是人力车。
  还有每年新成长的二十多万劳动力,等待走上就业岗位。
  增加就业成了摆在辽宁人面前最大的难题。它直接关系到全省二百多万人的饭碗,不容回避、不容拖延。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还谈什么人民生活改善。大量正值青壮年的劳动力在家闲着,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倍增。这么多的人没活干,经济又怎么发展得起来?省委书记闻世震说,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加就业就是具体体现。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促进就业。
  困难逼得辽宁背水一战。采访中我们听到这样一种比喻:解决就业问题如同又一场“辽沈战役”。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就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拿出打大仗、打硬仗的劲头,全力以赴。
  辽宁人看到了困难,也看到了机遇。企业冗员严重一直在制约经济的发展,清理劳动关系、建立起市场就业的良性机制,正是让企业轻装上阵的好机会。辽宁多年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均衡,安置劳动力的过程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能带动整个经济跃上新台阶。
  困难面前,辽宁人不讳言其严峻性,但辽宁人更有着乐观的精神。他们这么分析:国家把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选在了辽宁,出政策,出资金,这为就业形势好转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大规模减员分流的高潮正在过去,只要真抓实干,希望就在不远处。
  到辽宁采访时,全省的就业工作会议刚刚开过。会上提出了二○○一年就业工作的总目标:创造就业岗位七十万个,帮助三十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全省上下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苦干、实干。
  岗位不会从天降聚少成多靠挖掘
  戚秀玉在大连是个大名人。不少人下岗了找不着活干,就会去找戚大姐。她也的确能干,三年来推荐了四万人上岗。
  这些岗位从哪里找来的?不少是从家政服务业中来——清洁、小饭桌、伺候月子、老人护理、保安。这种岗位不正规,也不打眼,但它毕竟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鞍山有个“妈妮贝贝”家政中心,专门伺候女同志坐月子,首批就有几十人上岗,组织了十几批,“月嫂”成了一种职业。下岗女工郝巍创办的“康尔福刮痧中心”,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已安置下岗职工一百多人。
  沈阳东陵泉园街道组织100多名失业下岗人员办起了服装点、干洗店、网吧、食杂店、复印点、美发店、送水站、浴池、保洁队。社区内的人感叹,就这么个熟悉的大院,想不到藏着这么多就业机会。
  就业岗位不会从天降。用省劳动厅厅长陈海波的话说就是:“创造岗位是硬碰硬的事,就靠下笨功夫。”辽宁省各级政府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向第三产业要就业,向第一产业要就业,向中小企业要就业,真可谓千方百计。
  抚顺多山,许多荒坡僻谷是睡着的资源,唤醒它,不就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宝地吗?抚顺市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山区。
  在抚顺县章党镇下二村庙沟,我们看到了下岗工人苏志忠经营的养犬场。这是一个狭长的小山沟,多年荒在那里,杂草丛生。两年前,苏志忠以3万元租下山沟,租期20年。平整沟底,建起犬舍,苏志忠开始创业。我们到的时候,警犬刚训练完。据介绍,这些名贵犬,一只就能卖到十几万元。
  这种小流域开发,用的是荒山沟,注重的是投资性和技术性开发,不但没有与农民“争饭碗”,反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两年来,抚顺已开发小流域1157条,有林牧型、养殖型,也有旅游型、休闲型,共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6500多名,数万亩荒坡得以利用。
  鞍山市88万职工中下岗人员已达27万。市政府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兴办小企业,而政府要做的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徐恒伟、扎世国,这两个鞍钢的下岗职工办了一个森琦工艺制品厂。来到他们的工厂,只见几间平房里工人们正在忙碌,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果皮箱、坐椅、花盆,五颜六色,光滑照人。这些都是用一种树脂复合材料生产的。这个小企业年产值已有几十万,雇了20多个人,全是下岗工。开始创业时,他俩所有积蓄合起来才10万元。就这10万元,要买技术,要租厂房,要购材料,要付工资。钱花光的时候,产品还没生产出来。不过幸运的是他们拿到了15万元的贷款,使工厂转危为安。鞍山市设立了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对下岗职工创业给予小额信贷支持,由财政进行担保,并享受贴息。这个中心已为数百名下岗职工解了燃眉之急。鞍山市共发展这样的再创业企业639户,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业。
  目前,辽宁省共有68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别小看了这68万个岗位,它们都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一个一个找出来的,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血,展现着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
  统筹兼顾一盘棋就业优先落实处
  说起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设立,鞍山市劳动局副局长游建同颇有感慨。当初有了这个想法,劳动局的同志先找到了市商业银行的领导,开口之前,心里直打鼓:“这种贷款,数额低,利润小,风险大,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能要来吗?”谁知,行长一听是为下岗职工办贷款,立即表示:“这是给老百姓办好事,我们银行也要出点力。”银行全力支持,可需要担保。劳动局向市政府报告,市长拍板,财政先投300万元做保。前后不过一个多月,担保资金开始运作。这位副局长说:“过去就业好像只是劳动局的事,现在整个政府都在做这件事,全社会都在支持,就业形势是比从前严峻,但就业工作比以前好做了。”
  不仅是鞍山,整个辽宁都把就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就业优先已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促进就业从没像现在这样上下一股劲。
  增加就业根本的是靠经济发展。辽宁把增加就业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就业。今年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为增加就业提供了保证。
  辽宁大企业多,政府对大企业历来扶持力度也大,但从就业规律看,是“小企业,大就业”。辽宁在支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培育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措施,把中小企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辽宁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如何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辽宁还是两手抓。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就业终究要靠经济的发展。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就业上作用更直接。辽宁明确,我们要高科技,也欢迎劳动密集型。
  这两年到沈阳的人都会发现,沈阳变漂亮了,马路宽敞,绿草茵茵,前几年满大街的小摊也看不到了。摆摊是下岗职工就业的一个重要出路。城市要整洁,下岗职工要岗位,沈阳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下岗职工摆摊不是一撵了之,而是退路进场,挖掘现有市场潜力,让更多的人进入市场经营,也允许在社区、小街道摆摊,既保持了市容,又保证了增加就业。
  统筹兼顾,处理好增加就业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就业优先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金秋时节,我们在辽宁这块黑土地上采访。在下岗职工摆的小摊前,在他们开办的小企业里,在社区街道的小门店中,在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辽宁所面临的困难,也感受到了辽宁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下岗多,不掩饰;就业难,想办法。这就是希望。
  (附图片)
  辽宁省鞍山市采用多种形式培训下岗职工,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图为下岗女工在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学习服装制作技术。(于忠学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转变领导作风
  广空党委实施“兵心工程”
  本报讯近日走进广州军区空军所属的多处基层部队营院,只见座座营院设施齐全、整洁敞亮,体现出建筑、园林艺术和时代气息。基层官兵普遍反映,这是广空党委和机关今年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大力实施“兵心工程”取得的硕果。
  据了解,实施“兵心工程”前,广空所属部队许多官兵还住在老旧营房里,一些边远艰苦连队的吃水、通信、就医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今年初,广空党委联系实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切感受到,领导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把基层要办的事办到,把官兵想办的事办好,与时俱进地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为此,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士兵第一、基层第一”的思想原则,对长期困扰基层部队官兵工作、生活等5个方面的66个具体困难和问题,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财力、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下决心多方筹措资金2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基层全面建设。同时,他们制定了《军区空军基层建设三年规划》。这个规划从营院绿化布局到营房设计改建,从军体文化设施到战士们的床头柜等都作出了明确的建设规范。
  在广空党委和机关的带动和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区团以上领导干部共有3000多人次深入基层,指导工作。截至10月底,全区参加军工自建的就达15万人次,仅此一项节约经费500余万元。领导心系基层,情注官兵,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献身国防现代化的热情。(孙茂庆武艾丽)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巴基斯坦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倪四义)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巴基斯坦商业、工业和生产部部长拉扎克·戴伍德,宾主就加强中巴睦邻友好,深化经贸合作进行了亲切交谈。
  朱镕基愉快地回忆起他今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的情景。他强调中巴友好有着坚实基础,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巴友好政策。朱镕基认为,中巴经贸合作进展顺利,这次双方的工作会谈富有成效。我们相信,在穆沙拉夫总统领导下,巴基斯坦将会克服目前经济上面临的暂时困难。
  戴伍德对此表示赞同,并向朱镕基介绍了进一步开展巴中经贸合作的具体设想。
  戴伍德是应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的邀请来华访问的。双方就扩大双边贸易、促进中国企业赴巴投资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树立品牌 赣州小脐橙做成大产业
  本报南昌11月22日电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的江西省赣州市以脐橙为媒,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客商前来投资开发。今年以来,该市与外地客商签订的脐橙开发合同已达3万亩。面对即将正式入世,他们制定了“兴果富民”战略:“用5至10年时间,种植脐橙120万亩,总产量达120吨,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最适宜种植脐橙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市把山当作田来耕,大力发展果业生产,全市果业面积发展到近200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量超过8万吨,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
  赣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把脐橙作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来抓,在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树立品牌和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推行标准化建园和无公害生产,培育精品果园100多个,占总面积的1/5以上,一批优质、高产品种成为脐橙的当家品种。
  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是赣南脐橙应对入世的一项重要对策。该市各地纷纷组建果业协会,以“协会+农户”的形式,把果农与市场连接起来。该市还先后建起一批果品营销企业和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赣南脐橙的销售区域已扩展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德军余清楚)


第1版(要闻)
专栏:

金沙江水电开发步伐加快
  装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溪洛渡水电站基本具备开工条件
  本报讯记者刘磊报道:记者从日前闭幕的中国三峡总公司金沙江水电前期工作会议上获悉,金沙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溪洛渡水电站,经过大量细致的勘测设计和科研攻关,已基本具备了开工建设条件。这一工程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重要项目。
  金沙江天然落差5100米,水能资源蕴藏量高达1.12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6.7%,是我国亟待开发的最大水电基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富集的河流。其中金沙江下游河段(雅砻江河口至宜宾)水能资源的富集度最高,将规划建设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3070万—4310万千瓦,年发电量1569—1844亿千瓦时。目前,溪洛渡和向家坝两座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
  由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担任勘测设计任务的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260万千瓦,该电站于1994年通过了坝址选择报告。1996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正式介入金沙江下游河段的前期工作。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讨论,认为该工程建设条件好,工程基本地质条件已经查明,关键的技术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经济指标优越,将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骨干电源。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陕西省加快信息化建设
  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喜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连续8年在全省工业部门名列第一,成为陕西省第一支柱产业;今年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44.6亿元,同比增长20.7%;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52%。目前,全省电话用户673.9万户,互联网网站5500个,上网人数47.8万人。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上网工程加快,全省上网企业达23000余户。(孟西安郑少忠)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青海大力推广四翅滨藜
  青海省林业局近日召开全省四翅滨藜推广现场会,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扩种四翅滨藜1万亩,并确定将这一灌木新品种作为全省干旱山区、风沙荒漠区、盐渍化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四翅滨藜育苗周期短,耐干旱,抗盐碱,耐寒冷,防火阻燃,能春夏秋三季造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禹伟良马应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世界航运巨头落户珠海
  世界海运巨头马士基—海陆公司珠海分公司日前成立。马士基—海陆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的丹麦A.P.穆勒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班轮公司,拥有遍布100多个国家的办事处和集装箱码头网络。珠海分公司是马士基—海陆公司在中国开设的第十二家分公司。(赵京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院士“浙江行”活动举行
  从11月19日开始,为期5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行”活动举行。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带队,来自农业、林业、渔业、资源和生态等领域的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浙江德清、嘉善等地考察调研,并为一些企业提供“技术诊断”和科技咨询。(江南)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内河最大石油企业成立
  日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共同组建的我国内河最大水上石油企业——中石化长江燃料公司在武汉成立。该公司拥有大型油库、铁路专用线、码头、水陆加油站和各类船舶,主要为船舶提供燃油,年销售能力150万吨。(王勇)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下基层不能搞形式
丁了
  最近,某省为了促进机关转变作风,抽出两千多名干部下基层。有个厅的一位老厅长应邀和下基层的干部座谈,提出两项要求,一是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决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老厅长的一席话,引来一片赞同声。
  下基层是为了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反给基层添麻烦,就违背了下基层的初衷。不顾实际情况的下基层,不但转变不了作风,还容易助长新的形式主义。特别是个别人下去后不好伺候,提出种种要求,使基层的同志小心翼翼,耗时费力,苦不堪言,就更不好了。
  下基层不能凑人数,不要大呼隆,更不应该搞特殊。衡量机关作风转变的标准,是能不能为基层着想,是不是为基层服务,而不是仅仅看下去了多少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评思想评作风评素质 哈铁局基层评说干部政绩见实效
  本报哈尔滨11月22日电今年初以来,哈尔滨铁路局给300多个基层单位下发了5万多张“意见反馈单”,由基层评说去检查、指导工作的路局机关干部,有效地监督、整治了一些机关干部的不良风气,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转变。
  去年底,铁路局党委书记李卓奇看到一封反映机关干部作风的来信,评价下基层的某些干部“专业知识不懂,走遍全局勒卡;希望领导过问,清除腐败残渣。”这给局领导班子震动很大。他们及时召开了有400多名科以上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大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主动查学习、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素质,共查摆出27个方面的620多条问题,写出自查报告1300多份。会后,又印发了5万张“基层对机关工作人员意见反馈单”,下发到300多个基层单位,要求基层对机关干部在下面的一言一行都做反馈,经调查核实后,铁路局不定期公布红白榜予以表扬或批评处理。
  到10月末,哈尔滨铁路局机关党委收到反馈单2200多份。现在,他们已出红榜11期,有31个部处室、125名干部受到表扬;出白榜3期,有10多名干部受到不同形式的处分和教育。来自基层的“反馈单”带来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同时也使哈尔滨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客货运输等项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
  (董伟蔡忠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海口世纪大桥主桥合龙
  海南首座跨海大桥、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全长2600多米的海口世纪大桥主桥22日下午5时合龙。大桥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海口市中心区与位于市区东北面的海甸岛的主干道。据悉,该项目总投资6.67亿元人民币,是“九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安徽建章立制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本报合肥11月22日电记者蔡小伟报道:安徽省1万名机关干部昨日自带行李,深入到1万个村,帮助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安徽省出台了领导干部进村入户的制度,把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了下来。
  安徽省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里建立了省级党员领导干部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联系点,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许仲林等17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17个镇,深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最近又制订了省、市、县、乡各级领导进村入户制度,规定省党政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委有关部门、政府所有部门领导每年进村入户2次以上,市、县、乡镇领导依次增多,每次5天左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办实事。
  各级党组织围绕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核心,改进作风。濉溪县双堆集镇建立“民情夜谈会”制度,每周安排一个晚上,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轮流到各村召开民情夜谈会,了解村情民意。含山县推迟或取消了37个可能加重农民负担的工程项目。
  全省各地还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抓住本地区本单位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有效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各地实行乡镇领导干部驻乡制度、双休日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和纪检监察部门查岗制度等,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年终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如今乡县干部“走读”在安徽已基本杜绝。
  安徽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全方位政务公开机制,五河县、怀远县等地还推行点题公开、重大决策公开、政务公开、意见反馈、政务监督等制度,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