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记谈作风

搞好民主集中制是大本事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本报记者胡跃平马宏伟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日前,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请他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钱运录直奔主题: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论述,把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在新形势下的创新性有机统一起来,既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经验,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针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于地方党委来讲,关键是学习好、领会好,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
  钱运录说,当前首要的是提高对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决定》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理解,这是由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符合唯物史观,贯穿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同时又是保证唯物史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的制度。在新形势下,怎样保证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怎样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民主集中制。“根本”就根本在这里。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民主集中制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把党心、民心凝聚起来,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集中起来,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能够保证全党的高度统一,不断增强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什么时候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事业就得到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受到损害。
  对于在新形势下怎样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好,钱运录指出,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决定》提出要发展党内民主,这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也是针对我们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来的新要求。与战争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面对的问题比过去复杂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决策的正确和科学,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并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从来都是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深化认识、发现真理的。党内民主不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很难体现出来。
  其次是坚决维护基本制度的严肃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是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这十六个字既是原则和纪律,又是方法和程序,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水平的关键。制度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强制性,是必须依照执行的。谁不执行这十六个字的基本制度,谁就违背了党规党法。只有坚持这十六个字的基本制度,才能克服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的倾向。独断专行建立在个人说了算的基础上,实质就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既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又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么决策失误,要么在实践中难以执行;软弱涣散则形不成决议,或者决而不行,害怕实践,各自为政,搞内耗,力量抵消了,同样会危害党的事业。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关键是必须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再次是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实践过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搞不好,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执政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好,所以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起来,善于协调关系,凝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古人说过,群策群力,可以制敌。为了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委既要敢于领导,又要善于领导;既要带领人民探索客观规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又要尊重规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不能违背规律。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代表而不代替。
  钱运录认为,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关键是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重申了“四个服从”,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我们党是一个整体,国家是一个整体,只有全国人民的利益维护和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局部利益。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全国大局,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最根本的问题,是实现宏伟目标、推进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委书记在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讲到这里,钱运录站了起来,强调说,对于书记来讲,搞好民主集中制是大本事。江泽民同志指出,“一把手”要把握全局、坚持原则、团结同志、加强修养。党委书记作为党委“一班人”的班长,应该成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改进领导作风的带头人。《决定》对党委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做好团结协调工作。这些都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必备素质。历史上楚汉相争,楚强汉弱,然而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邦“善将将”,也就是善于用人。如何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这对书记的胸怀、群众意识、民主意识、领导水平、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把民主集中制搞好,把大家团结好,把集体的智慧充分挖掘出来,把领导核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个大本事。书记本人能力强、业务过硬是重要的,是一种本事,但对于领导工作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领导的责任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靠认真掌握和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
  最后,话题转到了贵州。钱运录说,贵州这几年有所发展,关键是省委结合贵州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抓住战略重点,特别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找到了突破口,比如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优势产业,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战略,等等。这些重大决策,都是通过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才形成的。可以说,贵州近几年的发展已使我们尝到了认真搞好民主集中制的甜头。
  (附图片)
  照片为钱运录同志。(甘海余摄)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听声音·看脚印·察作风
方海洋
  作风是抽象的,作风建设却是具体的。说作风建设具体,不仅因为要求是具体的、标准是具体的,而且因为作风的好坏也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体现。看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密切联系群众,是否坚持走群众路线,视角很多,标准很多,这当中,听声音,看脚印,就是一个好视角、一条好标准。
  听声音,首先要弄清楚应该听谁的声音,听什么样的声音。有些人习惯于听上级表扬的声音、同事附和的声音、下级恭维的声音,忽视甚至不愿听群众的声音。毫无疑问,这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这里所说的应该听的声音,当然不是前几种声音,而是群众的声音。我们干任何事情,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对于我们的工作和行为,群众总会有看法、有评价,其中有肯定、赞扬的,也有反对、批评的,还会有各种建议和要求。对于肯定赞扬的声音,人们容易接受。对于反对声、批评声、建议声,不同的人则会表现出不同的胸襟、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境界:有些人怕听这样的声音,总觉得群众的批评、建议是在找茬子,跟自己过不去;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群众,不把他们的批评、建议当回事;有些人自作聪明,对群众的意见、建议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和投机取巧的做法,爱听就听一点,不爱听就当耳边风,装点门面,糊弄群众;更有一些人,平日里高高在上,不问下情,即使到了基层,也是前呼后拥,与群众的声音相隔绝。这些人,由于不愿听或者听不到群众的声音,不可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自然也就做不到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听声音,自然要听真心话、老实话,特别应该听逆耳之言、批评之声。良药虽苦能治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听这样的声音,能帮助我们准确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做到下情上达,了然于胸,把群众的智慧转化成改革、发展的动力。缺少这样的声音,则往往会因失去群众的监督和配合而使工作偏离方向,甚至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当然,良药和忠言的获得,又无不来自信任。因而,只有经常深入群众,真心诚意与群众交朋友,只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才会得到群众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听声音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观察和判断这种联系群众的行动及其效果就主要应看脚印。脚印,是党员干部用脚书写的日记,是无声的历史。看脚印,不但要看领导干部在基层留下了多少足迹,这些足迹深不深、实不实;还要看这些足迹是经常性地进村(厂)入户,还是偶然性地走马观花;更要看这些足迹是不是印在群众最需要时、最紧要处。足不出户,人不离车,当然不会留下脚印,也肯定听不到真切的声音;光下基层不问事、不落实,听了声音没反应、没行动,这样的脚印群众也不买账,最终同样也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听声音,看脚印,是检验和判断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表里。大凡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听群众的声音,群众就会气顺;经常到群众中去,和群众的感情就深。相反,不愿听或听不到群众声音的,他的脚印便绝少在群众中出现;而脚印的多少和虚实,也大体可以印证出党员领导干部对待群众要求和呼声的态度之一斑。所以,透过这扇小视窗,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也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时时对照自己,自省自励。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王保安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没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就不可能创造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最大作用的环境。新经济也好,知识经济也好,都离不开制度创新。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根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吸收借鉴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坚实的体制和制度基础。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三个代表”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其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如果没有先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就没有发展先进文化的物质条件,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先进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为依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也必须以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为保证。因此,如何建立一套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以保证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性任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步伐的加快,我们又面临着新的巨大压力。一方面,从简单的开放、引进,到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随时间推移而自然发展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过程,而是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经济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国际化的过程。在既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游戏规则下,国际竞争实际是经济管理制度和企业制度的较量。另一方面,虽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宏观体制的改革与微观基础的重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当肯定,我们的各项改革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果,但也要承认,改革正处在进行更广泛的利益调整和更艰巨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在继往开来、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面向新世纪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体制条件和制度保证。
  经济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不合理仍然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经济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经济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不合理仍然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有:
  宏观资源配置体制尚不完善。计划经济的体制框架已被打破,但计划经济的方式、方法、手段尚未根本改变,甚至改头换面披上了合理的外衣,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依然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四大早已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点,就是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让市场而非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距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行政审批虽然其规模和比例都在明显下降,但仍大量存在。国有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以发展中国家最为稀缺的资本资源来讲,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是三分之一,却耗用了三分之二的资本资源。造成资源分配低效率的症结,首先就在于资源配置的传统计划方法。所谓计划经济,其本质和表现就是行政命令和行政审批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证明,除了战时等特殊时期外,由政府直接通过计划审批手段来配置资源,很难与市场的实际供求状况相耦合,当然也就无法趋向真正的供求平衡,更无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失调———再调整———再失调”反反复复恶性循环的实践,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试想,如果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那么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审批出来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显然,在信息不可能对称的情况下,靠行政命令和行政审批支撑的计划手段,无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必然钳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微观企业制度改革尚需实质性的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能人治理”、“行业优势”和“点子制胜”已完成其使命,在深层次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获得竞争性市场主体的最基本条件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任务。首先,传统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上存在悖论。在产权所有者连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都无法确切知道的情况下,是谈不上充分行使所有者权利的。“所有者缺位”带来的结果,是国有资产“财产权利私人化、财产责任公有化”的矛盾不断激化。因此,产权清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国有企业经理层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造成了“逆向选择”。传统国有企业的经理层,不是在市场优胜劣汰中凭业绩形成的,也不是在企业家群体中通过竞争择优产生的,而是由政府或党委任命的。这不仅混淆了企业作为经济系统与政府作为政治系统的功能,也混淆了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社会事务管理者职能。经理阶层所受到的约束不是来自市场,而主要来自行政机关,这就势必促使经理层花费大量精力“经营领导”,而不是面向市场“经营企业”。在经营企业“不死不活是高手”说法的背后,深刻地反映出这一制度的弊病,即如果企业经营者业绩突出,则有被他人觊觎其位置并取而代之的危险。干得好的经营者无法享受公司治理优化带来的好处,而干得不好的,个人也并不遭受任何损失。这种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不可能内生出使经营者“实施长远规划、致力科技创新”的动力。
  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方面仍然存在着“官本位”意识、平均主义和行业垄断等带来的差别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另一方面是职务消费带来巨大浪费,甚至成为腐败的温床。贡献大者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而造成巨大浪费者仍然端着“铁饭碗”。贡献与报酬不对称使这种制度失去了激励作用,而损失与责任不对称又使这种制度失去约束作用。一些曾经“绩优”的企业家蜕变成经济罪犯的案例,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这种既背离公平原则又妨碍效率提高的分配制度的弊端。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优化宏观资源配置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只有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水平,加快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突破,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证。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宏观资源配置机制。二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领导经济工作、行使审批权力,这就为“寻租”活动提供了空间,难以避免腐败的滋生;另一方面,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深化改革,甚至以种种借口阻挠和延缓改革。这也是妨碍企业制度创新实现实质性突破的主要阻力。一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管理企业的欲望非常强烈,各种“翻牌公司”有增无减;领导干部为自己管的企业“跑步(部)前(钱)进”、“输血”、要政策,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对改革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打破旧体制的惯性。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全局,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改革的最终成功。首先,下决心取缔政府配置资源的行政审批做法,取消违背经济规律的计划审批职能。计划机构必须彻底转换职能,由计划审批转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操作的产业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指导行业发展,这也是解决国民经济增量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的治本之策。尤其是对公共投资,应当严格按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原则实行项目直接管理,确保政府资金的安全、准确、高效运行。如果继续允许一些行政机构在享有审批、使用资金权利的同时,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决策的科学化、经济效率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计划投资的有权无责体制,不仅违反经济规律,而且明显地违背普通的生活常识。其次,政府资金必须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不再给国有企业“吃偏饭”,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竞争条件。这样做,也有利于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
  重塑市场竞争主体,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外,其他行业的公司都要实行股权多元化,通过引入国际国内资本和中外非国有股东,建立符合我国法律要求和国际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创新,首先要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问题,这是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首先,改变党政机关直接任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做法,实行党组织考核与市场选择相结合,按照股份制的规范和市场竞争原则,在全社会范围选聘企业经理人才,形成经理层优胜劣汰机制。这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只有割断政企之间的“脐带”,企业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其次,完善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框架,改变行政机关制定价格,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做法,转而由市场发挥自组织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主要转向集中精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充当裁判。第三,完善分配办法,在改革国有企业组织人事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真正关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长远发展。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尽快成为竞争性的市场主体,才能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经济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说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
  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九)
胡兵来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克服。”正确理解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根源上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两种不良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形式主义只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内容,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不关心群众利益,对工作不负责任,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紧密相联,互为你我,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认清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即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
  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其特点就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一个人如果在主观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想问题、做事情,就不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会听取群众意见,不了解或不尊重客观现实情况,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只从自己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或者只从书本教条出发,结果必然是决策脱离实际,作风华而不实,影响工作实效,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个人主义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一切从个人出发,不尊重群众,不深入群众,把个人意愿和个人利益放在群众意愿和利益之上,甚至以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换取个人私利。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和行为以是否对自己个人有利作为选择的标准。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做对自己有利可图。搞形式主义,可以不必下大力气去真抓实干,求得工作实效,而是只做表面文章,投机取巧,欺骗上级,蒙蔽群众,虚报政绩,以图升迁;搞官僚主义,可以回避问题和矛盾,敷衍塞责,保护自己,当太平官。因此,头脑中有了个人主义,就必然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作风漂浮,工作流于形式,走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不同等级的官员,享受不同程度的特殊待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的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官本位”意识。尽管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但“官本位”意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当前,“官本位”意识的要害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集团负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岗位等同于封建社会的“官位”,把自己由人民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这些人为了保官升官,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甚至为了骗取荣誉和职位而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从而导致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根本对立的,完全背离党的群众路线,是影响党的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必须坚决反对。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消除头脑中存在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以实际行动改进作风,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