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知难而上求发展

抢占快速发展的新“平台”
——看江苏怎样推进城市化
本报记者班明丽龚永泉张毅
  苏南阳山镇,种水蜜桃有名。每年桃花刚开,上海大型超市老板就到地里看树,一年六下阳山,盯着收桃。一亩桃收入比种粮高出十几倍。
  可是,这里人均两三分地,怎么扩产?办法是有的。把零星土地集中起来,多种特色农产品,既满足城市需求,又让农民增收。何乐而不为!不仅如此,还要加快城市发展,让更多农民进城就业,让城市居民消费层次升档。这就要推进城市化。
  90年代中后期,江苏,这个地处沿海的省在全国率先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伴随21世纪的脚步,江苏正以新的紧迫感,推进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进程中,城市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这是一个具有前瞻眼光、开放视野的决断,是对传统体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重新审视发展历程看到诸多差距
大胆实施城市化战略是明智选择
  江苏人特别崇尚“发展是硬道理”,党中央领导核心对江苏加快发展,寄予了厚望。
  基于良好的发展基础,小平同志曾说,“江苏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也要求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此,江苏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加快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未来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近两年,江苏人对“城市化”颇有研究。
  城市化,按惯例,说的是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就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按此标准,江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00美元,加快城市化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另一个规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应当匹配,否则会制约发展。江苏的工业化率为50%,而城市化率只有34.9%,“不协调”已经出现。
  比如,江苏乡镇企业“村村点火”,随之而来的污染令人不安,虽然可以除污,但苏南村镇密集,设施服务效益不佳;而苏北村镇分散,基础设施成本很高,有的地方为3户农民用电,拉一条线竟需投资100万元。
  江苏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7,但村村镇镇引进外资,谁都难以把规模做大。小城镇在江苏发展较快,但镇区扩展占地多,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宝贵的土地资源难以合理利用。
  在苏南,几个大城市都是“县包市”,市区建设拉不开骨架;三产发展缓慢,难以接纳更多农民进城就业。当农民仍大量滞留在农村并从事农业时,增收致富很艰难。这里同时存在另一种现象,虽然户籍制度在放开,但不少富裕起来的农民并不想进小城镇落户,他们在盯着城市、大城市。
  城市之间需要竞争。但是,自从有了高速公路,苏南城市彼此只有半小时车程,都有功能齐全的综合设施,有人形容苏、锡、常产业结构像“三胞胎”,缺乏特色。市与县的基础设施也各成体系,有的互不衔接,交界地出现了断路、断水、断气现象。
  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有时不能完全以数字衡量。近20年,虽然江苏经济总量全国排位第二,但有几个深层次难题必须面对。一个是,小城镇规模扩大了20倍,但城市相对规模在缩小,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其次是,城市比较优势下降,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还有一点,缺少特大型城市,难以带动全省快速发展,影响江苏的综合竞争力。
  省委书记回良玉对此深思熟虑。他说:“面向未来看江苏,就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否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模式。加快城市化,为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
  城市化战略思路很清晰: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从四个层面铺开: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以上;再过5年,达到50%,实现主要大中城市基本现代化。当然,这只是城市化的一个阶段。
  城市化不等于“摊饼式”盖房修路
城乡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是最终目标
  今年初,南京、苏州、无锡等市所辖5个县,从地图上消失,纳入市区。横在市县间几十年的围墙,一下拆得干干净净。
  无锡市,曾是从无锡县分立而成的,3个郊县把这只“蛋黄”紧紧裹住。如今“蛋壳”一下打破,城市空间顿开,建设特大城市成为可能。实力雄厚、曾有“华夏第一县”美称的无锡县,被一分为三。如此大动作,不免使人有“切肤之痛”,但以发展眼光看,他们很快发现了区划调整带来的新优势——招商引资可以打无锡“市牌”,建设旅游景区可以联手打“太湖牌”,发展特色更突出。
  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一步棋。根据合理、集中、有效的原则,近两年,全省还撤并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原来222个省重点中心镇调减为120个。他们说,区划调整就是解放生产力。
  加大城市聚集力、辐射力,是区划调整的目的。江苏的同志说,大城市是先进生产力与现代文明发达的标志。上溯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江苏曾有过骄人的辉煌。19世纪初,康乾盛世,全世界10个城市拥有50万以上居民,其中中国占6个,有3个集中在江苏,就是苏州、扬州和江宁(现南京)。经济实力雄厚,人文荟萃,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条件得天独厚。
  当然,加快城市发展,不是“摊饼式”建设,要“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因此,建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着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在此基础上,构建南京、苏锡常及徐州三个“都市圈”。还有一举:破除“画地为牢”,将南京、镇江两市纳入有实力的“苏南板块”,一体规划,以区域群体强势,更好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三大“都市圈”的做成,将会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
  城市化,也是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的升级。苏州人说,一座没有历史建筑的城市缺少文化,同样,一座没有现代建筑的城市缺乏活力。他们从保护传统特色和开拓时代新貌两方面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南京今年大规模维护明代城墙,投入维修经费6000万元,修复明代城墙4.2公里,超过了以往50年修复的总和。
  不难看出,江苏加快发展强调的重点变了:从单纯强调加快小城镇建设,转变为强调加快大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并举;从兄弟城市平起平坐地发展,转变为强调区域互补、共同发展;从单项突进式发展,转变为“协调”“一体”发展。他们说,高水平、全方位的发展是硬道理,今天发展不能给未来留下遗憾。
  加快消除体制障碍降低城市门槛
以宽松环境推动城乡现代化步伐
  旺庄镇,已看不出村镇的影子。一条干道及其两旁的店铺、广告牌,把它与市区连结起来。车子拐进一个叫长欣公寓的生活小区,排排楼房红顶粉墙,青翠的草坪整洁如毯。偶尔碰见几个剪枝的园丁和闲聊的老人,表情安宁而闲适。
  旺庄镇原是典型农区。无锡行政区划调整后,它被规划为工业园区,6000多户农民全部转为市民。当农民喜气洋洋搬进漂亮楼房时,不免也担心就业、社会保障的问题,因为他们失去了传统的生活保障线——耕地。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责任,近两年,这个镇已有6900多人走进了新办企业。以往,土地征用费多是集中用于办企业,搞建设,现在无锡市将其优先充实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金。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才有稳固基础。
  江苏的同志说,城市化就要不断降低城市的“门槛”——消除制度和体制障碍,创造宽松环境。这需要政府的推动作用与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政策指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用省委领导的话说,从行政管理角度看,要进行“执政方式的改革”;从市场化角度看,是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走活城市管理这盘棋。
  深层次改革,在江苏加快步伐。城市建设要“黄金铺路”。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已建立了投融资公司,作为建设投资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确保投资效益。
  大家还把目光投向了脚下的土地。盘活城市存量土地,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源。政府根据规划要求和市场供给关系,把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为此,苏州市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今年9月份拍卖了客车厂等两块地皮,获得建设资金1.6亿元。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开始运作。2000年初,徐州市将三环路15年的经营权转让给外地一家公司,一次性获得了10亿元的建设资金。他们正在研究把地面水厂、垃圾发电、道路建设、地下管网等公用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逐步推向市场。
  加快城市化,在江苏已经破题,也面临新的难题。比如,城建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磨合,往往耗费很多精力。扩大城市规模需要占地,按老规矩,用地指标是依照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审批的,未来城市人口显然要超过现在的标准,如何满足土地需要?这就要求土地和规划两个管理部门协调政策,既有利于城市规划,又有利于土地动态平衡。人们对加快体制改革寄予希望。
  发展较快的地方不能停下来等待。宏观管理如何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如何更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城市化?是一个新课题。
  让发展快的地方更有效地释放能量,从而走在现代化的前列。
(附图片)
  压题照片:南京城鸟瞰。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塔尔列夫总理
  指出中摩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互利的关系
  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张静宇报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摩尔多瓦总理塔尔列夫。
  江泽民欢迎塔尔列夫访华,希望塔尔列夫通过访问实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相信朋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把各自国内的事情办得更好。
  江泽民愉快地回忆起今年7月对摩尔多瓦的成功访问,对摩方的盛情款待再次表示感谢。
  江泽民说,中摩人民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建交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经常接触,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相互配合,在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相互支持。中摩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互利的关系。中方愿与摩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全面发展。
  江泽民说,塔尔列夫总理同朱镕基总理的会谈很有成果。双方签署的关于葡萄种植与葡萄酒加工合作和两国司法部合作等文件,为双边合作增添了新内容。他说,只要双方扎实工作,各领域的合作一定会有实效。
  江泽民对塔尔列夫领导的摩尔多瓦新政府积极致力于稳定国内政局、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表示赞赏,并祝愿友好的摩尔多瓦人民富足安康。
  江泽民请塔尔列夫转达对沃罗宁总统的亲切问候,期待他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塔尔列夫转达了沃罗宁总统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塔尔列夫高度评价江泽民今年7月对摩尔多瓦的国事访问,他表示,江泽民的访问为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此次率团访华,是为了落实江主席今年7月访摩时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共识。
  塔尔列夫说,摩中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友谊,在国际领域相互尊重,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很快,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摩方愿与中方共同推动两国经贸互利合作更快发展。他预祝明年在摩尔多瓦举办的中国商品展取得成功,为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与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塔尔列夫赞扬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和经验,并感谢中国对摩尔多瓦经济建设所提供的支持。
  双方还就国际反恐斗争等重大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梅向明、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以及摩尔多瓦工业部长加尔什泰亚、内务部长德勒格内尔、司法部长莫雷伊、卫生部长盖尔曼和摩尔多瓦驻华大使绍瓦。
  (附图片)
  11月2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亲切会见摩尔多瓦总理瓦西里·塔尔列夫。(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召开第47次、48次常务会议
  朱镕基主持审议并原则通过《金融机构撤销条例(草案)》,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47次、4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草案)》,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草案)》。
  会议决定,《金融机构撤销条例(草案)》,经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草案)》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中日经济讨论会代表
  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于青报道: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出席第九次中日经济讨论会的中日双方主要代表,对讨论会成功举行表示祝贺。
  朱镕基表示,在新世纪之初,由人民日报和日本经济新闻共同举办的第九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以“中国加入WTO与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为题是很有意义的。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两国各界人士都在积极准备纪念活动。希望中日两国经济界、新闻界增进交流,促进中日经贸合作与友好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中方出席会见的有: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俞晓松、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天津市市长李盛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等。日方出席会见的有:日本经济新闻社长鹤田卓彦、日本贸易振兴会理事长畠山襄、丰田汽车公司社长张富士夫、富士通公司会长关泽义、日本200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委员会副委员长兼企划部长石川好、日本众议院议员中川秀直、参议院议员铃木宽等。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也出席了会见。
  中日经济讨论会是人民日报和日本经济新闻自80年代起共同举办的高层经济讨论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继续在新加坡访问
  本报新加坡11月21日电记者朱梦魁报道:正在新加坡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参观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科技园、社会发展和体育部,以及乌鲁班丹社区的人民协会,并与他们举行了座谈,全面听取了有关情况的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立于1905年,现有10个学院,2万多名学生,其中来自中国的在读学生约3000人,与中国和世界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李瑞环在参观该校时,听取了该校关于培养专才和通才的做法。李瑞环还勉励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勤奋学习,为中国和新加坡的发展服务。
  与国立大学相邻的科技园成立于1980年,是新加坡主要的高科技研究和开发中心。李瑞环参观了园内的高性能电脑研究院,观看了三维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演示,并与在此工作的中国科技人员见面。
  在社会发展和体育部,李瑞环首先听取了有关新加坡如何实现种族和谐的情况介绍。在与该部负责人座谈时,李瑞环询问了新加坡有关实现种族和谐的经验,随后,李瑞环来到乌鲁班丹社区民众俱乐部,仔细了解了人民协会的工作和职能,他还参观了俱乐部的学生托管中心和职工总会电脑培训中心和托儿所。
  李瑞环昨天还参观了新加坡港务集团集装箱码头,询问了有关的运营方式和管理经验。该集团有30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年吞吐量近2000万个集装箱,多次被评为亚洲最佳港口。
  李瑞环在昨天还会见了驻新使馆、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和留学生代表,并发表了讲话。他希望大家注意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所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南联盟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李诗佳)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国防部长斯洛博丹·克拉波维奇一行。
  胡锦涛对克拉波维奇一行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中南两国人民有着传统友谊。中南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中国重视发展中南关系,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南斯拉夫人民对本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支持南斯拉夫为维护国家稳定和地区和平所做的努力。在新世纪,保持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加强两军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南联合公报》精神的基础上,与南斯拉夫一道,共同推动中南关系健康、稳定、全面发展。
  克拉波维奇感谢胡锦涛的会见。他说,南斯拉夫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兴。他高度评价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取得的成就。他说,南斯拉夫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双方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南斯拉夫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传统友谊与合作。在台湾问题上,南斯拉夫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郭伯雄和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朱克奇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在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会上强调
  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江泓)全国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天在此间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在会上强调,依照《劳动法》和《工会法》,进一步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步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发表书面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出席会议。
  尉健行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在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是为了建立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的发展,实现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统一。因此,要坚持所有企业都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越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越需要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来调整劳动关系,化解矛盾,凝聚职工和经营者的力量,齐心协力搞好企业。要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条款,没有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尉健行说,要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具体加以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由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以落实职工参与工资分配的权利。要坚持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有机衔接起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企业的用工行为。要坚持把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把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取得的成果,充实和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之中,使之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现到企业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和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中去。
  尉健行指出,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必须有健全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作保证。国有、集体企业职代会制度是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组织保证。非公有制企业要按照《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职代会等各种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形式,落实职工民主权利,为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保证与支持。同时还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强有力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作保证。考核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工作的效果如何,最终要看职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吴邦国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依法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依法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各级经贸等有关部门,在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工作中,要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到突出位置。没有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的地区要尽快建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和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本次会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召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省长季允石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本报评论员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前不久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就是要按照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统一思想,就是要将全党的认识统一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括新认识上来,同心协力干好我们的事情。全党的思想越解放,认识越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越容易统一。反之,越是抱着本本不放,停留在不合时宜的观念中,思想越难统一。这是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辩证法。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解放思想,就谈不上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同解放思想相对立的僵化思想,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障碍,也是理论创新工作的障碍。“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成果,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要求。如果用本本主义、传统观念去对照,对蕴含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必然不得其解,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学习中武装,在实践中创新,使全党不断实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思想统一。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团结全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前提条件。我们走的是自己的路,干的是全新的事业,书上没有讲过,前人没有见过,别国没有做过,靠照搬本本、固守过去经验、抄袭别人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也都不能统一思想,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一个个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理论建树,哪个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一次次改革攻坚的成功,哪次不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解放思想,才有全党对新观点、新决策、新事物的共识,才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些重大变化,不断提高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更需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全党在保持先进性中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可靠保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就在我们党成功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遇严重挫折,这给我们一个极为深刻的警示:一个执政党要永葆生机活力,永远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这样,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完全巩固,并为政治上组织上的完全巩固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一遇风浪,就会思想混乱,政治动摇,组织瓦解。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时代步伐永不停顿,科学进步永无尽头。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也不能一劳永逸,需要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云南34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随着宣威电厂两台机组60万千瓦的投产运营和大朝山电站下闸蓄水,云南省今年34个在建的重点项目都得以顺利展开。云南省委、省政府今年研究制定了11个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实施方案,并安排了5000万元的前期费,推动了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汪波)


第1版(要闻)
专栏: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建成交工
  北京—珠海国道主干线上的重要工程——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20日建成交工。该桥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主干线跨越长江的共用特大桥梁,全长4881米,其中桥长2847米,引道长2034米,主桥为主跨460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双向六车道,工程概算为11.45亿元。(杜若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法门寺博物馆新陈列开放
  闻名海内外的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历史文化新陈列日前正式对游人开放。新陈列分为历史文化厅、舍利文化厅和大唐地宫珍宝厅等三部分。历史文化厅以法门寺历史沿革为主线;舍利文化厅以供奉舍利的宝函为主体;大唐地宫珍宝厅则陈列了法门寺地宫唐室供佛的百余件工艺精湛的器皿。(郑少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