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呼吁

随地吐痰的陋习
该改改了
  国人随地吐痰,真可谓“历史悠久、城乡普及”。君不见,不光是来自农村衣帽不整的打工者有此陋习,即使是久居城市衣冠楚楚的工薪阶层、大款们也在所难免。此事说起来似一件小事,其实是有失大体的不卫生、不文明之举。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也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1996年本人赴美学习考察,有一次在公众场合看到有国人随地吐痰,不仅被当地管理人员斥责,而且不得不掏出手绢擦掉痰迹,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事,真是自己难堪不说,也给国人丢脸,可怜、可悲、可叹也!
  我国申奥成功,无疑是件大好事。而从小事做起,树立北京新形象,中国好形象,比如根除随地吐痰的陋习,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认为,根除随地吐痰的陋习,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挺难,因为“习惯者,乃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关键在于从国家到国民有没有决心、信心和机制,培养、塑造一种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尚。(山西太原市漪汾街8号董其升)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观察与思考

假日旅游日益升温
博物馆需及时应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假日旅游日益红火。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博物馆,一改过去门庭冷落的凄凉景象,备受游客青睐。一些大的博物馆如秦始皇兵马俑、故宫博物院等,假日期间更是人头攒动。不少博物馆抓住机遇,亮出特色,敞开大门,吸引游客。然而,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不少博物馆却又犯了愁。
  文物损坏难以避免。节假日,博物馆展出的奇珍异宝,吸引游客驻足欣赏,人群挤压推拉现象时有发生,令管理人员担心不已。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展出文物还采用橱窗加电灯的老方法,缺乏现代安全报警装置。许多故居、遗址类的博物馆,其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少数素质不高的游客,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即使保护条件较好的室内展览,因人多温度高,通风困难,天长日久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陈列展览缺乏特色。游客游玩名山大川主要是观光赏景,而游览博物馆,主要是观看展览,增长知识,感受历史。因此,博物馆的展品是否精致,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游客的观赏兴趣。现在不少博物馆展览办得毫无特色,令游客失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成了问题。
  服务管理滞后。为配合假日旅游,博物馆一般都有意识地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但由于许多博物馆设施不足,人手有限,遇上蜂拥而至的游客,服务管理便出现漏洞,结果“野导游”充斥馆区,坑蒙拐骗时有发生,这些都成了游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博物馆假日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还需要精心培育。希望博物馆工作者提高博物馆假日旅游经营理念,注意全方位、立体化开发,以适应当今日益升温的假日旅游市场的需求。(江苏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施春生)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来自基层

发挥农村学校图书室的作用
  现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都办了图书室,但基本上不对学生开放,上千册图书躺在书架上睡大觉,非常可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开放图书室工作,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有责任。他们虽然也派人到学校检查是否有图书室,有多少藏书,可是不是开放,有多少学生借阅,就不管了。
  学校图书室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做好借阅图书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渴望良好的精神食粮,学校图书室应为他们提供方便。其实学生总是需要课外阅读的,如果从正当渠道得不到,不健康的书就可能乘虚而入。作为教师和学生家长,恳请农村各中小学校开放自己的图书室,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湖南龙山县内溪中学田茂宏)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社会短波

再难不能难教师
  河南新安县地处豫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1993年9月,全县拖欠教师工资71万元,引发了诸多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教师队伍和教学秩序的稳定。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决定从1994年1月起,全县公办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工资问题,新安县在制度、机制上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理顺教师工资管理体制,改革教师工资发放办法。据了解,1994年以来,新安县不仅补发了拖欠的71万元教师工资,而且连续7年不拖欠教师工资。
  (河南新安县委宣传部王学新郭建立)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记者观察

平遥古城正遭人为侵蚀
本报记者李同欣
  近一个时期,本报不断收到反映平遥古城保护不力、管理混乱的来信。日前,记者就此问题专程赴山西平遥县进行调查采访。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县城原型,它是由城墙、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是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1997年6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报告指出:“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正式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如此珍贵的世界级文化名城,近几年却正遭受人为侵蚀。
  据当地导游介绍,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的两眼水井为龟眼,北门为龟尾。除此还设有上东门、下东门、上西门、下西门。整个古城平面呈方形,周长6157.7米,城墙高6—10米,墙顶净宽3—6米,墙身用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准确地说,平遥古城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古城墙为界向外延伸30米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整个老城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二是距县城6公里处的双林寺,总面积15609平方米;三是距县城12公里处的镇国寺,总面积13328平方米。这位导游讲,目前平遥古城的保护、管理情况很不乐观,一方面是大气污染严重,古城外不远处有10多个焦化厂、200多个炼焦炉,弥漫的烟尘把平遥古城罩得透不过气;另一方面是平遥古城规划太混乱、太零碎,三个部分不能有效利用,影响旅游业发展。
  记者按导游的指点,从已被挖出“攀登眼”的南内城墙爬上墙顶,首先看到的是被称为“龟头”的南大门,“龟眼”现已变成两个污水坑,发出阵阵恶臭;城门旁,凌乱地停放着一些自行车,城门内堆着生活用煤。沿古城墙顶向东走,墙根下有一家木材加工厂,不断发出刺耳的电机声,干涸的护城河里全是垃圾。靠城墙内侧分布着纺纱厂、染布作坊、面粉厂等,这些厂房上面冒黑烟,下面流污水。在3米多宽的古城墙顶上,人力三轮车在招揽生意,拉上游人就绕城墙顶飞快奔跑,吓得步行的游人左闪右躲。一对外地来的老年夫妇,蹲下身子摸着印有“平遥城砖”的地砖,惋惜地说:“人在上面走已经是很大的磨损了,再允许让三轮车跑,用不了多久,砖上的字就会被磨掉。”
  记者按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规定的“以古城墙为界向外延伸30米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整个老城区”走了一趟,发现古城四面均达不到文物保护的规范要求,要么是脏乱不堪的灰土路,要么是垃圾遍地的干涸护城河,或者是极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进入窄小的古城街道,拉货的“巨力”、“时风”牌三轮驱动车和各种各样的摩托车来往穿梭,迫使旅游电瓶车拉着游客不得不在街道上躲躲闪闪,甚至连拉大粪的马车也大摇大摆地挤进街道,不时留下一堆马粪。据记者现场察看,古城内的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连著名的南大街也一样显得混乱不堪,但满大街却看不到维护交通的警察和维护秩序的值勤人员。
  有着750米长的明清商业古街,是平遥古城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它位于南大街,著名的“日升昌票号”等名店、名铺都集中在这里。该街的一些店铺老板讲:“明清商业古街前几年开发得很不错。政府为了恢复古时的商业繁华景象,出台了鼓励经营者的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在此开店铺5年内免税等。但后来有关部门看到这里商业气氛不错,就不讲‘信誉’了,跑来强收税。为此和一些店家发生纠纷,对于不交税的店铺,就强行摘掉铺面门板。打这之后,有不少店家迁出商业古街,或者干脆不干了。”一位店老板指着夹在老店铺中炸油条的、卖饼子的摊贩直摇头:“这都成了什么样子了。”据住在附近的居民讲,由于政府有关部门不讲信誉,做买卖的人也就没有长远观点、信誉观念了,制假贩假、坑蒙游客的现象多了起来。有一家饭店,对外地游客一碗炒面竟卖到8元钱(当地正常价为2—3元)。至于仿古器、漆器等具有平遥古城特色的纪念品,质量更没法保证。
  采访中,古城的老居民们说,看到老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遭到人为破坏,我们很伤心。一提起古城的保护,政府总是讲没有钱,可仅我们居民就掏过不少钱。比如,改造古城街道地砖,按人头我们每人交了100元;学校向外迁移,每个学生还要交2500元等。细心的居民算过账:每年,古城门票收入800多万元,相关产业收入还有4000多万元。古城的维护、管理跟不上,责任在县有关部门。
  山西省文物管理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平遥古城目前的管理、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山西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1处,而目前只有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它的价值非同一般。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利用的一盘棋还没有走活,特别是造成今天这个现状实在不应该。(附图片)
  步行街里竟然有骑车人来来往往。(刘子平摄)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编辑视角

言谈举止不文明不是小节
赵蓓蓓
  从事医务工作的母亲曾多次跟我说,真该写写随地吐痰的问题,太不文明了。对此我也深有感触。我最怕走在冬季北京的街上——地上的痰迹令人避之不及。低头走吧,星星点点的秽物令人作呕;抬头走吧,弄不好就会踩在脚上。我生活的区域应该说是文明程度不算低的,但照样免不了常见“雷区”。我观察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国人中,随地吐痰的也不乏其人。
  随地吐痰只不过是国人不文明行为的典型表现。曾几何时,不拘小节成为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人们较普遍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许多人甚至对此很以为然,觉得是洒脱、豪放的表现。今年夏天有家报纸做的一次《推门时谁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调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3名记者在北京一家肯德基门前观察了两个半小时,结果发现只有10个人能在推门时留意身后的人。一个抱着“不就是看推门时谁能给后面的人扶一下门嘛,这个一般人肯定都能做到”想法的女演员亲身体验,没想到4次进门3次“碰鼻”,只有一位男士等她进了门才松手放门。北京市的领导今年曾经列举了北京人十几种不文明的行为,《北京青年报》上“文明,就差这一点”栏目每天都有百姓讲述其身边有悖道德规范、有失文明的“一点”小事。我没去查看这种“小事”已列举了多少,但我能肯定的是这“一点”又“一点”不文明加起来,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大堆了。
  一个多少人谴责过的陋习,为何这么多年就改不了?一件举手之劳、按常理一般人肯定能做到的事情,为何许多人却做不到?一些大家都知道不对、不好、不文明的事情为什么又都自觉不自觉地去做?这的确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认知上的偏差是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国人的眼中和观念里,随地吐口痰、来几句“国骂”、上车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光着膀子逛商场之类的事不过是细枝末节、小事一桩,于国
  于民并无大碍,所以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也不太在乎、见怪不怪。其实,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关系到人的自尊及他人尊严和权利的事情。以随地吐痰为例:你在自家房间的地上吐痰,这可能只是事关个人的“小节”(其实也事关家人),但在马路上吐痰,就不是“小节”问题了。这不仅是对清洁工人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所有行走于此的人的不尊重,因为他们享有清洁环境的权利,你侵害了他们这种权利。不懂得尊重他人是小节吗?仔细想想,其实在自己家里随地吐痰者少之又少,但为何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者却屡见不鲜?显然大家都知道随地吐痰是种陋习且厌恶它。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这是小节吗?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人,起码还缺乏一种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自己也是公共场所的享用者,维护其清洁卫生也有我们的一份责任。污染公共环境也是在污染自身的生存环境。损人不利己、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小节吗?显然不是。
  道德、文明之类的字眼我们已经看得、说得太多,目前我们需要的是体会、实践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人知耻才知自尊,知自尊才懂得推己及人去尊重他人。道德是利他的,起码是不损人的。它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而是体现在举手投足间的,所谓“德行”是也。所以,讲道德、讲文明,首先要确立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理念,确立社会责任感。尊重自己,就不会衣衫不整地出入于公共场所;尊重他人,就不会随地吐痰或污言秽语。有了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把个人不道德、不文明的举止视为小节问题。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有什么样的个人行为方式、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社会文明。
  申奥成功了,也入世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将以什么样的文明呈现于世界呢?真该好好想想了。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社会聚焦

遥遥借读路何日是尽头
  “高迈屯的孩子看来又要走借读之路了。”家父这番话刺痛了我的心,令我不得安宁。
  高迈是广西扶绥县柳桥镇上屯村的一个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里的村民不但早早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少家庭还盖起了楼房,买回了拖拉机、摩托车、彩电,就连农田作业也普遍用上了“小金牛”。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村里,却连一所学校甚至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真可谓苦不堪言。
  以前,高迈屯非常穷,办不起学堂,求学的孩子只好在附近大村寨里的学堂借读。因为日子过得苦,能上学就算不错了,穿双布鞋上学堂是一种奢望。每年冬季,来回上学的孩子们,脚冻得又红又肿。
  借读之路持续了近30年,高迈屯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学校,校址是生产队留下的一间仓库,起名为“上屯小学高迈分校”。仓库很简陋,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毕竟在这块小天地里,他们再不愁被邻村孩子欺负了,而且天冷的时候,还可以睡点儿懒觉。
  学校成立,便开了4个年级的课,请来两位教师教语文、数学。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经费问题,先减掉了四年级,只剩下三个年级,并辞退了一位教师。后来,老仓库破得不行了,村民们自己动手盖了一间青砖白瓦的教室。由于还像往年一样,学校常当谷场,教室常作牛栏,经过十年八载,教室的门没了,窗也拆了,房顶早已百孔千疮。就这样的危房,还晃晃悠悠地服了好几年“役”,最终难以支撑。如今,孩子们又不得不再次走借读之路。(附图片)
  ①孩子们又走上借读路……
  ②“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可惜只写在墙上。
  ③孩子们舍不得离开学校。
(广西南宁市明秀西路113号方靖文)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社会短波

警校共建育英才
  武警吉林省总队第一支队与吉林大学结为共建对子,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拥军活动。支队先后开办了“警官高科技知识学习班”、“士兵计算机两用人才培训班”、“网络应用速成班”,请吉大老师来讲课,干部战士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现在,95%以上的机关干部已获得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证书。
  (吉林长春市陈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