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列访谈
本报记者唐维红胡果潘跃
  公民道德养成教育法制并行
  ——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伟
  问:刚刚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个《纲要》以及《纲要》提出的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
  答:公民道德建设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落脚点的总体构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当在实践中把这些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通俗化,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此次公布实施的《纲要》正体现了这一点。
  问:我们常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发挥什么作用?
  答: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关键环节是首先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掌好权、用好权,勤政为民,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带动广大群众进一步做好工作。”
  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其中包括道德素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问: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很细致很艰巨的任务,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如何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真正成为全体公民自觉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
  答: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具有明显差别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如果不做具体分析,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不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而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公民道德建设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公民道德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与此同时,还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
  公民道德的养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制裁和打击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扬青年文明号旗帜促职业道德建设
  ——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
  问: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团中央联合中央、国家机关二十个部门发起组织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七年来成效显著。它也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从一九九四年青年文明号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青年文明号的宗旨是服务社会,主线是职业道德、职业文明教育。青年文明号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的示范作用,对企业的改造、改制、企业文化的构建,提高劳动生产率,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最早的青年文明号服务卡活动,到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说明青年文明号的活动内容正在深化。公开信用承诺,加强信用监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信用体系的具体举措,市场信用体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基本的道德准则。青年文明号活动促进了这种公民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由于青年文明号大多在服务行业、窗口行业开展,所以对全社会建立和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尤其具有示范的效应。在我看来,这也是青年文明号所产生的最大的社会效益。
  问:这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对青年成才和企业发展意义何在?
  答:青年文明号也促进了青年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因为青年是建设青年文明号的主体,在建设青年文明号的活动中,青年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实践证明,青年文明号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很多单位,已经成为青年的人才高地。
  从青年成才的角度理解青年文明号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认识。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激烈的人才竞争。青年文明号活动是青年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把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有效载体。所谓成才,意味着人才全面发展。我对青年成才的理解是,青年不仅应当是恪守职业道德的诚实劳动者,还应当是文明进步、充满爱心的公民。我们应当拓宽对成才的认识,不能仅仅在工具论的层面理解,应当把成才理解成一个弹性的、有包容力的概念,把人类文明中优秀的东西都装进去。否则的话,成才只能是一种技能的标准。
  在我看来,青年文明号对青年成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提高青年的职业道德水准;第二,有助于提高青年的创新意识;第三,有助于加强青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市场经济不仅鼓励诚信,而且鼓励创新,创新是竞争的起点,也是竞争的结果。市场的创新表现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上;企业的创新表现为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体现在劳动者———企业员工的身上。青年文明号所提倡和鼓励的优质服务,必然催生出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进步。
  问: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对共青团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结凝聚青年,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之一。以团体为发起者,以青年为主体,以企业为载体,以社会为服务对象,使团组织、青年、企业和社会都处在双赢的位置上,而且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有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青年文明号活动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共青团组织具有动员青年、教育青年的传统使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向的动员模式和教育模式暴露出许多局限,结果使青年和青年工作所在企业、所在单位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青年所在企业对团工作的认同和支持特别重要,一般说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对单纯的教育活动则不可能特别感兴趣。青年文明号活动孕育于教育和生产实践中,对这种教育不是抽象的大道理,而是与生产经营者紧密相关,使青年从教育中获益,青年文明号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是青年利益的体现,所以有长远的生命力。
  诚信,道德的根本
——访北京行政学院副教授、伦理学博士鄯爱红
  问:在刚刚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诚信”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请您谈谈诚信的内涵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必然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具体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问: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诚信的现象?它们的危害何在?
  答:首先,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危害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经济领域中不以诚信为本,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服务质量十分低下,靠坑蒙拐骗经营,必然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最讲信用,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
  其次,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已严重地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都是一种欺骗和弄虚作假的行为。最可怕的是在少数地方,不守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比真诚信实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就可能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
  此外,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然而,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客观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
  问: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诚信现象的存在呢?
  答: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常常表现为对诚信意识的背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经济生活中的欺骗现象、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蔓延,这是导致人们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封建专制长期扭曲了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然而,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统治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险恶的生存环境,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诚信实却常常吃亏遭殃。“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
  第三,道德教育的简单化。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对德育非常重视,但往往简单化,结果容易忽视个人道德的完善。
  问:怎样才能化解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诚信危机”,建立以诚信换诚信的社会环境?
  答:公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必将有效地促进“诚信危机”的消除。还应以诚信为突破口,加强道德建设。诚信是道德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要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誉档案,对企业的纳税状况、守法状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严禁有不诚信记录者担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对不守信用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任用干部的道德考评机制。要在全社会建立讲诚信的风气,各级领导首先要做讲诚信的领导。正人先正己,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诚信教育不只是对百姓进行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民,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风气。
  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访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关成华
  问:从1993年共青团组织结合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倡议发起了青年志愿者行动,8年来在促进社会发展、弘扬时代新风、引导青年成才方面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
  答:志愿服务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互助利他、知行统一,志愿服务丰富了道德建设的精神内涵和实践形式。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的精神内涵。实践证明,志愿服务精神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反映了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的精神内涵,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型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自愿性、主体的广泛性、活动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是社会成员自觉选择的活动,其最终结果是服务了社会、奉献了爱心。志愿服务是参与主体最为广泛的文明创建活动。一切有志于服务他人的社会成员可以为一切需要服务的成员提供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最具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讲,志愿服务是一个可以由人人在时时、事事进行的道德实践行为,所以志愿服务的领域是广阔的,参与方式是多样的。正是因为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使它实现了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促进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而成为了开展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
  问:在北京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答:北京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发端于以综合包户为主要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并在1993年全面开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相继举办了亚运会、远南运动会、世界妇女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国际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完善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发挥志愿服务的道德建设功能。对社会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传递爱心与文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对志愿者本人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丰富体验、完善品德;对服务对象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等。我们始终将对接社会、服务对象、志愿者三方面的道德需求作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通过满足需求建立新型社会关系而促进新型社会道德的建设。我们长期开展的窗口行业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社区青年志愿者“关爱工程”、“一助一”长期结对包户服务、“民工学校”志愿培训活动以及在敬老院、孤儿院、监狱开展的送温暖活动,在医院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在戒毒所开展的戒毒教育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活动为首都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成为动员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青年参与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公民道德实践的主要方式。
  问:“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对今后青年志愿活动的开展有何促进?
  答:“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对于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责,深化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北京的志愿服务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筹备奥运和北京加快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对城市的道德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提高了对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实践使志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北京青年中新的时尚。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使志愿者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进一步明确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志愿服务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一代人的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使之在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社会成员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要利用志愿者学校等载体加强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志愿者的道德素养,使志愿者成为引领新型道德风尚的生力军。
  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壮大的历程证明,志愿精神是新型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丰富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对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通过志愿服务得到切实的提升,处于精神层面的道德观念与处于实践层面的社会劳动实现了有机统一,志愿服务活动必将是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力推进的道德建设活动,志愿服务事业必将是充满生机、前景无限的光彩事业!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杜学芳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吉林省长春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长春市一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统揽全局工作的总目标,把管理作为城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融合点、生长点,通过强化、优化、深化管理,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成为群众性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城市的文明程度,推动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长春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先进行列。
  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杜学芳。
  问:过去长春相当一些人存在着“室内建天堂,楼道垃圾场”的不文明行为,据说长春市组织各个街道和居委会,从一家一户的楼道卫生抓起,推动了文明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答:是的。我们动员全市居民对楼道多年堆积的杂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0%以上。在此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城区评比创建活动,并逐步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整个文明城市建设的中心环节重视起来。确定了在创建文明社区中首先抓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重点问题。一是社区环境问题,把整治居民楼道延伸到依法治理违章建筑,搞好社区的绿化美化;二是社区治安问题,实施警民结合、群防群治,搞好围墙、铁门、灯光、车棚四项安居工程;三是社区服务问题,围绕社区服务中心构建便民服务网、福利服务网、治安巡逻网、医疗保健网、文体活动网、物业管理网、组织领导网,形成纵横交织、运转有序、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创建文明区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使我们看到,以立体式公寓化自成一体的现代居住条件造成的居民之间不相往来的“篱笆”,正在被一个个居民互助组织相知相助的融融亲情所“拆除”。街委与居民之间的感情隔阂,正在为越来越深得民心的社区服务所消融。过去条块分割体制下的驻社区单位在摆脱“企业办社会”的过程中,开始寻找与社区接轨的“融合点”,并以新的社区成员身份参与了文明社区建设,形成了群体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与格局。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原则正在变为社区居民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实践,现在,一大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区群落正在全市崛起。
  问:这次来长春采访,发现过去村、屯里面那种“柴草乱垛、黄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养、厕所乱建”的现象不见了。长春市这几年文明村镇建设成绩的确不小。
  答:我们就是从一村一屯的环境抓起,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的。
  近年来,为改变农民的传统陋习,我们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向农村延伸。首先,抓住三十年一遇的土地承包调整的有利时机,对全市村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整治,使村屯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改变了你提到的过去那种“五乱”现象。其次是把改水、改厕、改院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农民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制定了三年规划。每个县(市)区都抓出了一批“四改”工作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屯。目前,全市“四改”工作本着统一规划,量力而行的原则,正在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另外,我市还实施了沿路开发带动战略。在总结推广了德惠市“百公里文明长廊”建设的经验后,九台市对103国道、农安县对302国道、榆树市对境内七条公路均实施了沿线开发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文明村镇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近两年,着重在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全市所有乡镇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实现了家家有牌子,组组有记录簿和星级展示板,村村有档案和创建揭示板,乡乡有登记造册。目前,长春全市农村“十星级文明户”的参赛率已达90%,“十星级文明户”达15%。
  问:这次采访得知,长春市对自来水、煤气、供电、供热、交通、邮政、电信等社会公用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了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度。你们从一行一业的窗口文明服务抓起,推动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很有意义。
  答:几年来,我市直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联的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公开办事制度,做到政策规定、办事程度、时限要求、办事结果四公开,增强了为群众办事的透明度。对涉及有审批权限的103个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限时服务制度。
  商业部门实施了“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使放心肉、放心药店、无假货等社会承诺在商业领域的更大范围内展开。围绕塑建文明行业形象,全市开展了公仆杯、园丁杯、蒋筑英杯、白求恩杯等“十杯赛”活动,使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行风建设在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今年以来,为庆祝建党80周年,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了纪念建党80周年,满意在长春主题活动,还开展了“创建文明经营场所,争做文明工商业户”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经验交流会,“满意在长春,窗口行业文明服务达标竞赛”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