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电影:面对数字化的挑战
张振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形态的审美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体系,它们总在更新着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由艺术的思考而产生的问题。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今日的电影美学已经步入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化因素的阶段:在显层面上,真实性与假定性、生活与梦幻、艺术性与娱乐性之类概念依然交错互生;在深层次上,整个电影理论体系则因研究对象及其性质的裂变而显现某种尴尬之境。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文化类型,电影与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其它艺术相比,任何一次相关的科技革新都会对它产生极大的震荡。而数字化对电影也有着革命性的挑战,数字化技术将扩展电影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20世纪末叶以来,在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参与制作的影片里,虚拟演播厅、三维动画、非线性剪辑、电脑合成图像、蓝屏跟踪技术、宽带网络传输及全数字电影下载等等新技术相继被广泛采用,既给全球观众带来了匪夷所思的惊喜和焕然一新的视听经验,同时也使电影艺术的性质、电影的表现力及其美学意义等经典电影理论遭遇到历史性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新技术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开始发现,原来空间的距离并不阻隔,电子信息传递不仅瞬息可达,还能使世界变得更近。追求变幻莫测、不易察觉的时空变化,历来是电影艺术家的创新课题,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真正突破,则是在数字化、互动式电影面世之后。一些网上影片,剧情在现实和虚拟两个境界里交替展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均已变得随心所欲,甚至可由观众自由地选择故事的情节和时间、空间从而使我们掌握和认识现实的方式和审美习惯悄然发生了变化。
  网络时代给电影带来的新的飞跃,还表现在电影语言诸元素的微妙变化上。由于电脑合成图像的脱颖而出和日趋普及,艺术电影的本体元素和非独特语言如照明、服饰、布景、色彩乃至表演,不再成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是传统电影美学面临的又一困惑。譬如演员的表演,一向属电影叙述故事、传达思想、创造风格的主要手段。百年电影史上,任何镜头内的演员,都追求不露痕迹的生活化表演。而其演技是否真切自然、细腻感人,亦大抵以其装着没有镜头、更没有观众作为起码的标准。可是,三维动画和电脑合成图像技术却能制作出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的图像,表演这一元素的重要性第一次受到了质疑。
  另一方面,电影语言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成分。“体验电影”、“嗅觉电影”的先后问世也引人深思。世纪之交在东京上映的一部名叫《戈壁之旅》的艺术广告影片,整个放映过程由计算机控制,伴随着银幕上乘坐丰田越野车的青年男女那一幅幅欢快、温馨的野外旅游生活场景,观众不时嗅到坐椅后飘出的香皂、咖啡、鲜花、醇酒或烤羊肉的扑鼻香味,给人以如痴如醉的美妙感觉……我们无法断言,继视觉、听觉之后,被黑格尔称之为“实践性感官”的嗅觉、味觉、触觉及相关设施是否可能成为电影艺术新的审美元素,但当代电影理论必须对此类多元多质的新现象加以研究并作出解释,则是确定无疑的。
  传统电影由于搭乘网络快车而发生着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它作为大众传媒的性质和审美接受效果。就媒体而言,传统观念认为电影和广播一样属于“热媒介”,是单向性的传播。由于电影信息的输出具有明白、具体而完整的内容和高清晰度的视听感受,一般不需要受众在接受时进行创造和补充。然而,自1997年发行的最早的互动电影《黯淡》开始,电影为热媒介、呈单向性、不需要受众创造思考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该片被出版在“记忆光盘”上,观众可以能动地在游戏终端而非影院的银幕上播放观看。中国北京音像网策划、央视电影频道参与摄制的《天使的翅膀》,还采取边拍摄、边播出、边反馈的方式,让每个网民根据自己的创意,对影片的故事、演员乃至对话提出自己的创意,实现了创作人员与传播对象全方位的实时互动。以数字媒介为支柱和依托,这类双向交流的电影在因特网终端被置于观众的掌心之下,显示出互动娱乐为审美文化实践带来的全新变化。
  就接受效果和环境而言,传统观念受到的挑战最甚。经典电影美学认为,电影是群体观赏性的影院艺术,不像电视那样拥有较大的接受能动性与自主性。在寂静、漆黑的影院环境里,银幕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它映现的影像具有被强调的“话语霸权”,体现出一定的强制性和主宰性。强烈的光影鲜明地划分出幻觉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电影的审美效果乃是在观众的自我被剥夺或遭贬压的情形下所达到的。这也是电影独特的魅力所在。视听效果好无疑是人们步入电影院的一大原因,许多人每每在看过碟片之后再到影院观赏,所追求的就是不同凡响的审美体验。但早在80年代中期,电影院的座位便已不如以往那样吸引人了;到了90年代,年轻人的恋爱方式已经从“影院式”转型为“网吧式”。在光电技术的导引下,家庭影院应运而生。都市高收入者的家庭影院已和中档电影院效果相差无几,宽带网络传输、壁挂式超大屏幕电视已不再是人们的奢望,音响、色彩、清晰度等技术因素在信息社会提升之快,让人惊异。而进入影院或多或少有些仪式化,未能摆脱社会的重负感。相比之下,家庭影院的观影方式无疑具有更大的私人空间,与时代潮流的“个性化”不谋而合。再者,互动式的“可选择电影”能随意决定故事段落、时间长度和情节线索,甚至对原作进行再创造;人们不再被动地观看,而可以俨然像影片的创作者那样,“在一种类似的净化当中洗涤自己,并像作者一样,迎接美的欢悦”。
  电子技术和数字语言挟裹着超凡的力量,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传统电影艺术理论正在经历自它诞生以来迄未遇到过的全方位的挑战。这并不意味着电影美学的坍塌与覆灭,相反,这正预示着理论的创新和重建。今天,艺术和技术的各种因素、传统和现代的诸多审美特性,在一种彼此缺少逻辑联系的过程中,正奇特地交织于电影实践里。当代电影美学若要具有理论的前瞻性,若要有所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加强多维性本体研究和对未来图景的规划设想,这已是摆在电影美学家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三秋竞艳陈大羽作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让主旋律作品充满艺术魅力
——评电视剧《一个生命的倒计时》
缪开和
  《一个生命的倒计时》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在电视剧界获得好评。
  该剧主人公臧金贵,生前系深圳招商银行月薪万元的部门经理。1999年4月,他主动申请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担任副县长。到任后,他深入群众,苦干实干,工作重实效、讲创新,深得干部群众赞扬和爱戴。任职期满,他仍难舍永仁人民,希望延长挂职扶贫期限。不料在“超期服役”的几天里,因操劳过度而倒下,谱写了一曲感动天地的生命之歌。在全社会努力实施帮困扶贫工程、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党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今天,臧金贵的优秀事迹感动着人们。该剧策划和编创在已有大量新闻报道、演讲报告和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及时地、敏锐地感触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电视剧创作题材,要借电视剧这样的艺术形式把臧金贵的先进事迹传扬得更深更远,表现出了可贵的创作良知。
  编创者以独到思想艺术眼光对题材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巧妙的提炼并灌注一腔真情,使该剧摆脱了一般人物传记片、人物故事片的平淡情状。臧金贵精神世界的最闪光处和优秀事迹的最精华处在哪里?最能体现臧金贵高尚情怀和生命价值的故事情景是什么?作品以臧金贵临死前三天里的工作和生活情景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三天里,臧金贵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遭所遇,是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的生动缩影;“这个胸中装满人民群众、令群众可亲可敬可信赖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领导干部形象,在这极平常的三天生活流程中,得到最典型、最真实的塑造。编创者紧紧围绕这三天进行集中的表现,以深刻的艺术眼光发掘和表现典型的事件和情景,以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深邃的生命意识观照优秀人物,从而典型地表现出人物的灵魂和事件的意义,引起了观众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同时,编创者把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地涌现出来的对臧金贵深深的敬仰、深切的怀念和不尽的惋惜,渗透在整个创作表演中,从而使这部电视剧蕴藏了深沉的情感力量。
  这部电视剧取得成功,还来自于编导手法和制作技术上的匠心独运、创新实践和精益求精。该剧采取报告文学剧的手法,将戏剧场面全部放到故事原发环境中,剧中人物除主人公臧金贵因已去世而选用演员扮演,“副省长”也改为演员扮演外,其余剧中人全是生活中的原人真人。没有故事的“杜撰”,没有人物的“拔高”,有的只是真实场面、真实人物的再现。这就给该剧构成一个近于新闻纪录片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真实情景。为突出该剧表现内容的真实性,该剧还在镜头的用光和用色上,有意“作旧”、大胆“还原”,并且处理得非常自然贴切。这就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另外,该剧采取了双时空结构艺术,一个时空表现臧金贵生命的最后三天里所经历的一切,另一个时空记录扮演者的情感历程和思想历程。这是把西方古典戏剧中的引戏人技巧、电视纪录片中主持人与观众交谈解说的手法,以及戏剧大师布莱希特营造间离效果的美学手段,创作性地综合化用而成的结构手法。这样的创新举措,恰到好处地增强了该剧题材的艺术冲击力和结构整合力,让剧中那些平淡的、朴素的、零散的内容得以自然流畅地串接起来,使全剧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和节奏张力,也使剧中人物和事件提升出丰厚的韵味,剧中平常琐屑的情节和细节具有令人动情落泪的效果。可以说,双时空结构艺术的创建和运用,大大拓展了该剧的表现形式、表现空间和表现力量,较好地深化了主题、塑造出人物、感染了观众。
  有人认为,表现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可以不必重视艺术性或者艺术性不足也可以获奖,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电视剧《一个生命的倒计时》,是一部既充分表现“主旋律”,又充满艺术魅力的好作品。它以真诚的艺术良知、敏锐的艺术触觉、深刻的艺术发掘、创新的艺术实践、精良的艺术制作,完成了一次对真人真事、优秀人物和新闻人物真实而艺术的转换。它以充分的艺术事实显示:优秀的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是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的。这部作品为今天的“主旋律”影视剧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沉默的大多数
——美国工人阶级家庭生活》一书出版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L·B·露宾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数——美国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是一部经过精心设计的深入调查,既有细致的访问记述,又有切实的理论分析,精彩感人地描绘出与美国上层社会截然不同的普通美国人生活的生动画卷。它对几千万美国白人工人阶级,记述了他们的童年,成婚及婚后各阶段的家庭生活质量,他们不能充分就业的工作和对他们来说太昂贵的休闲。该书中文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近日出版。(李正堂)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文化寄生现象小议
仲言
  寄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一种生物依附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依附者身上吸取养分,维持生活。现在社会上,寄生现象之普遍,几乎成了一种“寄生文化”。比如市场上,什么东西品牌好,便会有貌似的东西与之形跟影随。如你有名店“普兰德”、“肯德基”,我就开家“德兰普”、“肯德利”,你做出了“老干妈”风味豆豉酱热销市场,我便也弄上一个“老干妈”风味豆豉酱与你分一杯羹。当然,商家在不违犯法律的前提下选择什么店名、商品名是自己的权利,但逼肖的摹仿极易使消费者“误屣为屐”,从而有借他人招牌获得商业利益之嫌,而一旦消费者最终发现“这‘丫头’不如那‘鸭头’”时,会厌弃这“丫头”的。
  类似的寄生现象在文艺领域也不鲜见。如时下金庸的书好卖,便有冠名“金庸”、“金庸新著”的书寄生其名下;书画界也常见一些人,学艺没有几天,却总喜欢自诩是谁谁弟子、某某门人,再想办法、托关系与大师、名家合影留照,然后以此四处招摇,似乎寄生于大师、名家的光环下,自己也已然光彩耀人了。还有文艺作品题材、体裁的寄生现象也时有所见。如当下热播的武侠戏,一家拍摄成功,于是便呼啦啦都来争拍这类电视剧。一时间,打开电视机,随处是飞檐走壁的剑客侠女和刀光剑影的打斗格杀,你拍了《碧血剑》、《神雕侠侣》,我就来《一代侠女》、《义薄云天》,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劲头。诸如此类的还有皇帝戏热、古装戏热、言情戏热等等。以上寄生现象的一个特点,就是只热衷表面的形肖而不求深刻的独创,以取巧的手段得实际的名利。对于这种日渐盛行的寄生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应看到,热衷寄生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由此而缺失了艺术的创造力,也就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盛名之下和别人现成的艺术模式上亦步亦趋,这样寄生出来的作品再多,文艺领域再热闹,但云烟过后,真正能够留存下来的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作品将会少得可怜。另外,热衷寄生也是一种在物质利益驱动下的心态浮躁的表现,他们通过寄生便可不用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轻而易举地获得某种“成功”,然而,这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结果,无疑会对那些勇于探索和进行诚实的创造性劳动的文艺家造成伤害,也会助长艺术生产的一窝蜂倾向,造成艺术市场的无序竞争。
  任何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如同一个老字号、名品牌的创立,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打造,需要一个漫长的创造、探索过程。创造就意味着要出新见解、新思路,要能独辟蹊径,要勇于开拓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当然,创造的开始也需要继承,甚至包括摹仿、借鉴古今优秀的艺术经验和传统,但借鉴、摹仿只能是一段过程,不能作为目的,更不能将其作为获取利益的金字招牌。东晋有位叫庚仲初的文人,他摹仿汉代《两都赋》、《二京赋》一类京都大赋,也写了《扬都赋》。虽经当时名士举荐后,成为世人传抄的“佳篇”,但最终还是被人们看出是没有出息的摹仿之作,落下个“屋下架屋耳”的名声。国画家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死,似我者生”意即学老师学进去出不来,那样的学艺是没有前途的;而似然后生,是既有师承又有超越,这超越是一种全新的、质的超越,它代表的是一种艺术的革命精神,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要成为有作为的艺术大家,必须学会走自己的路。
  热衷寄生的结果无异于“学我者死”。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声音的叙事与抒情
——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入选广播剧评述
李京盛
  广播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以逼真的声音效果塑造人物、铺叙情节、抒情写意、营造氛围。在这里,声音是它唯一所仰仗的手段,在这视觉艺术越来越以“霸主”的身份雄居艺坛的当今,广播艺术的生存空间,就显得有些局促。但是,当画面、色彩、图案组合等视觉形象铺天盖地,把人们搅得眼花缭乱、疲惫不堪的时候,闭目聆听一段动人的故事,悉心感受一种声音的抒情,无疑也是一种特殊享受。
  广播剧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用声音这唯一的手段,描绘大千世界,曲尽心灵之妙,将广阔的社会生活,重大的主题思想,鲜明的人物性格,美好的人生境界,最大限度的“声化”于听众的耳畔,因此,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是一部广播剧成功的前提。
  本届“五个一工程”入选广播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在题材的选择上注意了更适合于声音表现的内容。《生命的交响》是最突出的一例。这部作品描写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在国外的经历和生活。在艰难困苦的时刻,音乐是他生命的支撑,祖国是他倾诉不尽的主题。用音乐来演绎它的生命和情感历程,是最好的描写人物的切入点。剧中的音乐作品都是冼星海音乐创作第二个高峰期的作品,问世50多年来,通过该剧首次与听众见面。这部作品在创作方面的考究之细和投入之大,堪称是广播剧中的“大片”。具有同样特色的作品还有《历史的守望者》、《秀色》、《菊坛雅韵》、《大禹的传说》等等。相对于这类作品的成功,一些选取了很难用声音来表现的题材的作品,其差距之大,就显而易见了。
  其次,如果说广播剧是“没有舞台的戏剧”,那么作品中其戏剧因素成分的强弱和多寡,也是关系到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届入选作品中,其“戏化”程度最高的三部作品是《普通人家》、《特殊故事》和《天鹅宴》。
  这三部作品均脱胎于话剧和戏曲。充分的戏剧化,使这三部作品把各自要求表现的主题,都牢牢固定在情节、人物和戏剧冲突之中,缓缓展现,层层剥开,娓娓道出,使听众沉浸在一种被典型化的生活场景之中。另外,对话台词的讲究,剧情节奏的起伏变化,这些舞台剧的“营养”也把这三部广播剧浸染得玉润珠圆。具有同样特色的作品,在本届入选作品中还有《向天歌》、《未来的公公不好劝》、《乡里乡亲住高楼》、《阳光行动》等。相对于这类作品的成功,一些平铺直叙的交待情节、介绍故事、宣讲主题的作品,就显出了其“失血”后的苍白。
  第三,如果说,充分戏剧化的广播剧显示出的是作品在“达意”上的优势,那么优美、深婉、含蕴的抒情更应该是声音艺术的特长。在本届入选作品中,《永远的恰巴山》、《夕阳奏鸣曲》把要讲的故事,笼罩在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之中。两部作品表现的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两种爱情,但作品并不着眼于剧情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它们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气氛渲染和诗化境界,来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情致委婉,余音绕梁,寄意遥深。
  当然,对于广播剧而言,充分的“声化”、“戏化”、“诗化”,并非是其艺术内涵的全部,但仅就目前广播剧的创作现状和整体水平而言,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对于提升广播剧的艺术品位,增强其审美表现力,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在本届入选作品中,还有几部稍显“特别”的作品,但也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如以荒诞手法来写实的《新生命一号》、以喜剧风格来叙事的《“事儿妈”今年二十三》等等。这些作品的入选,显示出本届“五个一工程”作品在体裁、风格、样式上的多样化,同样令人可喜。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桃花深情唱皖南
——看音乐话剧《桃花谣》
廖奔
  皖南事变已经过去了60个春秋,算来整整是一个甲子。《桃花谣》的问世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特殊纪念。
  戏剧创作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题材,这么复杂的历史事件,如果从正面切入,势必造成重兵攻坚的局面,吞吐量难以满足不说,还不一定能构成适合观演的舞台剧。编剧孟冰巧妙地从这一事变发生地的民俗和人文背景中,寻觅到了一个美丽鲜明的意象——桃花,从中抽绎出一缕凄婉动人的情思,由此而结构为一部民间气息浓郁、带有很强的传奇色彩的故事。轻轻一笔,一场惨烈的历史悲剧就被涂上了浓浓的人文色彩,成为能够流传百姓口头的美丽歌谣。
  皖南事变所发生的云岭山中,是桃花盛开的地方,1000多年以前诗人李白游历至此,曾经吟诵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诗句,诗情画意氤氲,是为千古绝唱。就在这样一个动人的地方,竟然发生了大敌当前、同室操戈的历史惨剧,实属民族史上的咄咄怪事。周恩来当年即曾满怀激愤地斥诵:“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飘飘洒洒的桃花瓣,无声落入桃花潭水,一个极重情谊的民族,为自己的丑陋行径而饮泣。
  然而,人间自有真情在。孟冰置身于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忽发奇想,展开了玄妙的构思,他寻找到一个世代专做桃花宣纸的工匠家庭,家中有一位美丽的桃花姑娘,她用自己的纯朴和善良,救助了皖南事变中伤残未死的新四军张教员,为掩护张教员,她刚直正义的老爹爹英勇赴死,她则强忍重孝之悲、扮作新嫁娘巧妙地护送张教员出境……这其中蕴含了皖南人民对于新四军的几多情谊。随着故事的延伸,桃花姑娘和张教员的彼此依恋与挂念之情也在
  不断延长、加重,从抗战胜利的偶遇即别,到渡江战役的遥遥相望,而桃花却被炮弹击中,直至全国解放之后张教员返回,准备祭扫桃花父女之墓时,却发现桃花在默默扫墓——她已经丧失了记忆,只记得当年和她一起唱桃花谣的那位新四军,她一直在等着他。张教员轻轻唱起了桃花谣,用他的一片深情,唤醒了桃花的记忆,两人融入了漫山遍野的桃花丛中。美丽的皖南云岭山,依然是我们民族培植人间真情的地方。
  为完成这种美丽意象的构建,舞台选择了新颖别致的形态。它以话剧与音乐剧的结合为基点,用一曲美丽动人的桃花谣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剧中融入诸多桃花纷纭、落红无数的舞蹈场面,同时穿插新嫁娘、狮子舞等民俗舞蹈,一切场景都被美化、诗化、写意化了,就连新四军那场艰苦卓绝、悲惨壮烈的舍生激战,也处理得那样优美、动情。十分风格化的导演手法,洗练精致的舞美造型,传神尽意的灯光,沁人肺腑的音乐旋律,共同结构起一场情深意挚、动人心弦的演出。主演程晓玲和刘在为能演能唱,民歌唱得甜美、醇厚、充满真情,令人难忘。舞台形式感与作品意象的尽可能吻合,使全剧实现了较高的审美品位。
  怀着对历史的忠诚,对民族的爱,对人民的深情,新四军作出了重大牺牲。60年后,我们的戏剧工作者,用一台精致的演出,把一场刻骨铭心的历史悲剧,转化为桃花潭水般的深情,交付给观众,令人在品味里回忆、在动情中叹息。
  《桃花谣》是对皖南事变的一个极好纪念。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大型画册《奥林匹克运动全书》出版
  二十余位体育界专家搜集、整理、编著的《奥林匹克运动全书》近日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体系、中国的奥林匹克情结,第一届至第二十七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一届至第十八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过程,举办城市、奖牌榜、金牌明星榜以及各个方面的轶闻趣闻等,还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内容及规则。全书配有二千六百余幅精美图片,是一套图文并茂的大型画册。(木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