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一边是奇瑞、五菱加盟上汽,一边是一汽着手退出金杯——
汽车重组呈现新态势
本报记者王政
新世纪头一个月,困扰我国汽车行业多年的“散、乱、差”难题初现曙光。先是1月3日,由安徽省及芜湖市五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加入上汽集团,并更名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国内汽车业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接着,1月6日,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汽、通用结成战略联盟一事,已于最近签署框架性协议。
  然而,就在人们为奇瑞、五菱加盟上汽而叫好,为汽车行业三大集团重组柳暗花明而额手称庆,甚至有传言说一汽、东风将携手合作的时候,1月12日,在一汽集团召开的2001年营销会上,总经理竺延风却向新闻界证实,一汽将从一汽金杯股份有限公司退出。
  上汽招兵买马,一汽却收缩战线,汽车行业重组在新的世纪呈现出新的态势。
重组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给传统汽车生产方式带来了质的变化。以零部件全球采购、模块化生产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方式,正成为汽车巨头争相效仿的对象。伴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提高、车型更新周期的缩短,经济规模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决定企业生死的前提。汽车巨头间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浪潮,就是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有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产量仅200多万辆,“散、乱、差”是困扰汽车工业多年的痼疾。近年来,国家已明确表示,支持以一汽、上汽、东风为基础,组建汽车工业三大集团。可是,由于高关税保护下的汽车市场竞争度较弱,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重组一直“叫好不叫座”。
  我国“入世”在即,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特别是关税壁垒的打破,不仅使一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小企业感受到严峻的生存压力,认识到只有寻求合作、投靠大集团,才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机会;就连一批目前效益不错的主流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也开始把重组纳入议事日程。
重组为了双赢
以奇瑞为例,这家投资17.52亿元、仅用三年时间合作就形成年产30万台发动机和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轿车企业,拥有发动机生产以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其中,发动机厂全套设备和产品技术从国外引进,目前生产的1.6升单点电喷发动机是福特公司的成熟产品。现已投放市场的奇瑞牌轿车,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经济型轿车,其基本型售价仅8.8万元,定位在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用车。
  由于奇瑞轿车暂时与上汽集团轿车两大主导产品有差别,奇瑞加盟上汽,对上汽来讲,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产品和市场的补充,令上汽集团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时在地域上有了更大的扩展余地。对于奇瑞来讲,加盟上汽拥有了合法地位,拿到了轿车目录,同时可得到上汽技术开发体系、销售服务体系、零部件体系等方面的支持。难怪安徽和上海都认为这是一个双赢联合。
  五菱与上汽、通用的重组,更是由于通用的加入而独具“中中外”特色。在上汽、通用各自的产品系列中,微型车都是空白点,因此,与五菱的合作有着明显的填补空缺、完整阵容的意图。合作成功后,通用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将更趋完善,产品系列将包括轿车、越野车、微型车以及零部件等多个门类。五菱则可以依托通用的技术,实现产品升级。据悉,一款经济型轿车不久将与消费者见面。
重组趋于理性
前些年,三大集团都曾进行过一系列兼并重组,比如上汽兼并仪征、一汽控股金杯等。由于当时整个企业界对资产重组理解的局限,企业一味求大、盲目扩张、追求多元化经营一度十分盛行,加之地方政府为了消灭亏损源,强行“拉郎配”,使不少重组充满了政府干预的色彩,其中有多少理性成分,究竟成功与否,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据介绍,一汽当年投入6个多亿,收购金杯51%的股权,更多的是站在替政府整合汽车工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双方产品并没有互补性,反而有所冲突。为救活金杯,一汽忍痛关掉长春轻型车厂三吨车生产线,把三吨车产品完全让给金杯,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杯的经营状况特别是轻卡部分有了较大改善,在债务剥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近一两年来,沈阳方面提出要发展的系列产品,与一汽的现有规划不甚一致,考虑到上述因素,一汽决定不再持有这部分股权。
  遵循市场化原则、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企业重组的最基本原则,正越来越被国内汽车企业所接受。去年的全国机械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汽车三大集团重组要杜绝“拉郎配”,突出市场化,但愿我国汽车企业能变“入世”压力为动力,摒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在“入世”后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兴国植树造林忙
  据新华社南昌1月30日电(李志龙)江西兴国县的干部、群众春节一过就忙活了起来,纷纷荷锄担肥、打穴植树。大年初一,这个县水土治理科技示范户胡仁贵就走上山坡,挥镐抡锄,今年他家六口人全部上山植树。
  以前兴国由于自然条件差,饱受“江南沙漠”风沙肆虐之苦,后来通过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条件,全县林茂粮丰。尝到甜头的兴国人今年一改往年走亲访友、大吃大喝的习惯,抓住春节期间植树的有利时机,争先上山植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西部快车“港澳”旅游专列春节期间从乌鲁木齐火车站开出,1072名游客踏上了旅途。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新春佳节,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冰景街吸引众多游人。图为一对新加坡旅游者在“冰轿车”上留影。新华社记者周确摄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一月二十八日,南昌铁路局迎来节后第一个客流高峰,截至一月二十九日十八时,全局日发送旅客突破二十万人,日增开临时旅客列车二十七对。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上海市场好火爆
  据新华社上海1月30日电(俞丽虹、陈宇先)上海新春迎来市场“开门红”,21世纪的第一个农历新年的节日市场销售异常火爆,各大商业企业喜出望外。
  据上海市商委提供的一份最新统计显示,今年春节,上海的商业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9.5%,超过去年春节销售增幅1.7个百分点。仅1月20日至27日8天时间,全市13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的2000多家零售门店,共实现零售额23.93亿元。
  “金蛇开元闹新年”,上海各大商业企业早早动手,以各种形式的营销活动预热节日市场。节前、节中的8天,上海各主要商业中心捷报频传,南京路步行街实现销售2.77亿元,同比增长27.73%,徐家汇商城、淮海中路、四川北路等商街分别实现销售增长31.9%、22.5%、18.7%。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北京调整农业结构塑造产业优势
力争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百分之五以上
  本报讯记者赵兴林报道:北京市以“优化资源配置,塑造产业优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力争实现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郊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的奋斗目标。
  北京具有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的巨大优势,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已有突破性进展。北京市今年继续以政策激励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围绕市场需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各自特色,建设主导产业。粮食生产由过去单一追求增加产量转换到增加经济效益,重点发展市场需求的优质种子粮、专用粮、饲料粮和小杂粮,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00万亩发展到130万亩。通过发展粮菜、粮果、粮药、粮饲的间作套种,加快粮食耕作制度的改革,实现立体开发面积100万亩。此次经济结构调整还将围绕首都绿色屏障建设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搞好以“五河十路”的公路、铁路、河流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快培育规模化、特色化的果品生产基地。在山区扩大优质牧草和各类饲料作物60万亩。通过扶持自营出口企业,力争进出口贸易额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40%。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乡镇企业向县工业园、村级工业大院和二、三产业专业村集中的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养殖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形式。北京市根据自身特点,把发展养殖小区作为实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明确今后发展养殖业坚持“三退三进”的方针。“三退”即:养殖业原则上要从近郊、农家庭院及散养形式退出来;“三进”即:养殖业逐步进入养殖小区、单纯的饲养环节向产业化发展、家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此,市农业部门抓紧禽畜疫病防治、畜禽出口保护区的建设,提高郊区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贵州又有82万人越过温饱线
  本报讯记者胡跃平报道:记者日前从贵州省扶贫办获悉:去年,又有82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人均占有粮食和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0公斤和1260元。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贵州全省48个贫困县基本解决了温饱。
  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国家先后向贵州投入扶贫资金91.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该省的扶贫开发。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援形成了社会帮扶的大氛围。从1994年以来,中直机关每年从100多个部门抽调数百名干部到48个贫困县开展帮扶,省内每年派出近万名干部深入贫困乡、村挂职扶贫。深圳、青岛、大连、宁波4个计划单列市从1996年对口帮扶贵州以来,满腔热忱向贫困地区捐资捐物,资助了近2万名失学儿童和特困生入学。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珠海生态旅游热
据新华社珠海1月30日电(记者张愈升)珠海市有名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景点——珠海市农科中心游客络绎不绝。从年初一至年初三,已接待游客近1.2万人,其中年初一当天接待5200人,创历史新高。
  记者日前来到农科中心,只见门口两旁的停车场已摆满了挂着各地车牌的车辆。大门两旁鲜花环绕,张灯结彩,喜迎四方来客。这个中心旅游科科长练剑彬高兴地对记者说,农科中心往年春节的游客比较多,但今年春节更是“爆棚”。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百城万店无假货

  济南商品打折质量不打折
据新华社济南1月30日电(记者黄晋鸿)春节期间,济南各大商场迎来了购物的又一“黄金期”,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顾客可以放心购买打折商品,因为各大商场纷纷承诺:打折商品,质量、服务不打折。
  薄型皮衣成为济南今年春节购物的新宠,一方面是因为济南的冬天不太冷,一方面各商场相继推出了打折措施。在银座商城,皮衣基本打七折销售,吸引了大量顾客。商城办公室主任刘德介绍说,打折商品与正常商品享受一样的售后承诺,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商品如黄金、名表外,一个月之内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均可包退包换,出现质量问题与正常商品享受一样的退赔服务。
  济南贵和购物中心、华联商厦、人民商场等主要百货商场也都明确规定打折商品与正常销售商品享受同等“待遇”。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商场已经认识到,只有良好的信誉才是最终取胜的“法宝”。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市场瞭望

  西宁南方瓜果香
本报西宁1月30日电记者马应珊报道:到处是大彩门,到处是红灯笼,将160万人口的西宁这一青藏高原上的最大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青海的9万多名下岗职工大部分集中在西宁地区,但从去年开始,省委、省政府从地方财政拿出8亿多元,使这些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又有了保障。
随着西宁民航直达上海、广州、北京、成都等13条航线的开通,西宁与内地不再遥远。春节期间各条街道、各个商店都摆满了来自南方的西瓜、芒果、香蕉、荔枝、芦柑、桂圆、苹果等,而且价格也不贵,一斤香蕉3元钱,一斤西瓜1元钱,一斤荔枝8元钱。市民们高兴地说,以前没见过的南方水果,如今都摆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600亿元利润是怎么实现的?
——中油集团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纪实
本报记者刘国胜
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改革发展中实现了两个跨越:一是实现了公司改制,在境外成功上市;二是企业利润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现600亿元,占了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的1/4还多。总经理马富才认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中油集团已跨出决定性的一步,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一个拥有154万职工、5070亿元资产的特大型企业,是怎样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
持续重组和境外上市
1998年的石油石化大重组,打破了旧的格局,使我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政企分开,不再具有政府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同时实行了上下游一体化。但是当时的重组,从经营机制以至于整个体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1998年的低油价,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及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由于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积淀下来的深层次矛盾突出,他们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工厂制企业”。集团公司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仍然主要依据行政手段和上下级关系管理企业,既有管得过死,也有管理失控,国有资本营运质量和效率难以迅速提高。
从1999年开始,中油集团按照国际通行的“油公司”模式,大规模实施内部重组改制和上市筹备工作。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
这一年,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制的改造要求,中油集团将集团内部所有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及销售、油气管道运输等主营业务以及相应的资产和人员,整体从原企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于1999年11月创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4月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重组设立的中油股份,是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股票上市后则是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有限公司。母子公司在法律地位上完全平等。集团公司不再直接参与和干预中油股份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实施股权管理,主要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对中油股份进行有效控制。中油股份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股东的资本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经过这次重组,集团公司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大而全”的全能企业,变为主辅分开、分立,各自独立运营;从过去主辅业同在一个企业里统负盈亏,变成各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一个企业内部分工合作和计划安排,变为两个经济实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主的市场交易;无论是中油股份还是存续企业(即主营业之外的企业),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与运作。
中油股份借鉴国外大公司的经验,实施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初步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存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中油集团公司重组改制后,存续企业共有在册职工106万人,约占集团公司职工总人数的70%;拥有总资产1964亿元,其中非经营性资产约占40%左右。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均占有有效资产少,企业冗员多,办社会负担重。如何妥善解决存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集团公司资产重组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确保重组上市顺利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形成了典型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模式,一个石油、石化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次集团公司内部重组改制,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整体性。从单个企业内部分离重组,扩大为所有相关企业的整体分离重组,一步到位建立起大“油公司体制”。
大庆、辽河、大港、吉化、林源等地区服务公司,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企业重组改制,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些地区服务公司按照国家整体部署和集团公司的要求,在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逐步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创造了条件。
改革步步深入确保整体发展
石油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改革带来的成果非常显著。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更加突出,勘探、开发和炼油、化工等得到较快发展。去年的勘探石油地质储量达到4.3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4109亿立方米,接近前四年之和,产量从162亿立方米增加到188亿立方米;炼油量也由6800万吨增加到8000多万吨;原油产量达1亿多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炼油化工调整的力度更大,关闭了一批小炼油厂。
到2000年底,他们在海外拥有的原油可采储量已达4亿多吨,海外操作的项目年产量可达1300万吨,份额油即分到的油可达505万吨以上。海外工程所带动的劳务施工技术服务收入预计达6亿多美元。物资装备出口排名也较靠前。
由于强化了管理,原油操作成本由1998年的每桶5.05美元降到1999年的4.76美元,2000年仍在降低。炼油吨油成本也在降低。股份公司成立后取消了各级法人,真正做到资金高度集中管理。去年股份公司归还银行贷款近700亿元,其中靠集中资金管理就挤出了200多亿元。
“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目标是继续强化和突出主营业务,坚持持续重组,确保整体发展。基本完成存续企业改制,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母子公司体系,最终把集团公司变成一个控股公司,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跨国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