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聚焦

  重造青山绿水靠什么
  ——贵州清镇市王庄乡退耕还林纪实
  本报记者 胡跃平 孙海涛
  贵州山峦起伏,退耕还林之路正在山岭中蜿蜒。我们带着忧思从龙里县的谷脚镇走出(见8月29日本版报道),却被清镇市王庄乡的满山新绿点燃了心头的希望。
  梦里的好事眼前的绿
  9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王庄乡高山村已近黄昏,山坡上还有10多个村民在为黄训德家新种的“金秋梨”搞秋季抚育,锄去树苗周围的杂草,埋进土里作肥料,留下一个个直径1米的“果盘”。今年高山村退下1800亩玉米地,其中1300亩种了金秋梨、板栗和优质牧草,存活率达85%以上。3月中旬种下的树苗已2尺来高,顺着“跳蹬河”望去,两岸山坡上连片的树苗生机盎然。
  粑粑店村村民组长周发斌形容退耕还林:“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等好事。退耕还林达标,每亩地每年国家给150公斤粮、20元管护费,还无偿给树苗,自己种树自己得。”往年,他在坡上盘弄一季苞谷一季油菜,除去成本,一亩满打满算不到百元收入。现在20亩土地留下几分好地种蔬菜,其余全部退耕种上了梨和板栗。
  36岁的乡党委书记彭存斌,个头不高,精明沉稳,从前年起就带着山民搞退耕还林。乡里印了5000多册《水土保持法》发给每户村民,搞培训,做规划,将1.8万亩坡地停止耕种,分片划到14个行政村办还林试点,两年种了6000多亩梨、桃和板栗。
  机遇垂青有心人。今年春节前,彭存斌得知国家有了退耕还林的大政策,年初三就赶回乡里,召集乡领导合计,早准备,早动手。正月初七,全乡30多名干部分头下去挨家挨户动员,晚上开村民大会,然后立刻动手抢季节挖树坑。
  3月9日,清镇市林业局长袁柳江从省里开完试点动员会,第二天就被彭存斌拉去王庄,老远看见山上有几百个村民在绵绵阴雨中挖树坑,将近13万个树坑都挖好了!袁柳江十分感慨:“让他们试点我放心。”
  复杂的事情细细做
  王庄乡搞退耕还林,第一项细致活儿是丈量土地。山区石旮旯地的农民,从来以收成估计亩数,偏差很大。要搞好设计方案,先得测准耕地面积,再根据各家权属证,按比例分摊。
  数据以市林业局的勘测为准。记者看到,从局长到技术员,个个皮肤被晒成古铜色。局长袁柳江说:“上面也没说不许看着地图勾画。但是,只要铅笔勾绘的线粗一点,一亩地的误差就出去了。我们坚决搞实测。”
  袁柳江带着12名技术员一连40天扛着罗盘仪、塔尺,山前山后跑。1万多亩耕地,涉及3840家农户。7月烈日当空,出门前,家属们一再叮嘱戴帽穿衣打伞,可一爬上山头就顾不得这么多了。结果人人脸上晒脱了皮,但每块地的数据连小数点也算得清清楚楚。虽说清镇市设计方案最后向省里交卷,但是数据准确,家家村民在实测表上画押盖章。王庄人说,那是“乌龟跌在石板上,硬碰硬”,没有一个农户表示异议。
  确定树种也是桩大事。要找既有生态效益、又使农民有收益的树种。清镇市尊重农民意愿,选择了金银花、三倍体杨树、金秋梨、板栗和优质牧草。各乡镇根据林业局提供的实测面积、立地条件(即坡度、坡向、海拔、土壤等自然条件),确定专人和一家一户商量选树种,经常谈到夜晚12点,直到两厢情愿。
  退得下、种得上,关键在配套
  退耕还林要连片规划,王庄乡出现了8户耕地全退的农户。他们中有6户还想要点耕地。比如高山村杨启华家16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意味着今后一颗粮食也不产了。如果粮食补助到期了,结出的果子又不卖钱,吃饭怎么办?
  村委会主任想在前头,主动与杨家调剂了1亩土地,即你要我的“土地证”,我要你的“林权证”。手续很快办好,杨启华得到1亩平地,赶着季节种了大蒜、大葱、萝卜,卖出去后收入3000多元。调剂土地的办法让“全退户”心里都踏实了。
  国家规定,每亩耕地可得50元苗木款补助。王庄乡每亩经济林的苗木款实需100多元,让农民自己出钱补足,低收入农户有困难。乡里在今年造林前就确定:农户需要的苗木全部由乡统一供应(其中包括市林业局提供的苗木),等农民果树有了收益后再返还。乡里两年前就建了3个育苗基地,目前,给农民的苗木折款已有100多万元。
  与退耕还林同时起步,王庄乡从省外引资200万元,正在动工修建一个1000吨规模的保鲜库,明年可以完工。原来,种经济林的退耕户最担心,一旦产果,有销路吗?乡党委决定,退耕户的果树出果后,可不低于市场价卖给乡里进入冷库保鲜,规避市场风险。
  35度以上的陡坡今后主要种生态林,经济效益不那么明显,农户能坚持下去吗?乡里也有办法,重点帮农民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金银花、赖皮南瓜、优质牧草和中药材。去年乡里还引进一家每年可加工6000吨蔬菜的泡菜厂,如今规定种植生态林的100多个村民优先进厂,生产订单也优先给他们。我们在泡菜厂看到,农民挑来的莲花白,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好几分钱。眼下,泡菜厂1.8万吨的二期扩建又动工了。
  有了泡菜厂,农户们精心盘弄蔬菜。退耕户杨品荣兴奋地说:今年他家卖出去的葱蒜、萝卜和大白菜,是用卡车一车车拉走的。
  退下山地,伺候好平地。王庄乡的山民们心里踏实、舒坦。年近70岁的黄发友老人说:“我亲眼看见王庄乡的山秃掉,相信还能看到它再绿起来。”
  题图:王庄乡高山村的村民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劳作。 胡跃平摄(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无悔的青春无悔的爱
  本报记者 罗昌爱
  吴自保,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这位看起来比自己实际年龄更要老成的中年男子,在国庆节前夕谈起自己刚刚走向军营的儿子,充满了宽慰和自豪。他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故事。妻子周智莲流淌着幸福的泪水坐在一边,深情地看着丈夫。
  刚刚被送进军营的年轻军人叫莫卫国。1976年秋天,他的母亲周智莲与广西边防某部副指导员莫尤结婚。1979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在一次护送弹药途中,莫尤毅然抱起一触即发的30多斤重的炸药包,从车上飞身而下,冲向路边,轰隆一声巨响,炸药包在他的怀里炸响,满载弹药的车队保住了,莫尤消失得无影无踪!身后留下了身怀六甲、23岁的妻子和牙牙学语的女儿莫雄君……
  战斗结束后,中央军委命名莫尤为“舍身救战友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并授一级英雄奖章。莫尤的事迹牵动了一位战友的心。他,便是吴自保。
  1978年,19岁的吴自保应征入伍,新兵训练期间,他认识了莫尤。奔赴前线后,莫尤给他写了一封信,托付他:“万一我有什么不幸,请你关照一下我的妻子和孩子。”
  回到后方,吴自保开始寻找烈士遗孀,之后便一封又一封地给周智莲写信,却始终没有回音。
  转眼到了1980年8月,也就是吴自保发出第39封信后,周智莲给他回了一封信。从此鸿雁传书,彼此以“姐”“弟”相称,在通信中谈工作、也谈自己的生活……
  1982年12月,广西召开拥军优属模范表彰大会,作为英雄妻子的周智莲格外引人注目。吴自保闻讯赶到代表驻地看望了周智莲。一位知情者悄悄地告诉他:莫尤牺牲后,周智莲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莫卫国”。她以柔弱的双肩,默默承担着抚养两个孩子和两位卧床不起老人的家庭重担。
  吴自保的心灵受到深深震撼。在给周智莲写的第116封信中,终于大胆地向比他大6岁的周智莲表白了真诚的爱意。
  周智莲婉言拒绝,理由是自己年纪大,家庭负担重,她实在不忍心给他肩上搁上一副沉甸甸的生活重担。
  吴自保的家人也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理由是,娶一个年长6岁的寡妇作妻子,吴家没有先例。然而,不管周智莲如何拒绝,也不管家人怎样反对,吴自保对自己的选择始终不悔。经历了5年通信之后,周智莲心中的坚冰融化了。
  1984年8月1日,吴自保与周智莲选在这个军人的节日结为连理。结婚以后,周智莲住在防城。为减轻她的负担,吴自保将4岁的卫国接到南宁,他又当爹又当妈,悉心照料孩子。
  1993年至1999年,吴自保一家生活最为艰难。这期间,两个孩子分别上了初中、高中,花费越来越大,周智莲却因企业减员下岗。吴自保的工资和周智莲得到的烈士抚恤金加在一起每月不过千元,然而吴自保的心中永远充满了爱。转业后的16年中,他坚持不添一件新衣服,烟也戒了。他自己少吃少穿,但对战友、英雄的两个孩子的抚养教育却从未含糊。为了多挣些钱供孩子读书和家庭生活,他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或给他人守仓库,或到需要零工的工地上拉砖头、扛水泥、挑沙子……下了岗的周智莲也起早贪黑走街串巷给厂家推销水泥、打“钟点工”……
  吴自保家离学校有四五里远,为了让孩子骑车上学,吴自保在假日里到20多公里外的郊区给人挖鱼塘,辛苦挣回了300多元钱,两个孩子由此各自有了自行车。
  去年8月,吴自保实在为15800元的购房费犯难了。有人说:“莫尤是英雄,打个报告,解决一套住房肯定不成问题。”吴自保不同意。他与周智莲请亲友帮助,终于把房子买了下来。
  除了民政规定的补助外,吴自保一家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特殊的要求!他用特殊的爱支撑着这个特殊的家。去年,他和周智莲又把莫尤的遗孤,如今已经长大了的莫卫国,送进了人民军队,继承英雄父亲未竟的事业。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修好了公路谁来管
  ——天津九园公路目击记
  本报记者 傲腾
  记者9月17日从天津宝坻县出发沿九园公路抵津,一路所见所闻,令人心悸。
  首先是超载运输。这条路上很多小桥涵未标明限重标志,载有七八十吨货物的载重车过桥时,小桥不堪重负,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记者看到的桥涵中,最高限重是55吨,但常有运载70—80吨沙石的大型载重汽车通过。更可怕的是,有时超重车在桥上形成拥堵,二三辆七八十吨的载重车堵在桥上,这时桥上负载已超过了多少?司机还理直气壮地讲:现在不超载根本挣不到钱。
  记者在武清县境内梅厂附近一个桥头见到一位值勤交警,汗流满面,一边指挥车辆,一边告诉记者,这条路天天如此,百分之七八十是超限载重车,运输部门已司空见惯了,我们只管交通秩序,不管这个,也没有人管过这事,事故隐患太大了。站在旁边几个农民模样的人都看不惯这现象,说道:“国家耗巨资,农民献土地,修了这么好的公路,就这样糟蹋了。有钱修路,却没有人管理了!”
  其次是超载汽车沿路抛撒石子、扬灰尘。那些载重车,运载的石子超出运输槽很高,汽车在行驶中一路撒下石子。还有运白灰的车,行驶一路,污染一路,形成一条长长的白色风暴带,九园公路两边庄稼、树木被污染得一片“苍白”。沿途农民气愤地说:这些树都要死的,反映过无数次,无人管。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安全生产的今天,记者就所见所闻与有关局、公司领导交换意见,那里的办公室人员说,领导有更重要的事,不能接受采访。有的约好10分钟以后见,等记者赶去时,却已不见人影。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西海固移民的新生活
  随着扶贫扬黄工程的实施,宁夏西海固地区目前已有6700多户贫困农民告别黄土旱塬,搬迁到扶贫扬黄灌区红寺堡。这项投资约29亿多元,计划开发土地200万亩,安置移民80万人的国家重点工程,自1998年开工后,已开发耕地11万多亩。图为从泾源县搬迁到红寺堡移民灌区的农民于文海夫妇在桑园里采摘桑叶。
  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花江狗肉有多香?
  张帆
  近两年,花江狗肉的名气越来越大,连带着花江那个无名小镇也有了些知名度。早些时候,笔者慕名来到贵州普定县花江镇,却有些失望。一条狭长而不平的街道贯通全镇,街道两旁的民房破旧肮脏,不少房子还是土房,商店里也没几样像样的商品,花江狗肉的美名与眼前花江镇的贫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真是门里煮肉门外香。
  其实,不独花江狗肉,重庆巴福的酸菜鱼、云南蒙自的过桥米线、贵州凯里的辣子鸡等,都是声名远播的佳肴,然而发源地却都一样贫困。我们与镇上生意做得最大也是最有名的郭老板聊天的时候得知,在北京,打花江狗肉牌子的大饭馆有13家,都与他有合作,合作的方式是郭老板派厨师去这些饭馆主厨,每年年终分点红,利润也就是个七八万元的样子。
  笔者询问郭老板,既然自己做的花江狗肉这么有名,为什么不自己打个牌子,在北京或者在西南地区的几个大城市建立几家连锁店,要不然在其他地方搞特许经营也行啊?郭老板却满不在乎。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与工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虽然在工业制成品方面明显落后,但开发某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土特产品潜力很大。花江狗肉、酸菜鱼就很典型。但要使这些土特产品真正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当地人首先得尽快超越小作坊、小饭馆、小商铺的初级阶段,树立起大市场的观念,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同时,还要十分珍视自己的牌子,通过申请“原产地保护”,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则,只凭多年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工艺和方法,一旦外地仿效者一哄而上,当地人充其量只能分点残羹冷饭。这些个道理,不独花江人,西部的老百姓都要认个清楚。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秀华山馆”土家情
  本报记者 赵兴林
  去湖南张家界之前,有朋友建言:“到了张家界一定要看秀华山馆,这是我国第一家土家族家庭博物馆。”到了张家界,在餐桌上常听人谈论秀华山馆,自然引起我们前去参观的兴趣。吃过晚饭已是7点钟,顾不得长途坐车的劳累,便急匆匆直奔秀华山馆。
  秀华山馆共3层,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黑瓦白墙,古色古香,典型的土家族建筑风格。居室古朴典雅,楼中间的园林意境深远,其藏品多以明清时期的土家图画、古代木雕为主,配以琳琅满目的土家服饰、民间绣品等。一楼展厅的根雕、木屋、花轿等,上百件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正如那幅赫然入目的对联所说的:“道树千年秀,楚天万物华”。
  进入二楼展厅,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雕刻要数“土家滴水床”了。整张床的浮雕、圆雕、镂空雕工艺精美,图案有渔樵耕读、花鸟鱼虫。每幅雕刻寓意深刻,比如左侧的“龙”,寓意龙腾虎跃。“蝙蝠”寓意幸福,“鱼”寓意年年有余。右侧雕刻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杨家将图案,表达对历史上有贡献人物的钦佩与怀念。问起“滴水床”名字的由来,导游回答有二:一是其造型酷似方便排水的屋檐;二是此床多为姑娘的陪嫁物,且土家姑娘出嫁时有“哭嫁”的习惯,姑娘流的眼泪越多,表示怀念娘亲之情越切,“滴水床”由此得名。
  天色渐晚,我们见到了馆主陈楚华。身着土家服装的陈楚华,中等身材显得挺结实。谈及自己的收藏经历和建立家庭博物馆,他用“20年的辛酸说不完”作概括。湘西张家界70%的居民是土家族,因大山的隔绝和贫困,有的人把祖宗留下来的精美木雕当柴烧,有的把明清时代的烧瓷器皿作喂养家畜的食具。土生土长、曾在当地剧团做美工且爱好制作盆景、根雕的陈楚华觉得实在可惜,抢救土家文化遗产就成了他的事业。
  20年来,为了收藏民间的土家族艺术品,张家界崇山峻岭间留下了陈楚华跋涉的身影。每收藏一件工艺品的费用支出,对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陈楚华来说,要靠全家节衣缩食来垫补。一次,陈楚华在一个偏远山寨看到一张雕刻精美的滴水床,主人要价160元,当时需要他一家省吃俭用半年才能攒够数。等到钱够了,床价又涨到450元。那3年,他们夫妻俩不知跑了多少次,最后终以600元买下。土家人有语言无文字,秀华山馆珍藏的件件文物无声地将土家文化复原。陈楚华夫妇千方百计把散落在民间的近万件艺术品收藏到手,对收藏的每一件工艺品进行修复、整理。陈楚华对藏品坚持做到只进不出,哪怕客商开出“天价”,也休想从他们手中买走一件。
山馆鸟瞰(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七彩云南花儿艳
  本报记者 汪波
  “天气如常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雨过天晴,昆明市尚义街花卉市场更加百媚千红。花枝摇曳、花团锦簇、花香四溢,卖花人、买花人,人人脸上绽开笑容。一位从东北来的王女士一口气买了10个品种、两箱干鲜花,怀中还抱着一大捆康乃馨:“真想再多买些回去送人。”这是9月19日,离首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节开幕还有9天,昆明已成了花卉的海洋。
  早两天,记者随一群进城卖花的农民,来到位于滇池东岸的呈贡县斗南村。这个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如今可是名气很响。十几年前,被称为“花农先锋”的鲁翠华身背云南特有的鲜花,从斗南村来到昆明,沿街叫卖。当时他心里算的是这样一笔账:一斤小白菜只卖几分钱,而出售一枝花就可挣几毛钱。就是这样的一笔小账,算出了今日斗南村乃至呈贡县发展花卉产业的大利。目前,斗南村95%的农户种植和经营花卉,1999年全村生产销售鲜切花5亿枝,占昆明市鲜切花销量的7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15元,人均储蓄存款1万元,成为全国闻名的“花乡”。
  斗南是呈贡花卉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呈贡县的鲜切花在香港市场的占有份额已达40%。县长曹超向记者介绍,全县现在年销售各种花卉种苗5000多万株,鲜切花8亿枝,年交易额7亿元,95%销往外省和外国。
  也不仅是一个呈贡,在云南各地走访,人们说得最多的便是花卉业。去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值4.7亿元,出口创汇528万美元。全年鲜切花产量已达11亿枝,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40%以上。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云南花卉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得天独厚的气候,植物王国的优势,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推动,使云南花卉滚雪球似的迅速走向产业化。一位花卉批发商这样说:“任何时候进入花卉行业都来得及。1995年花卉业利润有75%,现在也还有30%的利润,市场上没有卖不掉的鲜花。”
  不过,云南人并没有在优势中忘乎所以。当地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云南鲜花目前还是以量取胜,产品形象也还是中低档次,虽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仅停留在地摊货水平上,被排斥在高档消费市场门外,产品价格难以提升,无法实现高产出、高利润。
  “质量、产量、品种”构成现代国际花卉业竞争的三要素。当云南花卉跃居全国老大时,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高科技、多渠道、股份制的路子,实现全省花卉产业的新跨越。今年3月30日,由云南省政府投资1.6亿元,占地313公顷的亚洲最大花卉生产基地——云南花卉示范园区开始在昆明市近郊嵩明县开工建设。它是云南花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再争高低的新起点。
  眼下,云南省已形成了以昆明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生产区,以西双版纳为主的热带兰花生产区和以迪庆、丽江为主的冷凉球根花卉生产区。七彩云南正以她无穷的魅力和无尽的芬芳,向世人展示花之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