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大选
舆情发生变化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从现在起到11月7日美国大选投票日仅剩下一个多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竞选活动开始进入冲刺阶段,戈尔和布什都使出浑身解数,选择重要州、市发表竞选演说,其竞选副手也各显神通,到处讨好选民。从美国新闻媒体和有关人士发表的预测看,戈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一向财大气粗的布什则势头渐弱。
  8月3日和8月17日,美国共和和民主两党分别在费城和洛杉矶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布什和戈尔正式成为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在此之前,布什的民意测验支持率一直高于戈尔。8月19日,美国《新闻周刊》公布的最新民意测验结果显示,戈尔的支持率为48%,而布什的支持率为42%。这是美国总统竞选开始以来戈尔在民意测验中首次处于领先地位。
  8月24日至25日,《新闻周刊》再次在753名成年人中进行调查,多数人对戈尔在减税、社会保障和教育等问题上的主张表示支持。戈尔的支持率为46%,而布什的支持率为42%。
  9月1日,《新闻周刊》的调查结果显示,戈尔的支持率不但继续领先,而且差距在拉大。戈尔的支持率为49%,而布什的支持率仅为39%,戈尔的支持率第一次高于布什达10个百分点。戈尔在一些关键议题方面领先布什,其中包括经济、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特别是对年老者进行医疗照顾方面,戈尔以58%对26%的悬殊之比领先。
 8月3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热朗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政治科学协会年度会议上公布了7组模拟大选的数学模型,非常一致地显示,戈尔有把握以较大优势取胜。
  《纽约邮报》9月12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在纽约州选民中,戈尔的支持率领先布什17个百分点。整体来说,纽约州是民主党的根据地之一,但即使在无党派选民中,戈尔也以49%对39%领先布什。
  《新闻周刊》9月1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在853名准备投票的选民中,54%支持戈尔,支持布什的仅为41%。竞选分析家指出,最令共和党头疼的是,来自号称“骑墙派”的中西部几个州的调查也表明,布什选情吃紧,支持率也在下降,而戈尔的支持率则在上升。
  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纽约时报》9月2日和3日连续发表社论,批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切尼和总统候选人布什。
  9月2日,《纽约时报》题为《切尼论国防》的社论说,切尼8月30日对克林顿政府的国防政策开火,批评民主党政府执政8年,使美国军力下降,设备陈旧,兵力分散,战备不足,切尼虽是海湾战争时期的国防部长,但这位前国防部长的批评很多都是误导和假设。结论指出,切尼说美国的国防开支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下,是珍珠港事件以来最低的。但切尼未计算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切尼所说的比例下降主要是因为近10年来美国经济显著增长,而不是国防开支下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美国现在的国防开支仍相当于冷战时期的95%,而美国面对的威胁已明显减少。
  9月3日《纽约时报》的社论说,布什在电视台播出的一则约30秒钟的广告中,嘲笑戈尔自称发明了互联网,还讥讽戈尔1996年在加州一寺庙接受政治捐款,意在说戈尔为了当上总统会不择手段。而在播出这条广告的前一天,布什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不会进行人身攻击。社论指出,这一广告的播出,说明布什已经信心不足,只好对戈尔进行人身攻击了。
  《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共和、民主两党在对华政策上有相同之处,都赞成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都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但有迹象表明,共和党正在推动他们的候选人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路线,这已成为共和党内各派系之间斗争的焦点,有新闻媒体就此评论说,共和党内的派系斗争激烈必然不利于布什竞选,而布什如把中国牌玩得过火,则可能累及他的政治前程。
  最近还发生一个小插曲,使布什在新闻界大丢脸面,9月4日,布什抵达芝加哥准备进行竞选演讲,他和切尼站在台上私下交谈,用粗话骂了台下一位记者。不想台上的麦克风开着,台下的人们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而布什骂的那位记者正好是《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以前曾写过批评布什的文章。
  今年的美国大选,被称为“美国选举史上最难预测胜负的竞选”,戈尔和布什各有各的优劣之处。目前戈尔虽被看好,但有一些未知变数摆在他面前。克林顿为了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免受指责,赶在开会之前宣布暂停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戈尔全部参与了这一决策并同意克林顿的意见。共和党可能抓住这一点对戈尔进行攻击。布什一直抓住所谓民主党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国防力量削弱的问题不放,并宣称他若当选将加强军备,戈尔如何应付布什的挑战,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
  现在离大选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国际、国内都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有评论指出,若出现这类事件,相对而言对戈尔的影响可能更大些,他是执政党的副总统,易受冲击,这也是戈尔的一个不利因素。(本报华盛顿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伯五国协调会议强调
  应按联合国决议解决巴难民问题
新华社安曼9月23日电(记者鲁绍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5国代表23日在安曼就难民问题举行了协调会议,强调应按联合国有关决议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返回自己的家园并得到经济赔偿。
  五国代表要求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担负其使命,为公正、持久、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而努力。
  巴难民救济和工程处1949年12月建立,由埃及、约旦、英、美等10国政府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协助该处工作,总部现设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巴难民主要居留在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埃及,另有一部分生活在巴勒斯坦境内,难民总数约400万人。
  五国代表还通过了准备提交给本月27日至28日在安曼召开的巴勒斯坦难民捐助国和接待国会议进行讨论的工作文件,并回顾了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向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救济和援助的情况。五国代表指出,巴勒斯坦难民在教育和卫生领域所接受的援助,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所下降。五国代表还要求巴难民捐助国增加对巴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捐款。
  据报道,巴难民救济和工程处2000年的预算仍有3000万美元没有落实,这无疑影响了该处对巴难民的救援工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人民武装力量相抵韩国 朝韩红十字会达成新协议
据新华社汉城9月24日电(记者高浩荣)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人民武装力量相金一哲次帅率领的代表团今天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参加预定在25日举行的韩朝第一次国防部长会谈。
这是自1950年朝鲜战争以来,朝鲜人民武力相第一次进入韩国。金一哲一行在板门店受到韩国国防部长官特别助理金喜相中将等人的迎接,并随即前往韩国最南端的济州岛,25日将在那里举行分裂半个多世纪来的首次韩朝国防部长会谈。
与此同时,由朝鲜民族经济合作联合会会长郑云业率领的一个朝鲜经济代表团今天也抵达汉城。他们将于25日在汉城与韩国方面举行南北经济合作事务接触,讨论签订《投资保障协定》等文件,以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
本报平壤9月24日电 记者张兴华报道: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代表昨天在朝鲜金刚山饭店举行的工作性接触中终于排除分歧,就离散家属问题达成新协议。
据报道,双方除同意在11月初和12月初增加两次离散家属访问团的互访外,还同意在9月和10月示范性地交换100名离散家属的名单,以确认这些人的生死和住址,并将在今后逐步增加离散家属名单的交换。双方同意,在名单交换后,立即开始确认离散家属的生死和住址的工作,并将结果随时通知对方。此外,双方还同意11月对已确认生死和住址的300名离散家属示范性地进行书信往来,并将在今后逐步扩大书信往来的规模。双方还商定,将在12月13日至15日在朝鲜的金刚山举行第三次会谈,讨论设立离散家属会面场所等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韩对援朝意见不一
新华社东京9月24日电(记者王大军)日本首相森喜朗24日同来访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共进早餐,并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会谈。他们在有关帮助朝鲜恢复经济的问题上意见出现分歧。
会谈在静冈县海滨城市热海市的一家饭店进行。金大中在会谈中说,目前朝鲜政局稳定,但是面临粮食和电力匮乏等困难,韩日两国应当在向朝鲜提供经援方面进行合作,以促使朝鲜经济早日恢复。
对此,森喜朗说,日本愿意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但是“因为担心这样做将有助于朝鲜增强军力,所以在日本的执政党和国民中有‘须谨慎从事’的意见”,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关于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11次日朝邦交正常化会谈,森喜朗说,尽管日朝之间存在一些难题,但日本方面将为两国关系正常化作出努力。此外,日韩两国首脑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司法部长下令复审李文和案
据新华社华盛顿9月22日电(记者严锋)美国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22日说,由于对李文和一案的处理存在争议,司法部长雷诺已命令司法部下属的职业责任办公室对此案进行“彻底的复审”。
洛克哈特说,雷诺当天就李文和案与克林顿总统进行了45分钟的会谈,并向他通报了这一决定。他说,克林顿和雷诺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尽力把此案弄个水落石出”。
雷诺与克林顿的会谈是在克林顿上周对政府处理李文和案时的一些作法表示不满后安排的。克林顿认为,美国政府在李文和案的处理上很难自圆其说,而且当初不应该轻率地将他单独监禁且不予保释。
曾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最初因被怀疑“向中国提供了核机密”而受到调查。由于这一指控难以成立,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于去年12月以“非法下载机密材料”等其他59项罪名对李文和提出起诉,并予以单独监禁长达9个月之久。直到本月13日,法庭才根据一项辩诉协议将其释放。美国联邦法官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向李文和表示道歉,认为司法部和能源部对此案的错误处理“使我们整个国家感到难堪”。


第6版(国际)
专栏:

  抗议“禁飞令”和履行人道使命
俄法客机飞抵伊拉克
据新华社巴格达9月23日电(记者李学军)俄罗斯一架民航客机于23日下午降落在萨达姆国际机场,抗议美英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的“禁飞令”。这是这一机场自8月17日重新开放以来在那里降落的第三架俄罗斯飞机。
飞机载有一个由100名俄国家杜马议员、记者、足球运动员和艺术家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是曾担任俄燃料和动力部长的尤里·沙夫拉尼克。沙夫拉尼克在机场对新闻界说,这次俄飞机抵达伊拉克,是为了抗议所谓的“禁飞令”和对遭受制裁的伊拉克表示声援。他认为,伊拉克是一个独立和自由的国家,伊拉克人民有乘飞机进出伊拉克的自由。沙夫拉尼克说,这次飞行得到了俄政府的赞同和支持。俄方只是临时通知了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并没有得到制裁委员会的批准。他还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努力,争取使已持续了10年之久的联合国对伊制裁早日得到解除。
据新华社巴格达9月22日电(记者李学军)法国一架波音737飞机于当地时间22日15时20分降落在巴格达萨达姆国际机场。这是自伊拉克遭受联合国制裁以来第一架从巴黎直接飞抵伊拉克的飞机。
飞机载有一个由75名医生、艺术家和运动员组成的法国代表团。代表团团长法赫卡里在机场表示,他们将在伊拉克停留4天。在伊拉克期间,法国医生将与伊拉克医生一起工作,运动员将在伊拉克参加友谊比赛,艺术家将参加正在举行的巴比伦艺术节。法赫卡里告诉本社记者,这次飞行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支持,而法国政府只是就此飞行临时通知了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并没有征求该委员会的批准。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五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结束
据新华社联合国9月22日电(记者丁宝忠)第五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2日结束。本届联大主席霍尔克里在闭幕辞中呼吁各国领导人把《千年宣言》里的承诺变成实际行动。
在为期两周的一般性辩论期间,许多代表在发言中强调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加强联合国维和能力的必要性,呼吁改革安理会、使其更有代表性;呼吁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发展方面的协调作用。发展中国家要求公平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呼吁发达国家履行援助承诺、减轻债务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