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中华文化美国行
  编者按: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之际,规模空前的“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于8月23日至9月17日在美国8个城市陆续展开。它以主题演讲、展览和文艺演出的形式,向美国人民介绍和展现了古韵悠远而又朝气蓬勃的现代中国。这是世纪之交,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人民之间一次友好对话。它体现了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民自信、坦诚、友善与开阔的胸怀和对世界和平的追求。
  企业家热情出场
  文化相知与经贸往来互动,架起沟通的桥梁。美国企业界的积极参与表明,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是中美两个民族的共同心愿
9月5日,纽约贾维茨中心“走近中国”展览开幕式上,可谓高朋满座。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先生、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先生、维亚康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德斯通先生、刚与中国合作拍摄了朝鲜战争题材电影《38度线》的日内瓦公司总裁库恩来了。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时代华纳公司、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国际数据集团、国际联合电脑集团、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波音公司、高通实业有限公司、柯达公司、美国运通公司、美国商会等都派出了副总裁或高级代表出席开幕式。
  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亲自做开幕式的主持人。他说,“走近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中国人民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灿烂文化和历史的宝贵机会。他说,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文化交流在培育和增进美中关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相信,“走近中国”展览将使人能够洞察、了解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灿烂未来的国家和人民,促进美中人民的相互沟通。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斯腾伯格写来了热情的祝词:当我看到中国艺术和历史的博大精深,一段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文明,我时常想起,我自己的国家加入世界大家庭的行列还是算不得久远的事情。同时,我被一个反论所震动:我的公司纽约人寿成立于155年前,可算是美国最老牌的公司之一,然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又是多么的年轻啊。然而,在中国所见所闻打动我的不仅是中国文明的悠久,更多的是她的精神中的朝气,她的勃勃生机,她的崛起和拥抱未来的信念。尽管我们国家不同,但是,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同样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运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睿普,则高兴地亲自主持了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日韦在世界金融中心运通大厦的演讲。他自豪地说,运通公司在中国已有超过80年的历史,从那时起,美国运通公司就伴随着中国金融支付业及旅游业的发展而成长。他希望“中华文化美国行”成为美国人不断了解、探索中国旅程的新起点。时代华纳的董事长李文寄语“中华文化美国行”,他说,作为世界领先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一直持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对中国的兴趣从公司设立之初就是时代华纳的特色之一。时代集团创办人亨利·鲁斯先生出生于中国,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的金色时光。在中国的经历有助于他世界观的建立,并帮助他规划公司的发展。去年9月,在上海参加《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我惊叹于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对全新数字技术的接纳。也是在那时,美国在线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凯斯先生与我取得共识———通过合并组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他说,2000中国文化节向美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文化的潮流,为增进两国间理解和友谊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部设在洛杉矶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总裁罗伯特·艾格,为不能参加展览的开幕式而遗憾,他专门安排了一次与中国记者的可视电话座谈。他说,从1979年第一次到中国,睡在用草填充的床垫上,到最近一次访华下榻在上海世界最高的饭店,21年里,他无数次的中国之行,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越来越快的变化速度振奋人心。而最近一次在北京胡同里的经历,又使他获得了一分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特殊感受。他说,胡同里有一位妇女对我们好奇,问我们在干什么,后来,我们被邀请到她家里喝茶、聊天。给我们讲她女儿、孙女的故事,给我们看迪斯尼的书。我的感觉特别舒服。
  美妙的音乐成了美好的回忆,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多少人带着爱的笑容朝向中国……
  向往中华文化
吴伟农
  在“中华文化美国行”期间,共举行了10场民族音乐会,从8月29日至9月5日,记者观看了在德梅因、芝加哥、圣路易斯和印第安纳波利斯4个中西部城市的4场演出,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演出在售票情况下场场吸引千余名以美国人为主的观众,而且每场演出观众场面均可用“热烈到疯狂”来形容。
  圣路易斯的黑人人口占47%,这场音乐会的承办方“吉塔纳”是一个黑人成立的非营利文化组织。
  8月30日中央民族乐团抵达圣路易斯后,收到了“吉塔纳”董事长塞西利亚·纳达尔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圣路易斯的男女老少怀着热忱的心情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城市。可以说,你们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我们这些寻常百姓极其渴望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亲耳聆听你们美妙的音乐。……愿你们这次短暂的访问成为美好的回忆,那么多圣路易斯人在这个周末带着爱的笑容朝向中国。……”
  8月31日演出开始前,“吉塔纳”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当地少年儿童表演了“爱无处不在”的合唱与舞蹈。一名吹着大海螺的黑人少年和两名打着手鼓的黑人男孩首先上台,然后11名以黑人为主的少女身披紫色纱巾从剧场几个走道奔向台前翩翩起舞,18个黑人男孩则站到舞台右侧伴唱。随后,14名当地华人的孩子上台打起腰鼓,跳起欢快的舞蹈。特别节目虽然只有5分钟,但为音乐会营造了和谐与友爱的氛围。演出之前,圣路易斯市市长哈蒙说,“这天圣路易斯将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把友谊之手伸向东方”,“圣路易斯人将全身心地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体现的平和的力量和自然的美”。哈蒙说,身为非洲裔美国人市长,他为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艺术机构在全美率先举办这么盛大的中国民族音乐会而感到骄傲。哈蒙还宣布“2000年9月3日是圣路易斯的中国民族音乐日”。这场演出的两千名观众中八成以上是当地美国居民,半数观众是非洲裔美国人。圣路易斯的英语教师凯瑟琳·卡拉汉女士对记者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曲子,它们会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吉塔纳”董事长塞西利亚·纳达尔女士为演出如此成功感到骄傲,因为九成观众是自费买票者,而且演出正好赶上劳工节长假、美国人出门休假的时候。由于当时不是演出的好时节,剧院曾担心音乐会无法吸引足够的观众。为了消除剧院方面的忧虑,纳达尔女士以自己的几处不动产做担保。
  在“中华文化美国行”的最初计划中,没有到衣阿华州首府德梅因的演出安排。但美国中国文化中心得知中国艺术家访美的消息后,竭力要求中国音乐家造访德梅因。
  在短短几周内,美国中国文化中心筹集到了租用当地最好演出场地“城市中心”的经费以及乐团的住宿和交通资助。为了吸引德梅因和附近城市的居民观看演出,中心在报纸、电视和电台上做广告,反复刊播中国民族乐团即将来德梅因演出的消息,结果前来购票的约有1500人,而且九成以上是美国人。演出中,当地观众以20多阵热烈的掌声和3次起立感谢中国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
  德梅因记事报的乐评人本·阿拉韦说,这是近几年来德梅因最好的一场音乐会。当记者问为什么中国民族音乐会能成功打入德梅因的主流社会,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的文化处官员杨松说,这一方面与活动组织者来自当地主流社会有关,另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中西部美国人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较少,因此他们十分珍惜每一个文化交流机会。衣阿华州立大学建筑学教授、美国中国文化中心董事长邵邦华说,美国东部的纽约和西部华人聚集的加州对中国文化并不陌生,但衣阿华对中国文化的需要可以说到达了“饥渴”的程度。衣阿华州前州长布兰斯兑德说:“我们渴望了解中国,与中国有广泛的交流。艺术是相互了解的最好方式。看了这么美妙的演出后,我想每个美国人都会对中国有好感的。”(图为中国艺术家在联合国总部大厦演出。本报记者施晓慧摄)
  对话:敞开心扉
  中国政府官员以一种不回避矛盾,谈笑风生,坦率、幽默回答问题的开放姿态出现在美国的演讲台上,他们传达的已不仅仅是书面演讲的内容本身,而是现身说法地重新树立着中国人的形象,纠正着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沟通与理解,这是新世纪对中美关系的呼唤。
  赵启正:从“美国”二字说起
  8月30日,华盛顿14街529号全美新闻俱乐部中心会场挤满了美国各大媒体的负责人、记者和密密麻麻的摄像机。这里是许多美国总统发表过演讲的地方,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此发表了中华文化美国行的第一场演讲《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他从“美国”二字在中文里的意思说起,以富有人情味的形象方式展开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国”这个内涵深厚的话题。他讲中美文化交流的渊源,提到第一位写文章系统介绍美国的中国人——禁烟英雄林则徐;提到中国孔子思想对美国作家惠特曼的影响,林肯民主思想对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影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海明威、马克·吐温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人民尊敬的华盛顿、林肯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抗日战争中为开辟驼峰航线而牺牲的美国飞行员;美国人民也没有忘记为美国西部开发献出生命的31万筑路华工。
  他也不回避中美矛盾的历史。50年前的朝鲜战争,中美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至今双方对战争的看法截然相反,美国人认为是为自由而战,中国人认为是保家卫国。但是,最近美国日内瓦公司与中国合作了一部电影《38度线》。谁能想到,当年战场上的敌人,50年后会合作记录那段历史?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在中国“文化大革命”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时候,中美关系的坚冰被打破了。中美领导人高瞻远瞩,周恩来总理站在寒风中握住了走下飞机的尼克松的手。在毛泽东的书房里,中美元首畅谈了国际形势,也探讨了哲学问题。中美建交20余年的历史同样充满波折,但是,中国人民对美国很少存有偏见,对美国作了大量而热情的报道,老百姓对美国的科技发展,对硅谷、阿波罗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十几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然而,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却造成了很多误导。
  赵启正又讲起了故事。一名美国广播电台记者访华,居然带了大量食品,以为会在中国吃不饱肚子。(听众中一片笑声。)一家美国杂志,居然把赵启正建设浦东的雄心大志,转而引申为军事上的野心勃勃,得出中国具有威胁的结论。赵启正打出了那一期杂志的照片,一双中国筷子,夹着美国国旗。(面对这样的荒谬,没有人笑得出来。)中国是成熟和理智的民族,中国人民深切认识到,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赵启正用美国通用汽车在浦东新区建厂的例子说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最新发展。他告诉美国听众,那里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已经上市,第一批汽车使用的中国零部件占50%,这是中美合作的又一个象征。在北京使用第一辆别克车的人就是他。
  赵启正说,我们不应回避历史,不应超越现实,但应面向未来。
  有美国记者问,美国在线公司(AOL)与时代华纳公司组建全球最大互联网企业的决定是否在上海做出?赵启正说,我们知道他们的恋爱故事,初恋是去年在中国的上海,今年10月大概可以举行婚礼了。在人们的笑声中,他接着说,中国对互联网感兴趣。中国在近代世界从蒸汽机到计算机的几次技术革命中都落后了,这次我们决心不再落后。中国在软硬件方面都在发展,但还没有进入创造时代,互联网的用户在成倍增长。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困难,一是出口频道太窄,中国整个的出口还不如AOL一个网站的出口大。二是网上中文的内容太少,还不到3.8%。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将加快与外国公司的合作,他希望AOL能抓住机会。
  一个美国记者提出了中国“文革”的问题。赵启正回答说,中国政府对“文革”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与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当时大学毕业,但必须到农村去改造思想,我从广播里知道美国的阿波罗登月了,我们这些做工程师的心里很难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做科学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是必须清算的。“六四”问题、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移民问题……美国记者一个个刁钻的问题,在赵启正幽默机智的谈笑风生中化解,而他真诚的解答则获得了更多朋友的信任。于是,赵启正被美国人认为是很了解美国人的新闻官。
  其实,8月23日在纽约的新闻发布会上,赵启正与美国记者的对话就开始了。当有记者问,中华文化美国行是否为国会通过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施加影响来了?赵启正笑答,我还没有那么聪明。美国国会的讨论时间一直在变,而我们这次活动的时间,最少半年以前就定下来了。这一巧合,只是使我显得好像更聪明了。几句话,提问者的牵强附会便失去了意义。
  孙家正:笑谈文化事
  一周之后,在纽约美国电视广播博物馆里,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做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抉择与承诺》的演讲,这是一场主要面向广播电视界专家学者的演讲。他在系统阐述了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之后,留出了40分钟回答与会学者的提问。这是又一场中国官员与美国人的面对面对话。
  一位28年前第一个随基辛格到中国拍摄电视片《紫禁城》的制片人说,几周后,她准备再次去中国拍摄电视片,把28年变化中的中国做一个对比。北京的电视台已同意帮助寻找当年《紫禁城》中那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那个6岁的孩子现在已经34岁了。她请问孙家正,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这是一个太大的题目,孙家正真诚地表示对这一拍摄行动的欢迎和支持,然后幽了一默:关于最大的变化,我们最好另约时间,可以到北京专门谈。接着他说,在此我愿意简单地谈两点:第一,“斗争”问题。当时的中国,最大的工作就是强调斗争,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内互相斗争,与国外也斗,同美国斗,同其他国家也斗。现在的中国,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看法。当时认为,社会主义不怕贫穷,但是后来邓小平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至于资本主义,当时被认为是100%的坏事物。现在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也有很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听众中有了一种认同的反应。孙家正接着说,中国这20多年变化确实很大,同时我们发现,美国变化也很大,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有一样东西变化不大,就是一部分美国人思想中的冷战思维没什么变化。中国人如果没有朋友,会感到心里空虚,而美国人似乎找不到敌人时,心里会空虚。(会场一片笑声,有人喊:我不属于这类人!)孙家正笑着补充,我相信在座的多数不属于此类人。(又是一阵笑声。)有人问,孙家正演讲提到要保护各民族的文化,西方人认为,中国开发西部有可能破坏当地文化。中国将在开发中怎样加以保护?孙家正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来美国前夕,我刚刚在青海开了一个会,提出了西部文化发展的三大战略:第一,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战略;第二,对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战略;第三,西部文化的创新战略。其中包括对有形物质文化如遗址等的保护;对无形文化如口头文学、民族音乐、历史文化的保存。我们要接受美国开发时期的历史教训。如果当时美国认识到这些,对印第安人文化会保护得好一点。(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图为9月8日晚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时的盛况。本报记者 温宪摄
  中华文化美国行大型展览“走近中国”9月5日在纽约开幕。图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中)、美国副国务卿利伯曼(右)、美国纽约州州长帕塔基(左)为展览剪彩。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摄
  精美的礼物
  历时20多天的“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一个美丽可爱的中国印象却长久地留给了美国人民。优美的中国民族音乐、精美的中国工艺珍宝、秀美的中国山川江河、华美的中国服装服饰……怎一个“美”字了得!
  9月5日至15日,历时10天的“走近中国”展览,在纽约最大、最著名的贾维茨展览中心举行,5万多人观看了展览。“到贾维茨去看中国展览!”一时成为纽约人的热门话题。8000平方米的巨大展厅时常爆满,以至于需要保安人员协助,请参观者排队等候、分批入场。有的观众为了一饱眼福甚至等上4个小时。惊叹与感慨随着人流在每一个展台间流淌。这的确是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送给美国人民的一份精美礼物。
  中国历代服装服饰表演,通过现代的音响、现代的模特,展现出凝重、大方、古朴而神秘的东方神韵,让现代大都市的观众如醉如痴。有的观众提前几个小时等候在T形台前,有的观众带着朋友、带着亲属第二次、第三次地来观赏表演。中国旅游风光展厅里,那西风古道上的丝绸之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仿真模型、万里长城立体景观的大灯箱,展现着大手笔书写的中国历史;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散发着惬意温馨的生活情调;西南风情中淳朴多姿的少数民族,或可让人懂得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都市,则记录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280件珍品,不仅饱含东方艺术的古韵,更寄托着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如果说“走近中国”展览是凝固在纽约的精美之作,那么,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出,则像一道游动的彩虹。从联合国到旧金山,中国民族音乐会演到哪里,轰动到哪里,感动到哪里。的确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言:“在世界任何地方,音乐都可以作为一种完美的交流方式。她与护照、肤色、语言或信念无关……她是我们共同人性的体现。”中央民族乐团使用的都是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主要是中国传统音乐。但到演出现场就会发现,美国人也能从珠落玉盘般的琵琶声里,听出春江花月夜的独语,从高亢的唢呐声里,感受到黄土高坡的辽远豪放,从姑娘们的声声丝竹中,体味出江南水乡的秀美。也许,在座的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熟知中国《梁祝》的凄婉爱情,但他们的反应,分明是感受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感。他们随着牧民新歌兴奋,跟着瑶族舞曲激动。而陈燮阳的指挥,挥洒出的那种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运通公司的张怡小姐激动地对记者说,陈燮阳的指挥让我震撼,几个一起去的台湾朋友也看呆了,一下子找到了中国人的认同感。这是只有自信的民族才会有的气质。我们真是为自己祖国的进步骄傲。
  这确实表达了“中华文化美国行”期间涌动在华人社会里的强烈感情。几乎每一次的演讲或新闻发布会上,都会有华文媒体的记者询问他们能为中国文化做些什么;几乎每天的华文报纸都可以看到大篇幅的相关报道;几乎每天的展览、每一场演出,都有华人的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美国行”,它不仅让美国人民得到一次走近中国的机会,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友好与善良,传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世纪和平与幸福的真诚祝愿!(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