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备忘录

  著名回族指挥家——
  李德伦
  一九四九年,李德伦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和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年轻的回族指挥家有幸执棒新成立的中国歌剧院。在以后的岁月里,他精专业务,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负盛名的音乐指挥家之一。
  一九五三年,李德伦赴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系做研究生,在这期间,指挥过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列宁格勒交响乐团等二十多个交响乐团。一九五七年回国后,李德伦历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首演了贺绿汀、马思聪、吴祖强等作曲家的数十首交响作品,并出访多国演出。
  一九八五年以后,李德伦担任了巴黎梅纽因小提琴比赛评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一九八○年李德伦获文化部指挥荣誉奖,一九八六年获匈牙利文化部李斯特纪念章。


第1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水乳交融的民族亲情久经陈酿,醇如甘醴,浅浅品酌便使人深深——
  醉在延边
  本报记者 胡果
  中秋将临,有山则绿、有水则清的吉林延边格外妩媚多情。
  未到延边,就听说长白山下、图们江畔的朝鲜族同胞喜酿善饮,客人到此,难免一醉。匆匆数日延边行,果真醉了——那浓郁绵厚的边地风、水乳交融的民族情,久经陈酿,醇如甘醴,浅浅品酌间,已深深陶醉……
  连日采访,当地人常常遗憾地说:你早来几天,就能赶上“九三”节了!“九三”何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纪念日。9月3日一到,各族群众盛装出行,举州同乐,48载春秋,年年如此倾情,岁岁这般隆重。更让延边人自豪的是,自治州成立几十年来,延边没有发生过一件因民族关系而起的磨擦、纠纷。1994年,延边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30个自治州中唯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1999年再次获此殊荣,仍然还是全国唯一。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相濡以沫的民族亲情,凝结于保卫边疆、争取解放的战争年代。1952年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更是提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几十年一脉相传,深入人心。
  相融相洽的民族关系,在延边,是随处可见的风景。大街上,商店匾额、霓虹广告、一幅标语、一个路牌,皆用朝、汉双语书写;去吃饭,汉族老板开的餐厅能尝到地道的冷面,朝鲜族师傅主厨的饭馆也会端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同行的州民委朝鲜族干部老李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聊得高兴,他的汉族同事也能有滋有味地唱上一段《道拉吉》!
  早听说州委书记王儒林作风务实,采访他不太容易。然而一听是了解民族工作,王儒林一口答应:“在延边,民族团结怎么谈都不为过。”正是他,两年前初到延边,就深入基层,在全州组织了一次长达月余的民族关系大调研。两年过去,王儒林深有感触:延边人做民族工作,动感情,更动脑筋。
  每年9月,是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州里每5年、县市每3年,基层单位每一年,都要大张旗鼓地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是乎连街头摆摊卖水的大妈,都能随口说出几个先进模范的名字。在延边还常常听到一个说法:民族工作要“抓两头”带全面,一头抓各级班子,一头抓学生娃娃。全州上下,“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工作均被纳入领导岗位责任制,与干部考核任用严格挂钩。朝语学校和汉语学校结成对子,朝鲜族孩子和汉族孩子彼此学语言、同娱乐、话友谊,别具匠心的“姊妹校”活动,则是许多延边人记忆深处少年时代的珍贵留影。
  种植水稻是朝鲜族世代相传的习俗,图们市长安乡河东村是个全部由朝鲜族组成的自然村,由于抽水设备线路损坏,无力修复,朝鲜族老乡无奈计划将100公顷水田全部改成旱地。闻听此事,延边电业局下属图们农电局立即派出最好的队伍,上门抢修,并免收了8万多元的安装管理费。
  曾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延边林管局,所辖20万职工分属12个民族,施业区占全州总面积的81%、边境线的95%。多年来,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相继出台,民族工作常抓常新,成为延边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
  尊重与善待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朝鲜族能歌善舞,崇文重教,尊老尚礼。这些洋溢着东方美的民族传统不断得以挖掘、光大,浓郁的民族风情最终化为延边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动组成——
  朝鲜族特别讲究尊老,聚居的村屯几乎都有老人协会。每年8月15日,龙井市的朝鲜族老人们常常欢聚娱乐,影响渐大,其他县市的朝鲜族纷纷效仿,汉族群众也见贤思齐。而今,“八·一五”已成为延边各族群众共同的“老人节”,当地的乡镇领导届时还会前去祝贺。
  过去,朝鲜族有卖掉耕牛供子上学的佳话,今天的延边人同样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全州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3037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
  11家专业文艺团体争奇斗艳,图们江千里文化长廊玉带轻舞,延边歌舞团更以“出作品、出人才、走正路”享誉全国。1996年全国青少年钢琴考级,北京不过1000人报名,而仅有30多万人口的延吉市,赴考者就达350人!今日延边,成了名副其实的“歌舞之乡”、“艺术海洋”……
  行在自治州首府延吉,一头头灵动俏皮的“梅花鹿”不时撞入眼帘——它便是刚刚落幕的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的吉祥物。大型民俗表演、传统体育运动会、朝鲜族集体婚礼、民族服装展览、风味美食展销……原汁原味、多彩多姿的朝鲜族民俗风情,被精心设计包装成一个个旅游品牌,引来了近3万名海内外游客。
  回顾博览会给延边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延吉市年轻的朝鲜族书记金振吉信心更足: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同样可以成为发展经济、培植产业的重要资源。如今,旅游已成为延边自治州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丰富着朝鲜族的传统性格,也给延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崭新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防川,与朝俄相邻的朝鲜族小村,鸡鸣犬吠动三国。去防川那天正值中秋,朝鲜族五大节日之一。一路上,拎着镰刀、挎着糕果,到郊外给长辈陵墓割草、祭奠的朝鲜族同胞汇成了人流。
  走进防川,和27户村民一样,为新千年第一个中秋节忙碌着的,还有自称“防川第28户”的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一连。50多斤月饼已经买来、一一分好,系着红绸的大鼓也从仓库里搬到了操场中。连长李晓东笑着说,天一擦黑,村里的朝鲜族老乡就会带着水果食品,边唱边跳聚到操场来,和战士们共度佳节。
  民族谊、鱼水情,在这方小小的土地上格外浓郁。军营中午的餐桌上,爽口的小菜是村里的阿子迈(朝语:嫂子)巧手腌制的。金德成夫妇无儿无女,但走进那间简朴的小屋,老人首先指给我们看的,却是墙上一排镜框里23张“全家福”——从1977年开始,一连二班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从屋里到地里,从插秧到收割,老兵走了新兵来,一管就是23年。
  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铸就了稳若磐石的千里边防。延边755.2公里边境线,防川只是小小一段。
  望海阁上放眼,俄朝两国一东一南,如此切近。我方军营门口,“铁壁防川”四个大字深镌于峭拔巨石。一路行来,那股存积有日的醇香,此时更觉回味绵长。
  压题照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朝鲜族农乐舞。(附图片)


第1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携手同行
  ——武警北京总队二支队与中央民族大学双拥共建纪实
  王丹誉 陈仲举 刘昕
  从延安到北京,从抗战岁月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由原中央警卫团改编的武警北京总队二支队和由延安民族学院发展起来的中央民族大学,携手并肩走过了数十个年头的双拥共建之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警民共建之花,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赞歌,双双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聚集着近万名来自祖国各地56个民族的师生员工,这就决定了这个大学与二支队双方的双拥共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每年新生入学、新兵入伍,他们都联合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专题教育。部队官兵和民族大学的学生经常举办篝火晚会、诗歌朗诵会等,一起参加少数民族的节日联欢,了解和熟悉各民族的风情民俗。
  二支队把民族大学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师生的困难看成自己的困难。有一年,新学期即将开学,两栋学生宿舍楼的装修却还未完工。接到民族大学告急的电话后,武警二支队立即派出100多名官兵,连续突击两个昼夜,使装修工程如期完工,各族新生按时入住。
  国庆50周年大庆,中央民族大学负责组织4506名高校各族学生的游行方阵。武警二支队领导得知后,立即派出了10名训练骨干到民族大学帮助训练。在训练骨干艰苦努力和师生的配合下,训练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游行方阵圆满完成游行受阅任务,受到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总指挥部的特别嘉奖。
  武警二支队与中央民族大学在双拥共建中,坚持以双向育人为目标,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用身边英模的事迹激励官兵、教育学生。武警二支队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为国捐躯的“共和国卫士”李国瑞、“人民的好儿子”常廷文、“新时期的钢铁战士”许德华等……英模们给这支部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双方开展传统教育提供了教材。民族大学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张思德纪念室,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学唱张思德组歌《长城颂》,让张思德精神扎根学生心中。近年来,学校年年邀请优秀警官许德华为应届毕业生作“人生与奉献”的专场报告。许德华与病魔抗争的顽强毅力,忘我工作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师生的心。1999年,经济、藏学等系的6名应届毕业生主动要求到边疆工作,还向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了“到边疆民族地区去奉献青春”的倡议。如今,“不恋城市风光美,甘愿青春献边陲”已成为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自觉行动。
  为增强各族学生的国防观念,武警二支队在警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主动把民族大学新生的军训任务全部承担下来,10多年来共抽调上千名优秀班长、排长担任军事教员,军训学生1.6万余名。
  中央民族大学同样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帮助部队官兵提高文化素质。他们每年为部队举办法律、文化辅导、两用人才培训班,先后帮助350多名参加文化补习的士兵考上了军队院校,180多名官兵取得了大中专文凭。民族大学为部队每个基层中队培养文艺骨干,促进了部队文化建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成果。1995年,中央民族大学与武警二支队双双跨入“首都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的行列,还先后四次被评为“首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二支队曾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爱民模范支队”的荣誉称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