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今年八月以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不断传来好消息,九只熊猫接连降生,成活八只,还有三只大熊猫待产,中心的大熊猫数量比去年增加近百分之二十。记者前往四川卧龙保护区探询这个奇迹
  卧龙大熊猫猛添小宝宝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前往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路上,奇峰异壑,层峦叠翠,渔子溪溅起浪花一路飞泻,夹岸箭竹满山。
  峰回路转,核桃坪腹地林木幽深的山谷里,一块“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标牌跃入眼中。白墙红瓦童话般的小房子,竟是一座座干净的大熊猫馆舍,翠竹环绕,清风拂面,恍若世外桃源。这就是大熊猫祖祖辈辈的栖息地。
  让大熊猫恢复生育能力
  38岁的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对记者说,“你看这儿的大熊猫个个毛色油光水亮,健康了、繁殖力也强了。”世界公认大熊猫有“三难”:配种难、怀孕难、幼仔存活难。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人工饲养的大熊猫90%以上的雄体丧失交配能力,60%的雌体不能正常生育。从1986年起,张和民他们改变过去小房间圈养的做法,建立模拟自然环境,扩大大熊猫的活动半径,实行半野外化饲养,让大熊猫爬树、打架、争食、争夺伙伴,让它们在打架中增加性激素的分泌。给幼仔建幼儿园,让它们从小学会交流。大熊猫不能消化植物纤维,不到6小时就会排空肠胃,因此需要不停地进食,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25公斤竹子,搭配精料也要吃5公斤。研究中心将大熊猫的3顿饭改为8顿,为每一只熊猫制订相应的食谱。还将苹果、蒸馍挂在树上,或藏在墙洞里,让它们上树上墙找。
  通过对大熊猫的行为观察和性激素测定,工作人员准确掌握了交配时间,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至今已先后培养出了5只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和10只有正常生育能力的雌性大熊猫。1991年,研究中心的第一例大熊猫双胞胎出生。
  现在,大熊猫成活率已由50%提高到90%以上。目前研究中心有大熊猫53只,人工繁育大熊猫31胎46仔,存活34只,使卧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近几年,研究中心又攻克了不孕雌熊猫的怀孕难题,1992年,10年不孕的“佳佳”生下它的第一个男孩“佳林”,此后每年正常发情产仔。1996年已近古稀的19岁的“佳佳”还生下了第一对双胞胎,获得了“英雄妈妈”的称号。今年,6年不孕的“瑗瑗”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大熊猫的“父母亲”
  人们把张和民和他的同事称为熊猫的“爸爸”、“妈妈”。
  张和民说起熊猫来充满怜爱:“我们这里的人出去,心里总惦着大熊猫,吃不香、睡不好。跟人说话,不到3分钟,就扯到了熊猫。吃完饭散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熊猫房。老婆说,你们心里只装着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几乎都有留学经历,共同的理想和责任感,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张和民1987年赴美留学,1989年获美国爱德华大学生物系自然保护专业硕士。当时,他和妻子都可以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但他们毅然回到了卧龙。他说:“我就是想干出点名堂来,让外国人看看。”
  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王鹏彦一度到沿海工作,却无论如何舍不下大熊猫,不久就回来了,将家也安在了这里。在观察室里,记者看到饲养员马强正要给出生刚7天的熊猫宝宝喂奶。他先把兑好的牛奶放在有刻度的杯里温着,然后用纱布给小家伙擦擦嘴,再用手指轻轻抚摸,递上奶瓶,小家伙就“吧哒、吧哒”地吃起来。马强说:“我们都没照顾过老婆坐月子,没喂过自己的孩子。孩子都说我们是大熊猫的爸爸、妈妈。”这儿的饲养员记不得自己的生日,顾不上孩子的生日,但分得清每一只大熊猫的个性和脾气。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过去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多次为中国培养了技术员,近几年则不断要求派人来学习,哪怕当饲养员打扫卫生也行。
  大熊猫命运喜忧参半
  王鹏彦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大熊猫总数约1000只。1974年和1983年前后,卧龙的竹子两次大面积开花枯死,夺走了250只大熊猫的生命。因此90年代以前的保护工作,主要抢救大熊猫的生命。1987年至1990年,国家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大熊猫的主食竹复壮更新。目前,满山遍野葱郁的翠竹恢复到上佳水平。
  眼下,卧龙正在筹建大熊猫精子库,以促进种源的交流,避免近亲繁殖,减少遗传基因的丧失,推动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今年初,在核桃坪建立了“中华大熊猫园”,在3平方公里内营建一个半放养式的大熊猫园区,作为大熊猫学习野外生存的学校,为它们回归大自然作准备。这里传出的消息并不都是乐观的:有50%的大熊猫生活在保护区外,保护区内还有5000多居民,生活水平低,文化不高,靠山吃山。他们不会做猎杀大熊猫这样的事了,但砍树开荒、挖笋、采药以及猎杀其他动物,都对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大熊猫栖息地继续向高海拔山岭退缩。卫星图片显示,四川省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已由1974年的2万平方公里缩小到1万平方公里,而且被分割为18个“孤岛”。其中大熊猫数量不足10只的就有8块。王鹏彦说:“要是这样,即使我们让大熊猫重回大自然,又怎么能放心呢?”
  题图: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里的大熊猫种群。 梁小琴摄(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百岁老人的小黑板
  本报记者 李忱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的塔里木乡库木库勒村,住着一位银须飘逸的维吾尔族百岁老人塔里甫·艾山。
  从1979年起,他就在一块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小黑板上,用维吾尔文书写时事政策、民族团结、遵纪守法、致富信息等内容,挂在村口的电线杆上。小黑板的内容两三天一换,21年从不间断。
  塔里甫·艾山的老伴卓尔汗珍藏着一个个已经褪色的奖章,都是老汉当年被评为生产、牧业能手和劳动模范时,自治区政府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向他颁发的。遗憾的是一枚由彭德怀元帅亲自给他挂上的奖章在“文革”中被抄走,至今没有下落。
  最使塔里甫·艾山激动的是,1953年国庆节,他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代表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当时,他送给毛主席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毛主席高兴地戴在头上,与他握手交谈,感谢他为国家作出了贡献。1953年10月,他以支前模范的身份参加了赴朝慰问团。在朝鲜的3个月里,他被志愿军英勇战斗的精神深深打动。回国后,他决心把所见所闻告诉乡亲们。
  回到家里,他把羊群交给儿子放养,自己一边给牲畜看病,一边做义务宣讲员。他把国家政策和志愿军的事迹讲遍了到过的数不尽的乡村。改革开放后,塔里甫·艾山已近80岁,腿脚又不利索,外出宣讲困难大了。受乡里黑板通知栏的启发,他决心自制一块小黑板,继续宣传大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
  他在木板上涂上墨汁制成小黑板,倾其所有买了一台“雪莲”牌晶体管收音机,这是当时家里唯一的“奢侈品”。他天天收听广播,把重要的新闻时事、国家大事记下来,写在心爱的小黑板上。
  老村长买买提·巴海说,20年来,塔里甫·艾山不仅用小黑板宣传,还利用村里红白喜事、作礼拜等场合宣讲各类知识。
  72岁的阿不拉·肉孜老汉补充说,小黑板还介绍科学种田、脱贫致富的经验。听到阿克苏农民种棉花脱贫致富的消息,塔里甫·艾山就在黑板上写出来,村民们看后受了启发,也开始学种棉花。
  村民爱看塔里甫·艾山的小黑板,有不顺心的事也愿意对他说。去年,有不少村民反映,村委会多收了上年的水费、电费和土地费。老汉不顾年高体弱,拄着拐杖亲自走家串户调查,将了解到的情况写到小黑板上。村支书买买提·阿热甫看了后,立即组织人员核查,发现果然多收了6000多元,支委会当即决定全部退还给乡亲们。
  塔里甫·艾山的小黑板深受全村人喜爱,老人家也以人格的力量为村民树立了榜样。当地人对他非常尊重,称他为“艾番迪”(维吾尔语:传播知识的先生)。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博士也打“钟点工”
  沈桂才 罗昌爱
  广西南宁,谷继成博士手里攥着飞往美国的机票正要出门,突然来了一帮记者采访。他放下行李,马上操作机器,演示一遍“几近零磨擦”试验,随后提着行李,直奔机场。
  谷博士风趣地说:“我常年在美国、北京、南宁来回跑,我打的是‘钟点工’。”谷继成是美国高科技O&E公司总裁,为南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带来了自己研制成功的高科技产品——阿波罗燃油添加剂及润滑油。
  “打钟点工也行,只要能带来技术、信息和智力。”这是南宁市近两年来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的口号。市委书记李克表态,当今世界知识共享、人才共享。专家们到南宁,就某个课题、某项新成果讲讲课,传授技术,干十天半月也行,三五个小时也行,来去自由。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引进了20位博士、570位硕士前来创业。今年1月,开发区内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一下子出现了由留学人员创办的8家企业、12个项目,15位博士、2位教授、16名硕士成了首批创业者。
  在南宁打“钟点工”的还有美国波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北方波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之敬博士等一批人。徐之敬博士在美国完成一个无线电通讯应用软件系统,在北京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移动卫星多媒体应用系统之后,今年来到南宁开设了智能地理信息系统和高精密度移动卫星通讯系统两个项目。现任美国加州海洋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地学信息中心主任韦梧唱博士,也在这里投资创办了广西三迪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国际互联网华语知名网站——华新网络。而从美国硅谷回来的程明博士等则只是应邀前来作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报告。今年6月,南宁市又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刘应明、陈星弼两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龚惠兴、张高勇两位院士为高新区高级顾问。
  飞机飞进飞出,博士“钟点工”为南宁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垃圾岛”还须再治本
  本报记者 张书政
  8月1日,本报刊登大连小平岛成了“垃圾岛”的报道后,市、区有关部门立即派出车辆,清理该岛周边堆积的垃圾。清理工作认真负责,小岛假日酒店和渔港饭庄附近的几处垃圾堆消失了,海滨路铺上了黄沙,居民非常满意。
  但是,该岛的环境卫生制度并未建立健全,基本设施和管理人员未能到位。9月上旬,记者再访小岛,居民们反映,岛上仍然没有公共厕所,没有垃圾箱,没有收运垃圾的人和车。过去的垃圾清掉了,新的垃圾还在产生。
  记者走街串巷,驻足海滨,看到这里的卫生环境状况仍然不好。提桶向大海倾倒粪便者时有出现,行人在海边房后随地方便者屡见不鲜。由于没有公共卫生设施,没有相应的卫生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小平岛上居民家“旱厕”的粪便和生活垃圾仍在向大海倾倒。1公里长的海滨路临海路坡上,出现了新的垃圾堆。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从“挑灯夜战”说开去
  冯奎
  我到过不少工地,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某某工地为了赶进度挑灯夜战。久而久之,我甚至产生一种思维定势,觉得一个工地如果不挑灯夜战,怎能称得上争强夺胜的典型?日前采访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却见工地明文规定:哪一个班组冒雨作业或是晚上还在轧路、铺路,予以处罚!工地负责人说:冒雨施工或晚上施工,一些细微问题看不出来,容易留下后患,当然不能允许!
  走过多少地方,怎一个“快”字了得。它都被摆在突出地位,一快遮了百丑,谁慢谁就是落后,要挨批评。
  其实,能快当然应该快。重要的是快要有质量。挑灯夜战,光线不好,工人不能像白天那样看清路面,就不能保证高速公路质量一流。
  可见,说“快”的同时还要讲质量。时时刻刻把质量摆在重要地位,按科学办事,似乎看起来慢一些,却是扎实的、最经济的。沈山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说,我们造的路面不需要来回返修,因此是有速度保障的。这样的速度观就令人放心了。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生日领养一棵树
  环抱着贵阳城的松林,不仅成为西部城市独树一帜的防护林带,同时也是市民享受“森林浴”的好去处。林区开展了有趣的“吉祥树、同心树认领”活动,市民龚平在生日这天也认领了一棵树。
  新华社记者 杨楹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穿越了千年,穿过了繁华,苏州河曾被传统工业洗涤成一条让游人掩鼻而逃的黑臭阴沟。20世纪90年代,苏州河开始变了。新千年伊始,上海市长郑重承诺:年底基本消除黑臭。国庆前夕,记者对今天的苏州河作了一番考察,发现
  苏州河正在变清
  本报记者 吴焰
  暑热依然,乘坐上海港监的船只,从外白渡桥启航,泛舟苏州河。
  市长已经承诺
  苏州河(又名吴淞江)于上海人,是“爱恨交织的痛”。随行的工程师们聊起苏州河,便有几许沉重。水兴城,城也污水。苏州河源自太湖,荡波53公里,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杜甫诗云:“剪取吴淞半江水”,白居易赞叹:“水面排罾网,船闲簇绮罗”,当地人得意于这幅“清明上河图”——这是“爱”。
  20世纪20年代,工业崛起,沿岸工厂林立,污染加剧。70年代后期,上海境内的苏州河段终年黑臭,与黄浦江交汇处,横亘一条多年不散的黑线。两岸300多万居民,自嘲“久居臭处不闻臭”。苏州河成了城市名片上的污点、上海人“深深的耻辱”——这是“恨”。
  爱恨之间,痛下决心。1996年起,“彻底整治苏州河”列为上海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拟投资200亿元。今年2月,市长徐匡迪在市人大会上郑重承诺:年底前基本消除苏州河黑臭,消除河江色差。2002年,白渡桥西去长寿路繁华地段将建成滨河林荫道。2010年,河中要有鱼群——上海要有自己美丽的生态之河。
  乘舟苏州河上,迎面风吹,往日令人难忍的恶臭毕竟淡去了,江南河流常有的水腥倒飘来几缕。河面已褪去了不少墨汁的酽,多了几许黄绿的浑浊。河岸两侧,有了倚栏闲聊的市民。“今年苏州河各项指标好于往年,市长的承诺应该能兑现”,苏州河的治理者们,脸上露出多年罕见的轻快。
  岸边敢开门窗
  黑臭不黑臭,居民最有数。地摊老板郑守清,坐在桥上与同伴闲聊。小郑在此“游击”多年,往年入夏,河臭熏蒸,桥面无法站人,今年少了臭味,只觉得柏油路烤人。苏州河水气上升,桥上变爽了。河边,黄大爷摇一把蒲扇悠闲地躺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的股评。一说苏州河,住在河边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关了“股评”来了劲:“这个夏天,我家的窗户终于敢开了。”整日里与苏州河为邻,门窗外侧的插销与铁锁,每年都要被河水“熏”得锈迹斑斑,今年却至今无恙。只是多了个新烦恼:臭气没了,敢推窗了,却难奈河上船舶的噪音。“苏州河终于不那么黑不那么臭了,看来我等得到有鱼的那一天。”
  说到鱼,港监的老杨顿时笑逐颜开。守护了河道数十年,今夏,有人在苏州河里首次看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就是这条“活鱼”,把当地媒体搅得“左右不安”。先是一位年轻记者闻听此事,凭着新闻敏感迫不及待抢发消息。领导一看:“河有游鱼?是捕风捉影吗?”拿给正住院的老“苏州河”记者。老记一瞧,连连摇头:“兹事体大,不敢冒失。”另一家媒体干脆把“鱼”击毙,教育记者:“你怎知不是上游暴雨冲刷而至?你怎知它在河里究竟活了几日?”记者不服,亲自去“钓”,沿河遍访居民,鱼没见着,倒寻着了一位钓鱼翁,总算挽回一点面子。
  上海人太想相信也太不敢相信这条“鲜活的鱼儿”了。唯居住于此,才解个中滋味。苏州河也曾鱼虾成群,但到50年代便难觅活鱼。70年代河段黑臭,成了“生命禁区”。偶尔从太湖里游出几条,也是“活蹦乱跳进来,翻着白肚出去”。而如今,游鱼成了苏州河水体水质改善的重要标志。
  步步走向梦境
  苏州河今夏基本无黑臭,立下汗马之功的是“综合调水”。弯弯河上,伴有泥土味的水气中走来调水“设计大师”徐祖信。她原在同济大学任教,去年刚“下河”,苏州河是她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苏州河为感潮河,潮涨潮落,河水便推去推回,河水宣泄不畅,污水下泄受阻。去年,教授与其他专家尝试以闸控潮,潮涨时分,吴淞闸落,江水不推。待得潮落,吴淞闸起,河水入江。就这么一开一关,一团污物,昔日滞河半月方才入江,如今四五天便冲刷而出,正所谓“流水不腐”。今年,“必臭无疑”的苏州河终于不再发难,外白渡桥下往昔的墨线已渐渐淡去。
  调水毕竟是治标之举,截污实为治本之策。市长亲自挂帅,投资86.5亿元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拉开序幕。先是关停并转迁移沿岸近千家污染企业,接着是10大工程7项动工。今年年底,码头搬迁、改造,粪便处理厂即将完成。明年,6条支流争取污水纳管,虹口、杨浦两港污水收集系统初建竣工。后年,日处理能力40万吨的石洞口污染处理厂启用,市区六条支流1900多个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水纳入污水排放管道。此后,干流的曝气复氧工程也将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展开……
  河之两岸,大兴土木,危棚险楼,拆迁得瓦砾一片。新建大楼正拔地矗起。细细数来,在建楼盘就有35家,家家打出了“亲水”招牌。房地产商在看好这条“明天的塞纳河”。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开始从“远离”到“回归”苏州河。两年来,苏州河沿岸的楼盘房价,随着苏州河的治理改善,平均每平方米抬高了500元。
  泰晤士河从“黑色糖浆”变成“世界上最清澈的都市河”,历经近百年,有效治理花了15年,建了450多家污水处理厂。原先有“欧洲阴沟”之称的莱茵河,1987年推出“大马哈鱼2000”计划。前几年,人们已发现大马哈鱼回归莱茵河。苏州河呢?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人徐祖信说,有希望,但是很艰巨。
  题图:苏州河边有了绿草坪。
  下图:潜水员下探苏州河。
  本报记者 周寅杰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