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舍得在安全生产上花钱
  东方晓
  一位专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说起这么一件事。检查团到湖北一家易燃化工企业去,发现那里的工人上班着装并没有按规定防静电,穿化纤衣服的随处可见,不少女工还蹬着高跟鞋。问题指出来后,企业领导说,“这容易改,我敢保证明天就不是这样了。”第二天检查团准备走时,团长想起“再回去看看”,看的结果是一切照旧。
  这家企业不把隐患当回事,有认识上的不足,可能觉得是小事一桩,多少年这样过来了,未必真会因此引发事故,有侥幸心理。除此之外,不愿在安全上多花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家企业的效益并不是很好,给所有作业的工人订制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所需费用不能说是个小数目。而且,即使资金相对充足,企业很可能也会算一算先用在哪儿:是先发工资?先购买原材料?还是先用在安全生产上?
  安全生产少不了投入,没有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事故隐患难以真正清除,危险工艺和设备也难以彻底淘汰。但不少企业对安全投入的认识存在误区,比如,投在技术改造上,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算得出看得见,年终审核抓这块工作的人也脸上有光;用在安全生产上,效果最多只是不出事故,下功夫看不出来,做得好也未必就能得到表扬。但实际上,对安全投入,是多年投入,坚持投入,平稳见效。欠账多,可能暂时不会出事,但危台高筑,隐患深埋,很难不爆发。到时,“亡羊补牢”亦晚矣。
  安全生产需要投入,对政府部门也是一样。政府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对一些公共的设施,如路桥、燃气管线,有了安全隐患,就应及时改造,改造需要钱;发现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关的就得关,但这又可能涉及补偿、拆除的支出;此外,治理事故、对企业安全工作严格要求,有人还担心因此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甚至吸引不来投资,这也是钱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监督,这就少不了人员的投入,要设置相应的机构,确保足够的力量,提供充足的经费。据介绍,英国国家安全卫生执行局是4000多人。荷兰安全方面的工作分在3个部门,每个都有1000多人。在日本通产省,仅管理化学品安全的一个课就有20多人。而我国的情况如何呢?据了解,目前各省从事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也就是5到10人。在湖北某地级市,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人仅剩一个。如此薄弱的力量,监督怎会到位!
  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抓好安全投入是“硬件”。人命关天的事,该投的就得投。今天在安全上多花钱,为的是明天省大钱。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头条竞赛

  国务院组织的七路安全生产督查组回到北京,督查的结果令人忧心忡忡,一些地方的安全生产状况着实“叫人直冒冷汗”——
  安全隐患隐在何处
  本报记者 白天亮
  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的杨富副局长刚从地方检查回来。说起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他用了这么一句话来概括,“叫人直冒冷汗”。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哈尔滨和沈阳,城市的大部分燃气管线还是日伪时期建的,管线老化程度严重,燃气泄漏、管线断裂发生过好几次,虽然每一次都及时得到修复,损失也不太大,但稍微懂行的人就知道,如此脆弱的燃气管线极易引起大事故。照理说,发现了问题就该赶快解决,可难处也在这里:要对这些管线全面进行改造没有上亿元的资金是下不来的,一个城市拿出这笔钱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在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中,不少人有着与杨一样的感受。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连续发生数起重大伤亡事故,国家下发了若干文件,对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成立了由国家经贸委牵头的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深入各地,了解落实情况。从督查的结果看,各地的确做了大量的工作。仅以烟花爆竹为例,到7月份,全国共检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8万多家,发现隐患3万多起,督促整改1.2万起,就事故发生的起数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不过,检查归来,成员们却个个都不觉得轻松,在他们看来,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近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主要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疏于管理、监督不力造成的,但很多地方和企业的领导却仍然认识不到这一点,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特别普遍。去湖北检查的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湖北分析了12家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自今年3月以来,这12家企业共召开党委会议69次,其中只有17次提到过安全,作为会议议题研究的一次也没有,共召开行政办公会议113次,其中也只有34次提到过安全,专门研究的企业仅一家。这些企业中有煤气罐瓶厂、有石化公司、有炸药厂,都是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安全生产领导不重视,隐患怎么可能得到彻底清除?
  国有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欠账多、投入不足的问题也特别突出。据了解,这类企业设施设备老化陈旧,但因资金紧张,无力更新改造,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虽有改造方案却难以实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就面临这样的难题。集团的企业大部分是在“三线”时期建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可以说是“先天不足”,而且许多企业的厂龄已有三四十年,虽有过一些改造,但大量的危房、危险管线等一直没能根治。企业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安全隐患,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造,即使有了点钱也得掂量一下,企业的效益不好,是先顾生产还是先管安全?
  根据统计,去年以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中,较多的是乡镇、私营、“三来一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占事故总数的80%。而这些企业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薄弱点。在广东省东莞“裕园”工业园区制鞋厂,涂料车间的工人不仅不知其所接触的化工原料的名称、理化性质,甚至连哪些是有害物质都不知道,没有采取一点劳动防护措施,更不懂得如何防止发生重大事故。事实上,有许多中小企业像这家企业一样,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另一方面,这类企业也是红头文件难以到达的地方。据了解,我国现有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而今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及其调整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改制、下放、脱钩,原有的一些部门规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红头文件到达的范围有限,大量非公有制企业成为监督的空白点。此外,由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缺少法律依据,少数外商投资企业拒绝监督检查,而地方政府怕影响外商投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发现隐患是消除隐患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结果虽然不容乐观,但找到了问题并督促整改,总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如这一次出动上万人、历时3个月的检查总不可能时时搞,人们总在担心,大检查究竟能不能引起企业的重视并从而加强日常的安全管理,检查过后这些隐患会不会仍然隐在那里得不到解决?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我在网上呢 解春茂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标本兼治 常抓不懈 务求实效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谈安全生产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做好今后安全生产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江总书记的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一丝不苟地开展好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尽快建立统一高效、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国务院已确定组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经贸委已经提出了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各省、地、市也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并充实加强监督管理力量,实行分级管理;已建立的统一、垂直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继续实施,以解决目前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顺、力量薄弱等问题。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针对我国假日经济的发展和第四季度生产特点,近期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国庆节和元旦期间要做好民航、铁路、道路和水上安全运输工作和旅游场所安全工作,同时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第四季度任务紧,事故多,企业为赶进度而容易忽视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随着煤炭价格开始回升和冬季用煤量的大量增加,各类小煤矿将会死灰复燃,秋冬季又是烟花爆竹的生产旺季,一些私营个体烟花爆竹企业将会冒险生产,为此,必须加大对各类小煤矿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力度;目前,已经出现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烟花爆竹厂、小打火机厂等易燃易爆企业向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转移的动向,各个地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监督检查。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使用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安全法(草案)》正在加紧修改,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修改、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特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事故查处不力和不平衡的问题。
  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以安全生产法制教育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安全培训工作;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资格纳入规范化管理,做到培训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企业招聘新职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对在职职工,特别是换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要强化企业的严格管理,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彻底改变那种有章不循、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的状况。
  实施积极的安全生产扶持政策,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今年整体上看,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要督促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着力点放在“预防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国家对社会性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给予技改贴息扶持。对重点行业的国有大企业给予技改项目重点支持,改善企业劳动条件,提高企业抗灾能力。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投入,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开展安全评估和技术研究。发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积极性,做好“十五”期间安全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建议尽快制定工伤保险条例,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特别是解决目前一些私营企业发生事故,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建立工伤保险同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继续抓好并加快重特大事故批复和结案工作。对已经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在抓紧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要严肃查处有关责任人,并适时公布于众。并通过这些案例教育,举一反三,使各级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7、8两月工矿企业重、特大伤亡事故简况
  据统计,今年7、8两月,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职工重特大伤亡事故10起、死亡155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7.5%和47.99%。其中矿山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7起、死亡96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3.33%和65.96%。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企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54人,同比上升200%和125%;集体经济企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33人,同比持平和下降64.89%;私营经济企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1人,同比下降66.7%和78.85%;个体经营者发生事故3起、死亡57人,同比下降66.7%和55.47%。
  按事故类型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5起、死亡68人,同比下降50.0%和64.4%;煤矿透水事故1起、死亡11人;煤矿窒息事故1起、死亡17人,同比下降50.0%和26.09%;容器爆炸事故2起、死亡32人;火药爆炸事故1起、死亡27人。
  从总体上看,今年7、8两月工矿企业重特大伤亡事故呈下降趋势,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
  (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供)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论坛

  安全生产
  综合管理要与专项监察结合
  朱明暹
  几十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综合管理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责任不明、监督不力、管理不严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安全生产重大特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为切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巩固并加快完善综合管理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实现综合管理与专项监察职能的科学定位,尽快形成监督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管理,是整体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它对统一制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统一研究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统一拟定安全生产的发展战略,并对各专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应充分体现综合性、指导性、超脱性和监督性,即工作范围应涵盖各专项安全监察,工作内容是安全生产全局性的规划与指导,工作层次应超脱专门的安全监察机构,不承担资格许可、审批发证等具体事项,并对专门机构的安全监察工作实施监督。
  同时还要坚持实施统一的全过程专项安全监察。目前,政府有关部门设有的专门机构,分别对交通安全(包括道路、铁路、民航、水运等)、消防安全、核安全、煤矿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安全等实施专项安全监察,这是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的基础。全过程专项安全监察符合安全工程学中系统管理原理,将直接影响安全运行的“人(操作者)、机(设备)、环(工作环境)”这三大因素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安全管理统一、效能原则。以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实践为例,统一的全过程的专项监察是有效的、成功的。我国曾先后两次取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专门机构、放弃全过程监察,其结果均导致事故骤然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及时恢复建立了专门安全监察机构,并颁布法规确立由专门机构对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七个环节实施统一的全过程监察。近20年来,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日趋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安全监察机构覆盖全国,检验队伍基本满足工作需要,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率从1979年的7起/万台,下降到1999年的0.7起/万台。因此,在完善综合管理的同时,必须继续坚持和强化统一的全过程专项安全监察,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管理措施,充实监察力量,落实责任制度。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标本兼治。只要坚持综合管理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坚定不移地实施全过程专项监察的基本制度,通过强化管理,相信一定能够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发展。
  (作者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爆炸声过 隐患仍存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多次发生爆炸事故,但时至今日,这里仍存在不少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死角。在上栗县太平乡流江村,油漆厂和花炮厂挤在一起生产,产品仓库也在同一栋砖房内,紧挨着油漆厂围墙的是一个小型私人加油站,离油漆厂不远处是一个小型煤矿,四个“火药桶”挤在了一起。在“3·11”爆炸案3个多月以后,花炮厂才被查封,其余3家企业仍保持原样。图为油漆厂在加足马力生产。
  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摄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施工机具投入大
  上海石化:积极推行安全评价
  辽河油田:建立安全责任保证体系
  本报讯 安全施工涉及诸多因素,稍有疏忽,就会事故临头。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因素加以分析后,加大施工机具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
  送变电施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设备及工器具繁多。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制定了《机具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原材料购置制度》和《小型机具管理规定》,实行“把三关”、“过三检”、“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由于长年坚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原材料的质量及大型机械设备较高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得到有效保障。近两年,投入使用了移动式电源箱、带电作业隔离网、钩式二防等新型安全防护设施,使几十个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得到了完善,为安全体系打牢了物质基础。(天 边)
  本报讯上海石化在安全管理上,积极推行对装置(设施)系统化风险分析预测的安全评价,收到良好效果。在以往运用总公司石化企业综合安全评价方法和国家机械委安全评价方法,还开展对一、二、三期工程建设的30万吨/年乙烯装置、丙烯腈生产系列装置和涤纶短丝装置等在役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去年,经集团公司推荐,公司与美国达信公司合作进行了对11套装置、2个罐区、1个码头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报告根据风险排列图表,提出了81条整改措施及整改的先后顺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风险评价还为上海石化引入了部分欧洲先进的石油化工安全设计规范,为上海石化对LPG罐区和高压、高温工艺设备进行隐患治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石 修)
  本报讯辽河油田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建立起包括各级领导、法人经济组织和关键岗位职工在内的安全责任保证体系,即: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法人经济组织安全生产协议制、关键岗位职工安全生产合同制为一体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机制。
  在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同时实行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和奖罚力度。法人经济组织安全生产协议制包括,分层次与所属法人经济组织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局属法人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立行使安全管理的权力等。(金 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