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万能”论“无用”论皆不可取
  李永忠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正确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纠正两种截然对立的错误认识———一种是“万能”的观点,一种是“无用”的论调。
  “万能”的观点,就是无限地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认为它可以包揽一切,包打天下。“万能”的观点在“文革”中曾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林彪之流鼓吹“政治工作可以压倒一切、冲击一切”,许多人认为“思想工作万能”,“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列宁曾指出,“使一种新的政治思想(不仅是政治思想)声誉扫地,受到损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维护为名,把它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这是因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夸大到万能的极端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声誉,也就会很快受到严重的损害。
  “无用”的论调,就是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作用和巨大威力,认为它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无用”的论调同样与十年浩劫有着某种联系。当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成为过去时,不少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由极度狂热转为极度冷漠。一些人在摈弃“思想工作万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同时,却又把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认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靠边站,以致出现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东西有其自身的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不是迷信,也不是神话,因而不可能是万能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也决不会是无用的。“万能”论与“无用”论之所以不可取,就在于其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简单化或绝对化,根源在于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由于认识的简单化,才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才会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夸大为万能,或贬低为无用;由于认识的绝对化,就会把“能”与“万能”等同起来,把有限制、有条件的“用”与“无用”混淆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它的作用也必然因时因事因人而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得心应手。同样在公共汽车上售票,李素丽就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乘客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温暖在公交、满意在北京。一个普通共产党员通过实实在在的“立言”、“立行”,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此有声有色,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怎么能对做思想政治工作束手无策,发出“无用”的喟叹呢?
  应该看到,在“万能”与“无用”两种错误认识中,“无用”论是当前的主要倾向。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起不到战斗堡垒作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人格力量,既不能“立言”,更难以“立行”。由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在个别地方和单位的无用,是个别载体出了毛病,而非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问题。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决非无用,但无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则实难有用;思想政治工作决非万能,但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则万万不能。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必须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并持之以恒。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工作只要功夫到家,就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能成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一个系统工程
  任天佑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其内容来说,既有对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根本性要求,又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体性要求;既有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要求,又有对不同社会群体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要求;既有对普通群众的广泛性要求,还有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先进性要求。这些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道德规范体系。同时,道德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时代赋予道德建设不同的内容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并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逐步构建起愈益完善的、反映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领域要求的、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国家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性要求,从而使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循“道”而行。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靠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道德建设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因此,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现实情况看,在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应当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法律法规和各项具体政策中,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带强制性的导向作用,促进人们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严格管理中,通过各方面的严格管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运用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大力弘扬正气,倡导文明新风,理直气壮地讴歌先进,坚决反对种种不文明现象,打击各种歪风邪气,鞭挞各种腐败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环境;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虚实并举,虚功实做,在具体实践中引导人们养成自觉按社会利益要求调整自身的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收到综合性的效果。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覆盖了社会每个领域、每个方面和每个成员。只依靠某个部门去抓、靠某些人去做是不行的,必须吸引各个部门、各条战线所有人员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广大社会成员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仅应当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引导每个社会成员增强实践道德基本要求的自觉性,增强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抓好道德建设的责任感,而且应当结合实践,努力探索调动社会成员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对道德建设组织指导的具体能力,使之更有效地把广大社会成员组织和动员起来,把各项活动开展起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自觉实践道德基本要求的局面,从各方面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

  从严治党须抓好五个环节
  常延廷
  当前,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还在滋生、蔓延,特别是极少数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和监督。要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从严治党,要着重抓好五个环节:
  第一,严格教育。我们党经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六千三百万党员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党员队伍中有许多同志包括一些担负领导职务的同志还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有的同志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因此,他们在关键时刻经不住考验是不足为奇的。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只埋头抓经济建设,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致使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精神在一些党员头脑中淡化了;只讲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不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使一部分人精神支柱倾斜,政治信念动摇,思想意识蜕化,最后一步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理想信念坚定,就会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党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它需要经过教育、修养和在实践中磨炼才能形成。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在提高党员素质上下功夫。只要广大党员具有坚强的党性,无论多大的风浪都难以动摇我们党的根基。
  第二,严格管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党有党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总结多年党建实践,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干部工作制度、权力监督制度等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和机制。对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管理和要求,党章及有关规定都是明确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各项规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应该过得硬;不能满足于一时一事过得硬,而应该一生事事都过得硬。从制度建设上讲,主要是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权力要规范。当前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权力行使标准、权力运作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用规章制度和法制规范、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以防止权力腐败。二是岗位要交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往由此产生。通过调整干部的工作地域,可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社会基础,有效地限制权力的滥用。三是离任要审计。审计特别是离任审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武器。
  第三,严格选任。人是权力运作的主体,掌权人具有良好的素质,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重要前提。因此,选准掌权人至关重要。要严格民主推荐制度,严格干部使用规定,严格遵守干部选任程序,贯彻公开、民主、竞争、求实的原则,保证用人的公正、公开、公平,从而达到任人唯贤。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已成为解决用人问题、从严治党的当务之急。应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好,使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手里。
  第四,严格监督。缺乏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缺乏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这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对权力的制约是监督的核心。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必将导致权力滥用甚至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监督,就要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意。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健全、完善和强化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首先,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实行办事制度、办事结果公开,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是遏制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有效措施。其次,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对那些不宜公开的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内部制约机制的建设,把各种权力的行使置于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
  第五,严格执纪。严格执纪是从严治党的关键,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违纪必究,执纪必严,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要坚决给予党纪、政纪的处分和法律的制裁,决不能心慈手软。要坚持严肃党纪,从严治党,强调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对党员违法违纪问题,不论涉及什么人,都要坚决排除阻力,认真查处,坚决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对于大案要案特别是典型案件要及时严肃处理,并且予以曝光,因为这类案件影响大、危害大,公开处理了,惩戒的效果也大。


第9版(理论)
专栏:

  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途径
  姚海同 张雄
  编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发展迅猛。如何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十年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就是他们初步的经验与体会。
  江泽民同志前不久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浦东开发开放十年来,浦东新区党工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提出了“以一流党建促进一流开发”的方针,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这一领域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与体会。
  背景分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一部分股份制企业等。浦东新区作为我国扩大开发开放的先行试验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区别于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不断建立和部分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党与这些企业的关系发生了诸多方面的重大变化。
  党的工作由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制度的“内在要素”逐渐演变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制度的“外在要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治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党的工作的接纳性较小,党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制度化的安排。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松散型挂靠关系,使它相对于上级党组织的工作体系而言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党组织相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作体系而言也被边缘化了。
  与公有制经济组织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负责人在企业的地位有所不同。如由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者”向“企业党务活动者”的变化,企业党的干部的地位相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被边缘化了。
  党组织的地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上述这些变化,使党在其中作用的发挥包括参与决策、获取相应信息、进行组织动员、实施监督保证等,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也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其一,具有一定的难容性。在浦东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总数的36%以上,由于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他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接纳程度偏低。其二,具有相当的分散性。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行业和地域跨度较大,不少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经营,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也因此分散在各个地区,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其三,具有很大的变动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变动频繁,开业、停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因此其中的党员流动性也很大,难以把他们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之中,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最后,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大小不一,小到个体工商户,大到跨国集团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或只有数量很少的党员,建立党组织操作难度大,党组织建立以后发挥作用更为困难。
  实践创新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宏伟实践,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十年来,浦东新区党工委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努力为浦东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投资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工作思路的创新
  (1)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提出“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处理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着重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
  (2)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提出“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充分发挥政治人作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先进性理念。所谓“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就是党员首先要充当经济上的能人,取得业主的理解和认同。所谓“充分发挥政治人作用”,就是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是通过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则是以党员在经济方面的能力为前提的。
  (3)针对浦东开发开放速度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长迅猛的特点,提出“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党建工作理念。“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是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主导目标。新区党工委着力于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与开发的同步推进。
  (4)针对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通常不是企业资产代表的特点,提出“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价值,在岗位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党建工作竞争理念。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是通过主动出击、打主动仗争取来的。党员以自己的能力去竞争企业的中、上层管理岗位,从而取得资方和职工群众的认可,广泛地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5)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提出“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党组织建设理念。因企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防止急于求成。
  (6)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求管理”的党员管理理念。鉴于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人数少,没有单独建立支部的条件,尤其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无权管理劳动人事档案,新区党工委通过浦东人才交流中心的党组织,依托人事代理,在管理人事档案过程中把党员组织起来,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建立支部,重点解决由于党员流动性大而带来的管理党员难、发展党员难、预备转正难、交纳党费难、支部改选难、处理党员难等问题。
  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
  (1)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首先,在新区层面上,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在新区组织部设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次,在中间层面,一方面建立新区农工委和城工委系统内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专人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另一方面,成立各重点开发区综合党委,负责对重点开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最后,在基层层面上,分为两块:一块由镇、村党组织负责指导、管理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另一块是各街道建立社区党建办公室和综合党总支,居民区建立党建联络站。
  (2)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新模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一步是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以形成党的战斗堡垒。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于其投资主体多元、自身规模大小不一、党员人数多寡不一的特点,不可能完全照搬国有企业的做法。浦东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摸索出了许多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浦东特色的基层党组织建立模式。如针对大型商务写字楼聚集各类企业的特点,创建“楼宇党支部”;针对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人集中的特点,建立“青年公寓党支部”;针对商业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集中的特点,组建富有特色的“一条街”联合党支部等。
  (3)对部分无党员或党员数量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行政治指导员制度。为了切实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尤其是加强那些无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新区党工委从1998年开始试点,对这类企业试行选派政治指导员制度。现在,选派政治指导员已成为新区党工委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4)选好“领头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新区着眼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建立培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机制,按实际需要分层培训。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开展支部“达标创优”活动,对优秀支部负责人给予表彰奖励,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目前,浦东已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党支部负责人。
  党的组织活动的创新
  (1)注重党组织活动内容的创新。在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以“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优活动,通过明确活动主题、制定工作标准、树立先进典型、抓好考核、加强分类指导、突出阶段重点,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加强了自身建设,形成了工作规范有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不断创新、考核目标日趋严密的良性运行机制。
  (2)注重党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在“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主要以“业余、小型、多样”为原则开展党组织生活。“业余”即以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为前提,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和党组织生活;“小型”即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少的特点,采取相对集中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法,精心组织,使活动开展得少而精;“多样”即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党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党的工作的实效性。
  几点体会
  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之所以要解放思想,是因为传统的党建理论和党建经验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党建理论和方法。之所以要实事求是,是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方法。浦东新区充分把握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客观存在的“实际”:一是在数量上无上级主管企业占多数;二是在运作机制上市场化特征鲜明;三是其存在具有很强的流变性;四是其发展具有趋势性。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浦东新区党工委坚持做到“三个防止”:防止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理解得过泛,造成党建工作的重点不突出,定位不准确;防止理解得过窄,用“建党”替代“党建”,或以为党建工作覆盖面只限于有党员的地方;防止理解得过浅,仅仅看作是占阵地、树形象,没有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
  必须找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多年的党建工作实践使浦东新区党工委体会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建工作主要有四个结合点:目标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与党的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一致的;资源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需要借助党的各种资源来发展自身,党的建设也需要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各种资源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人才的结合点,即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党员同时也是企业的能人;管理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往往具有相互兼容性,而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活动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抓住上述几个结合点,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开发与党建的统一、党建目标与党建效果的统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一与多的辩证法。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根本任务、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是“一”,具有指导性、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和纲领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能因其特殊性而丢掉这个“一”,决不能过分强调其多元性、复杂性而放弃“一”的主导地位;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具有的多元利益主体、多元经济成分、多元社会格局的特点,党建工作要在“一”的指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实现党员多重角色的有机结合。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运作和管理体制。一是加强源头管理,以工商、招商和开发区、街道、镇的经济管理部门为依托,摸清底数,以便于党建工作责任部门针对实际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从而防止产生新的空白点,保证党建工作的长期有效推进。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组织制度和活动制度,注重规范建设,引导这些党组织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党校、党建研究会和社会上各种党建研究力量的作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筑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格局,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党建理论成果,提高党建工作的总体水平。
  必须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投入,确保党建工作的正常、高效运作。一是加大人才的投入,把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党务干部放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岗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建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