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婺源发展生态产业强县富民
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一 实施十项生态农业工程
  本报南昌9月13日电 记者余清楚报道:走进素有“茶乡”、“书乡”之称的江西省婺源县,犹如走进画屏里。青山绿水,粉墙黛瓦,令人倾心;田园风光,名木古树,引人入胜。婺源县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推进生态产业建设,显示了活跃的地方经济特色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这个县相继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和全国生态与文化旅游县称号。
  婺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经济,生态优先的建设方针,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生态产业建设工作列入乡、村两级领导目标管理考核。婺源县还制订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利用、开发生态资源的文件、制度,特别把保护和利用资源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自我约束、互相监督,使生态意识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他们大力推广以电代柴、以气代柴,有效地实现了封山育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目前,婺源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1.15%,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婺源县针对本县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以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划分了三个生态农业区域,实施了10项生态农业工程,建立了8000亩有机茶基地和一批有机稻、有机香菇示范点及一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婺源县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打好“生态牌”,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企业上。作为全国产茶大县,婺源成功地创出了自己的绿色产品品牌。“大鄣山茶”荣获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全国茶叶最高等级AA级绿色食品证书。仅1998年以来,婺源就出口2000多吨优质名茶,为国家创汇800多万美元。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17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西部开发生态行

  沙漠公园引出的水话题
  本报记者 白剑峰
在甘肃武威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地,那便是武威沙漠公园。
  这座沙漠公园距离武威城区22公里,过去是连绵的沙丘。1972年以来,这里共栽种树木150余万株,沙生灌木500余万株,形成了两条强大的防风林带,固定了流动沙丘,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1987年,武威人独辟蹊径,在此基础上又建造了一座沙漠公园。其中有花园、人工湖、游泳池、沙生植物园等景点,颇有“塞外江南”之意。不过,由于距离城市较远,公园的游客寥寥无几,平日里显得十分冷清。近日,记者采访时看到,人工湖的游船孤独地泊在岸边,落满沙尘;露天游泳池里到处漂着枯枝败叶,空无一人。
  这座沙漠公园在社会上引起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沙漠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填补了我国沙漠旅游的空白,是个创举。另一些人则认为,在沙漠里建造公园不符合实际,沙漠公园的生态效益是以大量耗水换来的,代价太大。据了解,由于需要大量用水,公园先后打机井13眼,建设灌溉水渠17公里。目前这里的地下水位已由10年前的5米左右下降到20多米。看来,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用水问题。多年来,甘肃饱受缺水之苦。全省7800多万亩耕地,具有灌溉条件的农田不足1/3,“卡脖子旱”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记者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南方人来到甘肃,看到大片土地没有耕种,竟十分不解。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有水就有绿洲,“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
  专家指出:沙漠公园固然在改善“小气候”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以大量耗费水资源为代价,就不值得大范围提倡。沙漠生态建设应该着眼全局,统一规划,科学用水。否则,一片绿洲的出现之时,也就是另一片绿洲的消亡之日。
  甘肃的另一个特点是多沙。这里的沙区面积达3.72亿亩,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河西走廊北部分布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绿洲农田与沙漠戈壁犬牙交错,风沙线长达1600多公里,流动沙丘直接威胁着绿洲的巩固与发展。
  甘肃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复认为:在西北地区,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搞生态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在沙漠地区建设防风林带和种植沙生耐旱植物是科学的,但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不考虑水资源的容量,盲目栽种花木,建设园林,就会事与愿违,最终无法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那么,沙漠地区的生态建设如何搞?近年来,甘肃省在加强防风林带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沙产业的思路。一是在沙漠边缘积极引进人工栽培甘草、沙棘和麻黄等耐旱药用植物技术;二是按照“少用水、多采光、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推进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日前,记者来到张掖地区石岗墩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在具有自动化滴灌、喷灌设施的暖棚里,只见瓜果蔬菜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棚中的大型显示屏上,电脑自动控制的温度、湿度数字在不停跳动。可谁知道,这里曾经是“风吹石头跑,低头不见草”的沙漠戈壁。该示范园始建于
  1995年,目前已推广无土栽培、立柱式栽培、营养钵育苗、蔬菜嫁接再生等新技术23项,引进以色列西红柿、美国红黑提葡萄、荷兰花卉、俄罗斯大叶菠菜等优良品种66个。园内各种农作物灌溉全部采用高新节水技术,从而创造了沙漠里的奇迹。有关人士指出,该示范园在沙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武大教授围绕市场抓科研
小魔芋衍生大产业
本报武汉9月13日电 记者杜若原报道:方便面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盼望的卫生、简单的调料包,日前在武汉大学问世。这种以魔芋为原料研制的包装膜,可溶可食无毒,成本低廉。
  包括可溶可食包装膜在内,武汉大学在魔芋深度开发上已获得重大突破,目前有5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生物全降解农用地膜等两项属世界首创;另外3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武大因此成为国内魔芋研究开发中心。
  魔芋为我国特有植物,分布于鄂、湘、陕、川等省山区,适宜在海拔6000米以上山地种植。1997年底,武大生物学教授郑正炯深入鄂西北扶贫调研,看到许多农户的魔芋卖不出去,便萌生了深度开发魔芋的念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郑教授联合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魔芋研究与开发。
  这个汇聚了多学科人才的研究小组,不以发表科研论文为目的,而是以帮助山区人民找到致富脱贫途径为已任,着眼于魔芋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郑正炯教授和研究小组根据魔芋的特质,确定了几个在农业、工业、环保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重点课题,做到开发一项成果衍生一个产业。
  据了解,武大的5项魔芋科研成果都与企业签订了中试协议,有的已进入了中试阶段。企业之所以愿意投资,是因为这些成果中试投入小,市场巨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比如,以魔芋为原料研制的种子包良剂,可以防止病害侵袭种子有效促进生产,一旦投入生产,仅此一项即可达到100亿产值。其他如环保成果化肥缓释剂、土壤保墒剂等,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放助学贷款 提供勤工岗位
首都高校保证经济困难新生入学
  本报北京9月13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9月12日,清华大学的学生辅导员到北京西站接来了数学系特困新生张俊华,学校给他提供了6300元无息临时贷学金,并送他一套学生日用品。至此,清华大学的所有经济困难新生均已顺利入学。
  据了解,北大、人大、北师大、北京理工大等首都高校都积极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在新生入学前,北大各系都作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工作并准备好临时困难补助的款项,在新生入学现场发放助学贷款审批表。北师大为220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还给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近百个,目前正在为490多名申请贷款的新生办理贷款事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0多名贫困学生都已顺利入学,除国家贴息贷款外,一些知名企业在该校设立无息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各个院系也都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共度难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旅游培养高素质人才
  ——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杜江
  本报记者 杨明方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并对今年国庆期间“黄金周”放假日期提前作出安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学院)院长杜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决策部门对“假日经济”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加快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今年36岁的杜江教授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之一。到北京二外之前,杜江曾任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旅游学系主任。为了“吃透”研究对象,他于1992年领衔创办“天津国泰观光服务公司”。他关于中国旅行社行业分工体系的研究,曾荣获中国社科院全国优秀青年社科研究成果最高奖。
  杜江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旅游便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选择。统计表明,199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7亿人次,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人才的培养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杜江指出,目前国内旅游教育存在一种“错位现象”:中专教育往往人为地“拔高”标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由降低要求,最后导致旅游教育都向大专层次聚集。杜江说,北京二外将充分发挥外语和旅游的学科优势,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懂外语、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专门人才。
  创建于1964年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来是国家旅游局下属的一所主要培养外语和旅游经贸人才的高校,今年初确立了“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杜江表示,办学体制的调整为北京二外提供了坚实的依托力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他们已成功地与北京市密云县合作,在密云县委党校开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密云分院,并与北京市振华旅游学校和北京市东方职高合作,在两校分别设立高等职业教育部,在为北京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方面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大超声肿瘤治疗机捐赠西部
本报讯 北京大学日前将三台价值一千余万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捐赠给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市肿瘤医院及解放军第二六○医院。我国首台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是由北京大学应用碎石研究所何申戌教授研制的。迄今该机已在二十五个省市投入临床应用,尤其对深腹部空腔脏器癌和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乔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浙江创建“硅谷天堂”
  本报杭州9月13日电 记者任建民报道:日前在杭州举行的首届“硅谷天堂”论坛上,浙江省省长柴松岳提出,浙江省决定创建“硅谷天堂”,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
  浙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全省人均GDP已达1400美元。
  同时,浙江传统产业正加快升级、经济结构正加快调整,企业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强烈愿望。柴松岳说,省委省政府分析了本省基础条件和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决定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次论坛是由浙江阿里巴巴网站承办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民健身添新景
  9月12日,来自北京农民体育协会的代表在北京故宫端门,首次向市民表演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健身秧歌”。本报记者 李舸摄(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报纸环境报道增多
本报北京9月13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著名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日前公布的1999年调查结果显示,较前几年相比,我国报纸的环境意识大幅度提高,无论是报道的数量,还是报道的广度、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调查结果表明,去年被调查的75种报纸共刊登了47273条环境报道,平均每份报纸每天刊登2条环境报道,而1994年每份报纸平均每3天才有1条环境报道。1999年环境报道占全年总版面的1.85%,比1995年的0.46%增长了3倍。
对环境报道主题词的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去年报纸最重视的环境问题依次是:促进环境意识、植树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大气污染及治理、法规政策与执法、政府环保行为、固体废弃物、环境卫生、水污染及治理、城市环境问题。
据介绍,“自然之友”从1996年起对75种报纸(不含环境类报纸)展开环境意识调查。此次调查自去年11月开始,到今年9月结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著作权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9月13日讯 由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研究会主办的纪念著作权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于1991年6月1日起实施。随后,中国又先后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录制其录音制品的公约》等三个主要国际公约。
国家版权局局长于友先在座谈会上回顾了我国在版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建立了版权法律体系并逐步使其完善,同时全面建立起了著作权司法与行政执法体系;我国的著作权服务体系也逐步建立,成为著作权保护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版权贸易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版权意识日渐增强;我国的版权国际交流频繁而活跃。他又指出,版权保护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紧修改。
许嘉璐、任建新等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杨金瑞)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不到三十当教授 全国共有十七人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尹鸿祝 沈路涛)30岁以下当教授,过去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事;如今全国普通高校里就有17位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教授。这是从1986年开始我国将各级各类教师全部纳入专业技术职务序列带来的结果。
截至1999年底,普通高校42.56万名专任教师中有3.93万名教授、12.59万名副教授,其中30岁以下的教授有17名。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环保家用微型供热炉通过鉴定
本报讯 日前,由北京万发炉业制造集团研制的金老万牌半气化家用微型供热炉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煤烟无烟化燃烧的难题,符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要求。该炉采用正反烧及半气化燃烧技术,使燃料产生的气体一部分被高温燃烧,一部分被低温碳化,燃烧完全,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等特点。(杨甫)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青少年“三观”教育读本面世
本报讯 一部对青少年进行信念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外读物——《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小学读本,在新学期开学之初由京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所发行。该书以寓言、成语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及学生中发生的事件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一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产耐气候试验机技改成功
本报讯 由国家建材局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国产氙灯耐气候试验机技术改造项目近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认为该技改成果为建材、交通、宇航等众多行业的材料老化和性能检测提供了重要手段。耐气候试验机是有关光、机、电、水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等多种学科技术于一身的大型测试设备,通过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可以预测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杨金瑞)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型汽车节油器获专利
本报讯 采用航天技术研制的精航牌汽车节油器日前获得专利并通过有关部门鉴定。该产品的磁性是在十几种稀土金属的消融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磁,对燃料可起到三元催化作用,从而节省燃料,一般车辆百公里可节油一至二升,并可净化尾气。在同类产品中,该节油器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唯一投保的产品。(苏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