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南南合作”树典范
  ——中非经贸关系50年回顾
  外经贸部对外援助司司长 李国庆
  对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是中国对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谋求任何政治特权,援助的目的是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
  自50年代起,中国向5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各类援助。在援款项下承担了800多个成套项目,其中已建成项目600多个,项目涉及农牧渔业、轻纺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广播通讯、水利电力、机械、公用民用建筑、文教卫生、工艺和手工业、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坦赞铁路是中非友谊的突出象征。中、坦、赞3国工程技术人员历经艰险,在崇山峻岭中开出一条1860公里的铁路运输线,使之成为连接坦、赞两国,乃至其他非洲国家的经济动脉,为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支持了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坦、赞两国人民把它称誉为“自由之路”、“解放之路”。此外,中国还帮助博茨瓦纳更新了4段铁路,全长373公里。
  60年代起,中国先后帮助几内亚、马里、坦桑尼亚、刚果(布)、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建设了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帮助当地发展水稻、茶叶、甘蔗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援建了近90个规模较大的农场,种植面积达4万多公顷。
  为解决当地居民的用水困难,中国在非洲承担了打井项目近30个,共打井600多眼。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的毛里塔尼亚严重缺水,首都努瓦克肖特原有3眼机井和1个小型海水淡化厂,只能满足全市需要量的一半。人们不得不到200公里以外的塞内加尔河拉水,以解生活之需。为了帮助毛里塔尼亚解决首都供水问题,中国打井技术人员不畏酷暑,转战沙海,终于在25平方公里区域内打成18眼井,昼夜出水量2.5万吨,此后又帮助铺设输水管道56公里,昼夜供水能力2万吨,缓解了毛里塔尼亚首都长期缺水的困难。
  中国援建的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是布隆迪最大的国营企业,拥有1.5万枚纱锭,528台布机,年印染加工能力为900万米。建成投产后,产品花色品种增加到1200多种,有些产品还荣获1986年西班牙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这一类的纺织项目,中国在非洲国家共承担了7个,总计16.5万纱锭,5700台布机。
  不少非洲国家原来没有制糖工业,食糖全部依靠进口。自60年代起,中国先后帮助马里、坦桑尼亚、几内亚、卢旺达、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多哥、刚果(金)等国种植甘蔗,建设糖厂,发展民族制糖工业,既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需要,又为受援国增加了收入。中国援建非洲糖厂共11座,日榨甘蔗能力约5400吨。
  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电力工业项目主要是利用当地水力资源,修建中小型水电站及输变电工程,共建成项目29个,装机容量约18.5万千瓦,铺设输变电线路700公里。
  中国先后帮助非洲国家建成15条公路,总长约3407公里,大多是受援国的主要交通干线。其中索马里的贝莱特温至布劳公路、马达加斯加的木腊芒加至昂德拉努南邦古公路、埃塞俄比亚的澳雷塔至瓦尔迪亚公路、苏丹的瓦德·迈达尼至格达雷夫公路和布隆迪七号公路等工程尤为艰巨。
  中国援建的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位于首都努瓦克肖特,拥有3个万吨级泊位,两个工作船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50万吨。中国先后派出施工技术人员1000人次,提供设备物资3万多吨,施工机械500多台。经过7年多紧张施工,终于在1986年6月建成。
  中国援助非洲的体育设施有30个之多。其中,体育场21个,约66万个座位;体育馆5个,约2.8万个座位;比赛用游泳池4个,约5000个座位。此外,中国还为非洲国家援建医院20所,病床1985张;学校11所,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以及广播通讯、农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生产、手工艺加工等设施和设备。
  自1984年起,中国政府同一些非洲国家政府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对不同援建项目分别采取了技术合作、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使已建成项目的效益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巩固了已建成项目的成果。
  除了提供成套项目援助外,中国还在援款项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和技术援助,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自1985年起,中国向46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多边援助,在水稻种植、蔬菜栽培、综合养鱼、肉制品加工、中医针灸、农业机械、太阳能开发利用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培训了900多人。
  自199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对援外方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行优惠贷款和援外项目合资合作方式等,鼓励双方企业开展企业间的直接合作,既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又为受援国培养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优惠贷款这一援助新方式受到普遍欢迎,非洲成为中国推行优惠贷款的重点地区之一。截至1999年底,中国已向24个非洲国家提供了39笔优惠贷款,企业启动实施的项目30个。同时中国企业还与21个非洲国家的企业开展了援外项目的合资合作,创办了46个合资合作项目。
  中国对非洲国家真诚、无私的援助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广泛赞誉。在长期的合作中,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援建项目已成为中非友谊的历史见证。
  编者按:继8月10日本报刊出论述中非友好关系50年的专版后,今天再次推出中非经贸关系50年专版,意在使读者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多年来在经济贸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以及人才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有更深的了解。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教育合作 发展经济 育人为先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历史遭遇,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在教育领域,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中非教育交流,特别是为非洲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今天,接受和培养非洲来华留学生工作,加强与非洲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已成为我对非外交和中非友好合作事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我国即与非洲国家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交流。进入60年代,随着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关系迅速发展,中非教育与交流合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据统计,截至1966年底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190余名非洲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同时中国也向埃及、摩洛哥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并开始应一些非洲国家的邀请,由中国政府出资派遣数、理、化教师赴非洲国家中学、大学任教。
  中非之间教育代表团的互访亦有所增加。1973年我国恢复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到1978年底,我国政府共接受了来自非洲25个国家499名留学生来华学习。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战略方针指引下,中非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至80年代末,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非洲国家已有43个,留学生总数达2271人;同时中国也向非洲国家派遣留学人员150余名,专家100多人次。
  为适应进一步拓展中非教育交流的客观需要,中国政府于90年代初期调整了接受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政策,积极推行“高层次、短学制、高效益”的做法,减少了接受本科生的人数,相应增加了博士生、硕士生的比例,逐渐把重点转向为非洲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上。
  从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中非教育交流,先后向9个非洲国家派出交换留学生近百名。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加强薄弱学科的基础建设,还派遣了上百人次的高校教师去非洲国家任教,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人民的肯定和赞扬。与此同时,我国还为非洲国家援建了多个专业实验室,开设了一批教育援助项目。迄今为止,我国政府共在非洲19个国家实施了36期教育援助计划,目前已完成的有33个。我国有10所重点大学与16个非洲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为加强和促进中非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1999年,我国累计接受了非洲51个国家共5582名留学生来华学习,占我国接受留学生总数的14.41%。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对外提供政府奖学金,不仅为非洲各国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同时也对促进和加强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友好关系,配合和支援我国的外交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已学成回国的5000多名非洲学生中,许多人活跃在各自国家的政界、军界、外交界和工商界。目前非洲各国驻华使馆中的绝大多数外交官也曾留学中国。许多曾经留学中国的工商界人士回国后,为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很多人已成为中非经贸关系中有影响的人物。
  进入90年代后,非洲国家陆续有自费留学生来我国学习。1990年时,自费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仅有3人,到1999年已发展到248人。10年中非洲自费来华学习的留学生共达2095人次。1999年,非洲共有1384名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博士研究生175名,硕士研究生491名,高级进修生19名,普通进修生95名,本科生504名,语言专修生90名。博士生、硕士生的比例占非洲在华留学生总数的48.13%,远远高出在华留学生的平均比例。非洲国家来华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勤奋好学,热情友好,语言能力强,许多人经过努力均能顺利毕业,为自己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中非合作论坛专题报道

  农业合作 功在千秋 利在长远
  外经贸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 王成安
  自60年代起,中国先后帮助几内亚、马里、坦桑尼亚、刚果(布)、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建设了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帮助发展水稻、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生产。特别是70年代末,中国援建的一批规模较大的农场,对解决当地粮食短缺、积极发展受援国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和鲁伏农场、索马里费诺力农场、乌干达奇奔巴农场、几内亚科巴甘蔗农场、马里两个甘蔗农场、毛里塔尼亚姆颇利水稻农场、塞拉利昂甘蔗农场、尼日尔4个垦区、多哥甘蔗种植园、刚果(金)甘蔗农场等。这类项目有近90个,种植面积超过4万公顷。
  六七十年代,不少新独立的非洲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本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经济结构单一,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大米、蔬菜、茶叶、卷烟、食糖等不能自给,甚至全部依靠进口。为了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中国政府派出专家组帮助几内亚、马里、塞拉利昂、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国进行水稻、蔬菜、甘蔗、烟草、茶树等农作物的试种,指导、推广种植技术,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应受援国的要求,又援建了农场、糖厂、卷烟厂和茶叶加工厂等成套项目。马里地处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炎热,长期以来茶叶和食糖依靠进口,有些外国专家曾断言在马里的土地种不成茶树和甘蔗。为帮助马里生产茶叶和食糖,1961年底和1962年初,应马里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分别派专家组赴马里试种茶树和甘蔗。中国专家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克服了气温高、虫害多等不利因素,终于获得成功。中国专家组长唐耀祖、林桂堂分别被马里朋友称为“马里甘蔗之父”和“马里茶叶之父”。在此基础上,中国又援建了马里两个规模较大的甘蔗农场和两个糖厂、100公顷的茶场和年加工成品茶100吨的茶叶加工厂。马里前总统穆萨·特拉奥雷高度评价马中经济合作成果说:“马里人民在征服困难的斗争中,一直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帮助,糖厂是巩固马中团结友好关系的又一具体体现,使我国明显减少了食糖进口,大大节省了外汇开支。”
  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姆贝亚省的姆巴拉利农场,是中国援建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机械化农场。1977年建成投产后,年供应市场的大米一度曾能满足其国内需求量的1/4。由于农、牧、副业综合经营,该农场年年盈利,到1982年底,净盈利已超过了建场的全部投资。坦桑尼亚政府把它誉为“模范农场”、“坦桑尼亚发展农业的榜样”和“第三世界经济合作的典范”。
  1976年,中国派出水利和水稻专家组帮助乌干达在多禾地区的沼泽地发展水稻生产。乌方采取“自力更生,民办公助”的方针,从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到水利设施的修整、维护和疏浚,主要依靠当地农民在中国专家指导下,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开发的稻田全部分给农户自主经营。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水利设施,水稻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大幅度增加。至1985年,稻田面积发展到526公顷,年产稻谷达2400—3000吨,大大超过了当地历史上每公顷单产0.37吨的最高纪录。由于水稻产量逐年提高,绝大部分稻农的收入增长了几倍。在开发稻田和水稻生产过程中,中国专家通过种试验田、开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深入田间检查指导等方式传授技术,使农民学会了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科学种田的方法。多禾地区开发沼泽地发展水稻生产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一些国际组织的注意。1984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前去多禾地区参观,积极评价中国专家作出的成绩,认为中国专家在帮助乌干达发展水稻生产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专家在塞拉利昂、莱索托、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等国试种蔬菜,改进蔬菜栽培技术,教当地农民学会种菜,对当地发展蔬菜生产起了积极作用。中国专家在莱索托种植的蔬菜,如甘蓝、洋葱、豆角等,都获优质高产,不但缓解了当地市场蔬菜淡季的供求矛盾,而且供应期还比往年延长两个多月。为此,莱索托政府一再要求中国专家延长合同期,继续在那里工作。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推行优惠贷款和援外项目合资合作方式,中国农业企业纷纷到非洲国家开展农业项目的合资合作,既帮助非洲发展农业生产,又培养当地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类项目主要有赞比亚农场、加蓬木薯加工和农业发展项目、坦桑尼亚剑麻加工、几内亚农业合作开发、加纳可可豆加工、尼日尔棉花种植等。这些项目的成功兴办,既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巩固和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增进中非传统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青岛海尔集团近年来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图为阿尔及利亚索迪科—海尔公司的工人正在组装海尔空调。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科技合作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科技合作可以追溯到1970年8月,当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同苏丹民主共和国政府签署了“中国苏丹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为中非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随着中非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相继同赞比亚、埃及、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南非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利比亚、尼日利亚、加蓬、摩洛哥、突尼斯在经贸科技合作协定的框架下建立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根据这些双边协定,中国与上述非洲国家在农业、医疗卫生、小型工业、水资源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技交流活动,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各自经济发展的目的。
  1996年5月,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六国,同非洲国家一道,协商构筑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和全面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从而揭开了中非友好关系史上又一新的篇章,中非科技合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技术部作为中国政府对外科技合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适时地调整了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加大了对非科技合作的力度,力争让科技成为非洲国家解决共同面临的粮食、医疗卫生、能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依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腾飞,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发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新型技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成果,这符合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发展的根本利益。
  基于上述认识,近些年来,我国先后向埃及、喀麦隆等非洲国家赠送了自行生产的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已经或将要与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及、南非等国家共同实施太阳能供电和供热示范、疟疾病防治、热带疾病诊断、工厂化养鸡、棉籽加工、磷矿开发、食道癌诊断与治疗、生物防治技术开发、传统技术应用等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除此之外,还特别加强了为非洲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力度,在我举办的国际科技培训班中逐年增加非洲学员的录取比例,并有计划地扩大中非科技人员的交流合作领域,举办专门针对非洲国家需要的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和非洲国家一起探索有利双方共同发展的新的合作方式和途径。
  中非友谊是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几代领导人的辛勤培育下,在中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当一个以科技迅猛发展为时代特征的新世纪来临的时候,中非科技合作必将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巩固和深化、为中非各国的经济腾飞和科技跨越作出重要的贡献。中非科技合作前景光明灿烂。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图为“中国星火成就及适用技术产品展览会”在埃及开罗展出期间,埃及客商在天津市服装研究所的展台前洽谈业务。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医疗合作 真诚援助 成果斐然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
  早在1963年4月,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亲自过问和关怀下,中国政府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向该国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从此揭开了长达37年的中国医疗卫生援非活动的序幕。至今,中国政府已累计向非洲派出医疗队员1.7万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及非洲45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诊治各类病人2.3亿人次。目前我援非医疗队仍有近千人在非洲32个国家、共计93个城市辛勤工作,为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传统友好关系继续作出贡献。
  37年来,广大援非医疗队员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白求恩医生为榜样,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派出国政府、医务界同行和当地群众的热情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始终遵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全心全意地为非洲人民的健康服务。工作中,中国医生和当地的医务人员密切合作,相互学习。他们一起巡视病房,一同制定治疗方案,同台为病人做手术,不仅治愈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成功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为患者施行心脏、颅脑、巨大肿瘤切除以及断肢再植、全鼻再造手术,使许多病人残而复康、盲而复明、聋而复聪,大批患者因中国医生的治疗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因中国医生的救助重新获得健康与新生。
  在临床上,医疗队员充分发挥我国享誉世界的传统中医及针灸治疗作用,因地制宜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瘫、骨折、痔疮、白内障以及神经性头疼等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
  为切实贯彻我国援外方针,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医疗队员利用工作间隙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几十年来,我援非医疗队共为非洲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医务人员,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与此同时,中国医疗队员也从非洲同行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受益匪浅。队员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医疗实践当中,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广大医疗队员在受援国的土地上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用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非洲人民解除病痛,谱写出大量感人的故事。在他们当中,有的为非洲人民献血、有的植皮给当地伤病员,有些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几十年间,先后有39名中国医疗队员牺牲在非洲的大地上,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非人民的友谊篇章。
  在长期的医疗合作中,中国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们与当地群众和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在一起,彼此建立了特殊的感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增进我国同非洲人民的友谊,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对外卫生、医疗合作作出了贡献,赢得了非洲人民的信赖、尊重与称赞。非洲人民亲切地称他们为“白衣天使”和“最受欢迎的人”,赞誉我援非医疗队是“南南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典范”。
  近年来,不少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占领非洲市场,扩大其政治影响,也在逐步加大对非洲的投入,我国对非医疗援助工作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部长级会议”为我援非医疗工作改革提供了契机。只要我们坚持贯彻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认真研究卫生援外工作的改革形势,并结合不同国家的需求进行调整,就一定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将中非医疗卫生合作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图为中国援吉布提第九批医疗队耳鼻喉科范道生教授在为患者检查。(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