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助学:为西部大开发雪中送炭
  李长虹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央文明委、中宣部推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注大开发、宣传大开发、支持大开发的一系列举措。其中“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它将在五年间,每年给西部地区一千一百名当年考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或省(区、市)属重点高校的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资助五千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一行动,令人振奋,又给人启发。
  这个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省区市一些因家庭生活困难、无力完成大学学业的特困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于教育落后、人才严重缺乏的西部来说,也是喜逢甘霖,可谓功在当代、惠及后人。
  西部经济发展的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落后、人才短缺。据一份抽样调查材料显示,东部地区的乡镇领导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百分之六十四,西部地区不足百分之二十;东部人平均受教育时间达十年零八个月,西部人仅有三年零六个月。东西部的综合人才差距是十比一。人们都清楚,西部大开发需要资金和技术,但从根本来看,更需要知识和人才。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人才,资金和技术“活”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而目前由于经济落后,西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很低,于是就出现越缺乏人才,就越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越不发达,就越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意义就在于,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西部开发根本和紧迫的人才问题,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活力,奠定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西部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比较多,特困生也比较多。在现有条件下,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仅仅依靠西部省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达地区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当然要投入资金,但更重要的是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扎扎实实地为西部大开发办实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带了个好头,必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希望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其他有条件的省市,都能积极支持西部的教育事业,支持西部的人才培养。
  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国家拿出一些钱用于助学,社会各方面采取各种方式支持西部大开发,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西部人民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能力。西部各省区市一方面应当珍视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一方面应当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但要引进人才,还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一位来自西部的大学生表示:“我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我爱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将为她的建设奉献我的一生。”人们殷切期望,那些得到资助的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雄心,立壮志,勤奋学习,努力奋斗,用学得的知识为西部的开发建设出力,不负父老乡亲的重托,报答党和人民的关怀。


第4版(要闻)
专栏:

  两岸青年携手迈向新世纪研讨会举行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 记者王尧报道:今天下午,2000年中秋联欢台湾青年访问团全体团员与来自经贸、科技、文化艺术、教育、法律和医药卫生等界别的全国青联委员共同举行了“传承中华文明——两岸青年携手迈向新世纪研讨会”。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巴音朝鲁在研讨会上致辞,希望海峡两岸的青年朋友能够以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纽带,以民族昌盛为己任,不断增进交往与了解,培养共识与互信,为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台湾青年访问团团长李钟桂女士发言表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我们两岸的青年人要以坚韧不拔的民族性,心手相连、同心同德,用智慧和勤奋开创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辉煌历史。
  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6位杰出青年代表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
  2000年中秋联欢台湾青年访问团是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邀请于9月9日抵达北京的。台湾青年将访问北京和大连,参加海峡两岸青年中秋联欢活动。在京期间,台湾青年还将参观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颐和园、圆明园、北京锦绣大地农业开发实验区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单位。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家港:构筑城乡一体文明
  本报记者 王锦鹄 龚永泉
  张家港是全国闻名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5年前,我们在全国学习、宣传张家港经验的热潮中到过这里,并为张家港市城乡崭新的面貌所感奋。5年过去了,我们再度来到这里,发现这里又有了新的发展,张家港变得更新更美了。
  近年来,张家港市经济持续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构筑出城乡一体文明的新气象,充满了现代气息。
  近年来,张家港先后投资13.2亿多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公路近300公里,形成了以张杨公路、沿江公路、204国道、沙锡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全市等级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42公里。全市邮电通信设施有了根本改善,建成了移动通讯网、无线寻呼网、数字传输网等信息网络,开通了163、169信息港,全市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28.8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6.3万户。目前市内已投运变电站20多座,供电能力超过200万千伏安。全市供排水设施完善,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30万吨。
  城乡面貌的变化,特别体现在环境的洁净和舒适方面。他们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落实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措施,使环境面貌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卫生环境做到了“四个基本一样”:即市区与农村、大街与小巷、一年四季保洁程度、检查与不检查基本一样。张家港继1992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4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后,1998年在全国第三次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中,又被列为国家卫生城市免检单位。全市25个镇全部成为省级卫生镇,108个村成为省级卫生村,塘桥镇、港区镇成为国家卫生镇。全市小城镇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到100%。他们还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镇区绿化覆盖率为27%,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达10.2平方米,基本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
  近年来,张家港市用于环保的投入近10亿元。关停了58家污染企业,1998年投入1.2亿元,治理22家污染企业,提前23天实现了太湖流域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全市大气、噪声、饮用水水质等环境质量指标处于领先水平。近3年来,全市投入2亿多元,整理土地7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小城镇建设是张家港市的一项重点,现在全市已形成新型小城镇群体,有11个镇被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塘桥镇跨入了首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目前,大多数乡镇已在镇区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居住小区。永联村、长江村、小河坝村等已成为苏州市老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这里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达18.6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用房建筑面积已达38.6平方米,住房设施配套率也有较大提高。全市城镇化率超过45%,小城镇已成为乡镇工业、农村第三产业、非农人口居住的主要聚集区,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结城乡的枢纽,城乡经济文化交融的纽带。
  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最关键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这几年,张家港市按照“以经济为中心,以卫生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思路,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引导、培训指导、环境熏陶来提高市民素质;通过开展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深入到工厂、学校和个体工商企业,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长江之滨的大新镇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通过组织开展“勤劳致富星”、“义务奉献星”、“遵纪守法星”、“优生优育星”、“文明卫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户”之乡评创活动,进一步深化实化了这里多年开展的文明新风户评比活动。这一经验在全市推开,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深化,使农村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今年以来,张家港组织了“港城文明,你我同行”、“爱在家庭,奉献社会”、“崇尚科学,倡导文明”、“服务联手抓,满意进万家”、“学习新知识,迎接新世纪”等八大专题30多项活动。由于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培养一代新人,张家港市特别重视改善教学环境。近几年来,全市教育投入超过了7亿元,建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高质量学校。1996年该市就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升入各类高校的人数占18—21周岁同龄人总数的20%以上。1984年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沙洲工学院实现了专、本科结合,已累计为地方培养了400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
  通过创建,推动了经济建设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市民素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优美环境从城区为主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创建内涵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充分显示了创建出效益、出形象、出素质的综合效应。近几年来,张家港市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双拥、环保等40多项工作获得了全国先进称号。去年9月份,张家港市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


第4版(要闻)
专栏:

  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举办中秋联谊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王黎)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央统战部和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今天共同举办中秋联谊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吴阶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王文元等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和老同志参观了中华世纪坛,随后考察了“京城水上游”昆玉线河道。
  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央统战部向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及老同志祝贺中秋佳节,并感谢他们长期以来为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所做的贡献。
  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副市长刘敬民陪同考察并介绍了北京市近年来市政建设发展情况和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进展情况。
  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畅谈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成就,盛赞了北京市市政建设的成绩,对北京市入围申办奥运候选城市表示祝贺,希望北京市不负众望,再接再厉,争取申办成功。
  各民主党派中央在京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部分顾问、专职副主席、秘书长等160多人参加了今天的考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田鹤年等陪同参观考察活动。


第4版(要闻)
专栏:

  近日,60名上海老师来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的15个少数民族贫困乡(镇),开始支教生活。图为沈晔老师(左)在为少数民族学生解答问题。蔺以光摄(新华社稿)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船员救起两名菲律宾遇险渔民
  据新华社南京电 (汤征、吴亚东)9月8日上午,菲律宾渔民帕斯高·阿巴严和儿子理其·阿巴严登上了前往厦门的飞机。8月28日凌晨,他们的渔船在吕宋岛附近被一艘不明国籍的货轮撞沉,船上人员全部落水。幸存的父子二人抱着两根大竹竿,在海上漂浮3天后,被途经此处的圣文森特籍“瑞远”轮上的中方大连瑞远船务有限公司外派船员发现。中国船员将他们救起,并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9月初,“瑞远”轮沿途停靠扬州港和南京港时,两地边防检查站警官为他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并设法与菲律宾驻华使馆联系,使他们得以顺利取道厦门回国。


第4版(要闻)
专栏:

  杭州:扩大覆盖面 填补空白点
  本报杭州9月10日电 记者袁亚平、陈伟光报道:杭州市2001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9月8日召开,会议指出要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开拓人民日报等党报发行的增长点,推动党报进社区、进农村、进私企、进市场、进宾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杭州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区、县(市)拓展发行渠道,努力推动人民日报等党报进社区、进农村、进私企、进市场、进宾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填补空白点。倡导市场经营户订阅党报,各市场管理办要切实协助、支持邮局开展人民日报等党报的宣传、上门征订工作,提供服务场地、服务设施。为进一步便利市场经营户平时订阅,各工商部门、市场管理办可与杭州市邮政局等签订委托代收协议。
  杭州市委同时鼓励党员机关干部带头订阅党报党刊,有条件的县市和市级部门可参照浙江省有关县市的成功经验,提倡和实施党报订阅“私费公助”,根据中央、省、市党报不同重点和层次,确定公助比例,积极推行党报发行的改革。


第4版(要闻)
专栏:

  畅叙亲情 共盼统一
  在京台胞举行中秋茶话会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记者陈斌华)又是中秋月圆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茶话会,在京100多位台胞与有关方面负责人欢聚一堂,畅叙亲情,共盼统一。
  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在致辞中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向居住在祖国大陆、台湾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乡亲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近十年两岸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人员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达到相当的规模,我们对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两岸关系的每一个突破,都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的发展、统一大业的推进也将进入一个新局面。但目前两岸间仍存在一些障碍,台湾当局领导人近期公然宣称“统一不是台湾唯一选项”、“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些坚持“台独”的分裂主张是非常危险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陈贵州指出,创造一个健康而有利于和平统一的两岸关系,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这需要我们广大台湾同胞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希望两岸人民能早日实现大团圆。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廷翰,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富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洽,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中国侨联副主席林丽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金成,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林文漪、吴国祯、李敏宽,全国台联副会长田富达、苏民生、范乐年、郑东宁等出席了茶话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疆:不含水分确保按时完成
  本报乌鲁木齐9月10日电 在最近召开的党报党刊发行会上,新疆要求各地各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人民日报等主要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某些非党报党刊在发行中搞不正之风的治理和监督,以确保明年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行任务的顺利完成。自治区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把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作为体现政治意识强弱的大事对待,各级党委宣传部长务必要亲自去抓,指定专人负责,下达切实可行的订阅数量,“不含水分,没有弹性”,确保按时完成。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纠风办还成立了报刊征订发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防止和杜绝那种抢先收订“高回扣”以及将党报党刊经费转订其它报刊等做法。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设公开举报电话,受理群众对报刊征订发行中不正之风的反映。
  (陈沸宇 许 郡)


第4版(要闻)
专栏:

  海峡两岸记者联合赴藏采访
  据新华社拉萨9月9日电 (记者范丽青)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西藏活动今天开始了在西藏为期一周的采访。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台港澳办公室主办。
  这是自1992年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三峡工程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联合采访活动。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流昌表示,举办这次活动将有利于台湾新闻工作者目睹西藏的真实情况,并通过他们的报道,使台湾岛内更多的台胞了解西藏,认识西藏。
  采访团在西藏期间,将走访著名的大昭寺、布达拉宫、色拉寺、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等寺庙,还将采访西藏博物馆、宗山抗英遗址、西藏大学、拉萨市师范学校、西藏啤酒厂、喜马拉雅矿泉水厂、西藏藏药厂、拉萨市地毯厂等,还将采访郎孜夏监狱和访问农家。
  团员中的18位台湾记者分别来自《中国时报》、《联合报》、《工商时报》、《劲报》、《明日报》(电子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公司”、“台湾电视公司”、“无线卫星电视台”、“东森电视公司”等台湾岛内媒体。


第4版(要闻)
专栏:

  青海:确保订阅经费 提供优质服务
  本报西宁9月10日电 青海省近日召开了2001年度报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指出要确保党报党刊的发行征订,尤其要把人民日报作为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保证党报党刊的订阅经费。凡是没有完成人民日报征订任务的,不得用公费订阅其他报刊,特别是消遣性和娱乐性的报刊。不得以行政手段规定行业报的征订任务,防止小报挤大报、行业报挤党报的不正常现象。
  2001年报刊发行收订期间,全省各地邮政部门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采用增设订阅点、委托代订、上门服务收订等方式,方便读者订阅。同时保质保量地做好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的投递工作,以优质服务促发行。(梁等培 马应珊)


第4版(要闻)
专栏:

  本报海外版主办高级研讨会
  研讨我国开放式基金运作与监管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 记者吴坤胜报道:由本报海外版主办的“开放式基金运作与监管”高级研讨会8日在北京召开。数十名海内外证券理论专家、业界代表等就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厉以宁、王连洲、周道炯、高尚全、曹凤岐等专家学者到会并发表演讲。
  代表们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基金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何让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方式,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运作层面都需要作出准备,都必须始终贯彻“投资人利益第一”原则。只有以诚信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运作以及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为投资者获取长期回报,真正得到投资人的认同和支持,才能在长期运作中取得基金业整体的繁荣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来源。据厉以宁教授透露,国家《投资基金法》正在加紧起草之中。


第4版(要闻)
专栏:

  万国权会见台湾客人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 记者王尧报道: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李钟桂女士为团长的2000年中秋联欢台湾青年访问团一行160人并合影留念。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巴音朝鲁和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富卿等会见时在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