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摄影)
专栏:

  情寄黄土地
  ——江苏徐州师大暑期“青年志愿者行动”剪影
  7月13日至28日,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支援大西北服务队”的50名师生,顶高温、冒酷暑,行程上千公里,到达陕北革命老区子洲县,向他们捐赠电脑10部、科教书籍1万册、高科技抗病增产剂200袋,并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备受老区人民的欢迎。
  王汝楫 曹劲松 摄影报道
  ↑陕北娃用上计算机。徐州师大的学生给子洲县槐树岔镇的中小学生示范如何操作电脑。
  →送科技到陕北。服务队给当地农民传授农业丰产技术,并赠送国家“863”计划高科技产品——天达2116增产剂。
  ←“老革命”讲传统,育新人。曾参加“百团大战”的担架队员——柏树堰村张佃高老人,给大学生讲述抗日斗争故事。
  →资助贫困生,陕北献真情。徐州师大团委与槐树岔中学初二贫困生杜熊飞家长签订助学合同,一直资助杜熊飞到大学毕业。 (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

  黄阿婆的特殊“家谱”
  广东省湛江市麻斜烟楼村83岁的黄秀英阿婆,珍藏着一本厚厚的、与众不同的“家谱”,它记载的不是她家的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而是张、王、赵、李等百家姓的海军官兵的姓名。
  这本“家谱”足足400多页,诉说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黄阿婆膝下无子无女。23年前,老伴不幸病逝,黄阿婆一病不起。附近军港的官兵在一次助民劳动中得知此事,立即将黄阿婆接到部队医院。在官兵们细心照料下,黄阿婆奇迹般地回到了乡亲们中间。自此黄阿婆与军港里的水兵结下了不解之缘。天下雨了,官兵们惦着阿婆的小屋子是否漏雨;起风了,大家又念着阿婆是否安全;逢年过节,军港官兵都争先恐后地请阿婆一起过节日;战士探亲休假归来,都不忘给阿婆带一份家乡的土特产,就连平日里阿婆的柴够不够、水有没有、米完没完、身体好不好……都成了大家的心事。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面对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好心军人,黄阿婆有说不出的感激。朴实的老人有她朴素的方式,每次官兵们来看望她,她总是有一个小小的请求:留下姓名、个人的小照片和家庭地址(见上图)。阿婆请人将大家留下的姓名地址一一抄录在本子上,并贴上小照片,一有空就拿出来端详。她逢人就说:这是我的“家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眼间就是23年。23年来,军港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阿婆的照顾却从未间断(见右图)……
  蔡年迟 陈泽锦 摄影报道(附图片)


第12版(摄影)
专栏:影讯

  影讯
  “金线金箔杯”全国新闻人物摄影赛开赛
  由《银潮》杂志社、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摄影报、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共同举办的“金线金箔杯”全国新闻人物摄影大赛近日拉开帷幕。
  这项历时一年的赛事,将通过全国摄影工作者的眼睛和相机,捕捉我国各行各业新闻人物的瞬间形态,繁荣新闻人物的摄影创作。大赛每3个月进行一次初评,2001年5月底截稿。在4次初评基础上,由全国著名摄影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总评。
  (苏文)
  西部开发新闻摄影报道研讨会暨沙湖摄影赛举行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宁夏日报社、宁夏沙湖旅游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西部开发新闻摄影报道研讨会暨沙湖摄影大赛最近在银川举行,全国省、地、市报40多位摄影工作者与会。会议期间实地拍摄的沙湖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今年10月将在京展出。
  (里然)


第12版(摄影)
专栏:

  旱地变“水乡” 农行帮大忙
  位于冀西北高原的阳原县马圈堡乡,是有名的旱乡,这里的农民因长期缺水而致富无途。针对这种情况,该县农行向这个乡实施信贷倾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帮助支持他们打机井、建扬水站、修防渗渠、供电配套等,加速了该乡近万人脱贫致富步伐,当地百姓称农行是“脱贫的硬后盾”、“致富的好帮手。”
  胡喜魁 摄影报道
  ↑在县农行的扶持下,全乡采取单户或联户贷款等多种形式打小土井40眼。瞧!石盆村又一眼小土井出水了。
  ←充分利用水资源和气候优势,发展错季蔬菜,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贺家砦村属深山贫困村,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吃水贵如油”。通过农行实施山区饮水工程,他们吃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
  →?箕滩村今春打成的深层机井水量充足,可保浇800亩农田。


第12版(摄影)
专栏:来稿点评

  想群众之所想
  张雅心
  新闻照片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品种,是形象化的新闻,通过形象传递信息。和其它的新闻形式一样,它通过形象化的新闻事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反映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给人以鼓舞、激励和鞭策。
  新闻摄影工作者要用新闻的慧眼深入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真、善、美的典型;揭露和批评假、丑、恶的事物。同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渴”盼》作者樊翠华,反映的是河南省一个山区村人民群众饮水困难的情景。缺水是当今国内外好多地方存在的问题,但如此严重是少见的。从图片说明和画面的形象表现来看:作者在选题方面,抓住了很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很有现实意义的新闻点。表现手法多样,而且紧扣主题。画面上:在空旷的山沟里一群人在提水,井口旁三位妇女用绳子绑着水壶,有往上提壶的,有往下放绳的,提上水壶来的把水倒入身边的水桶里。从画面上可看出井里的水少得可怜,不是一桶一桶地提水而是一壶一壶地刮水。后景中等着刮水的群众表情各异,右面站立的男子紧握着扁担等着往家担水;坐在石头上的男人紧盯着提水的人;左边坐在石头上等得不耐烦又无可奈何的人,只好低头手托着脸静静地等待……这真实生动地揭示出该村人民群众饮水的艰难。
  一图胜千言,不加说明,读者也能体会到饮水困难的程度。由此,我想到,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不仅要表现好的一面,也要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通过摄影镜头为人民办实事,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分内的工作,也是职业道德之所在,更是新闻工作者良知的体现。


第12版(摄影)
专栏:

  “渴”盼
  河南省内乡县乍山区乡店场村由于连年干旱,井、塘全部干涸,全村800多村民吃水要到15公里外肩挑车运,40%的人家高价买水,有的家庭因没水而隔顿做饭,争水抢水时有发生,上千头大牲畜被迫贱卖,尽管有关领导想帮助解决这个难题,苦于15万元资金无从筹措,群众呼吁上级领导和社会给予关注、支持。
  图为该村群众在一天一夜只能渗出6挑泥汁水的井边,用小水壶刮水的情景。
  樊翠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