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运政”,你为何这样冷漠?
  丰向红
  今年是国家交通运输管理年,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营运车辆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然而,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却在四川省威远县运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年轻孕妇死在母亲怀中
  7月16日清晨6点多,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席草田街,一辆车牌为川K04488的长安面包车向县人民医院疾驶。司机是陶帮华。谭桂仙抱着快临盆的女儿徐文英坐在唯一的一排双人座上,徐文英的丈夫唐泽平蹲在座位旁。在离县人民医院300多米时,一辆人力三轮车和机动三轮车迎面驶来,面包车被迫停了下来。这时,尾随其后的运政稽查车从右边抄上,车上跳下四名运政执法人员,两人走向司机陶帮华,另两人绕过车门,将唐泽平从车上拉了下来。唐泽平一下车就说车上拉的是怀儿婆,早就起头了。其中一位运政人员往车内瞥了一眼,没说话。二人拉着唐泽平上了运政车,上车后反复盘问:“给了司机多少钱?上其他客人没有?”盘问陶帮华的两人反复检查陶帮华的各类证件。陶着急了,向他们解释车上是随时可能分娩的孕妇,有什么事到医院再说,并喊唐泽平下车。唐泽平刚过来,又被运政人员拉回运政车。陶气愤地说:“要扣证,所有的证件都在你们手里?要扣车,送到医院后我再把车给你们开过来。”说着就发动汽车,一名运政人员从右侧副驾驶窗强行熄火,拔下钥匙就走。怀抱着痛苦得不停扭动的女儿,谭桂仙无计可施,“扑通”一声跪下,向运政人员苦苦求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街道两旁的店铺纷纷开了门,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在围观群众的指责声中,一名运政人员上了陶帮华车副驾驶员的座位。两辆车一前一后地驶向医院。一名运政人员帮陶帮华扶徐文英上楼,另一个帮提包。当唐泽平在承认司机收钱的现场笔录上按上手印后,运政人员随即离开了医院。
  7时15分,县医院医生对徐文英进行全力抢救。
  7时40分,年仅21岁的徐文英死在母亲的怀里。
  为女儿讨个公道
  在死者徐文英家里,笔者见到了她的母亲谭桂仙、父亲徐泽华。每一次面对笔者的采访,他们都痛苦不堪。“我实在是不想再说了”,瘦小的谭桂仙卧床多日,神色黯然,欲哭无泪。任何安慰的话语此时都苍白无力。长时间的沉默后,谭桂仙说:“昨天公安机关的人刚来过,问我们有没有说假话,还说说假话是要坐牢的。我说哪里有什么假话,我说的句句是真,你看———”,谭桂仙一边说一边卷起裤腿给笔者看膝盖上的淤痕。这是那天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扶着座位向四位运政人员跪下时撞在车板上撞出来的。
  中午时分,徐文英的哥哥徐文平从县上回来了。就第二次调查结果称仍未核实的时间问题,他提出了质疑:“四位运政人员当场对唐泽平和陶帮华做了两份笔录,询问人都是罗定国,记录人都是李俊。两份询问笔录共300多字。照常人写字速度,要做完这些笔录,至少要10分钟,怎么可能一分钟也不耽误呢?”他还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有席草田街120号一位个体经营者周彬签名作证的证词。徐文平说,几天前,当地一个公司老板,算来也是他的表哥,曾找到他撂下一句话:“要多少钱你们尽管开口,搞倒他们(指这四个运政人员)对你们没什么好处。”据说,不少运政人员都是运管所聘用的合同工,进去的人都是有门路的,其中一个叫刘大明的,曾在当地派出所工作,后来因故被开除了。
  虽然这件事情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查中拖了一个多月,但徐文英的亲人仍是抱着相信党、相信政府的信念在老年丧女的悲痛中等待一个公正的结果。
  县运管所的说法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来到四名运政执法人员所在单位———威远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县交通局副局长兼运管所所长黄毅,副所长李永潮、朱勋全接待了笔者。
  在这里,笔者看到了徐文平提到的那两份笔录,其中一份上还有唐泽平摁的手印。笔者还看到了“威远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借(聘)用协议书”。据了解,这四名运政人员都是今年运管所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其中罗安棠、罗定国、李俊的原单位都是县市的客运航运公司,夏怀清是社会上的无业人员,无单位。县运管所共有正式工作人员39人,聘用10人。黄所长介绍,这10人是根据相关文件,针对客运管理混乱,以交通局名义向县请求成立客运办公室后,因经费不足,现有编制人员不够而从企业抽调的,经培训合格后才上岗,他们的执法程序是合法的,属于委托执法。
  当笔者询问运管所选择聘用人员的标准时,所长们含糊其辞。言谈中李永潮一再强调基层执法的难度,运政人员工作的辛苦,对这四人的过失,他轻描淡写地一句:“我看他们是倒霉了,碰上了这种事,执行公务一时脑袋发卡,也不晓得灵活变通一下。”这句话似乎可以理解为这四人在执行公务时确实因只注重履行相关的执法程序,而耽误了时间,没有把车上孕妇的安危放在首位,或者说没预料到后来孕妇会死。
  朱勋全则说:“徐文英一年前曾在县人民医院做过流产手术,医生嘱咐她两年内最好不要怀孕,哪晓得又怀上了,所以现在才会难产而死。有没有耽误时间,与她的死没得多大关系。”
  之后,笔者采访了县人民医院院长李伟,证实徐文英一年前的确有过相关治疗记录,但李伟说:“急诊,关键在于一个‘急’字,时间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虽然就医院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还无法作出如果及时送到,徐文英能否救活的判断。”其实,能不能作出这种判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这四名运政执法人员有没有“急人之所急”的意识,在严格执行公务,充分行使自己作为执法者的权力的同时,有没有遵守一个执法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者说有没有一个人起码的良知。
  上级部门的态度
  在作为县运管所的上级主管部门———内江市运管处,翁真福处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一脸的委屈:“我们内江从来没有这样下大力气抓运政执法,但没想到反而出了这样的大事。”方方面面的压力让翁处长食不知味。在翁处长看来,由于经费与人力不足,聘用大量合同工是理所当然的,运政执法队伍的素质自然也就难以保证。
  笔者在威远的最后一天获悉,当地县委、县政府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解聘全县运政、路政、稽查等部门执法队伍中所有合同工的决定。而据四川省交通厅法规处处长介绍,国家早有清退聘用的执法临时工的规定。
  对“7·16”事件,省交通厅的态度鲜明:依法惩处,决不姑息。黄顺福副厅长说:“不管司法立案侦查的结果怎样,我们都会借此事加强运政队伍建设,举一反三,教育广大运政、路政、稽查执法人员,针对文明执法,特殊情况下的执法作一些制度上的完善。”
  8月22日,四名运政人员已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正式逮捕。
  图为运送孕妇徐文英的司机和他的面包车。右上为徐文英母亲谭桂仙,她至今仍悲痛欲绝。 丰向红 摄(附图片)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热门话题

  从“冷漠运政”说起
  建达
  “冷漠”是什么?词典里有解释。然而,再准确的解释也没有四川威远县四个运政稽查人员给人的印象那么刻骨铭心。正是因为这四人的冷漠和刁难,一位本可挽救的孕妇及其腹中胎儿的生命,竟然悲惨地失去了。
  年轻的生命消逝了,留下的是沉重的思考。
  这些运政稽查人员,属于执法人员的一种。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执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在执法人员的“入口”上降低标准,把关不严,有的甚至违反规定安排自己的亲朋好友,致使执法人员队伍中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现象。素质低下的人执法,不仅不能有效地维护法律、保护人民,反而可能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我们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朝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任何执法机关和个人,都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和规定行使执法权。我国现行的法律程序、法律规定等等,都是执法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以任何借口违反。现在,有的执法人员不分时间地点,不讲程序范围,不按法律规定,凭个人好恶随心所欲地“执法”。有的完全是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借“执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些地方出现的乱检查、乱收费,甚至刑讯逼供造成恶果,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对这类执法违法或执法犯法现象,不从源头上铲除,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执法者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比如人大的监督,民主党派和各群众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等等。有的人以为戴上了大盖帽,就成了“权力”的化身,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其实错了!执法者按照法律的规定执法,是执行公务。如果违反规定,造成后果,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执法者。加强执法队伍的自身建设(即“自律”),同无所不在的监督(即“他律”)紧密结合起来,执法者的形象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冷漠运政”这类事件就会越来越少,直至绝迹。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维权

  白手起家苦创业 为国分忧作贡献
  谁知有人耍手段 劳动成果付东流
  女劳模求助法律讨公道
  君子 杨帆
  20年前名扬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女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赵凤仙,目前竟被当地个别官员整得居无定所、一无所有。倔强的老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了法律的武器,要为自己,也为职工们讨回公道。
  共产党员赵凤仙今年已是67岁了。20年前,她从平顶山市果品公司病退后,拿出了积蓄多年的2000元钱,腾出自家的房子,办起了便民商业网点,带领待业青年和部分失足青年自谋生路。当年的平顶山市新华区区委书记吴世贵回忆说:“赵凤仙同志带领一帮小青年,自筹资金,给人家安电表、扎拖把,事迹很突出。后来,她又在公园北门建起了两座楼。我们认为她的企业归区里管更有利于发展,就把她的企业收归区里了。当时,区里没投过任何资金和实物,她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由于赵凤仙为国分忧,成绩突出,她成为河南省的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康克清同志到平顶山调研时,亲切接见了她。正像原新华区区委书记说的那样,赵凤仙创办服务公司初期,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国刚刚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私营企业尚不发达,故在注册登记时将企业性质登记为集体,隶属于新华区经委领导。1988年新华区生产服务公司被新华区经委撤销,后又更名成立平顶山市新华明月皮件厂。在此之前,新华区经委的个别领导进行行政干预,把属于赵凤仙所有的一个价值70余万元的汽车队无偿划拨,成立了新华区汽车运输一公司;1994年又无偿地把价值9万余元的资产划拨给新华区橡塑制品厂。更严重的是,他们把赵凤仙辛辛苦苦建起来的长安大厦变换法人代表名字,交给了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就这样,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被新华区政府分得七零八落,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基础,资金发生困难,负债累累。但所发生的一切债务均由新华明月皮件厂偿还。因此,赵凤仙就企业性质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对该企业进行甄别,明确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定企业性质主要是看投资主体及投资份额,如果集体投资占企业投资总额的51%以上者为集体性质企业,如果个人投资占企业投资总额51%以上者为私营企业。平顶山市新华明月皮件厂纯属赵凤仙个人投资创办的,新华区经贸委分文未投,仅仅行使着收取“管理费”的权力。
  夺走了别人的企业不说,新华区经贸委个别人还暗中通知工商部门不受理明月皮件厂的年检申请,还危言耸听地向上级报告赵凤仙贪污、侵占公款,把脏水泼向这位勤劳的女性。
  1998年,饱受打击的赵凤仙手捧国家有关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的文件,就自己企业的性质、财产所有权、被区经贸委无故撤换法人代表等事宜,向法律求助公道。三场官司,赵凤仙均胜诉!今年5月,就在第四场官司,也就是最关键的企业性质甄别问题官司即将开庭前夕,平顶山市公安局竟出动数十名警员密捕了这位老人,违法将老人化名关押长达40多天,使赵凤仙不能按时出席法庭审理,制造了一起执法犯法的丑闻!
  尽管个别干部为了一己利益毁掉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但赵凤仙相信,只要法律还给她一个公道,她仍会像20年前那样站立起来,再一次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文明窗口

  内乡法院——
  群众满意的“窗口”
  杨卫华 程相鹏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母亲从浑身湿透沾满泥浆的法官手中接过孩子,感激地说:“好人,多亏了你们……”她前几天状告丈夫藏匿孩子不让哺乳,侵犯其哺乳权,3天后,案件就执行完毕,争议的标的物(不足5个月的孩子)回到她怀中。这是河南省内乡县法院狠抓精神文明,着眼公正司法,着手点滴小案,努力使人民满意的一个缩影。
  自1995年来,内乡法院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民满意的要求就是在公正服务这个支点做文章,开展“便民”诉讼形象工程活动,5年间,审(执)结案件近5万无错案,出现两高:服判息诉率高,上诉案件维持原判率高。通过审判,避免群访和矛盾激化186起,涌现了一大批文明单位和个人。
  杨沟小学五年级学生齐某家贫辍学,院长宋黎晓专程送去衣物和200多元学费;天池小学孩子们的课桌是土坯砌的,干警捐款4000多元,送去崭新的课桌和坐凳。5年来,仅扶贫助教5个小学一项,该院121名干警就捐款及实物计3万多元。
  为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希望,内乡法院把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当作一项制度。他们聘请22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群众做廉政执法监督员,提意见、写建议、挖病根,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每季度还专程回访百名案件败诉当事人,让他们泄怨气,找问题。仅去年一年,就收到6类127条意见,件件有回音。一次,一位执法监督员来信反映“内乡县是农业县,63万人口中9/10是农民,农民对负担意见大,建议法院想法管一管。”内乡法院当即采纳,选择该县赵店乡聂岗村开展减负试点工作,印制农负明白卡,指导、监督负担合同,告知农民对不合理负担的抵制方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诉讼程序直接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34.8万元,间接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231.4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0.1元,使内乡县出现了农民与党和政府贴心、生产安心、干部工作顺心的局面,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赖。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暑期,被誉为“京城活雷锋”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到湖南韶山和望城,在毛泽东铜像前和雷锋纪念馆前,为来自18个省市的师生宣讲雷锋精神,并参加了青少年“雷锋精神万里行”宣誓仪式。图为孙茂芳(中)与师生们在一起。 董兴喜 摄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外来务工青年的“家”
  杨薇 项文海
  注重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养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团组织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杭州疗养院现有18至30岁的外来务工青年83人,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在院里从事服务员、厨师和水电工等服务保障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为了使用好、管理好这个不穿军装的群体,院团委着力营造一种家的氛围,使他们进了杭疗的门,就成了有组织的人。对务工青年中的团员,重新进行注册登记,使其组织关系不断线;对团外青年,按工作分工编入相应的小组和支部,使其追求上进有依靠。现在“杭疗”成立了3个外来务工青年团支部,分别选派3名熟悉团的业务、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团支部书记。
  外来务工青年各有各的想法,外出打工的动机也不一样,许多青年想通过打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的价值。对此,团委一方面定期向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灌输,另一方面先后组织他们观看杭城新变化,参观浙江省五年辉煌成就展,走访杭州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东冠村等,实行开放式教育,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变化,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来院疗养的老干部大多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许多老干部应团委之邀,乐于用革命道理来言传身教。10岁就参加红军的何明晶老前辈畅谈长征精神,使外来务工青年懂得了坚忍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新时期青年应该发扬光大的好传统;战斗英雄魏来国讲述他用115发子弹消灭了112个敌人的动人故事,使外来务工青年明白了业精于勤,干一行就要专一行的道理;全国优秀辅导员王遐方讲授“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做一个无愧的人”,使外来务工青年校正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外来务工青年远离家门外出打工,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不稳定感。为了增强他们的安全感,院团委着力于创造一种拴心留人的环境,用真诚的关心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称谓上,称他们为员工;在感情上,把他们看作是“杭疗”人;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经济上,满足他们正当的物质利益需求;在关系上,充分尊重他们的平等权利,从而形成一股十分融洽的亲和力,使外来务工青年真正把团组织看成是自己的依靠。
  几年来,外来务工青年在疗养院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不仅有一种成长进步的荣誉感,而且有一种被理解尊重的自豪感;不仅学会了一些待人处事的方法,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服务技能。疗养三科厨师长董淑谨,在“杭疗”做了8年的饮食服务工作。他从一名普通的炊事员,成长为一名特三级厨师。前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被杭州市评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不残的人生之路
  ——记河北省顺平县残疾青年刘继台
  李成福 刘建伟 李志红
  一个残疾人,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不但自己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之路,而且十几年如一日,热心扶贫、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
  他,就是顺平县顺兴养殖场场长、残疾青年刘继台。
  今年34岁的刘继台,出生在顺平县刘家营村。4岁那年因惊吓得了一场大病,致使右半身肌肉萎缩,落下终身残疾。
  为了给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1985年,刘继台带着仅有的20块钱毅然南下广州,学习地毯技术。回到家乡,他东拼西凑10万元办起了福利地毯厂。经过不懈地努力,地毯厂在1989年底终于走出了低谷,扭亏为盈,为国家创汇80多万元,并发展为下设70多个分厂、拥有来自贫困山区的1200名职工的地毯总厂。
  富起来的刘继台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一直思考着如何拓宽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道路。经过深思熟虑,刘继台决定把凝聚了自己多年心血、生意正红火的福利地毯厂无偿捐献给县残疾人联合会。
  这时,刘继台又动起了养殖的脑筋,1995年投资25万元,在离县城不远的南辛兴村建起了占地2680平方米的顺兴养殖场。从北京购进獭兔进行饲养繁育,并与养殖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对困难户予以特惠扶持,确保他们的利益,带动了上千户农民脱贫致富。
  刘继台没有停留在现有的养殖项目上,爱学习的他又对科技报上有关蜘蛛养殖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蜘蛛到底行不行?刘继台特地请教了中国蛛毒研究所的专家于夫教授。于夫介绍了一种生活在南方原始森林中,以毒性大、个头大被誉为世界蛛王的捕鸟蜘蛛。
  为了了解捕鸟蛛的生活习性,刘继台两下广西、海南,冒着生命危险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两个月,以11万元的高价收购到了145只捕鸟蜘蛛。
  没有现成的饲养资料,刘继台就仿照野生环境搭起蛛巢,吃住在养蛛房,仔细观察摸索捕鸟蛛的生活习性,并3次用自己的身体做蛛毒实验。经过一年的潜心观察,刘继台终于掌握了捕鸟蛛生活习性的第一手资料,并写下了5万字的笔记和1万字的《捕鸟蜘蛛的饲养技术资料》,为特种养蛛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刘继台经过实验创造了室内、大棚养殖等多种技术。现在,这个项目的养殖户已遍及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捕鸟蛛总量已有300多万只。北京、天津等6家大药厂慕名前来联系共同开发蛛毒事宜。
  如今,刘继台的顺兴养殖场已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的龙头企业。在刘继台有限的生命里,他还会继续耕耘,继续奋斗,无私奉献,使更多的乡亲和下岗职工,特别是身体残疾的人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