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三江保护区引起世界关注
  本报讯 三个世界组织的专家最近专程对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对当地保存了如此丰富的物种表示惊讶,并着手研究开发建立国际生态联合保护体系。
  7月7日,亚太银行项目代表汤姆先生一行,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省环保局有关人士陪同下,考察了三江自然保护区,为实施有关项目做准备。紧接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CEF项目组织派出首席顾问施代先生,在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人员陪同下对三江保护区进行了考察。
  不久前,由中、俄、美、日4国专家参加的黑龙江流域东方白鹳栖息地调查国际研讨会的人员,也对三江保护区进行了为期9天的参观考察,并达成了相关的合作意向。(新闻)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保卫绿色 关注森林

  营造绿色家园
  ——河北承德生态建设见闻
  李景芳 门振成
  保卫绿色关注森林编者的话:
  这篇报道生动地反映了河北省承德市生态建设情况,很值得一读。数十年来,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面积森林被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甚至使人失去生存的条件。以牺牲生态为代价,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反过来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搞好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希望各地借鉴河北承德的经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森林、水源、土地、矿产等资源,使经济、社会和大自然协调发展。

6月10日,在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崔振泉跟我们开了个玩笑:“今春北京的沙尘暴,100粒沙子中来自围场的只有一粒。”这是笑谈,也是自信。如今的围场,已不是绿少黄多的围场,而是一块树多、草多,开始步入生态良性循环的天地。近10年来,这个县的林地面积增加到6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6%,超过了森林绿化甲级县标准。前几天,这个县的大碾子村出现了一桩有趣的事,有4只野狍子竟然跑到农民李会家里串门。这使我们联想到历史上的皇家猎苑那种“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自然景观。
300万承德人民早在80年代末就打响了绿化山河的人民战争。人们分布在滦、潮河上游,进川,上山,植树种草。在战役布局上,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既突出防护效益,又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利益,力求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划分4个造林层次:坝上高原,建设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中部山地,建设水源涵养林,搞小流域治理,实行乔、灌、草结合;坡谷地带发展果树;河流沿岸建速生丰产林和农田防护林。目前,全市有林面积已达2480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一半。森林覆盖率达到41.8%。

“当一任书记,绿化一座山头”,“为官一任,绿化一方”,从80年代承德行署的老专员王树森到如今的承德市委书记傅贵武,如同接力赛跑的运动员一样,沿着滦、潮河水系,沿着这条人们为之奋斗的绿色屏障,进行着一场绿化山河的接力赛。从市到县,从县到乡,很多领导干部心里编织着一张绿色的网,与京津构筑“生态共同体”。他们念念不忘:“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为国家增资源,为百姓拓财源,把承德建成北京的‘后花园’。”
承德的干部是这样,承德的老百姓也是这样,位于滦河中游的滦平县有个古城川“三八”林场,最早是由50名十八九岁的姑娘建立起来的。几年后,林场每年都送走几名出嫁的大姑娘,迎来一批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姑娘带走的仅仅是场里赠给的一条白毛巾,而她们留下的却是片片绿荫。这个县四道沟村的王久霞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时,就和姐妹们一起,用汗水浇灌着棵棵幼苗。几年后,久霞出嫁了,大妹妹久芹又来到了林场,她睡在大姐以前的床铺上,拿起大姐用过的铁镐,扎扎实实干了3年。轮到久芹出嫁的时候,当姐妹们把她送出林场门口时,她抹去惜别的泪花说:“明天,我三妹久贤就来了,要是她走了,还有四妹呢……”

“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笸箩蒸一锅”的现实说明,盲目掠夺性地开发草原,并没有解决坝上农民的温饱问题,反倒使其成为典型的苦寒之地。耕地多了,粮食反而越打越少;农业歉收,牧业减产,坝上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
从生态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的转变,首要的还是解决一个“穷”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90年代初期,承德把实施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切入点放在中低产田改造上,同时大规模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及其深加工。丰宁满族自治县利用自身优势,和河北三鹿集团联手建立奶粉加工厂,每年向县里增税1000万元,逐步走向草—牛—奶系列产业化生产。坝上生态农业工程所产生的效益,为坝上农民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扫清了障碍,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不仅仅是坝上,在承德,这种生态农业效益观几乎在所有干部群众心中扎了根。6月26日,当我们快要结束采访的时候,听到这样一条消息:平泉县蒙合乌苏乡党委书记姜树民拨通了承德露露集团总经理的电话,目的是为本乡6000亩山杏“找婆家”,以“露露”为龙头发展山杏基地生产。这之前,姜树民在本乡杏农中成立了山杏协会,正紧锣密鼓地把生态资源优势迅速变成商品优势。
承德“露露”是大有作为的,承德的生态农业同样是大有作为的。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中西医结合医学方向前瞻
陈士奎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学科。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点中,有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点(天津医大)及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点(上海医大)。
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
(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家将投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
(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
(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作者陈可冀为中科院院士、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士奎为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医学科普进万家
——访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郎景和
段文利
在医学界,有一位勇挑医学科研和医学科普两副重担的教授,他就是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健康世界》杂志主编、著名妇科肿瘤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早在70年代,郎教授就协助恩师林巧稚大夫整理其科普文章、科普讲义和科普书籍。20多年来,他在繁忙的医教研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不断出版发行科普书籍30余部,撰写科普小品200余万字。
真正的科学家从来不拒绝科普
郎教授深情地回忆起他的恩师林巧稚大夫。早在60年代,林大夫就提出“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的观点。如何预防呢?就是要在门诊、病房,在各种公众场合,向老百姓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她在70年代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农村妇女卫生常识问答》等一系列科普书籍,深受群众的欢迎。
郎教授还向笔者介绍起吴阶平、黄家驷、宋鸿钊等一大批注重科普的著名医学科学家。不久前刚刚离我们而去的85岁高龄的宋鸿钊教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亲笔修改《妇女保健》科普丛书。
科普工作是医生的社会责任
疾病以预防为主,预防以科普为重。郎教授从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科普对于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医生在一周里,尽管看了70个、80个病人,可是还有好多患者没有机会来看病;尽管做了7台、8台手术,可是病人所关心的术前、术后的好多问题,医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地回答,这时候,大量未竟的任务就要靠科普宣传。
“如果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好了,这些知识就会直接转变为群众手中防病治病的武器。”郎教授真切地说。
“业务”和“业余”总会相得益彰
郎教授主张,医生做科普的前提是要做好自己的医教研等业务工作,但是“业余”的科普工作,是医生与病人之间亲切的思想交流,搞科普不会没出息,反而会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培养医生的人文思想和观念。能体恤病人苦痛的医生,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郎教授举了一个在手术科室最常见的“术前谈话”的例子:“通常我们的‘术前谈话’由年轻的主治医师去跟病人及家属谈,谈话的内容不外乎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各种手术意外,如果没有一定的谈话技巧,加上一张不苟言笑的脸,真会把病人和家属吓一大跳。”
“所以我特别主张,‘医学’其实就是‘人学’。做一名好医生,就必须有一定的人文思想,在这个意义上,科普和科研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科普需要两种“气候”
郎教授认为,科普需要两种气候,一种是社会的大气候,一种是医院的小气候。社会的大气候,包括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导向。对医院来说,重要的是在全院各级医师中形成一种重视科普、人人都做科普的良好空气。
郎教授说,早在20年前,钱学森就提出,研究生在答辩时应该同时交一份该课题的科普文章,这首先是考核青年学者将自己所研究项目向公众普及的能力,其次也是考核青年学者向非本专业人员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用非专业的术语将自己所做的深奥的研究讲给非专业的人听懂,这是科学家应具备的一项本领。”郎教授如是说。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古老民族的环保意识
新华社记者 熊艳
敲着古老的羊皮鼓,主持祭祀的“端公”虔诚地祈祷山神保佑古老的羌族,也保佑羌民赖以生存的山林;12支猎枪向空中齐鸣,警告一切破坏山林的行为;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羌民载歌载舞,感谢山林带给他们的财富……
日前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举行的“中国首届古羌转山会”,吸引了无数的羌族村民和海内外宾客,人们对山歌、跳锅庄、喝咂酒,共同庆祝这一沿袭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演绎羌民族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
据茂县县委宣传部杨成立介绍,转山会又称祭山会、塔子会,是羌民族用来祈祷丰年和要求人们爱山护山的节日活动,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由民间自发举行,今年是第一次由政府大规模组织。
根据民间传说,羌族从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迁徙到水草丰茂、山高林密的地方,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富足日子。为使这种生活长期延续下去,羌族从定居开始便特别注重对身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他们每年都要祭祀山神,祈祷生态平衡。山民们在转山会上神圣地许诺:不随便砍伐、毁坏林木,不乱捕猎动物……同时由“端公”用咒语诅咒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山民,这种对山林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延续了成百上千年。
曾有一段时间,工业化和过分采伐使这里成片山林被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没有了传统的约束,大自然的惩罚随之而来,近年来泥石流、洪水、冰雹等灾害频频发生,给羌民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90年代初,饱受自然报复的羌民重新找回已逝去多年的传统,转山会又在各村各寨活跃起来,许多荒山秃坡冒出点点新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地政府对生态保护也格外重视。1996年,茂县就开始关停木材加工站,对林业运输企业实行转产。今年,这个县的许多乡镇又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当地政府与村民签订退耕还林合同,千百年来以民俗形式保护生态的古老民族,第一次将生态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在沂蒙老区山东郯城县,一位农村妇女徐敏英,痴情环卫,二十年如一日。熟悉她的人称她——
  环卫妈妈
杨启山
环卫妈妈,是农民工。
记得,是刚分地那年,大概是1981年吧,队里叫她到县里扫大街,她就来了。那年她34岁。
第二天,负责环卫工作的高局长,要求她补个队上的介绍信,环卫妈妈当即就说:先不要补介绍信,我先干几天,你看行,让我干再补。她心想:要干就干好,干出样来。结果干了3天,高局长就拍板说:“很好。”
环卫妈妈用火一般的热情,一干就是20年。领导们表扬她,同伴们赞扬她,家里鼓励她,就连路边卖水果、修鞋的师傅们都夸奖她是一头老黄牛,干工作从不走样。
她干的这段路,在医院门口,水果摊多,来往的人多、车多,卖吃的小商店多,产生的垃圾也多。环卫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最后换到了环卫妈妈,就没再换过,因为只有她干得好,路面时时、处处都干净。
环卫妈妈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初春的一天早晨4点钟,她按惯例准时开始扫地,当时路上行人很少。这时,从北边来了四个人,不问青红皂白,开口就骂:“老太婆,扫什么扫,没见呛着大爷了嘛。”接着,抢过扫帚扔到一边。“积极个什么,不就是个扫大街的嘛。”然后扬长而去。环卫妈妈等他们走后,又干了起来。但是,环卫妈妈一天多没吃饭。
今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突然下起大雨,环卫妈妈想趁着人少,赶快将路面再清理一遍。这时,医院屋檐下的一位老同志指着她说:“你不要命了,这样会被雨水激病的。”然后,将自己的雨披从后面披到她的身上。环卫妈妈说,当时她流泪了,随着雨水,流了很多。
环卫妈妈在家时间很少,家务都给了丈夫和孩子。谈起这些她很内疚。她每天下班回去,都要捎上4个刚出笼的热馒头,给卧床不起的婆婆和公公吃,但有时时间赶不上,买不到热的……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西藏药业:扎西得勒
奇玲
藏医藏药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地道的药材,成为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藏药的开发突飞猛进,出现了一批现代化藏药企业,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诺迪康公司(股票名称为西藏药业)是西藏高原上诞生的第一个以先进的科技成果、高科技含量产品为支柱的股份制制药企业。公司凭借西藏高原上得天独厚的藏药资源,与科研院所协作,将传统藏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致力于藏药的生产经营和开发研究,主导产品有主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诺迪康系列产品和治疗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的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等,以其药用成分含量高、活性成分多、药力强、疗效好,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近年来,西藏药业坚持把“科技为先导”作为公司最重要的指导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探索适合西藏药业发展要求的高新技术运用和新产品开发模式。他们积极与国家有关科研机构合作,把公司的资金优势与国家有关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科研基础条件优势等结合起来,共同寻求一条既能保证项目起点高,又能促进科研开发工作节奏加快的捷径。去年,由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并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高·诺迪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壮大了公司在藏药研究开发方面的力量。
目前,公司正在着手各项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扩大和兴建新的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原料精加工基地和成品药生产基地,并着手建立藏药材生态保护与开发研究基地,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心理卫生专业网站开通
本报讯 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亚洲医药网合作开办的心理卫生专业网站——“心桥”网(www.xinqiao.net)日前开通。该网站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为宗旨,向人们提供权威心理卫生专业服务。(晓丁)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武汉鸟语林里佳话多
本报讯 一个月前,武汉市黄陂区环城镇60多岁的段守刚,将一只鸬鹚从百里之外送到武汉市东湖鸟语林收养。打鱼为生的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子女又不愿继承父业,忍痛将鸬鹚送了人。
送来鸟语林的是最会捉鱼的一只鸬鹚,与他相依为命16年,感情之深实难割舍。送鸟的那天早上,老人流着泪,给鸬鹚喂了一公斤鱼,才依依惜别。像这位老人送来的鸬鹚一样,鸟语林里每一只鸟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鸟语林负责人朱重远对笔者说,东湖鸟语林现放着5000余只鸟,其中社会各界赠送各类鸟就达4000多只,它们中有从餐馆高价买来的,有自己喂养多年的,有的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今年1月11日,铁道部第四勘探设计院职工操远毅在一家宾馆就餐时发现一只毛色麻黄、长相奇特的大鸟,凭他的经验,认定这是一只珍贵的鸟,连忙花300元从厨师刀下救出送到鸟语林,原来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4天后,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农民朱右根从100多公里外送来了一只金雕,它是在一场大雪后被发现收养的。
据介绍,集驯养繁殖、鸟类观赏、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东湖鸟语林于1998年9月28日建成,园内分别放养了飞禽、走禽、涉禽、鸣禽、猛禽、陆禽等八大类150多种鸟。其中金雕、丹顶鹤、绿孔雀、褐马鸡、红腹锦鸡等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吴芳兰 俞俭)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云南省丽江市在注重保护城区古建筑的同时,不惜投入巨资,铺设城区排污管道,增建污水处理设施,使流经城区的河道保持了良好的水质,“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得以完好保存。图为古城一角。鼎鸣摄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桂林猫儿山古铁杉“起死回生”
本报讯 广西桂林猫儿山上多年未长新芽的古铁杉今年“起死回生”,喜添新绿。
铁杉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属于珍稀裸子孑遗植物,与银杏、银杉同是远古时期的“活化石”,有植物大熊猫之称,是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植物。由于当地政府近年来盲目进行旅游开发和一些游客对铁杉的随意砍、挖、扯等破坏,造成大量的古铁杉死亡,一些未遭破坏的铁杉也因游客多、环境恶化,而出现枯黄色。去年4月,国内众多媒体对此进行曝光后,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将管理权划归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这个管理处立即组织人员,将古铁杉编号挂牌,划分区域后由专人负责,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意识教育,实行导游员负责制,有效制止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并疏通林中积水,保证古铁杉有足够的水分自然生长;另一方面,组织科研人员对造成古铁杉自然死亡的灰霉病进行攻关,使这一危害古铁杉的主要杀手得到控制。
今年初春,科研人员还在保护区内海拔1200至1400米之间的兴安县金石乡黄泥垌发现9000株自然生长苞铁杉树苗,而且长势很好。据管理处的高级工程师玉伟朝介绍,这些分布在200多亩山地上的长苞铁杉在自然环境中生成,为林业工作者让古铁杉“起死回生”提供了极好的研究价值。(张增忠 秦艺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