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加拿大
开发落后地区有良策
  主要经验:利用财税杠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邹德浩
  编者按: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举国振奋,世界瞩目。为了配合这一战略任务的实施,本报国际版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介绍外国开发边远落后地区的举措、政策、经验和教训。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组报道能够提供借鉴,给人有益的启迪。
  加拿大由于地域辽阔,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加政府通过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地域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人口合理流动。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各省经济发展逐渐趋向平衡。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北部,全国分为10个省和3个地区,其中,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是经济重心,集中了全国63%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3。但东部的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4省以及中部的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两省,由于地处僻远,气候寒冷等原因,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加对落后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曾经走过弯路。在60年代以前,加还只是联邦出钱的国家开发行为,地区自主开发的观念并没有形成。进入60年代的第一个开发阶段,加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战,曾成立过大西洋开发委员会,用物质手段鼓励农民改良耕地和掌握新技术。1963年又设立了地域开发署,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到落后地区办厂,以解决失业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进入70年代的第二阶段,加政府发现各部委和地方之间缺少协调和统一,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开发效果大打折扣,于是开发落后地区工作改由联邦政府牵头,并于1969年成立了“加拿大地域经济扩展部”,通过在落后地区设立的以23个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点”,直接投入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和提高福利并举,发挥23个城市的龙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阶段起自80年代,联邦政府发现地方对中央的财政依赖性越来越大,认识到只是给钱不行,必须调动落后地区奋发图强的精神,中央和地方“两个轮子”一起转。于是,政府放弃了资助“经济增长点”的做法,采取中央与地方签署协议,共同开发的办法,同时,增加省和地区的权力,强化它们的“造血功能”。1987年,加联邦政府成立了4个地区开发署,按照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两大经济政策(鼓励新兴工业发展,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和社会政策(发展教育与医疗),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确保全国福利平衡。
  在联邦体制下,加全国性的税收政策都是由联邦和省政府共同制定的。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支出由联邦和省政府共同负担,但许多措施由省政府具体实施,联邦政府只是依法支付各省应得的补助金并进行监督管理。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机会是加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居住在全加各地的居民,都可获得等额的联邦补助金。从60年代起,加政府通过“加拿大健康法”,“所得税转移”,“均衡发展计划转移”,“现金支付”,“救济法案”等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公平的医疗和教育机会,大大缩小了各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30多年来,加政府用税收政策和政府拨款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使最贫穷的省份每年都能得到100多亿加元的补贴。以1995年为例,联邦通过税金转移,补助贫困地区115亿加元,其中医疗和教育补助费分别为78亿加元和37亿加元。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使最富裕的安大略省和最贫穷的纽芬兰省个人平均所得的差距,从1964年的59%下降到1995年的28%,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收入差距逐渐减少。
  依照加资源分配法,联邦直接拨给各省的财政补贴约占总支出的25%,而拨给各省资金的多少,恰恰与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成反比,大西洋4省经济落后,联邦政府1995年对他们的补助额占该地区总收入的43%,相反,较发达的安大略、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艾伯塔3省从联邦所得补助,分别只占3省政府总收入的16%、14%和15%。加国税部专家和“全加生活水平研究中心”的学者认为,大多数加公民和各省政府都对加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给予肯定,正是联邦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加各省经济差距减少,趋向均衡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加目前开发落后地区,已远不是100多年前西部“拓荒”的内容。加东部4省和中部2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政府就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对人口多的地区,鼓励人口向外流动,对人口较少的地区,则鼓励移民守业并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内需。记者曾多次到上述偏远落后地区采访,发现那里的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滞后和单调,但商业网点、学校、医院分布合理,交通与通信便利,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地区差多少。
  加联邦政府财政顾问梁鹤年教授建议,借鉴加拿大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格局要走多元化的路子,东西南北中互为呼应,“西部向西”(中亚和西亚方向),背靠东部,全方位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1)(本报渥太华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宗教领袖访美
引起各界热烈反响
  本报华盛顿8月26日电 由中国五大宗教7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当地时间8月21日抵达洛杉矶,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几天来,代表团在洛杉矶和华盛顿两地与美国宗教界人士、学者、华侨华人广泛接触,并举行两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情况,同时深刻揭露了“法轮功”的邪教面目。
  在美国宗教界、学者和华侨华人中,不少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事实,认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的来访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消除误解,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宗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的领袖人物集体出访,还是第一次。
  在洛杉矶,代表团参加了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行的“当代中国宗教发展论坛”。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团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就中国宗教的现状发表了演讲。在华盛顿,代表团与美国良知基金会主席、犹太教拉比亚瑟·施奈尔等美国宗教界人士举行了圆桌座谈会,双方进行了友好、坦率的对话。
  傅铁山指出,中国有5000年以和为贵、兼容并蓄为基础的文化传统。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中国宗教正在步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同时指出,“法轮功”假借宗教之名,误导和诱导群众,侵犯人权,危害社会,我们深感痛心。中国各宗教要在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共同防范邪教对宗教的冲击,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宗教的健康发展。
  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和代表团成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圣辉,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曹圣洁,以及代表团顾问、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也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宗教发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回答关于中国宗教界对政府取缔“法轮功”持何种态度的提问时,圣辉法师说:“法轮功”造成了1600多人死亡,与毒品对人的危害没有区别。中国佛教界从1996年就开始抵制和批判“法轮功”。我们坚决拥护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关于如何看待即将召开的宗教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不邀请达赖喇嘛参加会议的问题,代表团成员指出:达赖从事分裂国家活动,祸教、祸藏、祸国,如果他参加大会,将与大会的和平主题不符。
  代表团访美在美国各界引起热烈反响。洛杉矶菩提寺法师、南美人后裔觉慧说:“只有很少一部分美国人去过中国,大多数人对中国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有些人认为中国宗教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宗教发展是完美的,美国宗教就有很多问题。关键是我们应通过对话和交流,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国际华人布道团主席郑国治博士说,在美国由于媒体的宣传,一些人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存在误解。他说:“我多次去中国,了解到中国五大宗教彼此尊重,地位平等,宗教发展情况非常好。”
  华盛顿华人华侨在与代表团座谈时提出,美国公众对中国宗教现状了解太少,很有必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宗教,消除误解。
  美国良知基金会主席亚瑟·施奈尔说,宗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具有重要作用,其成果将惠及子孙后代。
  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今天前往纽约,出席即将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艺术·爱心·友谊
  ——邓朴方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
  新华社记者 周方 本报记者 崔士鑫
  今年9月,联合国将举行“千年首脑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相聚纽约;中国政府举办“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恰逢此时,应美国方面邀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将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访问,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艺术团赴美前夕,记者采访了邓朴方。
  邓朴方说,这次残疾人艺术团访美演出,与“中华文化美国行”相得益彰,从困难群体和残疾人艺术的独特视角,以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让美主流社会和国际社会客观地了解今天的中国,中国人民的风貌、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以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就。
  邓朴方介绍说,艺术团将于9月6日至27日访问华盛顿、纽约、旧金山、博伊西、普罗沃、夏威夷等6个城市,由中国残联和美国凯西基金会、肯尼迪艺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共同主办,演出10场。这次访美演出不同以往参加以残疾人事业为主题的活动,而是由艺术机构与慈善组织联手操办,将进入艺术殿堂。奉献给美国人民的,是一台凝聚残疾人共同心愿和中国人民美好情意、饱含华夏文化风韵的特殊艺术经典。
  谈到节目内容,邓朴方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14年来,成功出访近30个国家,这次,为适应艺术欣赏要求,由中国艺术界的一流编导、音乐、舞蹈、美术、服装等名家创新编排,并经封闭式排练,艺术水平产生飞跃。例如,重新编排的由八种材质制成的近百件古代乐器合奏的“八音合鸣”,更加气势雄浑;在舞蹈“敦煌彩塑”基础上,聋人演员创新塑造了“千手观音”艺术形象;截肢演员演出舞蹈《生命之翼》,展示出撼人心魄的阳刚之美、人性之美;独具指挥才能的弱智人舟舟,指挥美国乐团演奏《自新大陆》;坐在轮椅上的桑兰,用英语朗诵《我的梦》;中国残疾人演员将与20名美国儿童用英语同唱中国歌曲《同一首歌》……整台节目令人耳目一新,是艺术、爱心与人的价值的完美融合。
  邓朴方介绍说,艺术团除了进入美国国家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和世界最具盛名的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外,还在大学校园、体育场馆、教堂大厅、联合国成立的会址——旧金山战争纪念馆演出。在有些城市,艺术团成员将分住美国家庭,并参加与美国学生、残疾人、社会与艺术工作者以及侨领的座谈、联欢、郊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说,这是一次展现华夏文化的艺术之旅、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旅、弘扬人类精神的文明之旅。
  “听说美国方面对残疾人艺术团前去访问,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对记者的这一提问,邓朴方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美国副总统戈尔特别致信中国残联表示欢迎。戈尔在信中引用肯尼迪前总统的名言:“人们能记住我们的,不是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的胜利与失败,而是我们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并称赞:“这些演员们共有一种伟大的人类精神,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坚强意志鼓舞了千百万中国人。现在,他们将把同样的希望带到美国。”美方还将派团专程来京,送上15名议员的欢迎信,并亲接艺术团赴美。


第6版(国际)
专栏:

  普京颁布命令
  追授遇难官兵勋章
  新华社莫斯科8月26日电 (记者盛世良)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颁布命令,追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遇难官兵国家奖赏。
  俄总统新闻局的公告说,艇长利亚钦上校“因在履行军人职责时表现出的英勇果敢精神”,被追授为俄罗斯联邦英雄,其余117名军人各获勇敢勋章。
  普京同日签署的另一项总统令说,将在“库尔斯克”号驻地维佳耶沃镇为遇难将士建立纪念碑,在莫斯科的俄军中央博物馆为他们设纪念牌,并把与他们工作和生活有关的物品列为该博物馆展品。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强调一个中国政策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25日电 记者谢戎彬报道: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25日在总统官邸会见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时表示,南联盟坚定地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
  米洛舍维奇指出,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非常成功,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台湾问题也一定能解决。他表示相信,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他指出,多极化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是实现多极化世界重要的因素。南高度评价南中关系的发展,认为南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米洛舍维奇表示支持双方企业加强合作,扩大两国经贸合作,欢迎中方企业参与南经济建设。
  刘古昌在会见时首先向米洛舍维奇总统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他的亲切问候,并对南联盟政府支持中国统一大业的立场表示感谢。
  刘古昌当天还同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马里亚诺维奇等政府官员举行了会谈,并同南联盟副外长诺瓦科维奇就两国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克林顿再访非洲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总统克林顿不甘寂寞,刚刚参加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为自己的副手戈尔竞选造势后,又飞往非洲访问。这是克林顿在1998年对加纳、乌干达、南非、博茨瓦纳、塞内加尔和卢旺达等6国进行访问后,再次对非洲的访问。
  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在任总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进行过两次访问。
  根据安排,克林顿从26日起首先对尼日利亚进行正式访问,此后还要前往坦桑尼亚的阿鲁沙,参加由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主持的布隆迪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在回国途中,克林顿将顺访埃及,和穆巴拉克总统就中东和平进程举行会谈。总共三四天时间,日程安排满满当当。克林顿这次访非的阵容依然庞大,除国务院官员、交通、劳工等数名正副部长外,同行的还有数十名国会议员和100余名美国企业家。
  此间舆论认为,克林顿再访非洲,依然是为美国的外交和内政尽力,为民主党的竞选活动继续造势。
  1998年克林顿访非时,宣布美国的所谓新非洲政策是促进民主进程和经济发展。此次克林顿首选对尼日利亚进行访问,依然是秉承这一宗旨。上次克林顿访问非洲时,尼日利亚军人当权,美尼关系紧张,克林顿有意把尼日利亚排除在外。1999年奥巴桑乔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民选总统后,美国率先表示支持,美尼关系有所改善。这次克林顿前往访问,意在表示美国支持尼日利亚的民主进程获得成功,并希望对周边国家产生连锁效应。尼日利亚政府对克林顿访问也寄予厚望,高规格接待。克林顿抵达阿布贾时,奥巴桑乔总统和阿提库副总统前往机场迎接,紧接着就在总统府举行会谈。双方就民主进程、地区冲突、减免债务以及石油交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克林顿还将应邀在尼日利亚国民议会发表演讲。
  克林顿前往坦桑尼亚访问并出席布隆迪和平协议签字仪式也是出于政治目的。布隆迪冲突已长达7年之久,在非统组织以及曼德拉的斡旋下,冲突各方经过艰苦谈判,决定化干戈为玉帛,签订和平协议。实际上,美国在其中并未发挥什么作用,克林顿出席这一仪式,是为了表示美国支持非洲国家结束冲突,实现和平。
  克林顿这次访问尼日利亚带去了“厚礼”,他将宣布向尼日利亚提供新的经济援助,将原定的数百万美元的经援款一下提高到2.09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专门用于改善新政府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地区维和部队。尼日利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这次随同克林顿出访的有100多家美国企业负责人,大有抢占尼日利亚市场之势。克林顿的新非洲政策之一就是由经济援助转向双边贸易,通过贸易实现对非洲经济的控制。此外,尼日利亚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石油。目前美国油价大涨,美国报纸的一些文章口吐真言:希望克林顿此行能够从尼日利亚买到“更多的、更便宜的石油”。
  克林顿出访非洲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继续为中东和平进程奔走斡旋。自从美以巴戴维营会谈无果而终后,能否在自己任内使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就成了克林顿的一块心病,一直在明里暗里为此而努力。克林顿在启程访非前曾分别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通了电话,专门就戴维营会谈后的中东和平进程交换了意见。结束访问坦桑尼亚回国途中,克林顿将与穆巴拉克总统在开罗专门就中东和平进程举行会谈。
  克林顿上次访非后,非洲一些有识之士就指出,克林顿访非虚多实少,大谈民主进程之类的抽象东西,没有提出切实帮助非洲国家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如今,克林顿不到半年即将去职,民主党能否继续执政还是未知数,克林顿不敢作出实质性的承诺。美国舆论也指出,克林顿此行来去匆匆,难有重要成果。(本报华盛顿8月2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电子公告板和论坛问题多
美网站发出通告加强管理
新华社洛杉矶8月27日电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最近发出通告,由于这家报纸网站的“论坛”上存在严重的违规现象,决定暂时关闭这一“论坛”。《洛杉矶时报》新媒体评论部主任在宣布公告时说,“别无选择,只能暂时关闭所有的信息张贴板,何时重新开放,另行通知”。
  多数美国知名网站都提供电子公告板(BBS)和开设“论坛”,如雅虎(Yahoo)、美国在线(AOL)和《纽约时报》网站等。但是,美国的不少网站也存在着暴力、色情信息泛滥和出现人身攻击、侵犯隐私权等问题。美国各大网站对这些问题很重视。网站的许多管理人员认为,没有管理措施就没有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必要时宁可关闭一些网站。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大网站,在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一套管理办法。这些办法主要有:——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开设电子公告板或“论坛”的各网站都有张贴规则。雅虎、美国在线、《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等网站的张贴规则,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
  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美国的法律。
  2.不得伤害他人:美国在线和《纽
  约时报》等网站规定,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污秽、黄色、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和尴尬他人;不得使用冒犯民族和种族的语言。
  3.保护个人隐私:雅虎和美国在线等网站
  规定,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
  4.不得鼓吹违法活动:美国在线等网站规
  定,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活动。
  5.不准用于商业目的:多数网站
  均规定,不准在电子公告板或“论坛”中张贴广告和推销产品和有偿服务等。
  6.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
  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洛杉矶时报》网站规定,张贴受版权保护的文章,最多不能超过其中的两三段,这两三段不能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
  7.不准重复张贴:例如《纽约时
  报》等网站规定,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
  ——网站行使权利,删除违规信息开设电子公告板和“论坛”的美国网站一般均声明,网站有权利删除信息和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的权利。例如,《纽约时报》网站明确规定有权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的信息,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的权利。
  ——接受举报,制止违规行为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这是一条普遍接受的原则。有关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作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


第6版(国际)
专栏:

  哈马斯打死三名以士兵
  据新华社加沙8月27日电 (记者马晓霖)以色列国防军26日晚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生交火,3名以军士兵丧生,双方各有数人受伤。
  据目击者称,当晚,大批以军特种部队包围了纳布卢斯市以北的北阿西尔村,并向两处巴勒斯坦民房发动袭击,同民房内的哈马斯成员阿布·胡努德等人交火。以军在行动中还出动了战斗直升机,并对该村及其周围地区实行宵禁,限制任何车辆和人员出入。
  哈马斯事后说,有3名以色列士兵被打死,另有4人受伤。哈马斯方面也有数人受伤。
  以军方发言人27日晨已证实了这一伤亡情况。
  北阿西尔村处于巴以联合控制的B区,其安全事务由以方负责,民政事务由巴方管理。纳布卢斯市则是完全由巴方控制的A区。以色列电台报道说,阿布·胡努德等人在被击伤并逃入纳布卢斯城后,已被巴警方拘捕。但巴方称他是主动向警方自首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索马里新总统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阿尔塔(吉布提)8月27日电 (记者赵毅)索马里新总统阿卜迪卡西姆·萨拉德·哈桑27日在这里宣誓就职。这是自1991年内战爆发以来,索第一位经过过渡议会投票选举产生的总统。
 27日中午,新总统就职仪式在雄伟的索马里国歌声中正式举行。吉布提总统盖莱作为此次索马里和会的倡导者,首先将一条黄色总统绶带佩戴在萨拉德·哈桑的肩上。萨拉德·哈桑在发表就职演说时表示,索马里新政府将认真遵守国际法,维护国家每个公民的权利。
  现年58岁的萨拉德·哈桑来自哈维耶族,在1990年以前曾担任过政府部长职务。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印相互驱逐外交官
  巴基斯坦外交部26日发表声明,要求印度政府在9月2日前召回印驻巴高级专员署工作人员戴伊,理由是他从事了“与其官方身份不符的活动”。声明说,巴外交部26日召见了印度驻巴高级专员署副专员,向他通告了巴方的上述决定。24日,印度政府宣布驱逐巴驻印度高级专员署一名工作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又有五名外国人质在菲获释
菲律宾反政府的阿布沙耶夫武装27日下午又释放了5名被其扣押在菲南部苏禄省霍洛岛的外国人质。这5名人质包括两名法国妇女、1名法籍黎巴嫩妇女、1名南非妇女和1名德国人。其中除一人是上月在霍洛岛遭绑架的法国记者外,其余4人均为今年4月在马来西亚遭劫持的游客。(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十二名英士兵在塞被劫持
据英国国防部26日证实,12名正在非洲西部国家塞拉利昂执行任务的英国士兵当天失踪,很有可能已被塞反政府武装劫持为人质。这12名英国士兵是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附近执行巡逻任务时被劫持的。但军方尚未查清劫持者的背景和动机。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利亚组成新政府
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26日任命原总统府办公厅主任阿里·本·弗利斯为阿政府新总理,并于当天批准了由他提名组成的新政府。布特弗利卡是在当天批准本·比图尔26日辞去总理一职后,立即委托本·弗利斯组阁的。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26日,巴林空难埃及遇难者的遗体由专机运抵开罗国际机场,数百名遇难者的亲友在机场迎接。图为看到亲人的遗体,几名妇女失声痛哭。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