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买感觉”
  李景阳
  花钱,从买吃买穿买用到买精神需求,算是一种进步。从“找感觉”到“买感觉”,又是一回飞跃。感觉,也花钱来买,这看来很够现代味儿。
  同是听古典音乐会,在行者为的是赏乐,“买感觉”者旨在当一回有“高层文化品位”的雅士。进健身馆,健身在其次,先求一种“贵族感觉”,以为从此不再属于街头打拳踢脚者的行列。电视节目里听一位雅士明言:“我渴望着到健身场馆里健身一把!”健身,乃是日久天长事,岂可如过瘾般“一把”了之?不用说,花这个钱,单为了“买感觉”!
  以此类推,有些养狗人的早晚各一次的遛狗,不是为狗的排便,却有显示身份档次的特别用意,以为那只身前身后跑的狗的价值便是主人的身价。买车,有的人虽说明知停车繁难,走车不畅,也要买一种出人头地的感觉,尤其是开车去接放学的娃子,这感觉且又传给了下一代。买服装名牌也曾是买感觉之大宗,只是“仿名牌”太多,以至于不掀开大襟亮出那个方块标记就无以显示其真,买此感觉者于是渐少。
  近时倒发现了一个买感觉的好去处。某五星级大饭店发广告说面向工薪阶层推出“妈妈菜”,内有“醋溜白菜雪里红”、“扁豆焖面疙瘩汤”诸项。同是俗食粗菜,换一个高档地儿去吃,就有了新感觉!忽又想起,豪华商场柜台边,人挤人拥的缝儿里,有女士仰卧榻上,身盖白布,满脸白膏,据说在做什么美容,想必这也是为一种感觉罢。
  从社会经济利益说,“买感觉”确有“以消费拉动生产”的功效,不能算不好。尤其“贵族感”,如填不满的坑,商家获利最丰。不过对个人来说,大概须注意两点。其一是,执行“量力”原则,不必倾家荡产买感觉。其二是,“贵族感觉”,莫以一次为限。慷慨解囊一回,片刻得了感觉,回到家来,依然故我,不免失落惆怅,这钱就算花得不值!
  况且,要跻身上流,并非买几个感觉就能解决问题。英国传统社会里,认定某士的贵族身份非查三代不行,此外还得看你个人的学历和教养。并非说,你今夏倒了几车西瓜,拿下三两万,去五星级大饭店吃一回就升格为“贵”。刘姥姥进了一回大观园,新鲜口味尝不尽,末了还掖藏了一把小甜点说是带给乡里的姐儿们吃,这算是打了一个贵族擦边球,可后世还是没有谁把她看成贵族。
  找感觉也好,买感觉也好,此中似乎有一种“双向运动”:普通人想当“贵族”;“贵族”圈子里却也有人撮饭局撮烦了,泡吧泡腻了,想回家嚼一回炸酱面,“找回自我”。这种双向运动正印证了那个意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其实,平常心态的感觉最好,而这是买不来的。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走进西部征文

  陕北农民
  张丛笑
  民风,如某种庄稼或树木一样,是由一方土地生长起来的。
  我曾多次去过陕北农村,陕北,是一块令我终生难忘的土地。
  在村子里帮着一位大嫂推碾子碾玉米糁儿。石碾子在吱吱响,大嫂一只手掀着碾子的木架,一只手拿着笤帚扫碾宽了的玉米糁儿。这时,一缕细长的秀发,就从她的鬓角垂了下来,在耳前飘荡。大嫂不时用手指把秀发撩到耳后。但那发丝却又滑落下来。她的鼻梁、额角、嘴唇、脸庞,都透出陕北女人特有的秀美。
  坐在那深大而高的窑洞间的炕上吃饭。炕,紧贴在大窗下边,炕上铺着白格生生的羊毛毡,被子整齐地叠成一道,放在炕的那头。窗子的窗棂间,贴有红黄蓝的各色剪纸。屋子的男主人,同我脸对脸盘腿坐在饭桌的两边,陪我“旋吃旋喝”。他的老伴和儿媳则在外边的厨房里用饭。他的儿媳,一会儿便走进窑洞,为我盛饭,添菜,拿馍。饭,总是盛得满满的,好的菜,总是放我那边。一切,是那么条理,那么礼节,那么细致。
  陕北的老乡憨厚,他们对人太好了。我尊敬的一位市级领导对我讲,有一年,他们去陕北清涧县的某农村工作,一天在村支部书记家里吃过午饭,他就按规定悄悄地把两张钞票压在木盘下。当时天下着小雨,道路很是泥泞。他的汽车爬坡约一里路,忽听见背后有人喊,车就停了。他看见一个小伙子迈着艰难的步子,从下向上攀登。等走近了,他看清追赶来的人是支部书记的儿子。他走到汽车跟前,把两张钞票扔进车窗,一句话没说便朝下走。他知道,这小伙患肾炎在家躺着,可他却跑了来……说这话时,这位同志的眼圈便红了。
  画家刘文西创作过一幅画,画面的标题是《陕北农民》。画上,两个脸盘狭长皱痕很深的农民,头裹羊肚手巾,脊背上背着大山般的糜谷,正在路上行进。看那幅画时,我曾琢磨,陕北农民是牛!
  牛是无私的,负重的,为他人的。
  诗人曹谷溪对我说,有一年,他和当时还未成作家的路遥去延川县的某个农村。路上,他俩口干舌燥。附近有个李子园,两个人就走进园子。看园的老人并不认识他们,立即端了半篮李子给他们吃。吃完,他们付了两毛钱。老人道:“园里吃李子是不要钱的,你既然给钱,我就给你们摘一些带走。”他俩不要,老人硬是给他们的包儿里塞了三十多个李子才作罢。曹谷溪同志说,那时,他一月仅三十几元工资,而路遥还是临时在县革委会政工组当通讯干事,一月仅十八元工资。几十年过去了,他仍记着那位看园老人的形象。
  一位汽车司机对我讲,他驾驶卡车在陕北拉货,如果东西从车上掉下,路人见了就喊,甚至替他保管东西等他去拿。
  陕北的黄土高原,虽然给雨水冲刷得沟沟壑壑,但它却是那么厚重,那么浑然一体,那么广阔无际。陕北农民的形象,就和这背景融为一体。陕北农民的纯朴古厚之风,将永远会拂荡于华夏大地。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科技之光与互联网
  赵致真
  新旧千年之交也成了我们上网的大忙季节。当铺天盖地的电子森林不断疯长,现实中的一切几乎都能转化为电子格式,沿着数字化的通道进入神奇的“赛伯”空间时,手持鼠标的人已经开始目迷五色,耳乱七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新开通的科技网站的确有些姗姗来迟。然而,辛勤的结网者们却信心百倍并把握十足,互联网的苍穹虽已浩瀚,但只要是颗一等星,就决不会虽美弗彰,湮灭无闻的。
  其实我们这群人早就对科学以身相许了。《科技之光》无论是在电视台,还是在今天的互联网上,都是出自同一责任的驱使和召唤。原本是科学创造了互联网,如果互联网真的日益变成“一网泡沫,半网垃圾”,反而不给科学以容身之地,那实在是一种忘恩负义。今日世界的头版头条,已经越来越多地留给了科学,人们已经生活在知识之网中。与此相应,互联网也该更像一个启迪民智民慧的地方。这便是我们决定开办科技网站的初衷。我们热切盼望成为闻鸡起舞者的良友和信友。我们知道,有许多心情焦渴的人,也正在踏破互联网,苦苦寻觅和等待着我们。
  因为科学在本质上是诚实而朴素的,科技网站便不再打算效仿那些粗作大卖,炝锅爆炒的“成功经验”。宁愿继续崇尚付出和奉献。都说追踪现代科学的人,如同用弓箭去射飞速的子弹。而我们偏偏选择了这份“苦差”,并决心自己证明自己。当几十双忙碌的手每天把键盘敲成一片急雨,采来人类最珍贵的文明成果并颗粒归仓时,我们的感觉是温暖而痴迷的。暗中下了决心,好好给民族的奋进者们当一个“科学秘书”。愿常常看见有人到这里俯饮一掬数字化的知识甘泉,并品尝到其中殷殷的寄望和深深的祝福!
  (本文是作者为《科技之光》网站开通所写的《主编致辞》)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乐凯之光

  维罗纳(意大利)街头即景
  蒋元明摄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宁静的诗意
  曾明了
  羽佳是山里生山里长的山里汉子,人长得高大健壮,大有一副北方人粗犷而豪放的气度和体魄。可是,他的散文集《大山轻轻对你说》却写得那样柔美情笃,温婉细腻,那乡、那山、那人,写得那样至真、至爱、至情,读来使人情牵魂萦,宛如温馨的山风轻轻向你吹来,烦烦躁躁的心境被荡涤得那般澄明与安宁。这就是羽佳的艺术风格。“风格是人”,是人生态度的外化,这种态度反映到文学上,便有了风格的异同。文学面对人生,有人对人生的欢愉、愁苦、艰辛、死亡持豁达豪放的态度,有人则以缠绵婉转的态度表现千姿百态的人生。羽佳选择的是后者。因此,多少的情和爱、苦和乐、成功与失败,都在他婉约的笔下变得有种“宁静致远”的诗意效果,这就使得他的文章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羽佳最近完成的《红螺寺的传说》,更令人读后耳目一新。在当前的这种文化背景和话语时代里,羽佳避开一切纷繁浮杂的世态,平心静气地写出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实在是令人佩服。
  《红螺寺的传说》写了一个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委婉而曲折地讲述了人与神、人与人的纯真挚爱。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真实感人,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读来令人柔肠寸断。他笔下的人与神,善良而朴素,充满灵性而富于智慧,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人。羽佳将一个又一个凄凉艰辛的人物经历、心理历程表述得准确而真切。
  写刘海的牺牲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写刘海与小兰之间的纯真恋情,是那样如痴如醉,清新透明,使得这一对深爱的恋人,如同山野那带着纯净露珠的山葡萄,令人悸动和陶醉。写小红螺的传奇经历,更是让人惊心动魄。身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竟如此侠肝柔肠,挚爱真情,使今人愧而问心。写刘海告别老母和恋人,去龙潭涧求小白龙赐水时,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们,无不是真善美的化身。哪怕是一个孤居山中的老妪,也能在别人遭遇困境时,献出关爱之心。无疑,作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自由、崇高、美好而理想的“家园”。或许,这是作家对山里生活、山里人的切身体验。
  《红螺寺的传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民间传说,可是作家把一个古老而“清新”的爱情故事,作为传说的主线,就使得普通而古老的传说,变得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般的民间传说,也是经过作家精心构筑的一个艺术世界。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人生贵淡泊
  王华超
  写下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两位名人淡泊养生的故事。
  一位是任继愈,自言“喜欢做一个世间俗人”。任老认为:“养生,主要靠自己,不必天天惦记着自己的健康,顺其自然最好。《老子》中说‘忘其身而身存’,有其合理性。”早已在宗教各个领域颇有研究的任老,至今仍在“多读书,多睡觉,多用脑(只指学问)”,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来“养心”。任老从不服用任何补品,他从祖国医典“血由气生,气由神全”中,得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观点。
  另一位是梁漱溟,“不求长生,不虚此生”,对生死看得很开。梁漱溟一生勤奋,一生坎坷,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磨难,也经受过在恶劣政治环境下被曲解误解的痛苦,然而他竟活到了九十五岁高龄,甚至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其中的奥秘则是淡泊无我。他的儿子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动往往为意欲达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驱动”,“而从先父那里感到的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他应人之请题字时,常常写的是“无我为大,有本不穷”八个字。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因此面对名利荣辱,能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梁漱溟也常说:“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梁漱溟不置产业,不求奢华,一生俭朴,有人说他“生活简约一如持戒律之僧”。在逆境中不灰心消沉,在顺境中不居功自傲,他常以诸葛孔明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勉己勉人。1979年,他的孙子考上大学,但为专业不合心而烦恼,梁漱溟立即写信劝导:“得失利害之念愈少愈好,应当有一切平等观。要超然物外,高瞻远瞩,莫堕入成败得失窟中,胸怀不能高爽,更易措置多乖,更容易失败了”。诚如他儿子说的那样,他的父亲之所以长寿“乃得之于对事对人的无我,以及平日生活态度的超然物外,远非得之擅长颐养。”
  人生贵淡泊,淡泊是古今许多人一生之所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淡泊可以放飞心灵,淡泊可以还原人的本性。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纯净,事业更加辉煌。淡泊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宁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1999年第四季度—2000年第二季度“金台奖”名单
  (以得票多少为序)
  “名人出书”与“谁靠谁传”  鲁客   2000.1.1
  千年举杯    童古丽珂  2000.2.19
  “铲字风”与“题字风”   陈飞  2000.4.1
  从张元忭说到德米戈尔   吴兴人   1999.10.22
  对比生感慨      章仲锷 1999.12.10
  出台与收场   朽木    2000.4.8
  尧舜是几人?   靳朝济    1999.11.12
  “教育浪费”的思考    王晋堂  2000.5.2
  南方和北方的警示   袁良骏    2000.5.13
  给自己画一张像   高深    1999.10.15
  谁拎走了菜篮子   大卫    2000.2.26
  壮哉,大阅兵!   蔡常维   1999.10.1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白石老人自述
  (插图珍藏本)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33年,齐白石先生七十一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他自述生平,由门人张次溪笔录后寄给金氏,作为写传记的材料。其间,因世事变迁,时作时辍;至白石先生八十岁后,体力渐衰,难于久坐,又复屡续屡断,至1948年,终于停止不再,前后已达十五年。金氏的传记当然也没写成。后来“自述”单独出版,反而更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胡适赞扬这是“朴实的传记文字,朴实的真美最有力量,最能感动人……”罗家伦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哪能使人不感动?”的确,这部《自述》可以说是得文学之真谛,充满了人性之美和人生之趣。此次出版增加一百八十多幅白石老人画作和二十多幅生平照片,图文相映,更增生气。(附图片)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来碗豆汁儿尝尝
  赵刚
  老外到北京旅游,总忘不了这两句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一次,外国朋友问我,在北京除去烤鸭以外,还有什么吃不到叫人遗憾的特色食品?这一下子还真把我给问懵了,想了半晌,憋出一句“不喝豆汁儿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没料到这句不伦不类的回答,愣把老外的兴趣勾了起来,忙问其中的典故何在,这可叫我怎么说呢?
  说起北京的小吃,最有特色的还真算是豆汁儿。提起豆汁儿,算得上是北京的“京粹”(精粹)。话虽这样讲,可是,朋友来北京时,甭管是国内的哥儿们,还是外国的友人,我都不曾带他们品尝过豆汁儿。这倒不是我小家子气,不肯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而是喝豆汁儿的确是北京人的“专利”,一般国人都很难领教,更何况使刀叉用餐的老外了。为什么?就是闻不惯那股子“酸臭”味儿。据说,曾经有个外地人慕名到北京品尝风味小吃。于是有人就介绍了豆汁儿。这位仁兄也许是饥饿难挨,豆汁儿一上桌,端起碗来就是一口。未等下咽,就全给喷了出来,拍着桌子一个劲儿地吵嚷,要找经理问问,为什么堂堂首都还敢卖腐烂变质的食品,简直是没了王法!
  笑话归笑话,这豆汁儿的味道,的确一般人难以接受。外地人很难明白,那酸里叭唧的,有着一股子馊臭味儿的豆汁儿有什么可喝的?为什么北京人会乐此不疲,并引为自豪?其实它与宁波的臭冬瓜和上海的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上海人愣把雪白粉嫩的豆腐,捂得发了酵,长了绿毛,不馊不臭不甘心。然后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沾上辣椒酱,吃得津津有味,一个劲儿地夸,真是“香得来”。北京的豆汁儿也是如此,喝不惯的如入鲍鱼之肆,而喝上瘾的则如饮醴酪。
  北京人喝豆汁儿,正如梁实秋老先生所言,品的是:酸、辣、烫这“三字经”。喝豆汁之妙,首先在于酸。这种酸,不同于醋酸,也不同于杏酸,更不是青梅和杨梅的酸,而是一种馊腐发酵的怪酸。没有这酸,豆汁儿也就失去了特色。其次是辣。喝豆汁儿没有空着嘴喝的,都要就着咸菜。不过这咸菜可有讲究,要用大腌萝卜切成极细的丝,再浇上辣椒油,又香又辣,辣得人舌尖儿发麻,越辣才越能喝。最后是烫,越烫味儿越浓,烫得你只能小口吸溜儿,不能大口猛灌。这样喝,才是最正宗的喝法儿。也有喝凉豆汁儿的,不过用北京人的话说,那不过瘾,没劲!另外,喝豆汁儿时就着焦圈儿(北京的一种油炸食品),甭提有多香了。直喝得满头大汗,五脏六腑都舒坦。美!
  不光喝豆汁儿有讲究,就连熬豆汁儿也有讲究。有一回我母亲生病,要喝豆汁儿。我买回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塑料袋里的豆汁儿全倒进锅里,上火就熬。不一会儿,锅就开了,上面还起了一层沫子。我把沫子撇去,又滚了几个开儿,撤火出锅。等我把豆汁儿端上餐桌,就傻了眼。我熬出的豆汁儿泾渭分明,上面是清汤,下面是沉渣。喝起来全然没有豆汁儿那种粘稠回味的感觉。满桌人都讥笑道:这哪里是什么豆汁儿,分明是豆渣汤!经母亲一番指点,我才明白其中的窍门。原来自己在操作时,程序错了。应该在熬之前,先要留出一部分生豆汁儿,当锅开了时,马上把这部分生豆汁儿一点一点地兑进锅中,一直把所有的生豆汁儿全部兑光,才算熬熟。豆汁儿熟了以后,还需要用微火加热,使锅总是开着,这时候的豆汁儿喝起来,无论是稠度还是口感,恰到好处。
  据医学专家考证,豆汁儿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磷、铁,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另外,豆汁儿中的“尼克酸”能防止心血管病,所以像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多喝点儿豆汁儿有益无害。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细嚼慢咽“多味斋”
  《飘香的干蒿菜》、《甜甜槐花糕》、《又香又甜莲子粥》、《又闻妈糊香》、《新疆凉皮》……越嚼越香。
  我是县报编辑,对吃是不讲究的,粗茶淡饭,有时一日三餐两餐是挂面,习惯了,吃的又舒服又节省时间。可就是“多味斋”推出的美味佳肴我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多忙,纵然深更半夜,我总是细嚼慢咽,有时舔着嘴唇,品品余味。我还作了剪贴,并想,如若“多味斋”成册,我定会买上一本保存。“多味斋”——浓浓乡情,清醇民风,厚重文化底蕴,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一饱“口福”。
  满足读者需要,是办报人的共同心愿。如何满足读者需要,是一篇永远做不完的大文章。“多味斋”给了我启示。我也在学着做“酱豆”,包“包子”,推“豆花”,烧“妈糊”,蒸“槐花糕”……
  江苏省铜山日报社 张震峰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金台奖”应当坚持下去
  人民日报的杂文是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的,远的不说,近三年连续三次在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奖中独占鳌头,就是明证。九十年代坚持季度评奖或两季度评奖无疑对繁荣杂文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遗憾的是,去年四季度到新千年之后,“金台奖”无缘无故销声匿迹,杂文的创作会不会受损,贵报的杂文繁荣期还会持久吗,2000年的报纸副刊作品评奖还会有杂文金奖吗?这是我们读者所担心的事。我们希望“金台奖”能坚持下去。
  陕西省旬阳县委宣传部 梁真
  编者按:梁真同志的来信对我们是一个鞭策。“金台奖”我们是要坚持下去的,只是今年以来副刊版面减少,为了保证数量和质量,故有所推迟。我们真心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和我们一道办好“金台随感”专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