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史诗性”:对历史的理性思考
  ——简评纪录片《中国1949》
  陈旭光
  《中国1949》(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以其珍贵的史料性、宏阔的史诗性、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和磅礴的大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这部文献性纪录影片选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1949,联缀起广袤繁复而深邃宏阔的人物、事件的历史时空。
  1949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是一个有着重要的历史转折意义、充满历史张力和戏剧性的时间点。就悠远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的时间点而言,这个点是偶然的,瞬间即逝的,所发生的事件及内涵也还是有限的,但它又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发散性和广延性。无疑,1949年这样的特殊年代,从一个方位、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均不足以窥其全貌,不足以表现其恢弘,更不足以凸现其深沉的历史哲理和启示价值。所以,这部影片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是:从单一选择到多维取向,从单一视角到宏观全景观照。
  于是,我们在对影片的目不暇接的观赏中,得以从容不迫地“心游万仞,思接千里”,纵览历史的沧桑沉浮:国共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历史较量以及让人倍感亲切的日常生活细节,民主人士的登台亮相、前方纷飞的战火与后方轰轰烈烈的土改拥军(或是国统区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行进中的1949“现在时”与穿插自如的历史记忆,等等,都丰富立体而宏观全景。
  从结构上看,整部影片围绕建国的主题,可分上下两大“阕”(部分)。上阕以炮火连天的战争为主角,凸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国民党的节节败退与我人民解放军的势不可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影片作为叙事文本所需要的充足的戏剧性张力;下阕从战争转向以和平建国为主题,整个基调转为欢快、祥和、民主而庄重。
  而在这种宏观全景的总体结构中,整部影片又有几次比较大的回旋往复,每一次这样的大回旋(就像交响乐的分乐章),都一下子把我们的思绪从镜头的前景推到了历史的纵深处。一次是在尽情展现1949年国共战场上我军取得节节胜利的画面,又颇富诗意地再现了两边领导人不同的心境(蒋介石回老家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毛泽东“在1949年早春的阳光下”走到户外,“神情中透出了难得的轻松”),解说词作了“命运攸关的决战已经过去,全国解放就在眼前了”的抒情之后,话锋陡然一转:“而在三年前,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影片基调为之陡转,回顾了解放战争我军从弱到强,由守而攻而胜的转折,重点揭示了转折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民心。
  本片是对波澜壮阔的历史宏观画面进行的一种全景性观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丰富繁复的历史本身的内在要求和编导表达复杂历史意识,反映历史的深度和广度的需要,同时也是电影纪录片本体意识自觉的一种表现。因为,从根本上说,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之所在。
  这部影片是历史理性与主体激情交融的结果。无疑,历史理性要求忠于历史、尊重历史的真实,贯彻历史的辩证法思维。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无论如何也离开不了创造主体的创造激情的。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对六万多米影片素材的有机选择,对重大事件的举重若轻,结构上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纵横自如,历史的客观呈现与揭示历史真理的有机融和,通过对某些历史镜头的突然定格而强化历史思考等等庶几都是这种主体性之表现。
  此外,影片还表现出一种立足于今天而又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历史观念,表现于对历史的启示意义之一种“春秋笔法”式的开掘。影片并不是急不可待地把历史所启示的真理通过解说词输灌给观众,而是常常让历史自己呈现,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心领神会,别有一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妙处。
  纪录片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也是剪辑的艺术,尤其是作品节奏感的生成与镜头剪辑息息相关。从这部影片看,节奏的把握是相当到位的。战争场面镜头剪辑得快速紧张,和平年代则舒缓有致,这使得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影片还充分调动起一切可能的电影手段为营造艺术节奏和历史氛围而“各显神通”,如解说词的轻重缓急,配乐的恰到好处(如,土改分田分地,农民去丈量自己的土地时是一种非常欢快的纯粹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歌小调,战争和群众集会的宏大场面则设计了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采用了历史歌曲与交响乐的穿插融和)。影片有时还通过对一些看似闲笔的历史镜头的剪辑,于紧张和激烈之中凸现出历史之因为以人为主体而蕴有独特的诗意。如1949年3月5日为迎接即将取得的全国胜利而举行的西柏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个个“身穿粗布棉袄”,却全身轻松,“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地从摄影机镜头前走过的镜头,以及走错了又马上更正的镜头,称得上憨态可掬。因为历史毕竟是由人写的,而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中国1949》是一部追求史诗性也达到了史诗性效果的优秀纪录片。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京沪评论家盛赞影片《生死抉择》——
  反腐倡廉的精品力作
  徐春萍
  不久前上影厂新片《生死抉择》受到京沪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评论家们认为这部影片反腐倡廉、弘扬人间正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现实教育意义,是这几年来最成功的一部现实题材佳片。
  《生死抉择》在上海及全国各地播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文学报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几十位京沪评论家和《生死抉择》主创成员汇聚一堂,就该片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创作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大家争抢话筒、竞相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生死抉择》中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的深刻揭露和鞭挞,受到与会者的充分肯定。评论家李准、缪俊杰认为,影片《生死抉择》以极大的勇气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揭露和鞭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时代良知和社会正义的呼声。小说《抉择》作者张平也认为,电影《生死抉择》是所有根据他的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中最成功的一部,它丝毫没有回避原小说的矛盾,其震撼力较之小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在许多情节的修改和处理上,电影较之原作也显得更有深度、更为合理。
  影片中市长李高成这一共产党人正面形象的塑造获得了与会者一致的认同和称赞。评论家雷达把李高成比作突出重围的英雄。他认为,面对腐败“逼人”的气焰,面对似乎“挣不脱的网”,李高成挺身而出,极大地张扬了正气,鞭挞了丑恶。上海的作家评论家徐俊西、叶辛、梅朵等认为,李高成的形象既是艺术的,又是真实可信的。
  与会者认为,《生死抉择》的成功再一次雄辩地说明了现实主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李准说,《生死抉择》这部影片说明,现实主义在当代是非常重要、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个真正关心时代的作家、艺术家必须重视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为时代良心、社会良心的呼唤作出自己的贡献。影视评论家仲呈祥强调,艺术家要为人民鼓与呼。他认为,《生死抉择》凸显出现实主义的巨大魅力,代表了人民的精神。一个文艺评论家,也应该首先为这样的作品“鼓与呼”。
  影片导演于本正,编剧贺子壮、宋继高和主要演员王庆祥等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于本正借用影片中省委书记对李高成的话说:“电影选择了人民,人民也一样会选择电影。创作的实践证明,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作品,完全是可以创作得好的,市场也是迫切需要的。”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军魂·国魂·诗魂
  ——读《将帅诗词三百首》
  郑伯农
  建军七十三周年之际,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了《将帅诗词三百首》。这是一本众所企盼的书。过去,一些地方出版社编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诗词选。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元帅,曾出过诗词专集。解放军出版社的这本书,除了精选老元帅、老将军的诗作外,也选了一批近期走上军事领导岗位的“新将军”的歌章。这里,有开国元勋的力作,也有军旅新秀的佳什。最早的一篇是刘伯承元帅写于1914年的《出益州》。最晚的是几位将军在建国五十周年写的新篇。共收了一百八十二位作者的三百篇诗作。有旧体诗词,有新诗,有民歌体,以传统格律体为多。可以说,这三百首集中体现了新中国开创者和保卫者的心声,展示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军魂。
  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革命战争年代,军队的重大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年代,军队的作用同样是十分巨大的。他们不但肩负着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神圣使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条战线的建设,都离不开军队的参与和支持。哪里有最艰险的事业,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扶贫抢险、抗洪救灾、重大建设工程,哪一项离得开军队?这种状况是世界其他国家所少见的,大概这也是一项“中国特色”吧!特别要看到,人民军队的精神面貌对全国影响巨大,许多新风气是部队首先弘扬尔后推向全国的。军魂、民魂、国魂,三者密不可分。前一个世纪,梁启超曾经发出“兵魂销尽国魂空”的感慨。人民军队建立之后,恰恰是中国军魂发出最耀眼光辉的时期。而将帅诗词,正是军魂孕育出来的灿烂之花。集子中的不少篇章是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像陈毅的《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叶剑英的《远望》、《八十书怀》等,不但广为部队官兵所传诵,对全国广大读者的精神面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五颜六色的当代诗坛比较起来,这本诗集的思想色彩并不驳杂。统观全书,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基调是非常鲜明的。这和编者的取舍固然有关系,更主要的是由军旅诗本身的状况所决定的。军人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起来的。作为个人,他们当然有各自的七情六欲。作为共和国的创建者和保卫者,理想、信念、奉献、拼搏,始终是他们生命的灵魂。读将帅们的诗,人们首先会被诗中所透露出的巨大人格力量所震撼。他们的诗情,总是和民族的兴衰、人民的苦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毛泽东说,他的诗词多半是在马背上哼出来的。将帅们也是这样,他们的诗章多半是在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之中产生的。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也许有些诗还欠雕琢、欠工整,但没有专业圈子里所常见的造作和矫情,总是充满着质朴的人生感悟和由衷的感情喷发,读来亲切感人。
  许多诗富有个性。譬如陈赓和许世友,都是富有个性的名将,他们偶尔写出的诗章也是个性鲜明的。1933年,陈赓不幸在上海被捕关进死牢,他看到恽代英在墙上写的血诗,失声悲呼之后也写了一首:“沙场驰驱南北游,横枪跃马几春秋,为扫人间忧患事,小住南窗试作囚。”这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跃然纸上,也满带着陈赓式的乐观和幽默。集子中不乏既富有诗情又富有哲理的佳句,使人过目难忘。如“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乌兰夫:《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兴时英物寻常有,如是完人难得来。”(韩练成:《怀念周恩来总理》)“英雄失路寻常事,鸡犬升天不是仙。”(李逸民:《莫忘菜根香》)周克玉的《泰山述怀》是寓意深长、立意新颖的咏物诗。陆恂的《斗富吟》以史为鉴,对腐败和拜金主义的讽刺是入木三分的。
  繁荣文学,需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的共同努力。此外,还需要一家——选家。
  从一定意义上说,编辑家也是选家。不过,一般的编辑是从大量来稿中选出可供公开发表的作品。而我们这里讲的选家,是指那些善于从已经问世的作品中选出优秀代表作的专家。中华民族过去是重选家的。传说孔子删诗,从三千首诗章中选出诗三百。如果此说不谬,那么孔子就是选家的祖师爷。《昭明文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选本,其作用并不亚于一部优秀的新作。现在,打着“经典”、“精萃”旗号的选本多得很,选的是否都是货真价实的精品力作,却很值得怀疑。
  这本《将帅诗词三百首》未必达到了完美无缺,但编者的态度是公正的,工作是认真细致的。他们尊重群众的选择和时间的考验,努力把个人的艺术鉴别和社会实践对艺术的检验结合起来。这个选本可能还存在着别的遗珠之憾,但比起过去那些相近类型的选本来,无疑在丰富性和完备性上大大往前迈进了一步。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马前泼水》与戏曲探索
  林克欢
  北京演艺圈近日出了件新鲜事,京剧进了小剧场。由盛和煜、张曼君编剧,张曼君导演,北京京剧院演出的《马前泼水》,在人艺小剧场、中央实验话剧院小剧场不事宣扬地进行了一连串实验演出,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探索新的可能性,也打破了小剧场演出似乎只是话剧的专利这样一种格局。
  演出简古淡雅,舍弃清高深眇姿态的内省与沉思。采用终端舞台的形式。剧场一分为二:一端为舞台,一端为观众席。舞台两侧分坐乐师、鼓师、服装师、容妆师……使他们也成为直面观众的演员,他们娴熟、精湛的技艺也成为观众欣赏的内容。导演更给他们加派了帮声、帮唱的任务,使他们变成与剧情呼应的歌队。舞台后侧、左侧的薄纱垂幕后,隐约可见装饰性的空悬的树枝,几级台阶即成“雪如席山如削寒风飒飒”的烂柯山道。这种空间分切,好处是区隔分明,使朱买臣的寒舍与烂柯山互为映衬,短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戏曲时空的流动性。值得称道的是,演出者在舞台正面偏后处,左右各安放一衣帽架,上置猩红官服与凤冠霞帔。这垂挂在衣帽架上的猩红官服与风冠霞帔,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静静地伫立在舞台上,仿佛游离在剧情之外。然而作为戏剧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提示着以往年代无数读书人和他们的妻室梦寐以求的向往。它有别于传统戏曲舞台的衬景,而近似于布莱希特戏剧的“第二空间”,为人物遭际与情节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与深在的历史厚度。
  《马前泼水》源出明传奇《烂柯山》。它讲述烂柯山下的老故事:朱买臣衣锦荣归;崔氏拦马认夫,欲续前缘;朱买臣马前泼水,羞辱发妻。编导者对以往的历史虚构进行重读,从以往的道德批判中读出了矫情伪行,读出了内在的野蛮与外在的欺诈。于是,编导者对这一虚构的故事重新虚构,让崔氏在苦求被拒之后,猛然醒悟,从朱买臣手中夺过水盆,肝胆欲裂又平静坚定地将水泼了出去。为以往年代备受歪曲、丑化的女子出了一口恶气。
  鲤鱼跳龙门,千万鱼儿挤在一条狭道上。且不说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九次科考落榜之后还能侥幸得中,也不说仕途险恶封侯封诰者最终有多少人得保全尸。用虚妄的凤冠霞帔作诱饵,扼杀千百万女性追求合理生活的权利,戏曲舞台上唱了数百年的“寒窗苦读,衣锦荣归”,实际是一个灵魂的圈套、一个历史的骗局。建立在这一骗局之上的道德评判,用心之险恶长久以来被人们忽略了。
  泼水是全剧的点睛之笔。覆水难收,这是历代演出者预先设定的结局。只是这一回,编导者调换了朱、崔两人泼水的主动/被动地位,也就调换了沉迷/觉醒的关系,从而赋予古老戏剧以全新的意义。朱买臣并非没有怜悯之情,但“官老爷叫花婆怎能同心”;崔氏并非没有自责之意,但“世事沧桑,红烛已尽”……编导者赋予泼水这一强烈的戏剧动作超越男女/夫妻的情感、恩怨的个人关系,将道德评判引向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更加深广的层面。
  全剧末尾,在哀怨的丝弦与急切的锣鼓声中,崔氏从朱买臣手中抢过水盆,义无反顾地泼了出去。顷刻间,从舞台顶部垂下五片白色纱幔。崔氏手中泼出的水,骤然变成从天而降的大雨。这是一盆泼向历史的凉水,也是一盆泼向观众心头的凉水。你可能会心头一惊,也可能会不以为然;你可能感到一丝快感,也可能感到惆怅。但你不得不带着从天而降的水珠走出剧场,时时去思索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的可信性。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他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将军诗人之一,在海洋与诗歌中收获甚丰,他创作的系列海洋诗集被誉为艺术化的海洋百科全书。
  “海洋诗人”万九如
  陈立军
  浩浩大海洋,泱泱生命源,艺术家的思想与灵魂就像大海一样永远不会停息,不会枯竭。中国作协会员、海军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万九如将军的诗歌人生,便证明了这一切。
  在当代诗坛,万九如赢得了“海洋诗人”的美誉。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著有《流荡的生命》、《心海春歌》等四本诗集,他创作的《生命海》是一部充满了海洋内蕴的诗集。
  万九如与海相伴已有四十个春秋。从悲壮的崇武以东海上战场,到临海高峻的福建大雾山,从辽阔的渤海门户到漫长的南国海岸,从汹涌的西太平洋到美丽的海参崴港,都留下他跋涉惊涛的足迹。大海赋予了他丰富的创作底蕴和炽烈的生命情感,激励着他在广袤的海洋诗创作领域探索耕耘。
  “如果把海市蜃楼/当作赶海的兴奋点/你获得的往往只是一团迷雾。”“渔船空载时向往大海/渔船满载时向往大陆。”“海浪最破碎的地方/正是浪花开放最绚丽的地方。”……很多人就是在捧读这些回味无穷、富含哲理的短诗中结识万九如的。最新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深蓝的世界》是一部以诗的形式写成的“海洋科普读物”。诗人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诗歌与高技术相融合,以传神之笔抒写海洋生命之奇美,颂咏信息时代人类走向深蓝、进军海洋、开发海洋的豪情。
  这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作历程,像青蝉的艰辛蜕化,像候鸟的逆风迁徙,每一行诗文都饱经心血的凝炼和魂灵的挣扎。于是,我们读到:“工业革命/我们落后人家一步/结果挨打了一百年/至今还没有缓过劲/如果蓝色革命/我们又落后人家一步/那就又得几个世纪翻不了身/在小小的地球村里/只配做二等三等的村民。”(《蓝色工程》)这些对海洋文明深层次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切呼唤和对未来命运忧喜交织的复杂心情。“中国并不缺少智慧/但是缺少创造/尤其缺乏激励创造的氛围/尊重知识的第一要义是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第一选择是创造之星/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永远走不出别人的影子”。(《经济航母》)诗人那种为国忧为民思、对中华民族腾飞的无限期待与热望,化作激情在笔端,浓缩于字里行间。
  “1010101010101010/二进制的全新运用/打开了信息时代的开关/大千世界的万物万象/都进入了可运转的数字海洋”(《数字海洋》)。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承载着人类进入海洋世纪和信息时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斑斓绚丽,千奇百态,那么,诗歌应该如何定位?诗歌的生命支撑点何在?万九如在执著地求证他心中理想的人文伦理、科学精神的同时,惊异地发现:用现代高技术打开诗的天窗,是繁荣诗歌创作的通天入海之路。“天窗是人投向宇宙的一只眼/是人通向自然的一面镜/是人迈向星际的一盏灯/发现天窗靠才智/说出天窗靠勇气……”(《天窗》)现实生活中,高科技对世界本质的揭示和阐述为他提供了更高更远的想象空间,激活了他的艺术触觉和心灵感悟。“一道道奇异的光束、射线、波段在天与海之间/建立起感应、传导、辨析的信息大网络/居高临下,遥遥感知海洋世界的形形色色、声声息息/海在天的感觉中/天在海的感觉中。”(《海天遥感》)
  屈指算来,万九如从事海洋诗创作不过十多年,可他却能在诗坛上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诗思的根须从无比丰富的大海中吸取着无尽的营养。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理性与诗性的结合
  ——评《中西比较美学论稿》
  程惠哲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的给我,我的给你,我们仍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你的给我,我的给你,我们便至少都有了两种思想。”哲人的话含蕴很多,比较美学研究的意义也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比较研究的同时我们就在进行思想的交换,我们的思想已然极大地丰富了。潘知常日前出版的新作《中西比较美学论稿》为比较美学又注入了新的生机。
  《中西比较美学论稿》一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中西比较美学研究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的选集。而且“为了能够保持自己在学术历程中的那些歪歪斜斜但却又执著真实的足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作者这近二十年的学术发展历程,并从中发现作者的治学方法,这一点对广大后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对过来人而言,该书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全书始终贯注着这样一种思想,即把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美学传统作为互相阐释的背景,而以西方现象学美学为中介。因为西方现象学美学“恰恰处在这样一个十分理想的中介的位置上。它是西方美学传统的终点,又是西方现代美学的真正起点,既代表着对西方美学传统的彻底反叛,又代表着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历史回应,这显然就为中西美学间的历史性的邂逅提供了一个契机”。
  西方现象学美学之所以能成为第二次中西思想对话的机遇与契合的缘分,是因为这是“一种对整体的西方思想加以批判、反省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论著选文的标准便是从比较(美学)的角度进行的。这种比较,不是为了分优劣、争高下,也不是为了求同存异,而是要存同存异,相得益彰,扬长补短,彼此张扬。因为就中国美学传统和西方美学传统而言,双方各自的长处即短处,短处即长处,所以双方要相互补充,共存共荣。作者认为,中国美学传统的特征是:独白美学、知识美学,臻美推理、类比推理,体现直觉能力的宏观直析,闻道、真人、共命慧;西方美学传统的特征是:对话美学、智慧美学,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体现理性能力的微观分析,爱智、真知、分别智。在研究的运思心态上,作者强调并身体力行的是“接着讲”,而非“照着讲”。以上述诸原则为神髓,作者在书中纵论了研究方法问题,以及中国美学的思维机制、基本范式、学科形态、天地境界、生命精神、逍遥态度、美感类型、女性情结、感知特征、体验方式、审美批评、书画之道等。此外书中还有许多人类学、文化学、文明史、宗教学尤其是佛禅的知识,可谓鞭辟入里、见微知著。
  把浅显的东西说明白不难;谁若把深奥的道理解释得晦涩难懂,别人也不会过于责备;但能把艰深的问题表述得明白易懂,毫不生涩,则是难能可贵的。《中西比较美学论稿》一书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语言很到位地表达了许多不易言说的美学问题,做到了以“诗意的说”代替“思维的说”,把理性的探讨和诗性的感悟结合了起来。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举行
  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日前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十一个省、区、市的六十多位少数民族翻译家、作家出席会议。与会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一支相对稳定的翻译队伍已初步形成,少数民族读者通过本民族的文字,越来越广泛方便地欣赏到其他兄弟民族以及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全国汉族读者也可以及时读到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近年来,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一批用本民族母语创作的好作品,其中有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黄国辉)
  晚明至晚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晚明至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八月十日至十二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代表约两百多人,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捷克查理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国际知名学者。会议涉及到晚明至晚清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的召开将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会议的论文集将于近期出版。(颜浩)
  “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丛书”出版
  叶朗教授主编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丛书”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包括《人文学科导论》、《哲学的意蕴》、《史学的意蕴》、《文学的意蕴》、《宗教学的意蕴》、《神话学的意蕴》、《语言学的意蕴》等共十种,其中《伦理学的意蕴》(陈少峰著)、《美学的意蕴》(彭锋著)、《艺术的意蕴》(陈旭光著)已经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丛书的性质介于学术著作、教材和普及性读物之间,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燕园)
  《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出版
  朱青生教授的新著《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六部分,集中论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美术的分离”、“现代艺术的功能”、“现代艺术的性质”、“现代艺术的方法”和“现代艺术的目的”等问题。论著指向实际问题,以充满生发性的语言,道出了当代世界格局下的整体文化处境,对现代艺术的诸多关键问题进行了充满智性的阐发和解决。论著指明现代艺术(包括后现代)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对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必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完整性的归复和个人幸福的获得等问题进行了清晰有力的阐述。(刘泽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