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办发【2000】15号)的精神,对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多种形式的选人用人制度、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搞活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所有这些,都要求把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国家整体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二、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4.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
  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事业单位人员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加强聘后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聘后管理,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完善考核制度,研究修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
  5.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法,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可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6.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
  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通过深化职称改革,强化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申请、社会化评价的机制,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权交给用人单位。
  对管理岗位,要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
  对工勤岗位,建立岗位等级规范,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等环节的管理办法。
  7.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要制定具体的招聘考试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做法,把优秀人才吸引到事业单位中来,提高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素质,把好选人用人关,防止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向事业单位安排人员。
  8.逐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
  三、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9.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10.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对转制为企业的,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搞活内部分配;对国家逐步减少经费拨款的,经批准,逐步加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对经费完全自理的,允许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搞活内部分配,同时,积极探索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11.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允许各地区、各部门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允许事业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允许事业单位经批准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根据有关规定,实行重奖。
  12.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到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继续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分配办法时,对在关键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适当给予倾斜。
  四、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13.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精减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的要求,就要妥善安置未聘人员,这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未聘人员,要以单位、行业或系统为基础,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探索多种形式给予妥善安置,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注意采取先挖渠、后分流的办法,通过兴办发展新的产业、转岗培训等方式安置未聘人员;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在行业内或行业间调剂安置,或通过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对未聘人员进行托管。
  14.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对专业技术人员,要为他们提供创办或进入企业的优惠条件,引导他们把专业技术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15.要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创造条件。事业单位的未聘人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未聘人员安置指导机构,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提供信息、帮助指导、创造条件。
  五、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16.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要保障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保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要发挥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法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17.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及职务结构比例的宏观管理办法,健全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调控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
  18.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要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要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19.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以《事业单位聘用条例》为基础的政策法规,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0.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缜密实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作用,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与编制、财政、劳动社会保障和科、教、文、卫、新闻出版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把这项工作搞好。要注意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21.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抓住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要以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紧密结合各行业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要求,重点搞好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分类改革的办法、途径和经验。
  22.积极稳妥,稳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积极稳妥地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促进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抓制度完善 抓队伍建设
  ——访人事部部长宋德福
  本报记者 陈鹏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完善公务员制度”的要求,人事部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队伍建设。近日,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就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经过7年的推行,取得了哪些进展?
  宋德福:公务员制度由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逐步完善,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政府机关进人,普遍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严格考核、择优录用,在“凡进必考”上前进了一大步。二是职务晋升竞争上岗,已在许多地区和部门展开,在公平竞争、能上能下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三是辞退制度从无到有、不断规范,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正在加以解决。四是考核、轮岗、回避制度已逐步开展、扩大。五是工资制度经过改革,晋级增资机制正常运行。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记者:要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宋德福:公务员录用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考试,把好进口,提高质量。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有的同志不理解,说你这是考官,一张卷子就决定了?我们说还要考核,即使是“考官”,考官总比跑官强,卷子总比条子好。现在,已形成共识,考公务员是习以为常,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到今年年初,经过公开考试,已从农民中录用2000多名,从工人中录用1万多名,录用公务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当然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仅靠一次考试是难以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将来要经过多次考试,逐次淘汰,层层筛选。必须严把进口,从长计议,保证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今年各部委的录用考试就在原来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素质和心理测评两项内容,以考察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还要增加使用计算机能力的测试。地方也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探索。有条件的地方要运用计算机网络报名,建立完整的录用考试题库,实行分级分类考试,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简便易行、科学严格的考试体系。
  记者:在围绕提高考核的公正性、真实性、鲜明性,大力改革考核制度上,今后有哪些设想?
  宋德福:严格考核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创造性,促使公务员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重要手段。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进行了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有的地方还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公务员,制定了不同的考核要素指标体系。今后的设想是:
  一要实行多层面考核,进一步扩大参加年终考核民主测评、推荐的范围,使本单位的人员、在同一部门工作的同职务层次人员和管理服务对象,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参加测评和推荐。
  二要扩大考核的触角,力求考核的浸透力,既要重视了解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还要注意了解生活、社会交往等情况。
  三要净化民主测评、推荐的环境,参加测评、推荐的人员要出以公心,说公道话,说真话。防止和纠正为了把这个人送走讲假话、为了给自己腾位子讲假话、为了让“哥儿们”上去讲假话、为了担心传出去讲假话、为了泄私愤讲假话。正是这些假话使考核失真,使领导失察,使真优秀的受到冷落,使假优秀的得以提拔。因此,改革考核制度要求真求深,打私打假。
  四要科学分析民主测评、推荐的结果,不能简单“以票取人”。一位领导同志说:对测评票、推荐票能客观对待、具体分析、明察原因是组织人事部门的最大公正。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给敢抓敢管、尽职尽责的人撑腰,不让投机钻营、讨好拉票的人得利,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五要公示结果,对被评为优秀、得到奖励、职务晋升的人选,要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六要在提高考核的公正性、真实性的同时,考核材料要写出个性,要鲜明,熟悉情况的人听后感到像他是他,不要千人一面,换个姓名对谁都适用。
  记者:人事部把竞争上岗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出于哪些考虑?
  宋德福:1998年7月,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对竞争上岗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程序方法和组织领导以及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等,作了具体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为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方法。截至目前,全国有29个省市区近5万个部门、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职位近35万个,如山东省在70%以上的省地县乡机关中实行。
  竞争上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第一,坚持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这是用人的一个大的原则,我们老讲公正,公就是公道,正就是正派。没有公道正派的班子,没有公道正派的组织人事干部,没有公道正派的方法,是难以选出优秀人才的。第二,拓宽视野,发现人才,不搞论资排辈,不搞亲亲疏疏。机关、事业单位都推行竞争上岗。第三,选拔用人,一定要避免一个人说了算。比如在人事部,就要坚决避免部长一个人说了算,用人如果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不出毛病的。有的不想搞竞争上岗,怕自己说了不算了;有的不敢搞竞争上岗,怕自己周围的人提不起来了。第四,要克服“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缺陷。扩大范围,共同参与,增加透明,群众监督。第五,提拔一个干部,实际上是一种提倡,是一种导向。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搞竞争上岗就是告诉大家:竞争是凭实力、凭能力、凭本事,不是靠拉关系、走门子、送财礼。你要想晋升,怎么办?就得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增长才干,参与竞争。竞争实际上平时就开始了,看来胜在几天,实际的功夫在数年。通过竞争上岗,在人事部,要增强党管干部的活力,焕发党管干部的青春。这个任务还很艰巨,要加大力度,坚持经常。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些年来人事部所有的司长都轮岗了,轮岗有哪些好处?
  宋德福:是的,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人事部机关的正副司长轮岗面比较大。就全国来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人事部于1996年7月,印发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截至去年,全国共有40余万人进行了轮岗。实行轮岗的机关,轮岗面普遍达到了30%,重点是在一个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分管人、财、物的“热点”岗位。轮岗对工作、对个人、对廉政建设都有好处。从试行和推行情况看,在机构改革定岗分流工作中结合干部调整进行轮岗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记者:一些机关单位常常对那些“让退不到年龄,让出没有接收单位,不干事、不尽职”的人没招,怎么办?
  宋德福:人事部于1995年7月下发了《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据统计,推行这项制度以来,全国共辞退公务员1.1万人,同时有1.6万人辞职,对疏通公务员出口渠道,进行了探索。
  出口畅通是建立新陈代谢机制的一个抓手,以不断保持一个机关、单位的活力。疏通出口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主要是解决能进能出的问题。机关不断地进入新人,不适合的也要出得去,这样机关才能有活力。一个单位也是这样,必须让它动,能进能出,否则就会死气沉沉。对违纪违法的靠纪律惩戒和法律制裁。但对那些不够开除和判刑的,让退不到年龄、让出没有接受单位的,不干事、不尽职的,思想和工作都相形见绌的,小病大看,小错常犯的,缺少办法。这种状况,引起了一些奋发向上的机关人员的不满,引起了一些朴实勤劳的人民群众的反感,他们多么希望能拿出实招治一治、管一管。辞退制度就是针对这些弊端出台的。共产党不允许吃着“皇粮”拿着“俸禄”不尽心为老百姓办事情;老百姓不欢迎养尊处优、得过且过、用公款吃喝玩乐;市场经济不需要缺少敬业精神、拼搏精神的懒人。改变这种状况,完全靠调动、调离不解决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如正常退休的,生病离职的,调离不合适的,辞退不称职的,尤其要清除腐败的。在辞退制度出台的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配套措施,如辞退后的生活待遇、申诉和控告办法等,解决搞错的、因打击报复辞退等问题,使这项工作严谨一些。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深入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国检察机关“三个教育”全面启动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3日电(记者吴献)旨在全面提高面向新世纪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理想信念、公正执法、艰苦奋斗“三个教育”活动,今天起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启动。正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检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全面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三个教育”活动,为推进检察事业跨世纪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会议指出,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世纪之交的检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全国检察机关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公正执法、艰苦奋斗“三个教育”活动,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联系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邱学强说,开展“三个教育”活动,要着眼于全面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使检察队伍始终成为用革命理想信念凝聚起来、坚定不移地服从大局、让党放心的永不变质、勇于战斗的队伍。
  据悉,开展“三个教育”活动的总体思路是:
  ——把握一个方向,即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及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帮助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干警在关系检察工作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提高整体执法水平,自觉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贯彻执行新时期检察工作方针中去。
  ——联系两个实际,即针对干警思想和检察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少数检察人员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感迟钝,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时有表现,以及利益驱动、以案谋私、追求奢靡浪费之风等违法违纪问题。着力改变少数地方和单位查办职务犯罪大要案长期打不开局面、诉讼监督工作软弱无力、执行办案纪律态度暧昧等不良现象。
  ——确立三个支点,就是树立与检察官特殊使命相一致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培养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相适应、与人民检察官特殊使命相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干警的公正之心,教育干警决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教育干警自觉做到工作中不畏艰苦,以检察官特有的职业作风迎接各种挑战。
  ——搞好四个结合,就是分类指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执法办案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加强基层院建设相结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施了文化家庭建设工程,全区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家庭170多个,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图为淄城镇城三村的赵恒玉一家挥毫时的情景。
  王昌德 阎盛霆摄影报道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四名“蛇头”在连云港被判刑
  据新华社连云港8月13日电(张长彤、张莉)6次非法运送13人偷渡出境的“蛇头”于广友、倪爱中、王琦、张林静,8日被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据介绍,1999年5月初,于广友找到了连云港船务公司远洋轮“云龙”号水手王琦。经过预谋,10天后王琦连夜将两名偷渡人员带上“云龙”轮藏匿,后偷渡出境,于广友、王琦分得赃款6万元。此后两人在短短20天内又两次送出5名偷渡客。于广友还勾结船员张林静、报务员倪爱中,于1999年12月3次非法运送6人偷渡出境。
  于广友、倪爱中、王琦、张林静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5年、3年6个月和1年6个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承德双滦区民兵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
  本报讯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武部,发挥军事职能作用,积极组织民兵维护社会治安,组成了由二百多名民兵参加的民兵治安执勤大队,担负起重点目标的治安巡逻任务。他们和区公安分局联合印发了《民兵执勤三十五个怎么办》等读物,民兵执勤队员人手一册,并定期进行演练,不断提高执勤民兵的业务素质。
  (陈春迎 史立英 刘兵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沈阳军区某测绘大队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本报讯 沈阳军区某测绘大队今年以来,投资七十余万元先后购进了跑步机、骑马机、十三功能训练器等健身器材,同时购置了台球、乒乓球、各类棋牌以及大量书籍,建成了综合娱乐区和官兵学习室,丰富了官兵八小时以外的文化生活。
  (杨晓路 陈光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武警交通指挥部四工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本报讯 武警交通指挥部四工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争创优秀干部、优秀士兵活动,自一九九七年八月至今,已有八十三名战士光荣入党,七十六名干部、战士立功受奖,十三名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六十九名战士考入警官学校和转为士官。最近,该单位被上级评为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受到上级通报表彰。(李育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盐城为驻地武警官兵办实事
  本报讯 江苏省盐城市政府积极为驻盐武警官兵办实事。近年来,他们先后安置了二十六名随军家属就业,为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六百多万元。盐城商业学校等六所学校还为部队开办了微机培训班。(陈向东 马万佐)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医疗信息高速公路”造福戍边官兵
  本报讯 地处戈壁沙漠边缘的解放军第二十五医院,运用当今先进医疗手段,热情为戍边官兵服务。近年来,该院率先在西北地区开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中心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与异地专家在荧屏上“交谈”,六大城市专家共同会诊,为病人解除病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何良 胡才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