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军旅戏剧的时代交响
  廖奔
  一个时代的不同戏剧创作,发出的声音有强有弱,有雄浑饱满的强音,也有轻柔细腻的乐调。就像器乐演奏一样,奏响的有黄钟大吕,也有江南丝竹。两者与世间万籁千音一道,共同组成时代的和弦,构成时代完美的乐章。对于一个完善发展的社会来说,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黄钟大吕不常听到,它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度却是最强烈的,因而,在宇宙万籁的浑莽和声中,人们总是期待着它的出现。
  军旅戏剧是中国特殊的戏剧现象,是中国戏剧界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半个世纪以来,它对于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军旅戏剧在它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并且坚持不殆。它通常是以贴近时代的观察视角、灵敏而准确的生活感知能力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构成自己的艺术强项,以正面表现与弘扬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从奏响时代主旋律的角度来讲,军旅戏剧所产生出的威力常常是他人所不及的,这其中,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的创作,发挥了特殊的重炮作用,起到了中坚的力量。四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实,在前线话剧团丰富多彩的和弦中,时而就能够敲出黄钟大吕的金石之声,引起时代的震撼。奠定基础的是《霓虹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等一系列优秀剧目,它们构成前线话剧团的历史和传统,而最近《虎踞钟山》、《厄尔尼诺报告》连续获得第八、第九届文华大奖,再次突出显现了前线话剧团的独特成就。
  紧紧按住时代变革的脉搏,把握住纷纭变化中的历史主潮,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及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是值得重视的两种戏剧传统。
  回观历史我们注意到,《霓虹灯下的哨兵》从两个方面获取了成功。从而也奠定了前线话剧团的两种传统,一是紧紧按住时代变革的脉搏,亦即把握住纷纭变化中的历史主潮,正面剖析时代所思考的问题,从而为观众提供崭新的审美经验。二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及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同时利用写实话剧能够广泛辐射生活面和揭示社会矛盾的功能,在舞台上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触及深刻的社会内在矛盾,从而增强剧作的厚度与概括力。对这两个方面的清醒追求,有机地统一在《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剧作中,使之获取了思想和艺术的成功,同时也交织为前线话剧团的优秀传统。
  我们高兴地看到,上述两种传统在《虎踞钟山》、《厄尔尼诺报告》等一系列剧作里得到很好的承传,尽管在不同剧作里,承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虎踞钟山》偏重于前者,《厄尔尼诺报告》偏重于后者。《虎踞钟山》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战略思想的历史性转移,这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军队所发生的伟大变革。剧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深刻的时代主题,但它却是通过革命历史题材来表现的。剧作抓住建国初期刘伯承将军为提高军队现代化素质,高瞻远瞩地创办正规军校这一事件,预见性地展现了这一历史需求。《厄尔尼诺报告》则通过一个军人家庭的不同成员及其活动,折射出广泛的社会生活及其矛盾。它似乎是社会问题剧,因为其中涉及了老年婚姻与家庭问题、社会经济腐败问题、部队经受腐蚀考验问题,又塑造了一个似乎是“问题青年”的郭家之子,但它却并没有停留在这些问题的表面,而是试图探察人们精神境界中的现代文明症,所谓“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现代文明的伴生物,从物理的角度说它是现代社会对自然的戕害所造成的。虽然它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但它的存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具体方位,缺乏具体显现。它显示的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危机。
  当然,上面的论述由于理论推衍的需要,对两部剧作都着重强调了其一个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方面,事实是,两部剧作都并非单纯地开掘一种传统,而程度不等地实现了两种传统的统一。否则,它们会由于缺乏洞察力或思想单薄而影响目前的成就。《虎踞钟山》在反映军队改革的同时又传达出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厄尔尼诺报告》在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同时也鲜明提出军队精神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问题。
  时代的敏锐性、广泛概括生活的能力和穿透人心的思想力度,是一部剧作成功的重要标志。
  一部剧作成功的思想点究竟在哪里?它所以能够成为时代黄钟大吕的原因又在哪里?从前线话剧团成功作品的经验来看,就在它的时代敏锐性、它广泛概括生活的能力和它穿透人心的思想力度。当然,纯熟的戏剧结构技巧也是必要的前提。前线话剧团的创作队伍正是清醒地、持久地、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它因而能够反复地敲响时代的黄钟大吕。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讴歌理想 抨击丑恶
  ——读李尔重的杂文《有念集》和《未名集》
  余飘 翁扬
  以创作全过程、全方位地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巨著《新战争与和平》而闻名于世的老干部和老作家李尔重,这几年来又推出了上百万字的杂文、散文、诗歌和文艺评论。最近,他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杂文集《有念集》和《未名集》。
  在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丑恶的现象就是腐败。李尔重的杂文集中有许多文章正是深刻、锋利地批判腐败现象的。例如,《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等,这些杂文的议论,犹如一声声警钟,促人猛醒,发人深思,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战斗性,因而给读者以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当然,杂文主题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来源于作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所论问题的深入的“开发”和“挖掘”。李尔重正是由于抓住了怎样才能抵制住腐蚀的问题,展开了入木三分的剖析,才使读者豁然开朗,好像登上了一层新的思想阶梯,增强了开展思想斗争,改造主观世界的勇气和力量。这两部集子中的《抄书浅识》、《反腐倡廉旧议》等杂文,举出历史上反腐倡廉、勤俭兴国的经验,收到以古鉴今的效果。《论钱与神的关系》、《“关系学”初探》、《“关系学”再探》、《三探“关系学”——兼谈“夫人干政”》、《约法三章》等杂文,好像集束手榴弹一样,射向种种腐败和丑恶的现象,读后令人震惊,令人思索,令人警觉。
  李尔重杂文又善于把深刻的说理与形象的表现结合起来,因而增加了生动感人的力量。例如,在《论钱与神的关系》一文中,作家引用晋元康年间鲁褒作的《钱神论》中形象化的描写,说明了金钱在私有制社会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
  李尔重杂文还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这里有抨击假、恶、丑,痛斥腐败,呼唤廉政的重大题材;有揭露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愤怒呐喊;有歌颂革命英烈、开国元勋、模范人物,表现理想精神,引起广大读者共鸣的热点;也有老人、孩子、妇女、读书、小学教育、办报经验、青年的就业与成才、公园的布景与卫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表现了李尔重这位老作家关心政治、描绘现实生活的高度责任感。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诗与思的融汇
  ——读《雷达散文》
  洪治纲
  《雷达散文》精选了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数十篇散文,其中有不少曾广为转载,有的还进入了全国优秀散文的排行榜。从叙述策略上看,他很少注重行文上拐弯抹角的修饰,而是直接喷薄着思与诗的锋芒,闪耀着灵动而又睿智的生命之光。所以,他的散文给人的强烈感受就是思想上的永不设防,情感上的永不掩饰。他常常以激活自身内在的理性深度为目标,在逼视种种庸常生命状态下的潜在蕴意过程中,将个性化的思索成果、精神内在的力度与诗人气质的言语熔铸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某种坚硬的而深邃的艺术品质,“满溢着生命活力和透示着鲜亮血色的美”(雷达语)。像“思辨文选”中的一些短章,完全是一种哲理散文诗,没有叙事上的弯弯绕,即使叙述某个事件也是斩头除尾,只保留能负载思想信息的部分,直接印证自我的人生思考和必要的生活注解。尽管其中谈论的尴尬、超脱、运气、疼痛、快乐、幽默、牢骚、时间等等,早已被以前的文学大师和哲学大师反复阐释过,但雷达仍然以自己的生存感悟和思考进行了另一番别有情趣的表达。又如“人文随笔”中的诸多篇章,则以一种“谈艺录”的方法直截了当地叙述自己对各种文体特征的体察,对一些文坛好友的内心剖示。记人议事的过程中,处处洋溢着作家的敏锐思索,呈示出独特的体恤之情。
  这种审美特质在“抒情文选”一辑中更为明显。如《皋兰夜语》,在一种浓郁的恋乡情结中轻轻地叩问历史,用悠悠的人文典故激活沉寂千年的皋兰山,使我们看到,皋兰山作为一个物质具象的存在,不仅承载了丰厚的文化信息,还成功地注塑了兰州人的性格。《圣果》写新疆的各种珍奇水果的色、香、味、形,但最后却落脚在培植水果的各种恶劣环境上,“正因为有了风沙的侵犯,生命才显得格外的顽韧和绵长”。《乘沙漠车记》写自己对新疆沙漠中一个油田的采访,在沙海茫茫的苦行中深深地感受到,“沙漠是冷寂的,但它的下面有火焰,都市是狂热的,但它未必不会使人变得像货币般冷漠”。《置身西西里》则以异域的人文风光为背景,展示得却是自己对黑手党,对街头艺术,对教堂的各种思考。尤其让我深受震撼的还是开篇之作《王府大街64号》,作者通过对这个早期中国文联和作协办公大院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对文革时期劫难场景的再现,以一种亲历者的身份直指人性内部,以一连串的人性追问和自我拷问将这场悲剧引向人的生命内部,引向人的动物行为学中。这些文章虽然都侧重于一地一景的感受,有着浓郁的抒情成分,言语之中总透射着诗性的特质,但更多的还是饱含着思想的涵量,浸润着作者对历史、文化乃至生命的多方位思考。
  就我个人的兴趣而言,我更喜欢雷达先生写足球、写古玩、写秦腔的那些篇章。我觉得它们更富生命的动感,更能体现作家内心深处的个性情怀和对生活的体察方式。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大凡性情中人,都不可能没有一两点所谓的“癖好”,这些“癖好”有时看似不可思议,却是一个有个性的生命的重要表征,是我们洞悉一个生命内在情愫的隐秘之门。雷达先生对足球、古玩和秦腔确有爱之成“癖”的迹象,否则他不可能从中体悟到许多独异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品格。如他写足球,却将这项运动作为人类的行为艺术来看待,有时甚至从人类内在的生命欲望中进行行为学上的探讨,实在是很有意思。他写秦腔,将秦腔内在的阳刚之力和旷达的襟胸展示得可谓淋漓尽致,以至于我们无法知道,究竟是秦腔深深地统摄了作者的内在灵魂,还是作者自身的生命激活了秦腔的内在精神。在写古化石的文章中,他将化石作为一种被历史瞬间冻结的生命来体察,并通过种种不同的化石达到对远古生命的重新对话。从化石中,他不仅看到了生命中不可把握的灭顶之灾,看到了自然本身的艺术杰作,看到了生命在超越时空中的一种永恒之美,还看到了世人丑陋的做假手段和物欲极度膨胀的心态,看到了生命被扭曲、艺术被亵渎的无奈情形。这些散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雷达对现实环境的非凡的艺术穿透能力,还让我们感受到他用自己的心智激活事物的高超的叙述能力。在他的散文中,仿佛有一匹桀骜不驯的思想之马奔跑其间,跃动着刚劲而原始的生命活力。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文艺信息

  “宁夏三棵树”作品研讨会召开
  日前,由《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宁夏文联、《朔方》杂志联合举办的“西部有风景宁夏三棵树——陈继明、石舒清、金瓯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九十年代以来,“新生代”作家成为各中心都市的特殊文化景观,年轻一代的写作似乎必然是都市的写作,而在广阔的西部,一段时间以来青年小说家只是零散地、偶然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于是,以“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新生代”作家群的崛起,自然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正如“三棵树”的命名所暗示的,这三位青年作家深深地扎根于本土。在他们的心中,村庄、城市,土地和人民,这一切本身就是意义丰饶而自足的世界,他们的姿态或沉寂或喧哗,但他们都是从深厚的本土经验中汲取灵感、获得形式和语言。
  “三棵树”的出现表明了“新生代”的丰富性,他们补足了年轻一代写作版图上一直较为薄弱的一块。
  “三棵树”是西部的歌者,他们在作品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现西部、阐释西部,“西部”因此成为痛切的生命感受,成为新鲜而壮阔的审美经验,他们承继了西部写作的深厚传统,并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开拓。(秦友苏)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百战出将星
  ——传记文学的新收获
  董保存
  近年来,图书市场上政治、军事人物的传记和纪实类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然而真正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并不是很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战将星”丛书从一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很快成为传记文学中的佼佼者。到目前,陈赓、刘亚楼、秦基伟、王近山、皮定均、许世友、杨勇、苏振华等二十多位将领走进了这套丛书。读者通过这套丛书进一步认识了这些叱咤风云的战将。因此,人们说这套丛书是中国革命将领的人物画廊。它为繁荣中国的传记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
  “百战将星”丛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可读性。它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更不同于一般的政治人物传记。它不要求把传主写得十分全面,更不要求对传主作出代表组织所进行的评价,而将着重点放在写出传主的个性,写出传主特有的风采,让读者在阅读中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到这套丛书的第一本《百战将星——肖永银》。应该说,肖永银将军只是1955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众多的战将中的一个,名声也不是很大,但作者把他在“百战”中的经历写得活灵活现。无论是大别山里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还是西征路上的九死一生,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另一本《百战将星——陈赓》则突出了这位大将的奇险经历,写他和蒋介石的特殊关系,写他的爱情生活,写他在对敌斗争中的“风流”,让人读来手不释卷。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真实性。近年来,也有不少所谓纪实类的作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捕风捉影,信口开河,编造出了许多离奇的故事,而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而这套“百战将星”丛书,首先的要求是信史,要求一定在真实、准确、翔实的前提下,把人物写活,把故事写得好看。
  既然要写真实,就不能一味的溢美,就不能采取为尊者讳的态度。对传主在某一个战役战斗中的失误则直言不讳,如实写来。因为在失误中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比如《百战将星——吴忠》、《百战将星——韦杰》等,书中都写了传主的失误,甚至是重大失误。这样写不仅没有给将星脸上抹黑,反而让读者觉得这些将领真实可信。
  当然,我们把这套书放到整个传记文学创作中去考察,还会看到它的某些不满足。比如作为一套书,水平则显得不是那么整齐。也有个别的篇章,过于强调了史实而对文学性有些许的忽视。相信作者编者会在今后的出版过程中进一步的完善。(附图片)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三联新书
  《爱心护天才——博弈论大师纳什的故事》王则柯王尔山编写
  约翰·纳什是博弈论的奠基人之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青年时代就提出的“纳什均衡”及其后续理论正改变着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面貌。三十岁上下,正当事业和生活春风得意的他却不幸开始遭受精神病的长期折磨,以致事业停顿,家庭解体。他的妻子与他离婚后没有再嫁,仍以微薄的收入和亲友接济,照料他和他们惟一的儿子。纳什的朋友和同事也尽所能帮助纳什。三十多年后,纳什的病情有了好转,获得诺贝尔奖。
  《画坛师友录》黄苗子著
  这是一部介于学术与掌故之间、可读性很强的普及性著作。黄苗子先生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与美术界师友的往来见闻落成文字,论及三十余位艺坛精英,包括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邓尔雅、朱屺瞻、李可染、张光宇、叶浅予、丁聪等。
  《美国商业奇才》[美]安妮·卡纳迪奥等著王星张延译
  本书分上下册介绍了十二位美国商业界较为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Polo衫的发起人拉尔夫·劳伦、耐克鞋的创始人菲利普·耐特、做甜饼起家的黛比·菲尔兹、玩具界泰斗查尔斯·拉泽鲁斯、在时装界享有盛名的纽约服装设计师多娜·卡伦、以“经营美丽”为生并获殊荣的化妆服饰品富商玫琳凯·阿什、从神童走到微软之王的比尔·盖茨等。
  《义序的宗教研究(附:拜祖)》林耀华著
  中国人类学学者以参与观察法研究中国汉族的家族、宗族而写成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福建义序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宗族村落,近万人中有百分之九十八点四的人口为黄氏族人,宗族制度发育非常充分。全书建立在深入全面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描述准确细致;同时,在叙述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学派的影响,一方面又大量引证中国的典籍,而且结合的较为平顺,显示了老一代学者深厚的功底。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信史与书信
  ——读《建筑百家书信集》有感
  顾孟潮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书信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读历史——读真实可信的历史。
  “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以来,“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成为许多有识之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相当长时间,历史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常常令人疑窦丛生,仿佛历史已经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似乎谁有一定的权和钱,便可以成为历史上辉煌的角色,因此可以作为信史的史书反而难成。所以我感到《建筑百家书信集》作为信史史证的贡献更为难能可贵。
  打开目录页时,可以看到收录的七十四封书信,都是极有学术和史料价值的。浏览目录上展示的发收信人的名字和年代就让人惊喜,为之吸引。如,书中收入梁思成先生1932—1964年写的十二封信,刘敦桢先生1957—1965年写的八封信,杨廷宝先生1974—1978年写的五封信,陈植先生1987—1996年写的四封信,以及建筑界以外的钱学森、朱光潜、王朝闻、侯仁之等诸位名家写的信。再看收信人的名字是senwolee、梅贻琦、聂荣臻、朱德、周恩来、陈云、彭真、朱启钤、单士元等,这些信内容丰富耐读而让人不忍释手。如此精英荟萃的佳作有些久违了!
  该书不仅有上述的史料价值,它从某个侧面反映中国建筑史上近七十年的重大史实、人物的真实情况,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下面我举几个让我感受良多的实例。
  梁思成在“致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信(1932.7)”中,不厌其详地强调“建筑师的业”,“直接的说是建筑物的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的住的问题,间接的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是十分繁重的,你们的责任是十分的重大。”而六十多年后的今天,究竟有多少人意识到建筑师任务的繁重和责任的重大呢?
  梁思成在“致聂荣臻将军市长信(1949.9.19)”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北京“都市委员会最重要的任务是,有计划的分配全市区土地的使用,其次乃以有系统的道路网将市区各部分联贯起来,其余一切工作,都是这两个大前提下的部分细节而已”。五十年过去了,首都北京这两个最重要的任务解决得如何呢?
  如果说此书读后有什么遗憾或期望的话,该书收入的信函中1949年前的仅存五封,数量确实太少了一些。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看《惊涛》剧 读《惊涛》书
  电视剧《惊涛》文学剧本出版
  李一安
  长篇电视连续剧《惊涛》的文学剧本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百余名作家艺术家深入抗洪第一线,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洪内容的作品,而广州军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惊涛》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中央电视台对《惊涛》的审看意见认为:《惊涛》是军事题材大制作中具有题材特色和摄制难度的优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影视作品中“灾难片”的上乘之作。
  此次出版的文学剧本的表现空间更大,艺术形象更丰富更细腻,思考价值因此也更显著。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洪场面,文学剧本只是几笔带过,而将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展现人物性格的对话和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节描写上,通过李桂林、钟涛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再现了1998年那场抗洪抢险中军民与洪水殊死搏斗的壮丽画面和严防死守后面的巨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效果。如果在欣赏电视剧《惊涛》的同时再读一读文学剧本《惊涛》,或者读了文学剧本《惊涛》再看电视剧《惊涛》,两种艺术载体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丰富,你一定会对那场铺天盖地的洪水有更深刻的认识,一定会对抗洪斗争后面延伸的深广繁复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索。看《惊涛》剧,读《惊涛》书,你一定能获得更细腻入微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经历。(附图片)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轻松愉快学标点
  ——介绍《画说标点符号》
  轻舟
  介绍标点符号的书籍不少,但大都是条分缕析地讲解标点符号的知识,严谨有余而趣味不足。人们在这种书籍面前,特别是青年学生,很快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与信心。为了让人们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画说标点符号》一书。
  《画说标点符号》最大的特点是有创造性,让人耳目一新。它不仅是一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优秀教科书,同时也是一个新鲜活泼、幽默风趣的卡通世界。一打开书,一群活蹦乱跳的小精灵便出现在你面前,它们是画家精心塑造的十六个标点符号调皮可爱的卡通形象,跟着这些小家伙,你会愉快地进入标点的王国。该书开篇介绍了汉语标点符号从古至今演变、发展的历史以及它们神奇而重要的作用。每一种标点符号都专章讲述,以简明的语言列出知识点,以生动的比喻、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并以经典的句子作为示范。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专家荐书

  专家荐书
  推荐人:董铁鹰
  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
  雷泽朋
  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辑
  《知己知彼打赢知识产权之战——中国“入世”知识产权纵横谈》郑成思等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本书论述了中国加入“世贸”的重要意义及“入世”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要顺利与国际接轨必定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将对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提供帮助。
  《专利权的保护》尹新天著
  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从专利审查人员的角度出发,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及侵权判断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很多很有见地的观点,有许多有价值的论述,是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不多见的。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答》
  陈美章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问答形式,将知识产权领域的诸多内容,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分门别类地提出问题,系统完整地给以回答。
  800图书网供稿
  (www.book800.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