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国产高科技大片 带领我们走进宇宙
  一部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联合出品的科教大片《宇宙与人》近日摄制完成。
  《宇宙与人》是中国高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部科教电影,仅电脑动画制作就长达四十五分钟。同时,该片还是第一部关于宇宙到生命的大型科教电影,也是我国第一部立体声科教电影,该片在近日落幕的大学生电影节上荣获电影节科教片特别奖。
  影片《宇宙与人》将使观众神游在宇宙之中,倘佯在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的时空里,遥看地球的诞生,生命的进化,聆听物质创生的述说,观赏宇宙伟大的史诗般进程。影片详尽而真切地表现人类所认识到的宇宙重大事件以及人类认识宇宙的智慧。
  认识宇宙需要我们深入到各相关学科的前沿,而制作这部电影也同样需要非常前沿的高科技的手段,因为宇宙的事件,那种人类的肉眼所不能适应的巨大时空尺度,都要用电脑动画体现。因此制造陌生的天体,制造史前的生命形态,以及制造大大小小附着各种道理的细节的演示,使得在这部六十分钟的电影中仅电脑动画制作就长达四十五分钟,这在我国的电影制作中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电影制作后的影片以惊人的场面展现了宇宙的奥秘,恢宏的立体声音响、深刻的哲理、精美的地球景观、空灵而深邃的音乐,将给观众以空前的视听享受。业内人士高度评价该片的艺术成就,称该片是一部堪与外国大片较量的中国科教大片,它能使观众在六十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次宇宙时空的漫游,并且能感受到一支孤军奋战的智能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的人文情怀。
  影片由何祚庥、吴心智、胡景耀等六位科学家出任科学顾问,导演忻迎一,总监制任振华、姜涛。 (雅山)(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荧屏走来《打拐神探》
  根据江西省公安干警真实事迹而创作的四集电视剧《打拐神探》,近日在江西拍成。该片取材于被誉为“打拐神探”、“打拐英雄”,曾解救了七十三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全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劳模”,江西省贵溪市流口派出所民警施华山的事迹。
  该剧通过禾英和秧苗姐妹俩被拐卖的遭遇以及公安民警解救过程中所冲破的重重阻力,形象地揭示了拐卖妇女儿童这一丑恶的社会现象的根源,看来发人深思。由江西电视台众星影视制作社、江西省公安厅、江西文化传播公司和鹰潭市公安局联合录制的这部电视剧,是他们即将推出的公安题材系列电视剧《红土地卫士》中的一部,预计将拍摄六部二十四集,目前已完成《打拐神探》和《利剑追捕》两部,其余各部将在年内陆续推出。该剧由江西省公安厅干部熊相仔编剧,张仁川导演。翟乃社、雷欣、罗莉主演。(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杨澜——用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赢得观众
  本报记者 童古丽珂
  近日“杨澜工作室”制作的以新的视角、采用新的制作风格来介绍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电视片《千年回望》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杨澜这个名字也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身在上海的杨澜,她在电话里表达了自己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投身电视文化事业,建立“阳光文化”公司的一些想法。
  商业上的成功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理想
  尽管杨澜已经涉足商海,但在言谈话语中让我感觉到,她仍然是一位本色的文化女性。
  众所周知,杨澜是做电视主持人出身的。在她单纯做主持人的时候,在节目制作上就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她一直希望能制作一些较高品质的人文、历史节目,但一般电视媒体考虑更多的还是短期的收视率,因此创意不错却很难全部得以实现。“弘扬中华文化”是杨澜始终不移的追求。她说,光凭满腔热情作几部片子还可以,但作长久打算,恐怕会捉襟见肘。而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可以为她的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经济上的保证。杨澜想借“阳光文化”公司的商业运作,圆她的电视文化之梦。
  现在的杨澜,既不想做腰缠万贯的富婆,也不愿是婆婆妈妈的阔太。她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电视人的使命,她要用她商业上的成功,来实现她的文化理想:为观众制作更多好片子。
  以深层次高品位的电视作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杨澜说,近几年,我们国内的人文类电视节目制作水准有了特别大的提高,涌现出不少好片子,但还不够完整和系统。
  过去人们一提到电视文化就说成是快餐文化,而杨澜认为,电视照样可以是高品质的文化形式。前些年,由于我们的电视频道少,大家都要看,必须老少皆宜。而现在频道越来越多,再加上网络的介入,就由过去“你让我看什么我看什么”变成“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同层次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娱乐以外,相对高雅一点的节目,越来越拥有市场和生命力。在娱乐性节目相对多一些的今天,不是观众欣赏趣味不高,恰恰是电视人没有做出更多的有趣味有品位的节目。为中国观众奉献出高品质的电视文化,成为杨澜的奋斗理念。
  杨澜在“凤凰卫视”曾经主持的《百年叱咤风云录》、《杨澜工作室》深受观众喜爱,而正是以往的工作经历,使杨澜更喜欢也更擅长人文历史类的节目。目前播出的《千年回望》系列节目,便是一部介绍世界范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录片。本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下了一番功夫,他们把购买的节目进行“本土化”的加工:除了把一些西方偏颇的观点作一些修改,使历史片更加公正之外,还请上海的作家陈村撰写解说词。在主持人的选用上,也摆脱了靓男俊女的俗套,而选用了像达式常这样的中年男性主持人。他们本身的学识和阅历,还有他们本人的可信度,都使节目上了一个台阶。
  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我的骄傲,也是文化的源泉
  在一些国家有专门播放人文历史节目的主题频道,这使杨澜很受启发。她说,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可它的历史人物传记可以支撑两个频道,播出五六年了,收视率一路上升。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辉煌五千年,今朝人物更风流。作为电视工作者,杨澜更加关注历史文化、关注非凡和平凡的中国人。
  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事情了解甚少,提起中国人,也只知道孔子、成吉思汗、毛泽东。但实际上我们的许多历史和人物,对世界来说都是很有影响,而且也是很有趣的,世界上很多人对他们感兴趣。杨澜和她的“阳光文化”要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来向全世界展示发生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和事。
  在今年,他们将精心制作《百年婚姻》、《西部人家》、《沪港传奇》、《谈古论今》、《人物在线》等主题节目,以那些真实的历史镜头、以感性的有关人物的动人故事,向国内国外的观众讲述古今中外的人和事。
  制作人文历史节目,不能一味地说教。做到真实和翔实,从人物的感情出发,让人们了解这个人在这一个事件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借鉴意义。人物的喜怒哀乐,往往最打动人。
  “以情感人”、“以质取胜”,杨澜和她的“阳光文化”致力于制作高品位电视作品,在讲述世界大事和名人的同时,还要把古老而年轻的中国的故事讲给世人听。(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综艺节目,别打孩子的主意
  朱慧松
  极为偶然的一次,看到某电视台办的名为《开心××》的节目上,几个孩子登台竞相角逐“孩子王”大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看来是有备而来,上台后大念一通广告词,什么“××酒”、“××饮料”、“××胶囊以内养外”,下面一句实在语出惊人,“××卫生巾给我最体贴的关怀”,主持人迫不及待地抢过话筒,满以为叔叔阿姨会语重心长地教导孩子几句,可他们却喜笑颜开,拍拍小女孩的头,连说:“聪明、聪明,再来一个!”同样是在这个节目中,最受欢迎,博得观众掌声、笑声最多的当属孩子们男女搭配高唱《心太软》等情歌,或是跳什么《饿狼传说》,唱得越露骨、跳得越疯狂越受欢迎。
  还有那个自称节目内容健康向上的《快乐×××》,在这方面也叫人大失所望。在一所幼儿园里,主持人饶有兴致地问孩子们:“什么叫老公”,“什么叫老婆”,“你想找谁做你的男朋友”,当得到孩子们的回答后,这位女主持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不时为孩子们指点迷津,告诉男孩子,“要长得更强壮,要敢于英雄救美,这样才会赢得女孩子们的喜欢。”而另一位主持问一位小朋友,“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小朋友如实答道“摇滚舞”,主持人见有戏,忙追问:“你会跳吗?”小孩摇了摇头,说:“不会跳。”可我们的主持人怎么会放过他,一个劲地要小孩来一个,来一个,直到小孩如同触电般地扭动了几下屁股,才传来主持人一阵欢快的笑声。还有一位主持人则喋喋不休地问一小男孩“男女有什么区别”这个敏感话题,男孩想了半天,指着自己腋窝,高叫一声:“男的这里有毛。”
  虽然童言无忌,但我们的电视文化人有责任给孩子们以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们以真善美的教益。现在的电视上已充斥着太多不宜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东西,但我们的电视人却还在乐此不疲。可能是想通过那些有刺激性的节目来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但是哗众取宠,甚至拿小孩开涮的节目,恐怕失掉的比得到的多。请综艺节目,搞笑别打孩子们的主意,给孩子们奉献些既有趣又有益的电视节目吧。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看台人语
  《读书时间》有品位
  《读书时间》是中央台一套具有高文化品位的一个好栏目。节目采用主持人与嘉宾一问一答的畅谈形式,及时向观众(读者)推介新近出版的各类图书,传递着最新的文化动态和信息。
  《读书时间》拓宽和延伸了读书空间,旨在鼓励观众(读者)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时间》为观众(读者)架起了一座读书的“可视”长廊,使观众(读者)在每一个周末的夜晚度过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厦门 赵恒章
  《人间四月天》,并非成功之作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也有诸多失败之处。首先,该剧大部分情节严重偏离历史真实。如果仅仅是又一部琼瑶式的言情剧倒也罢,可编剧偏偏要冠以徐志摩等人之名,将一代文豪的情感历程演绎成了一个低俗的三角恋爱故事。其次,该剧的演员对角色的把握也有较大偏差!在演员的娃娃脸上、大眼睛中,既看不到大诗人大作家的飘逸,更缺乏真实的激情;而林徽因原本是名噪一时的一代才女,却成了只会嘤嘤哭泣的中学生。
  当然《人间四月天》仅仅是一部商业剧,不必要求它一定要写成历史纪实。但该剧一味以言情的外壳,把历史和人物深层次的东西给肆意扭曲了,这样一个电视剧既然冠以历史真实人名就应负起码的一点道德责任!尽管艺术有虚构和敷衍的权利,但起码也要符合真实的一些人情世故和历史事实,否则,如此随意“戏说”该如何让后人面对这一段真实的历史? 江苏建湖 杜乃彤
  为“红颜”脸红
  《战国红颜》尽管有两岸三地明星的卖力出演,我还是对它大失所望。其中,“西施”给人的印象是:太生硬。演员的自身条件和她的表演都太现代化,根本没有演绎出西施特有的江南美女的气质、神韵。不知演员有没有时间去西施的家乡体验生活,只凭着对西施一鳞半爪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制造出这么一个现代版的西施,实在让人无法与千古传诵的那位村姑相提并论。我真为“红颜”感到脸红。
  湖南株洲 胡志刚
  节目安排不要“一窝蜂”
  只要一部电视剧走红,各家电视台便一窝蜂似的竞相播放。《还珠格格》刚走,《天龙八部》、《鹿鼎记》又跟上。而《少年英雄方世玉》更是当仁不让,据不完全统计,有一段时间,竟有十四五家电视台同时播出。现在又是《永不瞑目》,打开电视机几乎千篇一律全是女刑警与大学生的那段事。尽管该剧很有新意,但是再好的戏也不能没完没了呀。
  山东济南 李会东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神农白鹤
  冬青
  白鹤飞来是远客,
  白鹤飞去有传说。
  当年架木登绝壁,
  采药为民消病灾;
  功成复命乘鹤去,
  神农老祖可再来?
  仙鸟拨云巡九州,
  人间疾苦敢忘怀。
  南来北往白鹤群,
  年年山中起徘徊。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北京举办二○○○年国际电视周
  由北京电视台主办的“二○○○年北京国际电视周”将于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内的近四百家国内电视台、节目制作发行公司、设备生产销售公司以及日、英、法、德、美、俄、新加坡等十三个国家的业内机构将参加电视周的各项活动。十九日北京台将现场直播电视周开幕式晚会《北京通向世界》,二十日播出全面表现电视周交易、展示、研讨活动盛况的直播节目。同时北京台网站(www.btv.org)将及时介绍电视周动态。(聪敏)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闲读偶记

  诗是生活中的绿洲
  金波
  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诗的感觉常常不期然地来到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让孩子学会发现诗,学会表达诗意。应当给他们一个有诗的童年。
  诗是用想象和智慧编织出来的。欣赏诗,就像心灵受着深情的呵护、智慧的启迪。
  童真与童诗有着天然的机缘。浑朴未凿的儿童,最易与诗亲近。他们最易接受幻象。他们有时就生活在想象之中,而诗歌中的幻象,常常能给他们以真实的感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一个为儿童写作的人,以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我笃信别林斯基的那句话:“儿童文学家应当是生就的,而不应当是造就的。”“生就”的,即有天生的禀赋。这禀赋使他们易于全身心地接近儿童,感受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童年,但依旧天真、好奇、易感、耽于幻想,他们一生都保留着一颗不泯的童心。
  现在展示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国当代儿童诗世纪诗丛》,其作者就是具有这样禀赋的人,他们不但在心理上表现了与“成人文学”作家不同的气质,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其独创性。他们能于儿童所熟知的事物中,发现情趣、智慧和美质。
  高洪波的心里,活跃着许多男孩、女孩,他还喜欢“扫描自己的少年时代”。
  关登瀛的儿童诗,忠实于童年的记忆。
  罗英在本诗丛的作者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的诗,总是充盈着浓浓的乡情。
  张俊以是一位著名的歌词作家。我认为,他情性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特别关爱。
  读毕东海的儿童诗,常常像走进童话世界。大千世界中的一花一叶,一山一水,都在他的诗中获得欢欣活跃的新生命。
  还有彭俐、钱万成、王忠范……我与这几位诗人,大多相识相知,个别的虽未谋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想,我们既然已认定为儿童写作,就要坚信这一工作包含着垂之久远的高尚与圣洁。
  儿童诗在整个文学领域里,也许只是一条小溪。然而,它流淌着,这就是鲜活的生命,这就是真实的幸福。
  一个社会,没有诗的空间,是文化的荒原;一个人,缺乏诗的心灵,是文化的迷失者。
  诗是生活中的绿洲。
  我们是绿的播种者。(附图片)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巴黎圣母院(铅笔画) 马雨辰(八岁)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中国儿童影展在美受欢迎
  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和全美国中文学校协会主办,美国太平洋彩虹有限公司承办的“亲情”电影展,日前先后在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和休斯敦举行。这是继去年成功地举办电影展后的第二届影展,由学会陈锦俶会长率领六人代表团,携带《草房子》、《洛河镇的兄弟》及《下辈子还做母子》参展。三部影片在国内深受赞誉,前两部更是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影展期间,代表团受到广大中文学校师生及家长热忱欢迎。(林阿绵)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北京举办《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音乐会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寄明歌曲选》首发式暨少儿歌曲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寄明是我国有影响的女作曲家,她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歌曲。其中,为影片《英雄小八路》主题歌谱曲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成为几代人传唱的歌,一九七八年共青团中央确定它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日前,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音乐会,新一代的少先队员,用歌声展现了寄明歌曲长久的魅力。 (张世英)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乐队现场伴奏放映德国默片
  在世界电影史上,德国默片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为默片现场配乐这一文化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德国的“大都会”乐队正是一支继承了这古老传统的年轻乐队。六月十日至十二日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德国经典默片中,“大都会”将现场伴奏。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家崔鸿根曾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大奖,他也将现场为《卡里加里博士》和《疲倦的死神》配乐,展现中国音乐家对德国默片的独特理解。(海渲)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中国拒绝毒品》拍竣
  大型电视文献专题片《中国拒绝毒品》日前在京封镜。该片采用大量历史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采访各方面当事人,现场实地拍摄等方法,既从理论层面上反映与毒品作斗争的史实与规律,也注重抓住典型案例,对广大群众进行生动形象的禁毒教育。该片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法学研究所、北京超界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摄制,将于六月二十六日联合国禁毒日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播映。 (张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