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酒香人美留客醉
  ——摩尔多瓦克里科瓦酒窖参观记
  本报记者 郑剑
  人民日报代表团一到摩尔多瓦,我驻摩使馆人员就热情地介绍,摩尔多瓦有“三美”:酒美、人美、歌舞美。起初,我们并没有在意。连日繁忙采访,主人特意安排我们参观克里科瓦酒窖。
  车出首都基希讷乌,一路满目葱翠。约半个小时,来到一山丘前,穿过铁栅门,面包车直驶隧道。陪同的使馆人员轻语,这就是克里科瓦酒窖。随后一位漂亮的导游小姐登上车,向我们问好,并引导司机左转右折,然后再领着我们徒步参观。穿街过巷,只觉隧道纵横交错,不知何处为尽头。
  克里科瓦酒窖始建于1953年。当时,由于建设需要大量石料,人们凿山取石,形成许多隧道。地质资料表明,这种优质的磷钙石形成于500万年前,石头中的完整贝壳证明远古时这里曾是海底世界。酿酒专家发现,这些石头具有良好的吸湿特性,可使隧道里的温度长年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湿度在97%,非常适宜于酒的成熟和高品质酒的贮藏,地下酒窖由此诞生。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酒窖总面积达64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50—80米,开通隧道总长120公里;拥有两个生产近10种葡萄酒和4种香槟酒的酒厂,一个酒博物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酒城,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
  克里科瓦的酒博物馆新颖别致,形状似一个倒放的酒杯,里面收藏了648种各类名酒150万瓶。其中质量最好的是1964年、1975年、1983年出产的“解百纳”,1978年出产的“赤霞珠”,1980年、1983年出产的“雷司令”,所有这些酒都按酒龄分类陈列在隧道两侧。年代最久远的是耶路撒冷1902年生产的一瓶白兰地和捷克于同年生产的一瓶健身酒。据说,一位美国富商出价20万美元要买那瓶白兰地,被它的主人以“国宝,不卖”而拒绝。
  除了酒博物馆外,地下酒城还有贵宾室、会议室、办公室、品酒厅、餐厅以及供客人下榻的房间等一系列生活、服务、娱乐辅助设施。酒城宏大、壮观,像迷宫一样,其隧道四通八达,宽可容纳卡车并行,十字路口有交通信号灯。每条街都有一个迷人的名字,均以摩尔多瓦和世界的名酒命名,如少女醉街、满林香街、雷司令街、人头马街、马提尼街、拿破仑街……
  连走带问,目不暇接,不知不觉,导游小姐领我们到休息厅。按照酒城的“规矩”,最后一个节目是品酒。乘兴落座,无暇多思,导游小姐就拿来高脚酒杯和一瓶陈年葡萄酒,给大家一一斟上。其实,大家早就等着“一品为快”了,便不由分说痛快喝下。哪知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有第二种、第三种,干红、干白、红香槟……终于喝不下了。有人说:“不行,我脸已红了。”导游小姐微笑着说:“脸红好,有利于血液循环。”而对脸上没反应的,导游小姐便说:“脸不红,说明您身体本来就健康。”有人还是难以招架,就找人代劳,导游小姐佯装不快,摇头“制止”。结果,7种酒品下来,个个腮红耳热,心生醉意。这一次参观,使我们领略了摩尔多瓦酒美、人美的含义。当然,有此质量上乘的美酒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这里的歌舞焉能不美?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即景

  认识古巴
  何清平
  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人称“加勒比海的一颗珍珠”。一踏上这片土地,我们就被那旖旎多姿的风光所吸引,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受美国封锁和孤立近40年的古巴。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强化封锁,使社会主义古巴陷入空前困难的境地,经济萎缩35%,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但是具有民族气节的古巴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正在逐步摆脱各种困难,满怀信心地建设古巴式的社会主义。
  真正的“公车”
  刚到古巴时,看到哈瓦那的早晨有一些马车拉着学生去上学,给人的感觉是这种景象与美丽的城市不太协调。随后又发现,街头常有一些人站在马路旁好像在等什么,经了解才知道,由于能源特别是石油短缺,古巴公交车辆严重不足。苏联在解体前,每年供给它1300万吨石油,1989年后,古巴石油供应缺口较大,每年最少需要六七百万吨,每年却只能开采20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古巴法律规定,挂红、蓝牌照的公车在有空座位的情况下,遇有人搭车应允许乘坐。否则,百姓可以上告。据说,有的将军的专车都成了班车,每天上下班时,沿途都要拉一些普通百姓。后来我们注意到,公车捎脚的情况确实不少,且超载的情况居多,但从没有碰到过为此而发生争吵的事。古巴的公车,可谓是真正的“公车”,这在全世界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
  购物要凭“卡”
  由于美国的经济封锁和苏联解体,古巴失去了传统的资金、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和稳定的蔗糖出口市场(其原75%的贸易靠苏联东欧)。由于物资紧缺,古巴不得不实行购物“定量供应卡”的办法。定量内的东西较便宜,定量外的要到自由市场上去买,价高而且货不全。如果把比索兑换成美元(古巴允许美元在市场上流通),到外汇商店去买东西,那就更贵了。据陪同我们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每个月给她定量内的食物只够半个月的,后半个月的就要到自由市场或外汇市场上去买。
  在古巴,部长的月工资450比索,教授的工资490比索,卡斯特罗的工资也只有500比索,即使是党中央的官员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尽管这样,古巴人的精神面貌仍很好,对国家的改革和未来充满信心。特别是经过这些年的经济调整,古巴的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去年经济增长6.2%,形势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上学、看病不花钱
  古巴教育普及程度在整个拉美国家中名列前茅。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6.3%。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古巴仍实行9年义务教育,现已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不但免交学费和书本费,学校还管饭,并向学生提供学生制服。在古巴,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受教育人数的57%。不仅如此,古巴每年还接收近2000名拉丁美洲较贫穷国家的学生免费到古巴医学院上学。
  古巴不仅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也搞得不错。古巴政府提出“健康是人民的权利”的口号,实行全民医疗人人平等,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现全国平均每175人就有一名医生,人从生下来到老都有医疗档案,每半年普查一次身体。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4.8岁,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67岁)和现代化标准(70岁)。每年,古巴还向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派出医务人员,大多数是无偿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服务,目前,古巴在国外服务的医务人员有1500人之多。
  “该有的,我们都拥有了”
  在我们的住宿地附近,有一家个体餐馆。一天路过时,我们进去看了看。餐馆不大,不到12个座位。为了限制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古巴法律规定,个体餐馆不能超过12个座位。开餐馆的老少三口既热情又健谈,老板是下岗工人,老板娘是报社广告编辑,女儿是残疾人。由于不少学生到此就餐,生意还算红火,除了交税,还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从言谈中,看出他们一家人的文化素质不低。他们十分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对世界上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关心,询问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如何。他们既希望古巴经济搞活,又希望在社会福利方面有保障,他们想从外界找到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例证或答案。
  当我们问到他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时,老板娘用古巴著名诗人何塞·马蒂的话答复说:“该有的,我们都拥有了。”言语中,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图为古巴首都哈瓦那的著名大道—马莱孔海滨大道。 本报记者 张金江摄(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五月十九日,正在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专程到晋江上郭村,参加一位华裔菲律宾人的塑像奠基典礼。这位华裔菲律宾人就是
  菲律宾民族英雄黎刹
  柯贤伟
  何塞·黎刹是菲律宾一位伟大的民族独立运动先驱,被尊崇为菲律宾的国父。在首都马尼拉和许多城市中,都建有黎刹公园和黎刹雕像。
  何塞·黎刹1861年6月19日出生于马尼拉以南的内湖省卡兰巴镇,是一位有中国血统的华裔。300年前,黎刹的祖先从中国远涉重洋,侨居菲律宾谋生,他的高祖父柯南,就是从著名侨乡福建省晋江县的一个农村移居菲律宾的。近几年来,中菲两国人民和史学界专家学者,联手查家谱、族谱、世系表等,经多方考证于1999年确认,福建省晋江市罗山镇上郭村为何塞·黎刹的祖居地。
  何塞·黎刹成长的年代,正是菲律宾人民备受殖民者残暴统治压迫的悲惨年代,为了祖国自由的神圣事业,黎刹从年青时代便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揭露殖民主义罪恶。他在亡命欧洲的10年中,仍然对祖国人民的斗争非常关注,他多次身陷铁窗囹圄,但不屈不挠。1896年12月30日,年仅35岁的黎刹被西班牙殖民当局杀害。
  何塞·黎刹还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和几部小说。他的两部内容连贯的长篇小说《不许犯我》(或译《社会毒瘤》)和《起义者》(或译《贪婪的统治》),揭露了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神权统治,记述了菲人民受压迫的悲惨生活,并表现了人们的觉醒和抗争。他的作品,对鼓舞菲律宾人民奋起反抗殖民统治,发挥了很大作用。
  鲁迅先生早年在介绍各国被压迫民族文学时,曾多次提到过黎刹的作品,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对于“黎刹”这个名字,鲁迅曾译为“厘沙路、烈赛尔、黎刹尔”;“菲律宾”曾译为“飞猎滨”和“斐律宾”。鲁迅1918年在《随感录》一文中说,他“总最愿听世上爱国者的声音,以及探究他们国里的情状”。“最注意的是芬兰斐律宾越南的事”,“斐律宾只得了一本烈赛尔的小说”。他说,从黎刹的文学作品里听到了“爱国者的声音”、“真挚壮烈悲凉的”声音、“复仇和反抗”的呐喊,“真如时雨灌在新苗上一般,可以兴起人无限清新的生意”。鲁迅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飞猎滨的文人而为西班牙政府所杀的厘沙路——他的祖父还是中国人,中国也曾译过他的绝命诗。”这里所说的绝命诗,是指黎刹临终前夕留下的绝命诗《我的诀别》,用西班牙文写成,曾由梁启超译成中文。诗中写道:“方见天际破晓,我即与世长辞,朦胧夜色已尽,光明白日终至,若是天色黯淡,有我鲜花在此,任凭祖国需要,倾注又何足惜,洒落一片殷红,初升曙光染赤。”一曲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今天读来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不容鱼目混珠
  ——二战纪念日随感之四
  江建国
  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以来,欧洲的政界和公众舆论对极右翼的活动和思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尽管希特勒的徒子徒孙们尚未绝种,但他们是一群过街老鼠,掀不起大浪,算不上可怕。令公众感到意外的是,近年却从本营垒中冒出了几个沽名钓誉之徒。从表面上看,他们与法西斯暴行有不共戴天之仇,立场是正确得不能再正确了;然而,他们或伪造经历,或对历史进行唯心主义的诠释,极大地干扰了欧洲当今准确地总结历史教训的潮流。有代表性的是瑞士的一本假回忆录和美国的一本所谓的研究著作。
  1995年,瑞士一个名为宾杰明·维尔科米尔斯基的作者,出版了一本题为《记忆的碎片1939年—1948年的儿童时代》的回忆录。据维氏说,他在两三岁时就作为犹太儿童受到纳粹迫害,先后被送到波兰马伊达奈克和奥斯维辛集中营,饱尝炼狱之苦。他曾目睹被屠杀的小伙伴的脑浆怎样和雪地上的泥浆混成一片,也曾看到因饥饿而濒临死亡的儿童把手指抠进身体的惨状……战后,他被一对瑞士夫妇收养。为了让他忘记过去,在家里绝对不许提起往事,他为了找回真实的自我而经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云云。这本书出版后,或许是由于一个儿童的见证过于罕见,立即轰动一时,被译成12种文字,多次获奖。以这本“回忆录”为蓝本,拍摄了三部电影,编成了一部舞台剧。维氏本人到处出席报告会研讨会之类,名利双收。
  编造的东西总难天衣无缝。维氏被遣送到马伊达奈克集中营的日期与当时该集中营作为苏联战俘营的矛盾引起了专家的怀疑。瑞士的作家兼记者达尼埃尔·甘茨弗里德经过费时费力的调查,于1998年揭露了维氏的骗局。原来,维氏真名布鲁诺·多泽克尔,从小生活优越,除了确被收养之外,一切都是谎言。他仅仅作为游客参观过上述两个集中营而已。
  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是欺世盗名的最拙劣的手段,但相对来说戳穿不难;另一类欺世盗名的伎俩揭露起来则不容易。例如现年41岁的美国人达尼埃尔·戈德哈根的“研究著作”《希特勒心甘情愿的刽子手———普通的德国人与大屠杀》。这部洋洋洒洒、长达700页的书本是身为哈佛大学讲师的戈氏的博士论文,1996年出版后形成轰动效应,卖了20万册,接连数星期高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希特勒的法西斯暴政为什么会在德国这片土地上出现,历来是历史学界钻研的重大领域。多年以来,严肃的历史学家们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国际环境方面进行了很多分析,当然也包括对德国普通人精神状态的研究。戈氏为了跻身于历史学家的行列,一举成名,便另辟蹊径。“语不惊人死不休”,戈氏对德国人作了一番“精神病理学”式的分析。他说,大多数德国人都是天生的狂热反犹分子,因此是希特勒罪恶的反犹政策“心甘情愿的刽子手”;毒气室和焚尸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国人“有这个意识”,有意识就有存在。
  戈氏的论点受到国际历史学界的激烈批评,认为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其一是把复杂的各种因素简单地归结为一个心理问题;其二是“意识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最终戈氏轰动一时的著作被学术界斥为一堆废纸,戈氏没能挤进历史学家的行列。
  “假作真时真亦假”。伪造的回忆录虽然并没有去为否认希特勒暴行的极右翼张目,却也并非是无害的闹剧,因为它正好授人以柄。极右翼完全可以利用这场闹剧在青年的心目中去散播对历史真相发生怀疑的种子。甘茨弗里德说得好:当代青年对当年人间地狱的存在本来就将信将疑,现在冒出来一个假证人,将使他们对一切都不相信,有朝一日,他们也许真的就去相信奥斯维辛不过是个一般的劳动营的谎言了。他提醒善良的公众,切勿以盲目的同情去代替严肃的思考。
  两颗鱼目曾混在珍珠之中,但最后还是被剔除了出来。防止鱼目混珠的工作还不能算完,舆论界在戈德哈根事件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严肃的历史学著作的问津者却不如戈德哈根的胡言乱语一时赢得的读者多?历史学界是否应该反躬自问一下,他们的工作还存在什么欠缺?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布鲁塞尔的阿拉伯市场
  王露露
  现今,来自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移民,正越来越多地涌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使这座历史悠久的“欧洲中心”城市更具多元文化的特色。
  置身于布鲁塞尔人称为“abattoir”,而中国人叫作“牛市”的一个集贸市场,人们很容易会疑惑:我真的在布鲁塞尔吗?
  “abattoir”,法语意为“屠宰场”,这里从前曾是布鲁塞尔的屠夫们杀猪宰羊的地方。随着大批阿拉伯移民的涌入,该地逐渐被精于经商的阿拉伯商人所占领,随后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和特色的阿拉伯市场。每个周末,除了旅游景点之外,“牛市”几乎是布鲁塞尔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
  市场的规模很大,约3000平方米。远远望去,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但进去一看,市场喧闹却有序,商品琳琅满目却摆放井井有条。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商贩早已摒弃了传统的民族服饰,一个个身着牛仔、T恤,操着流利的法语、弗拉芒语或英语大声吆喝,自豪地夸耀着自己的商品。
  他们的货物,无论是水果、蔬菜、日用品或衣物,都摆放得极富特色和情趣。红红的西红柿一个一个地被码放在专门的小格子里,黄瓜也一根一根地躺在长方形隔断里。来自欧洲南部或非洲的一些叫不出名的五颜六色的水果也静静躺在各自的小格子里,在阳光下,那么耀眼夺目。这时你会觉得这并非市场,而是一场艺术博览会。
  地处嘈杂、看上去不具品位及美感的“牛市”,四周虽没有精美典雅的雕塑,没有豪华的王宫和雄伟的“五十年凯旋门”,但在这里,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讲法语,可以无拘无束地与阿拉伯商人交谈或侃价,感受他们的爽朗和超脱。听腻了比利时商贩一成不变的客套话,置身于阿拉伯人轻松自然的购物天地,你于是会发觉布鲁塞尔会因这些北非阿拉伯人而别具风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缉毒小助手
  清溪
  为了有效地制止毒品犯罪,人们一方面不断寻求先进的缉毒工具和技术,而另一方面则利用有着“一技之长”的动物作为缉毒助手。
  狗 早在60年代,人们便开始利用狗进行毒物探查工作。实践表明,嗅觉灵敏的狗能迅速察觉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冰毒等。
  猪 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警犬学校,教练们训练的小野猪,9个月后就能隔着皮箱嗅出毒品来,以后不久又能嗅出深埋在地下1.5米深的毒品。
  貘 斯里兰卡警方对当地特有小动物貘进行精心训练,然后投入缉毒中去。它们可以机灵地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座舱和仓库进行探查,甚至连狭小的缝隙和行李袋里面,都能随意光顾。一旦发现毒品,会立即发出信号。
  鼠 在美国,许多州的警方和海关利用老鼠缉毒。老鼠的嗅粘膜分布有密集的神经末梢和丰富的血管。科学家根据这一特性,分别给老鼠嗅微量的毒品的气味,并同时予以电击,造成强烈刺激。之后,每当老鼠再嗅到这些气味时,立即会出现剧烈的骚动和狂叫,根据这一信号就能准确无误查获毒品。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动物乐园
  广州知用中学 唐迁乔
  今年三月,我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旅游局的邀请,到维省作七天的环保考察。所见所闻,收益颇丰。
  维多利亚省早就因为其幽雅的环境而享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亦因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出色工作被人们称为“动物乐园”。
  维省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他们为野生动物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为它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而维省健全的法制又保障它们不受侵害。所以这里的野生动物处处可见。很多时候,它们不经意就来到你的身边。说不定你会在公园的大橡树底下看到小松鼠张开爪子向你要吃的,或在傍晚的公路上会看到憨态可掬的无尾树熊(俗称“考拉”)在搬家。维省境内大量的野生动物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让所有到这里的观光客流连忘返,其中以菲利浦岛的企鹅归巢奇观和海豹岩最为闻名。
  菲利浦岛上的神仙小企鹅天不亮就出海捕鱼,直到夕阳西下才成群结队地回巢。当局为旅游者提供了看台和木板通道,让人们可以近距离看到胖乎乎的小企鹅从海中摇摇摆摆地走到沙滩上,走过人们的身边,一直走到工作人员为它们建的“五星级的家”(事实上是木板造的小屋)里去。至于生活在海豹岩上的毛海豹,亦在当地政府的有力保护下繁衍生息,“豹丁兴旺”。这些毛海豹在十九世纪曾因人类的捕杀而一度锐减,只剩下一百多头。如今,法律为它们提供了安定而有保障的生活,所以目前海豹岩上的毛海豹已增至一万多头,游客不仅可乘船前往海豹岩观看几千头海豹齐聚岛上的壮观场面,还可在海洋生物中心内了解包括海豹在内的多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在维省境内还有许多以澳洲的本土动物如无尾树熊、袋鼠、袋熊等为专题的公园。在这些野生动物公园里,观光客可以拿面包喂袋鼠,也可以跟树熊合照。墨尔本市中心一座新建的水族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绚丽的海洋世界。在维多利亚省内,人类与动物之间不存在任何隔膜,他们都好像是对方中的一员。这里真正体现了环保的主题之一——生物多元化。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编者的话
  随着我国中小学校对外交流的增多,不少学生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观察风土,了解社情,结交朋友。这有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今天本版刊登了两篇中学生的来稿,意在告诉有机会出国的学生,请用笔和相机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把它们寄给我们,我们将为你们留出版面。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图为法国马赛的一个街头蔬菜水果市场。
  由于管理到位,市场秩序井然,地上没有菜叶、果皮、污水。柜台上的蔬菜水果新鲜干净,全都明码标价。 余树远 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小事见文明
  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 陆浩
  今年寒假,我有幸赴美国参观交流,走访了8座大小城市。回国后,许多朋友问我美国给我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我会告诉他们,美国人民在点滴小事上表现出的文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美国的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车速普遍很高,然而行人过马路却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行人过马路时都走人行横道,依照指示灯,红灯时在路旁等候,即使一辆车没有,也都耐心等待。绿灯亮时,你只管大踏步前进,闭着眼都没问题。在没有人行道和指示灯的小道上,车总是礼让行人。一次我正欲过马路,看见一辆车呼啸驶近,便驻足等待,然而那辆车却减速并停了下来,司机还打了一个大方而潇洒的手势让我先过,我很感激,立即三步并两步过了马路,这时汽车才行驶。
  这种小事还有不少,如,行人看见有人在照相会主动避让;乘自动扶梯时,人们靠右侧站立,留出一条快速通道;电影散场或乘坐公共交通时,人们会主动礼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