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专页)
专栏:

  代表人民利益 无愧人民拥戴
  民革中央主席 何鲁丽
  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回首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不愧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无愧于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员,我们民革为有这样一个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核心感到由衷的欣慰,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胜利充满信心。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这是我们民革同志的切身体会。早在1948年5月5日李济深领衔发表的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前辈们就曾经表达过这样的心声:中国共产党“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最终战胜靠美国扶植和武装起来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在于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民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的路线,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仍然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半个世纪以来,民革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参政党的作用,致力于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共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显现在我们的面前。适逢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民革为能够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个参政党,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领导力量,我们民革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在任何风浪的考验面前都不会改变的。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民革作为参政党的一员,要更好地担负起参政党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更加踏实勤奋的工作,努力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7版(专页)
专栏:

  团结合作 强国富民
  民建中央主席 成思危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其中首要的是当好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民富国强,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凝聚力之所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致力于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清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首先致力于推翻代表“三座大山”的国民党政权,这既代表了我国广大工农群众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界的愿望。中国民主建国会从成立之初就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到1948年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民建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民建就一直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走上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致力于通过土改、民主改革等措施解放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进行经济建设来发展生产力,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家欣欣向荣,中国共产党的威望也不断提高。民建在这一时期致力于团结和引导其成员积极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工商界人士中发挥了带头、骨干、桥梁作用,配合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传统,成为鼓舞民建会员为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来,民建以“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为行动纲领,努力发挥与经济界联系密切的优势,组织广大成员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就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向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在实践中,民建逐渐形成了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与本会的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经验,并根据中共十五大精神,在民建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写入了民建章程。
  回顾历史,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核心力量。民建全体成员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并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切实推进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尽心竭力为社会服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之际,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继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带领全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建也决心在今后继续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创强国富民的伟业。


第7版(专页)
专栏:

  风雨同舟 矢志不移
  民盟中央主席 丁石孙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之际,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撰文表达了他们对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认识。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中国民主同盟是我国成立比较早、人数比较多的民主党派之一,已经走过将近六十年的历程。它由最初的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党派,发展成为拥有十多万成员,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盟在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中,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种选择永远不会改变。
  近六十年前,正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六个赞成抗日的党派于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九日在重庆联合组成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抗日战争中,民盟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维护民族团结、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主张,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抗日战争胜利后,民盟积极投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和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的行列。一九四七年十一月,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而遭强行解散。一九四八年一月在香港举行的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上,民盟公开宣布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而奋斗。此后,民盟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和召开,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进入了新阶段。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召开的民盟一届四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民盟明确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盟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努力发挥作用,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盟团结广大盟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些实践为民主党派按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盟在近六十年的曲折前进道路上取得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的唯一历史选择,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民盟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展望新世纪,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盟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光荣传统,把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继承和延续下去,把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合作的实践中所形成和积累的经验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民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适应新情况,开创新局面,团结全体成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发挥参政党的积极作用,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第7版(专页)
专栏: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吴阶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九三学社从诞生到健康发展,始终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九三学社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末期,由一批不满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爱国知识分子发起成立的“民主科学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得到了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的指导和帮助。抗战胜利后,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亲切会见了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劳君展、潘菽、梁希等,勉励说:“在爱国、民主、和平方面,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希望他们组织起来,在反内战、争和平,反专制、争民主的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中共领导人的巨大支持,对九三学社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九三学社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并肩战斗。解放前夕,又积极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拥护并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民主党派人士认为民主革命的光荣使命已经完成,纷纷提出解散组织,其中也包括九三学社。毛泽东及时作出决断,并派当时的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转达他的意见,希望九三学社继续存在,发挥作用,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对我社的信任、关怀和鼓励,使九三学社的成员们感到无比温暖,他们抱定“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的宗旨,投入新中国的建设。我社很快恢复成立了中央理事会,全面开展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党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广纳群言,从善如流。民主党派人士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我深有体会。1995年4月,我去延安考察,感到延安革命旧址在保护和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回京后给江泽民同志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感想,并提出了“延安地区的建设应有一个更为完整而精细的长远规划,使经济建设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设更加和谐地结合起来”的建议。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阅后十分重视,分别在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保护革命纪念地的关系,并指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在国家的支持下,有关方面投资2.6亿元人民币对延安革命旧址进行了维修,还成立了管理机构。在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中共领导人与民主党派人士的交往是谦虚和坦诚的,他们的胸怀是宽广的,作风是民主的。
  随着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确立,民主党派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加重大。近些年来,九三学社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全社在自身建设方面也有了重要进展。九三学社诞生和不断进步的历程生动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九三学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九三学社选择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第7版(专页)
专栏:

  追求真理 与时俱进
  农工党中央主席 蒋正华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的光辉节日。79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回顾农工党建党70年来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岁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农工党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和光荣传统,是农工党的立党之本,也是今后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根本前提。
  1930年,邓演达为了反对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坚持继承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创立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我党及时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号召,易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反蒋联共抗日”为我党的总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但我党丝毫没有因形势的恶化而动摇,坚持同共产党合作,为反对伪“国民大会”的召开而斗争。1947年,我党改党名为农工民主党,重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决心继续贯彻。1948年,中共发出“五一”号召。我党同其他民主党派随即联合致电毛主席,表示热烈响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农工党表示今后要永远跟着共产党,一同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彻底实现共同纲领而奋斗的政治路线,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后,多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工党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在共产党领导下,投身改革和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农工党70年来走过的道路,是从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到逐步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道路;是从爱国主义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不断前进的道路。农工党走上这条道路并非偶然,是由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农工党十二大后,完成了领导班子成员跨世纪新老交替的历史性任务。新一届领导班子努力探索参政议政工作的新途径,就改革发展的难点、政府工作的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考察,提出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各方面重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参政党,全部的工作和活动唯有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发挥作用的舞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是历史性、标志性的一年,我们面临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承担起参政党的历史重任,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实现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7版(专页)
专栏:

  四海同心 强国兴邦
  致公党中央主席 罗豪才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时,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的纪念日。79年的光辉历程,79年的高歌猛进,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爱国侨胞无不信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翻开风雨如晦的中国近代史卷,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没有跳出王朝更替的窠臼,康有为的改良未能扭转乾坤,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一切爱国的政治力量和所有真正的爱国者,在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中,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影响下,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从而成为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中国致公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从一个涣散的华侨政党逐步摆脱旧民主主义的影响,走上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并发展成今天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员。中国致公党作为一个与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的政党,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的道路,这既是统一战线力量作用的结果,也是致公党前辈们远见卓识作出的正确选择,充分体现了海内外广大爱国的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的共同意愿。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海外侨胞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半个多世纪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胜利,都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广大海外侨胞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但凡祖国遇到重大历史变迁,或者蒙受外族侵略,他们总是十分关注并挺身而出,在道义、财力和人力上给予全力支持,许多人甚至为祖国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华侨青年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踊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促进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港澳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为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对华侨华人爱国热忱的准确把握,基于对华侨华人重要作用的科学认识,基于对华侨华人对我国改革开放所作贡献的理性总结,把海外侨胞作为我国大发展的一个独特条件。中国共产党调动了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了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而形成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和强大的力量源泉,这无疑是世界政党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以博大无私的胸怀,兼收并蓄,形成各种爱国力量的大联合,体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广泛的包容性,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致公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参政党,将继续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开辟新的渠道,采用新的形式,致力于发展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启用海外华侨华人财力库、智力库和信息库的潜能,为祖国的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第7版(专页)
专栏:

  历史为镜 现实为师
  民进中央主席 许嘉璐
  世界上的政治制度、民主形式多种多样。哪一种制度最好?对这个问题不能抽象地讨论,必须结合各个国家的实际进行分析。适应自己的国情、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利的制度和形式就是最好的。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追求、思考、实验、失败、总结而创造的,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它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样一个制度在中国是最好的制度。
  以史为镜,以中外的现实为师,这是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绝不可少的思想方法。现实和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延续性,谈现在不应该忽略过去。辛亥革命发生后,人们曾经以为“民主”时期到来了,只要借用西方的政党和议会制度就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于是各地掌权者和上层知识分子,包括真正的革命者和想发“革命财”者,纷纷结党,现在有案可稽的就多达几十,统一党、民主党、共和党、国民党等等是其中著名者,连袁世凯也利用“民主”,指使一些人成立了“进步党”。1913年4月,在袁世凯的操纵下召开了议会(根据对选民文化、财产、年龄的限制,有选举权的人只占全国人口的4%左右)。虽然革命的国民党取得的议席过了半数,但在议会召开前夕,准备出来组阁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却被袁世凯暗杀。议会召开后几天,袁世凯就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仅仅过了几个月,议会就被袁世凯解散了。自由结党带来的是全国一片混乱,握有实权的袁世凯就在这混乱中逐步分裂瓦解了分散的革命力量,一步步恢复帝制,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把中国进一步推入苦难的深渊。
  我国八九十年前的那一幕,在世界的许多地区都再现过,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和冷战结束之后,政治制度的“西化”先后出现过两次高潮,其中绝大多数国家“西化”的形式与结果和中国人民所经历过的那段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自独立至今,始终受政党纷争、社会动荡、内乱时有、官员和议员腐败,因而经济停滞甚至萎缩的困扰。我在访问独联体、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时,曾经同那里的议员和政党、议会领袖们就此深入地交换过意见。他们在比较详细地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渊源后,一致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好,如果他们的政党关系和议会能像中国这样,他们国家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儿了。但是他们也表示,他们学不了中国,因为既有外力的逼迫,也有国内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势不两立。由此我得到启发: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这一制度在中国之所以能生根、成长、有效,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个民主党派除了振兴中华、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为人民谋利益之外,丝毫没有某一集团或群体的私利,因而各个政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一些外国人看来,中国政党之间没有争吵,就误以为是“压制”的结果,表决“只是形式”。这也难怪,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看惯了议会里的对立和争斗,对我们的制度难以理解。他们哪里懂得,中国人不是靠吵架吃饭,而是靠协商解决问题。任何决议、法律,在表决之前早已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调查、研究、讨论、协商、修改,准备得比较成熟了再付诸审议和表决,再一次给持各种意见者充分表达意愿的权利。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这种民主避免了多少不必要的内耗,议事和决策提高了多少效率!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急于发展经济的国家,这何其重要,何其宝贵!


第7版(专页)
专栏:

  两岸人民福祉之所系
  台盟中央主席 张克辉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而邓小平最初就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才提出这一方针的。“一国两制”方针一经提出,即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衷心拥护。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八项政策主张。这篇讲话,充满善意与求实精神,回答了台湾同胞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增进了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信任,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以“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福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未来台湾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发展。20余年来,祖国大陆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两岸人民的欢迎,也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赞扬和肯定。香港、澳门相继平稳回归祖国的成功实践,更使人们看到“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
  然而,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时至今日,台湾仍有人在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也注意到,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尽管在5月20日的讲话中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却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是分裂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分裂中华民族,也就失去了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岸最终兵戎相见也就难以避免,这是我们绝对不愿看到的。
  两岸同胞本是一家,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为反抗日本侵略,祖国大陆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台湾同胞为反抗日本占领台湾,先后牺牲了65万人的生命。194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大陆同胞始终不渝地支持台湾同胞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起义,中国共产党公开声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台湾同胞。祖国大陆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愿望,努力维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实质,绝不是要不要民主和实行哪种制度之争,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之争。
  一个中国的原则,本是海峡两岸多年的共识。正是一个中国原则,带来了最近10余年的两岸关系的发展。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两岸可以平等协商,共议统一。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摒弃分裂主张,走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反对“台独”,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共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