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跳跃在西北大漠中的绿色希望
  —治理沙漠的九例成功经验
  靠科技,靠政策,不信绿色唤不回
  过去我们认识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水、旱之灾。所谓洪水荡荡,赤地千里。没想到近年“害群”之中又出“黑马”。今春13场沙尘暴频起西北,直逼京城,席卷半个中国,其前锋甚至窥探江南。沙暴过处,摇门撼窗,烟尘蔽日,白日开灯,路人掩鼻。警钟敲响,国人猛醒,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存亡的大事。
  沙灾因人祸而起,前已检讨许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沙海深处,在治沙一线,与风沙对峙、搏击的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和非凡的智慧。我们承认是以往的过失导致了自然的报复,但我们更有信心用今天的聪明才智和汗水还大自然美丽的容颜。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苦干,不信绿色唤不回。只要坚持下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鱼跃翠湖,林带如网,这美景重现西北不是梦!现在,我们已经在大漠中看见了那几片跃动的绿色。(水木)
  榆林沙区新修的林网良田。
本报记者 孟西安 摄(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用现代企业对付古老沙漠
  宁夏创造“广夏模式”
  现代企业采用现代金融运作方式和运用现代工程手段大规模治沙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事物,却显示了无穷的生命力。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他们毅然投身于治沙伟业,从1996年至今已先后投入近4亿元,将6万亩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改造成绿染万顷的葡萄园和中药园。对于“广夏模式”,本报6月15日头版头条作了长篇报道。“广夏模式”的基本经验是:
  市场经济新机制是大规模工程治沙的基础
  “广夏模式”治沙以投入产出比为依据,遵循市场规律,既有大投入,同时更明确地追求大的有效产出,由此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治沙的新机制。它将公司、基地、农户、加工厂、市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治沙产业链。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行为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形成。“广夏”是企业治沙的先导力量,保持了企业治沙的活力。
  强化规模融资、增强抗金融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治沙
  大规模治理沙漠对企业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广夏”5年中投入将近4亿元,既证实了企业的实力,也不断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开辟多渠道融资途径,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
  大量运用科技手段是治沙高产出的保证
  “广夏”大规模治沙,治理速度大于土地沙化速度,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先行,治沙工程中科技含量高。该集团组建股份公司,向院校和科研部门投资参股,使公司与科研部门连成一体,利益相关,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目前“广夏”在治沙中应用的22项科研成果保持着同行业、同领域的先进水平。(郑有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沙中自有财富在
  伊盟发展沙产业
  指着毛乌素沙漠腹地一大片翠绿的沙柳林,内蒙古伊克昭盟伊旗纳林什里乡农民方万良乐充满了自信地说:“先前这沙漠欺负得咱没个安稳立脚的地方,没想到如今成了绿色银行。”他家共有沙柳近200亩,其中近两年新植的约百余亩,这两年他每年向当地人造板厂卖沙柳的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这是伊盟以沙产业创治沙新天地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
  伊盟总面积8.6万平方公里,风蚀沙化面积占了一半。近年,这里实施了发展沙产业推进植树治沙的整体战略,重要的一环是大片种植沙柳。沙柳是一种灌木,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人们曾担心,农牧民为卖钱乱采滥伐沙柳会带来新的生态破坏。但实践证明,现在农牧民把沙柳当成摇钱树,比任何时候管得都好。
  伊盟伊旗的中密度纤维板厂,每年通过收购沙柳为当地农民增收750万元,每年促使30万亩以上的荒沙披上绿装。东胜市刨花板厂的投产带动当地66%的农户大种沙柳,户均年收入超过1500元,最高可达万元以上。厂子所在的漫赖乡,过去年造林面积不足2000亩,现在都在万亩以上。
  目前,伊盟共建成人造板、中密度纤维板厂5家,年产量近8万立方米,可消耗沙柳12万多吨。农牧民销售沙柳年创收达1800万多元。全盟每年造林面积均以100万亩速度推进。到去年底,沙柳面积达到562万亩。(刘亮明)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一只酒瓶一株苗
  内蒙古发明容器植树法
  过去,内蒙古杭锦旗白音补拉苏木(乡)蒙古族牧民定格日勒和所有生活在库布其沙漠的牧民一样饱受风沙之苦。沙漠掩埋过他的房屋,迷失过他的羊群。植树治沙成了他最大的愿望。但是,在几十米高的大沙丘上,种下的树苗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定格日勒几乎绝望。
  1991年春天,植树季节。一天,定格日勒面对几只空啤酒瓶子出神:要是把树苗插进灌满水的瓶子里,封死瓶口,植入沙漠,不是可以滋养树苗扎根吗?等树苗从瓶口分蘖出根须扎到湿土下,不就有了抵抗干旱自我生存的能力了吗?这想法使他跳将起来,当即找来8只空酒瓶,灌满水,将8棵树苗插进去封口,栽进沙漠。结果成活了7棵。从此空酒瓶成了他的宝贝。近10年来,他就这样在大漠上植树2000多亩,成活率超过95%,控制沙漠面积8000多亩。专家将他的创造称为“容器植树法”,当地政府进行了大力推广。
  目前库布其沙漠越来越多的牧民都这样做,出现了很多植树上百亩、数千亩,甚至上万亩的治沙大户。杭锦旗在修筑漫长的穿沙公路时,建筑者使用容器植树法在公路两边埋下了数十万个植树瓶,慢慢形成两条绿色长城。(刘亮明)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科技人员驻进村
  宋和村人进沙退
  甘肃省民勤县宋和村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交汇处,流动沙丘和荒沙地占了总面积的70%多。过去是“沙上墙,驴上房,黄沙滚滚埋村庄”。50年代以来,他们大规模治沙,挖水井,插风墙,抬土埋沙,固定沙丘,保护被风沙侵蚀的农田和村庄。
  最初的治沙成效甚微,促使宋和村人把眼光投向科学技术。1974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综合治沙实验站派5名科技人员常驻宋和村,指导他们把“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结合起来,用粘土沙障、草方格阻沙、固沙,在沙丘上栽植梭梭、毛条、沙拐枣等沙生植物,在沙地上种植杨树,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在万亩荒沙上树起了绿色屏障。
  1985年以后,宋和村转向发展生态经济林和农村庭院经济。武威的林业部门每年为宋和村无偿提供树苗,派两三名科技人员住在村里作技术指导,在沙丘间的平地上种植经济林木,还帮助宋和村引进、推广抗旱作物和优良畜种,实施渠道防渗、地膜覆盖栽培和果经间作等措施,进行沙漠综合治理。至今,宋和村已种植经济林1180亩,枣树4万多株,苹果树3300株,籽瓜2100亩。农民人均收入在1999年达到2100元。(李战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推广圈养新方式
  榆林草茂羊肥
  放牧的羊群大量啃食荒漠青草,使瘠薄土壤上的植被很难保存,而陕西榆林地区推广耳林乡玉米秸秆青贮氨化舍饲养羊的办法,使种草与养羊同步发展。
  主要做法是:实行禁牧圈舍养羊;将玉米提前10至15天收割,摘掉玉米棒后,将玉米秆收贮氨化处理后养羊。专家测定,此时收获的玉米产量略低,但影响不大。或是春小麦收割后(约7月中旬),再种一季回茬玉米,长到霜冻时,将玉米秆及嫩玉米棒一起收贮氨化处理后养羊。用这些玉米秆再配少量树叶、青草制成的青饲料,羊(包括牛)更喜欢吃,而且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夏季。
  这种办法于1996年在榆林市耳林乡开始试验,1998年取得可喜效果。这个乡有农户1322户,其中养羊户1000户,人均种玉米1.5亩,一亩可收1500多公斤玉米青秸秆,开始在700多户中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氨化舍饲养羊,每户可收玉米秸秆20方(每方550公斤),共计770万公斤。这样做等于节省了770万公斤(7700吨)的青草,对保护林草、治理荒漠化有重大意义。推行这种办法后,该乡的羊存栏率明显增加。1998年该乡存栏羊约1.2万只,去年存栏数上升到1.8万只,今年6月已增加到2.4万只。这种饲养方法已在榆林地区50个乡和靖边县推广。(孟西安 郑少忠)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靠科学探路—
  宁夏建设“八大基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科技治沙,与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西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学院等院校、科研部门一起,在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严重的宁夏南部山区,陆续建立了以水土流失治理、防止荒漠化、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综合研究“八大基点”,探索着治理沙漠的有效途径。
  从扶贫开发入手,努力增加基点农户的收入,保持农民的治沙积极性。固原上黄原来荒山秃岭,1982年建实验点,现在林区覆盖率已达51.3%,水土保持治理度达83%。粮食亩产最高达433.7公斤。西吉下堡基点是自治区科委主持,会同民委、西吉县政府开展《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湿润区域性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开发》项目,5年来累计造林6400亩,种草4800亩,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12.1%。
  分类研究,分类指导,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1982年西北农业大学与固原地区农科所合作,在固原县陶庄建立了宁南旱农基点,1984年农科院在同心县良繁场与河西乡建立了扬黄新灌区基点,都收到了很好效果,旱农基点的科研成果已引起国际旱农学术界关注。
  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走综合整治之路。1990年至1995年,宁夏农林科学院和盐池县政府在盐池北部6个乡建立“盐池县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区”,把治理环境、资源利用、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新增林地63.4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9.5%提高到24.6%,草原面积提高了1.4倍。1985年彭阳县在农建委、农科院的帮助下,建起果树基点和蔬菜生产基地,开发了1万亩土地,年产蔬菜1100万公斤,年产值400余万元,年利润230多万元。
  (郑有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燃料化肥换植被
  江河源头得保护
  青海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然而沙化面积已达2.17亿亩。草场质量下降,产草量急剧减少。
  近年来,这个省相继编制出台了《青海省1991—2000年治沙工程规划》、《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了《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知》。还编制颁布了《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长江、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林业重点治理工程规划》等法规和一些配套政策。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遏制着森林的流失和沙漠化的扩大。
  过去,柴达木盆地里的20多万户农牧民,因缺燃料每年要砍伐烧掉40多万吨灌木林和蒿草根,使沙化面积日益扩大。1996年11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区植物保护条例》,依法保护沙区的各种野生植物。同时,在全州推广太阳能灶3万多台,建设水电站、风力发电站20多个,建成一条360多公里的输气管线,把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格尔木市,农牧民烧柴问题得到了解决,有效地保护了沙区植物。
  青海山民有用草皮烧灰施肥的习惯。用少量牛粪和干柴把从山上挖来的草皮烧成灰施进农田,当地称“烧野灰”。青海8个农业县的农民,每年为烧野灰而挖掉近3000亩的草皮。近年来,青海采取推广施用化肥消灭“野灰”的办法,对买不起化肥的4万多户贫困农民发放扶贫贷款4亿多元,扶持他们养羊养牛,栽树种草,并推行“谁承包治理,谁受益,可以继承、转让、拍卖、长期不变,开发治理”的政策,以调动农牧民治沙的积极性。目前,青海省个人承包开发治理荒漠土地面积已达10万多亩。(马应珊)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政策引导愚公移山
  六家人征服八步沙
  甘肃省古浪县有沙漠2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中部川区盘踞着八步沙等8个流动大沙丘。1981年冬,原漪泉村党支部书记石满、村主任贺发林、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润元、郭朝明等4位党员,会同村民罗元奎、程海,住进了占地5.2万亩的八步沙治沙造林。石满和贺发林病故、郭朝明退休后,三人之子继承父业,6家人治沙不止。
  1985年,他们与土门镇政府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规定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归个人。1989年,县政府给六家人组成的八步沙林场颁发了“林权证”,规定“允许继承,允许转让,长期不变”,使造林和林木管护与种树人利益挂钩。1997年,八步沙林场按照“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受益”的办法,筹资40万元,购入宜林、宜农土地500亩,架设农电线路1000米,修筑渠道3000米,走上以副养林、以林治沙的良性循环新路,既解决了入股人的经济收益,又为继续治沙提供了经济来源。
  18年来,6家人固沙造林4.2万亩,植树1000多万株,存活率达70%以上,建成了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区,有效保护了周围10余个村庄和2万多亩耕地。目前,全县已有45户农户联户或个体承包治沙,获得林权证,治沙总面积达23.73万亩。(李战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分段治长坚持
  策勒流沙变良田
  80年代初,流沙侵至离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城仅1.5公里处,沙临城下。这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提出了绿洲风沙灾害防治的综合防护体系模式,以生物措施为主体,遏制沙漠向绿洲的扩大和蔓延。
  根据科学决策,策勒流沙治理分三个阶段。1983年—1988年间治理流沙15万亩,建成1万亩的治理样板田,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232万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1∶7.5。初步控制了多年不断蔓延的风沙危害,建起了以拦沙河、人工治沙灌木林、绿洲窄带多道防护林等三道屏障为主的防沙体系。治理区域内的植被率由原来的不足3%恢复到了60%。原计划将骆驼刺、鹿角草等杂类草恢复30%,结果达到180%。治理后,8级大风对绿洲构不成威胁,流沙后退了4至5公里。策勒乡原来被迫迁走的60余户农民又迁了回来。
  1991年至1995年阶段在治沙的同时大力种植桑树、杏树、沙枣等生态经济林,共治理沙漠10万亩,农民人均收入由1991年初的367元增长到1995年的1371元。
  1995年,对策勒流沙的治理以及大面积灌溉恢复红柳造林技术等两项成果,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一届“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全球表彰成果中获得奖励。
  第三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0年,主要搞沙漠绿洲过渡带综合治理与开发示范研究。试验区粮食生产达到吨粮田标准,棉花最高亩产已达170多公斤。示范区策勒乡农民的棉花单产由原来的平均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近百公斤,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许多农民看上了电视,拥有摩托车甚至汽车,生活大为改善。
  (李忱)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中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分布示意图
  资料提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茫茫大漠
朱春树 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广夏”人向沙漠开战 石达观 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广夏”在沙漠中建起2万亩中草药园区 郑有义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