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生理治疗的同时,戒毒所的管教也时常与戒毒者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周跃武 摄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今年的6月26日,是20世纪最后一个国际禁毒日。回顾中华民族的禁毒历程,展望世界禁毒风云的变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毒品所诱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正日益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威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禁毒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坚决遏制住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禁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禁毒工作的领导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健全禁毒执法队伍;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地毒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公安机关是禁毒斗争的主力军,在禁毒斗争中必须勇挑重担。一要加大堵源截流的工作力度。加强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边境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堵源截流工作,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强化查缉手段,坚决堵住毒品流入,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出。二要抓好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工作。毒品危害严重的重点地区的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本着什么毒品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毒品问题,哪里毒情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迅速行动起来,周密调查,认真部署,适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重点整治,限期改变面貌。三要严格执法、狠抓办案。要大力开展“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的活动,多破案、多缴毒。同时,要高度重视打击“零包”贩毒,把严打精神贯彻体现在日常禁毒工作中。要按照全国追逃专项斗争的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把潜逃在外的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缉拿归案。要严格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决不允许“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四要全面加强禁吸戒毒工作,努力降低复吸率。对吸毒人员,要切实做到发现一个收戒一个,复吸一个劳教一个。在搞好强制戒毒、劳教戒毒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戒毒工作,建立社会帮教机制,巩固戒毒成果。五要健全管理机制,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逐步建立以监督管理为基础、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有效管理机制,继续完善各有关部门协调运作的进出口核查机制,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和进出口各个环节都不发生问题。
  经验证明,搞好禁毒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因此,我们要把宣传教育、发动组织群众作为毒品工作的治本工程,继续抓紧抓好。要以青少年和“高危人群”为重点,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深入大中小学,深入治安拘留所、劳教所、收容所和戒毒所,深入街道、农村和企事业单位,搞好毒品预防教育。要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引导群众的禁毒积极性,通过成立青年禁毒会、妇女禁毒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禁毒组织,把群众组织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禁毒斗争。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云南、广西、贵州、浙江等地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的经验证明:禁毒要从最基层的社区做起,首先努力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毒目标,创建一片净土。在此基础上,积小区为大区,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在一县、一市、一省乃至全国禁绝毒品。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各地要因地制宜,紧紧抓住本地存在的突出毒品问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保证毒品问题严重的地区尽快改变面貌,有毒品问题的地区努力实现“社会面基本无吸毒人员”,无毒品问题地区继续保持“净土”。
  毒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禁毒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开创禁毒工作的新局面,为彻底禁绝毒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特别报道

  颓废、堕落、晦暗、枯黄、卖淫、盗窃、抢劫、欺骗……这一切都与吸毒者相关,他们是阳光背后的一群人,他们是社会边缘的一群人,他们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他们在毒焰中饱受煎熬……生存或是毁灭?他们中许多人选择——
  走进戒毒所
  本报记者 武侠
  2000年6月5日
  幽静的四层小楼、暖红色大理石地面、铝合金门窗……如果不是门口那块戒毒所的牌子,我会以为自己走进了一所疗养院。
  天津市戒毒所有200多张床位,成立9年来,前后收治了戒毒人员3000多名,主要来自天津周边的省市,偶尔也有少数海外华人慕名前来治疗。
  所长张广福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我们便来到三楼的自愿戒毒区。这里与我想象中的戒毒所距离更远:席梦思、空调、电视、沙发、写字台、独立卫生间,还有一间备用的厨房。走廊里有管教人员24小时巡视,除此之外,这里与一般宾馆的标准间没有太大差别。
  张广福说,戒毒所对自愿戒毒者的管理比较宽松,生活条件舒适,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吸毒人员主动前来戒毒。
  四楼是强制戒毒区。有人在打乒乓球,有人在看电视,还有人在洗衣服。虽说是自由活动时间,可是栅栏一样紧锁的铁门、封闭的窗户,还有看电视时那方方正正的队形,都透露出“强制”的信息。
  强制戒毒者一般由公安机关移交过来,有些是在吸毒现场抓获的,有些是戒毒后复吸被发现的。按规定,戒毒应该收取一定的费用,可是由于经济困难,不少强制戒毒者是免费的。
  刚下楼,护士长王建国告诉我,又来了新的。大夫办公室里,正在办手续的小伙子看起来不过20岁,黑黑的显得很老实,站在边上的中年男子像是父亲,工人模样,听说我是记者,非常紧张,一边擦汗一边小声恳求不要采访,直到我再三保证不会透露他们的真实身份,才平静下来。小伙子职高毕业,考取了厨师证,交友不慎,沾上毒品,父亲发现后,一狠心报了警。
  “您有时间和这孩子谈谈吧,劝劝他,我活着就是为他呀。”说着,父亲几乎掉下泪来。到戒毒所第一天,就接受了这样的委托。不知道大夫和管教们每天面对这些是怎么办的?
  2000年6月5日夜11:30
  晚上9时30分,接到缉毒队的电话,要送几个人过来。10分钟后,护士长、副所长张国庆、护士赵姐还有楼上的管教小宋就在值班室会齐了。9时50分,缉毒队送的人到了,是4名歌厅小姐和2名男子,在宾馆吸毒时抓到的。
  双方办理交接手续、填表、写病历……一片忙碌。我帮着赵姐带4个女孩子去楼上作例行检查。入所前的检查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环。曾发现有戒毒者把针管藏在可乐罐里,还有的把毒品藏在身体隐秘部位,另外还要防止戒毒人员发生意外,所以管理人员检查时格外认真。
  女孩子们换上病号服,被要求大声念着墙上的规章制度,一脸的玩世不恭。4个女孩子都是1980年、1981年出生的,本该在阳光下欢笑,可在这三更半夜,她们却出现在戒毒所昏暗的走廊里,她们未来的路会怎么样?她们的父母知道吗?
  11点半了,大夫们还在做最后的收尾,而小宋和其他管教已经连续工作15个小时了。
  2000年6月6日
  早8时,副所长张国庆按时上班,精神不错,笑着说,昨晚的情况经常有,习惯了。
  与大夫一起查房回来,李某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梅毒,我吃一惊,不是因为她的病,而是护士长的话表明,那个让我同情又有点佩服的漂亮的李某,骗了我。
  “我30岁,25岁时离婚,孩子判给我,苦闷时吸上了毒。我开了一家美容院,勉强能够供养自己,我吸毒不靠男人,不向任何人伸手。我看不起那些为了毒品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人。我想,再怎么样也不能干那种没有尊严、不知廉耻的事,我还有女儿,不能让她长大了以我为耻……”她是那么诚恳。
  刚来时,所长张广福就提醒过,吸毒的人10句话里有8句是假的,可我宁愿相信,李某对我说那些话时是真诚的。或许她确实希望成为自己所描述的那种人,只是没能做到。或许她对我说的是她曾经拥有的美好的一面,她只是想找回堕落中尚存的一点点尊严,或许她真的相信自己就是希望中的那样吧。
  “人格的扭曲”、“精神的分裂”、“灵魂的摧残”……这些字眼听过许多遍,可所见所闻还是给了我巨大的震撼。
  正像大夫们说的那样,毒品对人的精神的毒害远大于肉体的痛苦。戒毒所只能医治他们的肉体,而精神上的创伤却很难复原。
  2000年6月7日
  护士长允许我在管教人员的监督下,单独进入病房采访。
  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她,天津市有名的万氏四兄妹中的四妹。大哥、二哥、二嫂因吸毒致死,大嫂、三哥因吸毒、贩毒被强制戒毒、拘留、劳教、劳改……万某自己也说不清一家人究竟为毒品付出了多少代价。一个星期前,她和男朋友一起再次进了戒毒所。“我已经无所谓了,现在最担心的是家里的两个侄子、侄女,他们千万不能再染上毒品。请你帮忙,在报纸上呼吁一下,狠狠抓那些贩毒的,不要让他们再去祸害人。”
  像万某这样,家庭成员同时吸毒的不在少数,这样的吸毒者戒断难度非常大,复吸率很高,戒毒所里就有第六次复吸又进来的。有些戒毒者刚出戒毒所,当天就又吸上了。
  难怪大夫说,没有什么比吸毒更能摧残人的意志,也没有什么工作比戒毒更能考验大夫的毅力和良知。
  回头看着我在戒毒所的三天采访,无限感慨。这座白色的小楼里上演着多少人生悲剧?多少人能够从这里走向新生,多少人继续滑向深渊?
  戒毒工作绝不是在戒毒所就能完成的,吸毒人员走出戒毒所,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做到彻底戒断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他们能抵制住诱惑吗?谁能为他们继续竖一道屏障?
  “必须要净化社会环境,必须要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努力,这种努力不是浮在表面的宣传和说教,而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和平年代又一场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战争。”我开始慢慢领会大夫们一番话的深刻含义。
  生理治疗的同时,戒毒所的管教也时常与戒毒者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周跃武 摄(附图片)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重塑人格
  ——记湖南省新开铺劳教所的TC戒毒模式
  本报记者 王比学
  “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地,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我不敢面对自己,不敢正视现实,我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而无人可以倾诉……在这个环境里,我们能生根并且成长,再不会像过去一样的孤独,而是一个为自己和为别人活着的有意义的人。”
  这声音不是传自教堂的祷词,而是从湖南省新开铺劳教所的晨会上传出的戒毒信条。
  晨会是湖南省新开铺劳教所推行的TC戒毒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6月4日记者参加了一次从未见过的晨会。
  上午9时,110名劳教人员和4名管教民警搬着同样规格的小红凳围坐成一圈。晨会开始时,大家起立,手挽着手,闭上双眼,虔诚地背诵着戒毒信条。
  尔后,一名由劳教人员自己担任的主持人站在圆圈中间说:“早上好,大家有什么心里话,尽可在这里倾诉。”
  一名姓周的劳教人员站起说道:“还有12天,我就要解教了,心情很激动。我吸了6年毒,戒毒所去过几十次,总是戒不断,以前每次从戒毒所出去,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自己则破罐子破摔。而这次出去的心态是最好的,我在这里增强了自信心,面对复杂的社会,我有了较强的承受能力。在此,我深深感谢民警给我的帮助。”
  主持人接过话题说:“希望大家像他一样,努力从心理上戒掉毒瘾。”
  接下来,晨会还进行了批评与帮助、表扬与感激、推荐格言、发布新闻、集体游戏、当天卫生检查和工作安排等项活动。
  最后,大家毛遂自荐,选出第二天晨会的主持人、格言推荐者、新闻发布者,大家鼓掌通过。
  可别小看这晨会,它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像一面镜子,让劳教人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敢于承认错误,矫正恶习;“表扬与感激”,是让劳教人员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
  1991年新开铺劳教所被湖南省定为戒毒劳教所,至今已收容全省吸毒劳教人员8000多人。湖南省劳教局局长莫祝安向记者介绍,劳教戒毒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以法律强制作后盾,有1至3年的劳教执行期,且劳教工作有40余年的教育改造经验。
  戒毒,难在其“心瘾”难除,人说“吸毒一次,戒毒一世”。提到如何戒断吸毒者的“心瘾”,新开铺劳教所政委邓小雄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对戒毒者而言,心理矫正、精神康复的作用远远大于药物治疗。因此,新开铺劳教所在加强严格科学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重塑人格的特殊途径,率先在全国劳教系统推行国际上先进的TC戒毒模式,即主要利用集体力量,改革以往的生活模式,修正自己的人格,建立全新的生活观念,改善人际关系,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在TC戒毒模式营造的大家庭中,每个吸毒人员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良行为将受到批评,良好的行为将受到表扬和鼓励。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使得每个吸毒者慢慢战胜自我,不再吸毒。”
  TC模式除了晨会外,还有班务会、心理治疗、生活技能训练、家庭会议、行为矫正等形式。推行TC戒毒模式以来,劳教人员的自信心普遍增强,效果比过去明显多了。
  晨会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劳教人员。他曾是湖南省湘潭地区赫赫有名的从事布匹生意的“布王”,拥有二三百万元资产,当地新闻媒体的热点人物。1989年,当时社会上流行“抽大烟”是金钱的体现,时髦的象征。他也不甘“落伍”,赶上了“抽大烟”的潮流。原以为家产吸不尽,没想到吸了10年,到头来,家底吃光了,妻子也离他而去。“在这10年间,我一直在毒海中苦苦挣扎,戒了吸,吸了戒。不瞒你说,戒毒所我就进了30多次,人家都笑话我可以当所长了。对戒毒,我已失去信心,甚至想到过死。这次进了劳教所,开始我很悲观,可不久便发现这里是一种全新的戒毒模式,与以往单纯的吃药、打针完全不一样。吸毒者大多自私、封闭,但劳教所这个大家庭,却使我找到了失去了10年的家庭温暖,心理恢复了正常。尤其是当我们手挽手闭目背诵戒毒信条时,感觉到一股热流在心中流淌。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我现在可以说一点毒瘾也没有了。家属来接见时,看到我这种变化,也相信这次我能彻底戒掉。”
  图为学员们在举行晨会。  周跃武 摄(附图片)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执法者风采

  爱民为民的好所长
  ——记河南省正阳县雷寨乡派出所所长刘文功
  本报记者 李杰
  1999年10月13日上午,近百名农民手拿锦旗、镜匾,从几十公里外的乡村,来到河南省正阳县公安局,恳请上级领导能让已经提拔为县公安局副政委的刘文功重返雷寨工作。县委、县政府顺民心,合民意,重新任命刘文功为县公安局副政委兼雷寨乡派出所所长。
  刘文功就要回来了,全乡几千名群众自发地组织了热烈的欢迎队伍。从下车到派出所,二三百米路,刘文功却走了一个多小时。
  刘文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派出所所长,何以与辖区群众结下如此深厚的感情?
  做确保一方平安的好卫士
  雷寨乡曾是一个出了名的治安混乱乡。1995年春天,41岁的刘文功受命来到雷寨乡派出所任所长。起初,人们对这个身体瘦高、面容清瘦的所长并不在意。6月间,几个犯罪团伙连续作案,仅乡政府所在的雷寨村就有10多家被盗。刘文功愤怒了,他带领民警冒着大雨立即赶赴6公里外的被盗现场,通过勘察摸排,凭着自己多年从事刑警工作练就的过硬本领,果断确定侦破方向,带领民警在泥水中跋涉40多公里,连续奋战28个小时,终于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随后,以此案为突破口,连续作战,接连打掉了3个盗窃、抢劫、流氓犯罪团伙,破获现行案件11起,隐积案28起,犯罪嫌疑人被一一捉拿归案,被盗抢物品一一被追回。雷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增,该乡当年就跨入了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行列。
  做人民信得过的好民警
  刘文功执法办案,只认法,不认人,为了增强执法透明度,彻底堵住说情风,从1995年至今,刘文功坚持用“阳光作业法”处理案件,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并在全县率先推行了“警民联系卡”制度,将全所人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赖。
  说情无用,有人希望用钱物打通关节。1996年6月,雷寨街上的张某因参与打架斗殴被带到派出所,其父当晚送来500元钱,被刘文功当场回绝。其父误以为刘文功嫌送得太少,第二天晚上又怀揣2000元钱来到派出所,刘文功笑着说:“你儿子犯了法,咱教育好了,不还是你的儿子吗?钱你拿回去,我刘文功从不昧着良心吃黑钱。”
  在雷寨人民群众心目中,刘文功几乎成了“公正”的代名词。群众称赞他为“当代包公”。5年来,派出所办理的250多起治安案件,没有一起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诉,更没有因执法不公而引发上访。
  做雷寨人民的好儿子
  刘文功自幼生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1995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刘文功像平常一样,到各村了解治安情况,他走到雷寨西村一座茅草屋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快过年了,怎么这家没有一点生气?经询问得知周氏78岁了,老伴张永臣87岁高龄,老两口无儿无女,无亲无故。前段时间老人头晕一屁股坐在了钉耙上,臀部被扎伤,由于无钱医治,伤口已经感染。看到眼前情景,刘文功的泪水扑簌簌往下掉,他安慰了老人许久。临走,刘文功把兜里的钱全掏给了大娘,让她赶快带着老伴去治病。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刘文功总不忘来看一看,三十、五十元地接济他们。雷寨乡民政所长激动地说:“刘文功对全乡40多名孤寡老人的情况比我记得都清,每逢他们生日和重阳、中秋等节日,刘所长无论再忙都要买点东西去看看他们,他才是雷寨乡的第一民政所长啊!”
  刘文功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他多次被公安部和省、地、县评为先进个人。去年公安部授予他“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今年“五一”节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最近,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授予他“爱民为民的好民警”称号。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法制纵横

  毒品不绝 禁毒不止
  发苑萍
  6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地人民法院都要集中宣判一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严惩一批重大毒品犯罪分子。但禁毒斗争决不只在这一天。我们的态度鲜明而坚决: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毒品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同时也是滋生腐败与犯罪的温床,甚至会危及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坚决、严厉地打击毒品犯罪,是中国政府的一贯决心和政策。
  近代中国遭受毒害之深、付出代价之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近代史上,面对鸦片,我们承受的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屈辱。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并不断蔓延,给我国人民和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灾难。据来自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全国的吸毒人数逐年增加。吸毒涉及的地域在扩大,毒品犯罪案件在持续上升,毒品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吸毒人员大多男盗女娼,家破人亡;毒品犯罪往往是许多严重刑事犯罪和治安问题的重要诱因,各地由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普遍增多。吸毒者多是艾滋病的感染、传播者。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强有力的打击下,毒品犯罪蔓延的趋势并未遏制住。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重要的一条是,境外的毒品发源地通过各种传输渠道使毒品大面积地向内地渗透,毒犯在谋取暴利的同时刺激了毒品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又严重刺激了毒品的进一步扩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打击毒品犯罪必须实行综合治理措施,抓好两个结合:一是打击和防范相结合,堵住毒品源头,阻断传输渠道;二是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的氛围。
  禁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全社会人人有责。为了陷入毒海的孩子,为了流尽泪水的母亲,为了我们的同胞兄弟,为了千万个家庭,为了我们的祖国,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大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