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视窗”终端
  终点还是开端?
  本报记者 杨健
  2000年的春末夏初,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中国IT硬件市场上悄悄地聚集,实达、微软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开发和推广“视窗(Windows)”终端结盟,这次结盟的真正发起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电脑公司——实达集团。
  大科学家和小金鱼——
  告别WINTEL联盟,找回终端的感觉
  什么是“视窗”终端?实达为什么要做它?说来话长。
  如果没有所谓“后PC时代”的来临,“终端”这个词也许早就被人遗忘了。翻开22个月前出版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终端”的概念显得如此“古老”。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计算机还是稀罕物。一台每秒运行数百万次的计算机主机被当成宝贝一样放在隔音隔热的机房里。谁要进行大规模的计算,必须预约排队,等上好多天,才能拿到计算的结果。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使“分时运算”成为可能。通过各种信息输入设备,人们将计算请求通过网络发送给主机。主机可以近乎“同时”地响应多个终端提出的请求。到今天的邮局、银行存取款,我们所看到的键盘、打印机和显示器,就是这种典型的终端设备。
  自80年代起,个人电脑的飞速发展,使以往的“计算中心”从机房迁移到了办公室和家庭。遇到需要多用户协同处理等特殊场合,人们就将个人电脑和功能更为强劲的计算机相连,像当初的主机和终端一样展开计算。其中,提供计算服务的计算机被称做“服务器”,而发出服务请求的电脑则叫做“客户机”。
  这种“闲时各自为战,忙时优势互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由于具有非常灵活的特性,近年来逐渐成为计算方式的主流,很多为UNIX终端写程序的技术人员纷纷移情别恋,转到“视窗”操作系统上编写应用程序。
  然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也并非没有缺点。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科学家和小动物玩游戏,不幸和智商水平较低的金鱼们分在一组。作为主机的科学家和作为终端的金鱼之间,约定了一套特殊的语言进行沟通,金鱼们哪怕是吐一个气泡都要征得科学家的同意。
  驯兽师比尔·盖茨对被金鱼们缠得不胜其烦的科学家说,你给我2.5万美元吧,我可以将10条金鱼培训到牧羊犬的水平。科学家交给盖茨2.5万美元,金鱼由终端变成了客户机。但没过多久,盖茨跑来对科学家说,你付的服务费到期了,你和金鱼之间对话的语言要做修改。如果你再交3万美元,我可以让金鱼达到猴子的水平,否则金鱼还是金鱼。
  科学家又付了3万美元。可盖茨又说,你的金鱼太老了,掌握新语言难度太大,你拿3万美元到葛鲁夫那儿去换10条小金鱼吧。科学家终于愤怒了:“我一定要去找一位知足的驯兽师,不再受你和葛鲁夫的讹诈。”
  1995年前后,这个知足的驯兽师终于出现了。它便是提倡“网络就是计算机”的SUN公司。金鱼们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它开发的网络机(NC)到网上去获取。在因特网上,为金鱼们服务的不只有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行家里手。
  在客户端,造价昂贵、时常需要升级的软硬件被大规模地简化了,只要使用“佳娃(JAVA)”语言将应用程序重写一遍,NC就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环境下自由地运用。这对于长期处于Win ̄tel(微软—英特尔)联盟统治下的IT厂商和用户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也就是从这时起,实达开始了国内第一台NC的设计和生产。
  小马拉大车——
  在NC上栽了跟头的实达,这回要做领先者
  开发NC的进展并不顺利。不是实达的技术水平不够,而是市场对这种尝试还有怀疑。NC比之PC和终端最大的优势在于跨平台,一次编程可以到处使用。但是,当现任实达网络公司总经理的阮加勇拿着实达NC去找客户,劝他们根据JAVA的约定将原来在“视窗”平台上写的信息管理系统重新修改一次时,用户犹豫了。大家都认为NC不错,但大家都在观望。直至NC“收兵”,实达NC一台也没卖出去。
  1997年,就在实达NC处于低潮的时候,阮加勇注意到全球最大的终端厂商慧智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终端——“视窗”终端。看完演示,他和实达网络公司董事长黄奕豪马上断定,“视窗”终端比NC有前途,是实达终端的出路。
  “视窗”平台上极其丰富的软件几乎不用什么修改马上就可以移植到终端上使用,一直在和用户谈JAVA改造的阮加勇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要求用户改这个、改那个了。‘视窗’终端既具备终端集中管理的优点,又有‘视窗’系统的种种好处。”
  从1998年初开始,经过不停的修改和完善,实达推出了商品化的升腾系列“视窗”终端。不过这一次,升腾3000终端没有像NC一样大规模推广。实达在等待,等着支持“视窗”终端的“视窗2000”的发布。
  这一等就是一年多时间。今年3月,“视窗2000”软件一经发布,焦急的实达便开始与微软中国公司频繁接触。随着对实达产品的认识逐渐加深,原本无心的微软对“视窗”终端的兴趣越来越大。到6月份,微软中国公司已经把“视窗”终端视为自己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几家大的IT厂商也注意到了“视窗”终端的发展趋势,湘计算机推出了自己的“视窗”终端,联想、方正也已经开始瞄准“视窗”终端,加上慧智、IBM、香港、台湾的一些品牌,Win2000终端竞争的序幕慢慢拉开。
  实达以自己这匹“小马”的实力,拉动了一辆巨大的产业之车。
  “视窗”终端不是“维纳斯”——
  它是垄断的结束,也是激烈竞争的开始
  实达的兴奋,溢于言表。5月30日,福州实达集团。指着升腾3000终端,黄奕豪自豪地说:“我们在‘视窗’终端上领先竞争对手半年,而且还在前进。目前,我们已经有银行、证券、考试、培训、ERP等多种个性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实达网络公司市场总监刘中东拿出一组数据给我们看:据IDC公司预测,到2003年,全球“视窗”终端的市场容量将由1999年的39万台增加到415万台,销售额将由2.1亿美元增加为14亿美元。
  从用户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让刘中东振奋不已:有用户称,以往布置一个展览会,光是把十几台PC调好,就得花上六七个小时。现在,服务器一协调,所有的终端马上步调一致。同时,那么多因为防病毒、防解密、防员工上班时间玩游戏而将软驱、光驱封上的PC将由“视窗”终端取代,尽管硬件成本节省不了太多,但5年内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将降低56%。微软公司的市场经理殷建松反复强调,明智的用户肯定会选择优秀的产品。两三年后,“视窗”终端将占领30%左右的商用PC市场;5年之后,这种终端的年产销量将达到700万至800万台。
  然而事情真的会如此简单吗?在IT市场上,本来就有一个奇怪的规律:占领最大市场份额的往往并非品质最好的产品。加上去年“维纳斯”计划那么一闹腾,人们一提到微软就有些犯嘀咕:是不是又要垄断市场?对此,殷建松说,“终端市场是客观的存在,‘视窗’终端确实是个有价值的东西,即使微软不做,别人也会来做。实达跟我们合作,并不是它多么喜欢微软。它是从众多的NC当中把我们筛选出来的”。
  刘中东也承认,实达和微软,确实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期而遇。事实上,微软放弃传统的WINTEL联盟,选择做终端,是在市场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率,尽管终端上并不装载“视窗2000”软件,它还是要向每台终端收取一定的使用许可费。这就为反对者提供了诸多口实。他们完全有理由担心,在“视窗”终端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时,微软也许会提高收费标准,牟取垄断利润。
  不管微软如何真诚地表白,它都封不住别人的嘴巴,说不定就会有人发起一场新的“维纳斯”攻势,并要求由政府牵头,以利尼克斯系统为平台来限制微软。
  下面的提醒也许并非多余:“维纳斯”计划的流产,并不是因为市场的门槛和“反垄断”的呼声,而是由于它本身的缺陷。正视“视窗”终端的存在,寻找应对之策,是当下的最佳选择。毕竟,“视窗”终端不是“维纳斯”,它代表着一种超额利润的结束,也预示着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的开始。(附图片)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购买数码相机请注意
  富士柯达有“玄机”
  本报记者 任建民
  210万像素CCD的柯达DC290“插值”成为330万像素。
  像素,指的是图像的解析度,是衡量数码相机档次高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决定数码相机像素数的是一个叫做电荷耦合传感器(CCD)的元件,它上面密布着用于记录图像的光电二极管。像素数实际上就是每单位面积上的二极管的数量。像素数越高的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越高。
  这样说来,像素也不是什么太复杂的概念。但记者最近围绕这一概念对数码相机厂商的采访却让人感觉云雾缭绕,幕后大有文章。
  今年1月份,日本富士公司公布了一款新产品FinePix4700zoom,并大做广告,宣传其解析度达到了430万像素。但是,富士的竞争对手奥林巴斯却指责富士“将实际只有24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宣传为430万像素,误导了消费者”。2月中旬,奥林巴斯一纸诉状将富士告上了德国的法院。
  原来,按照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制定的统一行业标准(也是目前全世界统一的表示方法),富士的这款相机应该标为240万像素。但富士自称发明了一种“超级CCD”技术,将传统四边形的光电二极管改成了八角形,从而大大提高了合成图像的效果。
  德国法院支持了奥林巴斯的异议,责令富士公司改正。几天后在德国举行的数码相机展览会上,富士公司的展台上已没法摆放原来准备的说明资料,结果整个展台一张资料都没有,好不尴尬。
  此后,富士公司消除了有关网站、产品说明书和外包装上的430万像素字样。
  在富士公司的英文网页上,特别注明对有关产品的说明进行了修改,对4700Z的说明是:“1/1.7英寸240万像素超级CCD,图像文件超高分辨率达430万像素。”
  但是在中国,富士却没有修改说明材料的意思。直到目前,富士的销售商散发的宣传彩页带有“430万超高像素”大字,在报刊上发布的广告也说是430万像素,只字不提240万实际像素的事。在富士数码相机中国总代理中恒视讯科技发展中心介绍4700Z的主页上,写着“采用一块0.58英寸的430万像素超级CCD”。与英文两相对比,其中的差别不言而喻。中恒视讯科技中心负责富士相机销售的戴戎女士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她说,只提430万的效果不提240万的实际像素,是怕把消费者搞糊涂了。反正你想买430万像素的相机,这款富士能满足要求就行了。
  可是这款相机真能拍出和真正具有430万像素CCD的相机完全一样的照片吗?在记者的追问下,戴女士也承认,肯定没有真正的430万像素CCD好。据奥林巴斯的说法,这款标称430万像素的相机,充其量和其他公司300万像素的相机不相上下。
  富士公司北京办事处数码部主管马行先生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马上反问:“柯达把装有210万像素CCD的DC290相机说成是330万像素的,你知道吗?”在柯达的经销商那里,记者拿到的宣传彩页的最上端,用最大号的字体写着“330万像素”下面还写着“同级相机最高解析度”。
  在柯达中国公司的主页上,介绍DC290时,用中文写着“利用像素插值提供同级相机中最高影像解像度330万像素”。根本找不到210万像素的字眼。但柯达公司的英文页面却写着:210万像素高解析度,相反没有330万这个数字的影子。
  据了解,所谓利用“像素插值”法提高解析度,是一种用软件算法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由此产生的330万像素,与430万像素CCD生成的图像有本质的不同。用马行先生的话说:“如果用这种软件方法也算数的话,其他品牌的相机生产商也可以做到。”
  记者打电话到柯达中国公司北京办事处,数码相机部的陈女士一听来意,马上说:“对不起,我是刚来的,不太懂技术问题。我们负责这方面的同事正在开会,请你留下电话。”从下午4时一直等到5时30分也没回电话,记者再打过去,电话已经没有人接了。
  富士的马行先生说:“如果说我们的宣传有水分的话,柯达比我们更水。因为我们毕竟是用硬件方法提高分辨率的。”
  在新技术、新名词上故弄玄虚、蒙骗消费者,已经不是一个新出现的现象,也不光在数码相机行业内存在。本文无意从技术的角度探讨到底是哪种提高图像解析度的方法更好。笔者相信,无论是硬件方法还是软件方法肯定都有作用。只是对于厂家这种不对中国消费者说实话的做法有异议。消费者不是三岁的孩子,多解释几句怎么就会糊涂呢?难道中国消费者智力比外国人低?既然有约定的行业标准,表示分辨率时就应该用大家认可的方法。如果每个厂家都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消费者才真正被搞糊涂了,弄不清你这个330万和别的厂商的430万到底谁高谁低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厂商自己。当然,那些没有技术实力、喜欢混水摸鱼的厂商例外。
  这款标称430万像素的富士4700Z相机装配的是240万像素的CCD。
210万像素CCD的柯达DC290“插值”成为330万像素。(附图片)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网评

  网站评选进退两难
  萧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举行的十佳网站评选面临着重大考验。这些天来,全国各地的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一些参加评选的网站舞弊的丑闻,北京、上海和广州都出现了网站暗箱操作的现象。虽说媒体都是就事论事,但相信CNNIC已是如坐针毡,以至于不得不出来发了个声明,称对于违规的网站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此时是进退两难。继续参加吧,如今这个评选已是声名狼藉,即使能榜上有名,也不觉得光彩,反而会被人疑为作弊最卖力者。不参加吧,又不甘心。个别网站虽说声称有退出评选的可能,但其实还在静观事态的发展,等待CN ̄NIC进一步的行动。
  可CNNIC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机构,只是受政府委托,行使网络域名注册等职能。它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对舞弊网站进行调查,也就谈不到处罚措施。CNNIC进行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本是件好事,可掺进网站评比后,使调查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评比这一着,早已经被别的行业使滥了,也使坏了。实践已经证明,这类评比活动弊大于利。十大冰箱、十大彩电、十大洗衣机评比等等,不一而足,到头来搞得怨声载道,有关部门不得不来个统一禁令,才算收场。
  如今说CNNIC的网站评选活动也到了怨声载道的程度,应不为过。媒体一边倒的批评之外,人民日报网络版的调查也反映了网民的心声。针对“你会参加CNNIC的网站评选吗”这一问题,回答者踊跃。短短几天来,已有6000多人投票。其中40%的网民表示不相信CNNIC的调查结果。还有近20%的网民表示因手续繁琐或涉及个人隐私而表示不会参加投票。有意思的是,近30%愿意参加评选的网民表示是为了奖品才参加。就是说,如果不是以奖品做诱饵,近九成的网民不会参加此次CNNIC调查评选。
  这种淡漠非自今日始。根据CNNIC自己公布的数字,去年获十佳网站第一名的新浪网只获得1.2万张选票,排第十名的网站更是仅获得2000张选票,而当时中国的网民是400多万。反差如此之大,选出来的网站有没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
  如果大家都别拿这种评选当真,倒也罢了。谁爱组织、谁爱参加,那是他们的事。只是有些不明就里的人偏拿这事儿当真。最不应该的是媒体也在当真,每次评出“十佳”来,都不惜版面争相报道,结果弄得普通老百姓也都信以为真。
  这么多的参评网站作弊,也说明CN ̄NIC此次评选的规则漏洞太多。CNNIC应该正视现状,即使评选继续搞下去,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如何制定科学严密的评选规则。否则,CNNIC树立自身权威的初衷只能得个适得其反的结果。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网络生活

  网络民俗语言探析
  曲彦斌
  民俗语言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生不息、不断创新的语言文化现象。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的计算机数字化网络的推广和普及,造就了一种以网络生活为依托的、独特的现代社会生活群体——网络社会群体,即所谓的“网民”、“网虫”。“网虫”基于网络生活创造、使用的流行语,就是这样一种新民俗语言现象。
  那么,这些“网虫流行语”是如何生成的呢?若从词源学的视点加以考察的话,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直接出自英语。计算机网络流行语大都出自英语文本,这个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文化现象同样也直接影响到网虫流行语的语源状况。例如“猫”,即调制解调器,是英语Modem头一个音节的谐音。“伊妹儿”,系英语E-mall(电子信箱)汉译的谐音。“黑客”,英语为Hacker,是指通过一定的指令或程序故意袭击他人计算机系统的入侵者。
  其二,汉译过程的变异结果。计算机网络使用着大量的外来语,通过翻译来接受、使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使之“汉化”的过程,从而更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例如:“板”,一作“版”或“坛子”,即电子信息板(BBS)。电子信息板是网上交流信息讨论问题的主要工具和载体,亦即论坛。因而其主持者就理所当然地称作了“板主”或“坛主”。“网虫”们一向富有幽默感和想象力,于是又取“板主”的谐音,将其称作“斑竹”。“斑竹”又叫“湘妃竹”,在汉语文化中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词汇,古代神话传说此竹乃因尧帝的两个女儿亦即舜帝的两个妃子啼泪滴竹成斑而来,即所谓“斑竹一只千滴泪”。在BBS中,用“斑竹”称谓论坛的主持人,实在是很有诗意,颇具汉语文化色彩。
  其三,源自汉语本身。汉语表现与表达能力之强,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对外来事物和新事物的接受上。网虫们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流行语,以其独到的文化底蕴而别具情趣,是任何外来语所难以替代的。例如:对于因初学上网而操作技术尚不熟练者,称作“菜鸟”。已经掌握基本电脑网络技术可以自由操作上网者,称作“飞鸟”。“老鸟”,则是泛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水平较高,或上网时间长、经验多、技术熟练的操作者。“菜鸟”之“菜”,在北京方言中是指无能或废物的语汇,如“菜货”、“菜包子”之类。在此,与“鸟”组合成为复合词“菜鸟”,既是初上网者的自谦之辞,也反映了其初学上网的经验不足。显然,这是出自北京方言的一个网虫流行语。
  凡此种种,这些趋时求新的网虫流行语大多以通俗、幽默和个性化特点见长。正因为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网虫流行语才易诵易记、易于流传,对于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人物风云

  文学眼光看网络
  叶真
  赵启光博士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后到社科院文学所就职,后赴美国留学,获马萨诸塞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卡尔敦大学,从事亚洲语言文学教学工作。
  研究文学的赵启光对网络很着迷。他说,研究了大半辈子的文学,最深切的感觉是“文学无结论”。而业余时间,对经济学的偏好使他有能力对经济走势作出自己的判断。有趣的是,多年来,他发现自己的分析常常被事实证明是对的。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对于一介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快乐。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研究文学之余,专攻网络经济。
  作为一位文学博士,他提出了以“历史感和文学心”来观察网络经济。他说:“纳斯达克本身就像一本小说,情节起起落落,有高潮、有低谷,有伏笔、有悬念。尽管网络公司都在亏本,人们还是蜂拥来到纳斯达克,追捧以网络股为代表的高科技股,其实反映了人类的一个共性:愿意相信超现实的东西。人们总是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也就是人类的文学性。”
  赵启光认为,19世纪是生产的世纪,经历了工业革命,发明了电力、机车等等。20世纪是商业的世纪,资本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到了21世纪,生产已不成问题,技术的进步使以往成百上千人才能组织的生产,现在几个人就可以做到。而这个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信息,信息也决定着资本流动的方向。以股市为例,这是一个全民齐动员的筛选过程,每个人都起着调度员的作用,从而最终发现:谁代表未来?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斗争。
  赵启光认为,以网络经济为特征的信息世纪,中国人具有一些特别的文化优势。首先,中国人从本性上来说喜欢新技术,以拥有高技术产品而自豪。这也是为什么手机等产品在欧美反而没有在中国普及得快的原因。
  其次,中国人喜欢文字的东西,崇尚符号,比如对书法的追求。文字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用文字表达具体的物体,第二是用文字表达概念,第三是用文字表达符号。而网络不过是辆车,其中装载的是信息,也就是文字和符号。沉浸在文字中的中国人容易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快得惊人。中国人的第三个特点是喜欢交流信息。几个老大妈凑在一起,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无所不谈。这种信息分享也是与网络的基本特性相吻合的。
  在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中国人的缺点是缺乏合作和组织能力,每个人都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在互联网时代反而成了优点,因为互联网是造就个人英雄的,是个人智慧的理想表达工具,不需要太强的协调能力。互联网鼓励个人创造,这也与中国人传统的个人奋斗精神是一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当然,这种飞黄腾达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个人奋斗的结果。现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小网站,正是这种精神的一种体现:大家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都能成为雅虎、亚马孙。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大家前仆后继。
  赵启光说,基于以上的几个特点,不要把网络统得过死,再建立起相应的信用机制,一定能够后来居上,在信息社会上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千夜网搭建网上发行平台
  本报讯 沈阳东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6月7日正式开通“千夜网”(www.100ln.com),同时启动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网上发行”。这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与传统期刊媒体在保留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强强合作搭建的报刊发行网上平台。在此平台上,传统的期刊发行模式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原有的批销方式、物流传输、结算等诸路径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从而大大加快编、发、读三者之间的信息反馈速度,为期刊社实现“零距离发行”作出尝试。(周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