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南联盟议会两院主席会谈
  双方就双边关系和进一步加强中国人大和南议会间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2日电 记者蒋安全、谢戎彬报道:正在南斯拉夫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12日上午前往南联盟议会大厦同南联盟议会共和国院主席博若维奇和公民院主席米尼奇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进一步加强中国人大和南议会间的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博若维奇代表议会两院,对李鹏委员长应邀访南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1997年,米洛舍维奇总统同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南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中关系是富有成效和富有活力的。此次李鹏委员长访南,为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他指出,议会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南方十分重视在这一领域同中国开展交流与对话。
  博若维奇表示,南联盟议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他说,这些成就加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扩大了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他对中国反对霸权、主张世界多极化的立场表示赞赏。他重申,南议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政策。
  博若维奇对中国政府在科索沃问题上所持正义立场表示感谢。
  李鹏说,中南两国之间有着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这种友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二战期间,中南两国人民曾为反法西斯相互支持,并肩作战。近年来,这种关系再次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特别要指出的是,1997年,江泽民主席和米洛舍维奇总统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南关于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中南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鹏指出,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应一律平等。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选择什么道路、制度,乃至意识形态,都应该由该国人民自己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由于我们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遭到外来侵略的类似遭遇,所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很容易找到共识。现在,世界上有的国家把“人权高于主权”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这是毫无道理的,中国坚决反对这种作法。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应该由该国的政府和人民自己来解决,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应以任何借口进行干涉,更不能采取武力行动。
  李鹏说,这次来访,我和我的同事看到南斯拉夫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的战后重建,并取得了明显成绩。我们相信,尽管南联盟还面临着暂时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南斯拉夫在地域上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并有着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经济一定会得到振兴。
  李鹏指出,议会间交往与合作是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中国全国人大和贵国议会的交往不断。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进一步发展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这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李鹏邀请南议会两院主席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两院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会谈是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参加会谈的中方人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和高德占、谢世杰、任克礼、李来柱、聂大江、吕聪敏、杨文昌、吴文昌、潘占林等李鹏委员长的陪同人员。
  参加会谈的南方人员有共和国院副主席加耶维奇,公民院副主席奥伊达尼奇,以及利斯蒂奇、尼科利奇、斯托伊科维奇、鲍伊奇、达吉奇、佩西奇、绍科洛瓦吉奇、舍舍利、米伦科维奇等。
  上图:李鹏委员长与南联盟公民院主席米尼奇和共和国院主席博若维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安子介先生公祭仪式在香港举行
  受中央委托,叶选平王兆国等专程赴港参加公祭仪式
  安子介先生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赴港看望和转达沉痛哀悼及对其亲属的亲切慰问
  新华社香港6月12日电 (记者汪金福、李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安子介先生的公祭仪式,今天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安子介先生因病于2000年6月3日15时12分在香港逝世,享年88岁。
  受中央委托,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王兆国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郑万通、廖晖、刘延东等专程来香港参加今天的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姜恩柱也参加了公祭仪式。
  今天上午,香港殡仪馆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礼堂正厅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安子介先生”的横幅,下方是安子介先生的遗像,遗像前摆放着安子介亲属敬献的花圈。鲜花丛中,安放着安子介先生的灵柩。安子介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上午9时30分,公祭仪式开始,全体肃立默哀。叶选平、王兆国、霍英东和董建华、何厚铧及参加公祭仪式的全体人员,分别向安子介先生的遗像三鞠躬,然后依次来到安子介先生遗体前,向这位著名的爱国人士作最后送别,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央驻港机构负责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以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社会各界代表也前往送别。
  安子介先生病重期间,中央对他的病情非常关心,专门派出医疗小组,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同志曾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郑万通等专程赴港看望。安子介先生逝世以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姜恩柱受中央委托,立即赶赴香港港安医院,向安子介先生的亲属转达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安子介先生逝世的沉痛哀悼和对其亲属的亲切慰问。安子介先生住院期间,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悉心医治和照顾。
  安子介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进步的一生。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作出了突出贡献。香港回归后,他全力支持以董建华先生为首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继续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新的贡献,并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他关心和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关心人民政协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在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往与合作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安子介先生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以各种方式向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的还有: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吴仪、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肖扬、韩杼滨、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巴金、钱伟长、卢嘉锡、任建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张思卿、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以及李德生、肖克、张劲夫、张爱萍、段君毅、耿飚、黄华、习仲勋、彭冲、廖汉生、王芳、谷牧、杨成武、吕正操、马文瑞、王恩茂、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王汉斌、张震、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吴学谦、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钱学森、胡绳、苏步青、董寅初、邓力群、张廷发、韩光。
  中央有关部门,内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各界人士、机构和团体,以及安子介先生生前友好也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对安子介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同莫哈埃举行会谈
  希望双方积极探讨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的途径,把中博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谭国器)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博茨瓦纳总统莫哈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江泽民说,阁下1976年以来多次访华,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我们对阁下多年来为中博友好关系的发展所做的大量有益工作表示赞赏。今年是中博建交25周年。回顾过去,两国在政治、经贸等众多领域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富有成效。中方对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感到满意,对博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在人权等国际领域给予中国的支持表示感谢。
  莫哈埃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富有实效的方式参与了博茨瓦纳的建设,给予我们以慷慨的援助,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博茨瓦纳人民的友好情谊,可谓“患难见真情”。他表示,目前博中两国政府间和民间的互利合作在不断加强,博方希望进一步密切和加强与中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莫哈埃重申博茨瓦纳政府坚定地支持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中国早日实现统一。
  江泽民说,总统阁下访华期间,双方将签署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双方企业家还将举行经贸洽谈会。我相信这将对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产生积极作用。希望双方积极探讨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的途径,把中博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江泽民表示,独立以来,博茨瓦纳政府和人民在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贵国的发展经验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贵国政府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国家间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莫哈埃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对南部非洲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说,中国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的倡议是非常及时的,这对我们共同探讨如何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会谈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莫哈埃总统举行了欢迎仪式。
  六月十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仪式,欢迎博茨瓦纳共和国总统莫哈埃访华。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永远凝聚在党旗下
  ——北京市崇文区职介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纪事
  新华社记者 李烽 刘浦泉 本报记者 吴坤胜
  “我曾经彷徨,像单飞的孤雁,眼前的世界迷迷茫茫,困难无援手,何处诉衷肠?孤雁重回家,就像逢露的禾苗,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我不能彷徨,支部就是家,眼前的世界我们去闯……”
  这深情的诗句道出了一群“流动”党员的共同心声。他们曾经失落、困惑、受挫,如今他们自信、振作起来,高扬起信仰的风帆。
  被他们称之为“温暖的家”的地方,就是被北京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崇文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
  党员下岗了,但信念不能漂移;流动党员可以暂时失去工作,但不能失去组织
  1996年8月的一天,北京市崇文区职介中心主任刘燕平又一次接到一个流动人员的电话:职介中心能否接转党组织关系?
  刘燕平从担任职介中心主任那天起,就不断接到同一内容的电话。当时,在崇文职介中心存档的“下海”、下岗和失业等各类人员达3600多人,其中党员300多名。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离开原单位后组织关系无处转接,有的放在街道,有的存在某个单位,有的甚至自己拿着。由于组织关系没单位落,他们长期处于无组织管理的流动状态中。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刘燕平说,党员不能失去组织,不能长期处在无组织管理教育的状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有责任把流动党员重新聚集在党的旗帜下。1996年9月,在崇文区劳动部门的支持下,萦绕刘燕平心头多时的想法付诸实现:崇文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正式成立。
  今年39岁的个体出租司机孟亚春,1983年初在部队入党,复员后在北京一家食品公司招待所当司机,1995年离开单位,他把个人档案材料转入崇文职介中心,但组织关系一直无处接收。“当时离开原单位两年了,一直在外面漂着,没有任何组织生活,总觉得精神没有寄托,心里很别扭。听到流动党支部成立的消息,我赶紧把组织关系转了过来,那真是一种回家的感觉。第一次参加支部的党日活动,当我听到熟悉的《国际歌》乐声时,眼泪禁不住刷刷地往外流……”谈起当时的心情,孟亚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黑龙江返京知青、共产党员蒋凤仪,回京后由于没有固定工作,半年一直找不到地方接转自己的组织关系,内心十分苦闷。1997年夏天,当她得知崇文职介中心成立流动人员党支部的消息后,喜出望外,马上将组织关系转了过来。
  何止孟亚春,又何止蒋凤仪。在职介中心存档的流动党员满怀着喜悦与激动,纷纷把组织关系接转过来,一颗颗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目前,支部流动党员已从最初的13名发展到340多名。1999年11月9日,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共崇文区职介中心党委宣告成立,所有流动党员都纳入了组织教育管理的网络之中。
  说真话,办实事,聚人心,为流动党员建造一块永远的精神高地
  “你们到了这儿,就是回到了家,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吧。”1996年9月第一次党日组织活动时,看见到会的13名党员都闷着头不说话,刘燕平用“家里人”的话语拨动了大伙的心弦。
  流动党员耿梅娟哭着说起自己的经历:她原是内蒙古建设兵团的一个连队指导员,返京后因长期患病,被企业辞退,丈夫每月只有400元工资,孩子正在念高中,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她问道:“我可怎么活下去?”
  会后,党支部根据有关政策积极帮助她在职介中心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第一次领到退休金时,耿梅娟激动地哭了:“又是党给了我温暖。今后无论我在哪里谋生,都要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光和热。”如今,她已被推荐到一家商店当值班员。
  流动党员蒋凤仪,碰到了求职、住房、养老、看病等诸多困难,身心受到很大打击。党支部想方设法取得有关部门支持,为她办理了各项证明,解除了她的养老等后顾之忧。她动情地对记者说:“党支部的一次次关心、帮助是对我的一次次震撼,也激励我为党、为社会去贡献我的余生。”现在,蒋凤仪已被聘为一个居委会的主任。
  流动党员职业不同、地点分散、不易集中、变动频繁,这对流动党员支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中心党支部一方面把关心、解决党员的生活困难、思想困惑和坚定党性、信念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开展党日活动、年终考核评比、入门教育等六项教育管理制度,并创办《流动党员之家》专刊,分发给党员,作为党支部和党员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桥梁。
  党支部把每季度一次的党日活动作为加强组织建设的突破口。要求党员亲自交纳党费,并结合形势开展专题党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像义务种树、抗洪救灾捐款、香港和澳门回归庆祝活动等,使党员在真挚、有益的组织生活中培养组织观念。每次组织生活,党支部想方设法通知所有流动党员参加,确保“一个也不能少”。职介中心党委建立后,采取自愿报名与考核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一支由16名政治素质好、工作比较稳定的党员组成联络员队伍,每人负责与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保持固定联系,及时反映他们的思想、就业等动态,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组织生活。
  现在,参加党日活动已成为流动党员的精神需要,有的发着高烧从医院赶来,有的从外地打来长途电话请假并汇报思想……去年“七一”,党员出租车司机张占平正好赶上一个公司包车,租金400元,但他宁愿少挣点钱,也没有放弃参加这一天的党日活动。他说:“每次参加党日活动,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充满生机的党建活动对普通群众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目前,在崇文职介中心存档的流动人员中已有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里求职,获得的不仅仅是机会,更是被唤醒的自尊和自信
  崇文区职介中心流动党员支部认为,帮助下岗流动人员重新就业,身处劳动力市场的共产党员无疑应当担当这个重任。支部号召流动党员无论在什么行业都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让党旗在人民心中高高飘扬。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记者参加了职介中心免费为求职者开办的“职业指导谈心会”。一位40多岁的女辅导员先让与会的十几个下岗失业人员填写能力与个人素质测试表,接着请他们依次分析自己求职失败的原因,并归纳成文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女辅导员现场模拟求职的不同情景,让大家认真分析面试技巧的得与失。
  这位言语热情亲切的女辅导员就是获得“北京再就业明星”称号的流动党员王桂玲。她曾是一家国有企业先进职工,1994年下岗不久,丈夫离家出走,一人拉扯着上学的孩子,生活一度很困难。两年前,当她到职介中心求职时,流动人员党支部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聘她为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她热情接待求职人员3000多人,推荐1300多人次,成功650多人,其中有下岗失业人员263人。一些企业慕名前来高薪聘请,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我在职介中心薪水虽不高,但职介中心流动党员支部给了我精神上的帮助。在这里,我每过一次组织生活,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为下岗职工找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为党和政府分忧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王桂玲每星期都要主持一次这样的谈心会。每次她都会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从绝望到勇敢地面对失败,走上再就业岗位的亲身经历,为求职者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精神力量。许多前来求职的下岗职工听后深受启发。“在这里求职获得的不仅仅是机会,更是被唤醒的自尊和自信。”49岁的流动党员王绪彪这样对记者说。
  下岗女工李秀鸣被职介中心介绍到一家合资公司当保洁员,开始丢不开面子。参加了谈心会,王桂玲的经历对她触动很大,明白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李秀鸣调整了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通过支部活动已有十几名流动党员实现了再就业。
  “不仅要把职介中心建成流动党员之家,还要办成流动人员之家。”为适应新的形势,党支部对流动党员提出新的要求:流动党员不但自己要实现再就业,还要带领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为他们开拓新的就业空间。
  去年9月,在职介中心求职的十几名下岗人员筹建“天露林休闲食屋”。资金短缺,流动党员排起了长长的捐款队伍;设备不足,又是党员和积极分子送来了桌子、水桶、洗衣机和各种餐具。今年春节过后,“天露林”正式营业,20多名下岗和失业人员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岗位,辛勤经营,小店生意日益红火。
  今年4月8日,“天露林”经理、入党积极分子冯格平与全体员工捐款制作了一面锦旗,赠送给崇文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党委。冯格平说:“这面锦旗价格虽不昂贵,但代表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党的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敬佩。谢谢你们——中国共产党人!”
  这面高挂在职介中心大厅墙上的红色锦旗,七个大字金光闪闪:党的光辉照我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致电普京祝贺俄罗斯国庆日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今天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俄罗斯国庆日。贺电说:
  值此俄罗斯联邦国庆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阁下并通过阁下,向俄罗斯人民致以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
  俄罗斯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我相信,在阁下的领导下,俄罗斯必将在振兴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人民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必将在新世纪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祝友好的俄罗斯联邦国泰民安。
  祝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常青。


第1版(要闻)
专栏:

  菲独立一百零二周年和中菲建交二十五周年
  江泽民致电埃斯特拉达表示祝贺
  新华社北京六月十二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九日致电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就菲律宾独立一百零二周年和中菲建交二十五周年表示祝贺。
  江泽民在贺电中说:“一个多世纪以来,菲律宾人民在维护国家独立、振兴民族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并祝菲律宾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江泽民说:“中菲建交二十五周年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相互了解与信任与日俱增,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和扩大,两国关系日益走向成熟和巩固。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他还表示对两国关系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并愿与埃斯特拉达一道推动中菲睦邻互信合作关系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
  六月九日和十二日分别是中菲建交二十五周年和菲律宾独立一百零二周年纪念日。九日,埃斯特拉达总统也就菲中建交二十五周年致电江泽民主席。他在贺电中表示深信:“在数世纪民间交往及二十五年来双边关系积极发展的基础上,菲中合作将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
  同日,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也致电菲律宾外长西亚松就菲独立一百零二周年表示祝贺。两国外长还就中菲建交二十五周年互致了贺电。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力量来自凝聚
  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凝聚。
  让每一个流动的共产党员,都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把他们的思想紧紧地凝聚在党的宗旨和原则上来,一句话,把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党组织就有力量,基层党支部就能成为党的稳固的基础。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北京市崇文区职介中心成立流动人员党支部,他们的工作做得细致、认真,使流动的共产党员找到了“温暖的家”,重新高扬起信仰的风帆。流动的党员有了组织,就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生活里有了难处,就有了求助的地方;就能处处感受到党的温暖,也就会时时记着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把流动的党员组织起来,不只是把分散的党员名字写进花名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在不同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员的流动成为必然。怎样及时地把流动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并以实际行动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各地区应当不断探索和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有订单也要防范
  王松华
  有消息说,江苏省如东县200多户农民高价购买了收购人的种子,等到根据订单产出农产品之后,却被收购人以大大低于订单约定的价格收购,或者干脆拒绝收购,农民气愤地把蔬菜倒进了沟渠里。
  “订单农业”能使农产品有相对稳定的销路,因此各地纷纷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有些农民市场信息不灵,法制观念淡薄,假借订单高价兜售种子,坑农害农。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种情况也提醒农民要提高防范意识。在签单前,要详细考察对方的信誉度怎样;生产者和收购者应各自承担什么责任;若毁约,如何索赔等等。拿不准的,最好聘请顾问或多方征求意见。签好订单后,最好到公证部门公证,确保法律效力,以避免“订单农业”种出新的白条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联盟议会两院举行联席会议
  李鹏应邀发表演讲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2日电 记者蒋安全、谢戎彬报道:当地时间上午11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公民院和共和国院举行联席会议,邀请正在这里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议会大厦发表演讲。(全文见第六版)
  南议会公民院主席米尼奇首先致欢迎词。他说:“在这里,我非常荣幸地代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欢迎来自友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贵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先生。李鹏委员长率高级代表团访问我国,反映出南中两国已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
  当李鹏委员长走上讲坛时,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在演讲中,李鹏委员长首先感谢南议会和政府对他的盛情邀请及款待,并向南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衷心祝愿。接着,李鹏就科索沃战争、巴尔干问题、中南关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问题重申了中国的原则立场。李鹏特别指出:“美国用导弹袭击中国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这是世界外交史上一起罕见的严重国际不法行为,粗暴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在谈到中南关系时,李鹏说:“中南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持续发展。1997年底,江泽民主席同米洛舍维奇总统签署的《中南关于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南联盟一贯明确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对此我们表示赞赏和感谢。”
  李鹏委员长的演讲激起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受到与会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出席演讲会的南方人员有共和国院主席博若维奇、副主席加耶维奇,公民院副主席奥伊达尼奇以及南联盟议会两院议员、联盟政府高级官员、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议会议员、外国驻南使节、新闻记者等800余人。
  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以及李鹏委员长的全体陪同人员等也出席了演讲会。


返回顶部